退出閱讀

天下豪商

作者:大羅羅
天下豪商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宋徽宗 第二百八十三章 讓學生來教老師吧

第四卷 宋徽宗

第二百八十三章 讓學生來教老師吧

啊?這樣也行?
章惇追問道:「為何要在界河商市募兵?」
聽慕容忘憂這麼一說,武好古的臉色都有點變了。
「這樣可以招募遼國的壯丁啊!」慕容忘憂笑道,「遼人苦窮,南人富庶,募苦窮之人從軍才能悍不畏死啊。」
說著話,慕容忘憂用羽毛扇虛指身後的趙鍾哥,笑道:「大宋若是能用他們,兩三萬精銳也是唾手可得的。」
「辦法可多了。」慕容忘憂笑道,「所謂燕雲門閥,其實就是昔日幽州藩鎮的鎮將牙兵之族。只有玉田韓氏稍有不同,是契丹人的奴隸出身。所謂門閥世家,不過是自說自話罷了。這等世將世兵之族,是最會訓練武士的,比之府州折家也不遑多讓。不過遼國也大致承平多年,這些世家武士多不得用,不得志的也有不少,大宋正可以招攬他們。將來遼國內亂起來的時候,可以授他們官職金錢,或讓他們自己在界河商市招募士卒,或派去投向大宋的州軍節度使軍中帶兵。這樣就能達到以遼攻遼之效了!」
「兩三萬精銳如何組成?」章惇問,「也讓他們做隊將嗎?」
章惇皺眉道:「先生有所不知,在界河沿岸大興土木可不是我朝一方可以做主的。」
「相公。」慕容老頭笑道,「要讓武學生會打仗容易啊,就讓已經會打仗的西軍少壯武臣入武學吧……這樣不就會打仗了?大宋不是有甚底鎖廳試?讓已經會做官的人去考進https://www.hetubook.com.com士嗎?已經做了官的可以去考進士,那麼已經帶兵打仗的人為甚不能入武學?這個武學,歸根結底就是個出身嘛!」
武舉起源於唐朝,是武好古的老祖宗女皇武則天開創的,一開始時主要考武藝,以長垛(指步弓遠射)、馬射、馬槍為考試內容,選拔軍事人才。
武學不能教人打仗不要緊,可以讓已經會打仗的人去武學……這個老師不能教學生,那就讓學生來教老師吧!
當然了,林萬成和鍾哥兒都有帶兵的經驗,可以教武好古一些東西。但他們二位懂得的東西未必適用眼下的大宋。所以武好古希望能集眾人之智,整出一套最科學,最有效的軍隊組織和訓練方法。
「好!」章惇撫掌叫好道,「慕容先生之謀,果然不亞於漢之張子房啊!」
慕容忘憂笑道:「一隊之兵該如何招募、挑選、訓練、淘汰;號令該如何傳遞;兵馬如何行進;甲士、弓手和騎兵該如何搭配;營寨該如何修築;糧草、輜重該如何攜帶;民夫該如何驅使;步卒如何破騎兵;騎兵如何斗步卒;步騎如何協同;傷亡該如何救治撫恤;軍法該如何執行;盔甲、弓弩、軍馬如何挑選修造養育……諸如此類,都應該形成可循之章法。這就是一隊一部之兵法,也可稱為軍禮。」
而武學的起源則是重文輕武的宋朝。最早在慶曆三年時,和_圖_書北宋朝廷置武學于武成王廟,不過卻因為沒有人願意入學當武學生,在武學第一次開張三個月後,被當時的參知政事范仲淹上疏皇帝廢止了——范仲淹的這個腦洞也挺奇怪的,沒有人願意讀可以想辦法找人來讀嘛,為什麼要廢止呢?
「可是……上哪兒去找五百個能當隊正的學生?」章惇追問道。
所以宋朝的武學生們並沒有實際帶兵的知識,也就不可能去禁軍中效力了。而要解決這個難題,就必須讓武學向「學生」們學真本事了。
實際上這也是武好古的主意,他雖然沒上過軍校,但是也知道近現代軍隊都講究「標準化」。同一軍兵種的軍官,都是用基本相同的教材訓練出來的。同樣的,相同的作戰單位的組織和裝備情況,還是士兵所接受的訓練也基本相同。
如今的天下,看著彷彿還太平,實則卻是大亂將至了。北方的大遼固然是死路一條,南方的宋朝恐怕也不見得有好下場。眼前這章惇章相公畢竟老了,難以肩負天下興亡了。
不過武好古還是有辦法的!
還好,南朝總算還有武好古這樣的人物……
不過章惇彷彿沒有想到這些,只是連連點頭:「好,甚好……只是這商市恐怕也不易建成啊!」
但是在唐朝時期武舉並沒有形成制度,直到宋朝才開始將武舉和文舉並列為國家取士的手段。
慕容忘憂搖著羽毛扇,頗為受用地點點頭,心裏卻想和_圖_書:應該是武大郎不亞於張子房才是啊!真沒想到大宋竟然會有這樣的人物……而且他比自己幸運,沒有生錯時候!
這個點子卻不是武好古想出來的,而是慕容忘憂的點子——他到底是慕容家的人,「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辦法是他家祖傳的嘛!
章惇現在已經有點佩服慕容軍師了,這個軍師還真是有點辦法的!
「如何不能?」慕容忘憂一笑,「只要界河商市能夠起來,成為人口、財富、貨物、船舶彙集之地,數萬之兵還不是隨時可得?」
「怎麼會不易?」
「慕容先生。」章惇苦苦一笑,「你有所不知,我朝的武學、武舉,和真正帶兵打仗是沒關係的。武學生和武進士……都是不會打仗的,所以不能讓他們去當隊正。」
這麼一個武學,看上去有點像是近現代的軍事學院。而武舉似乎也是一個選拔民間軍事人才的好辦法。
可是不知什麼地方出了毛病,宋朝的武學並沒有培養出什麼優秀的軍事人才,甚至沒有什麼武學生出身的武官被派去真正打仗的系將禁軍中任職,大多都被派去捉賊、收稅、管理榷場了。而宋朝武舉的情況也類似,基本上和帶兵打仗是沒有關係的。
而這種「標準化」和軍隊的「小包干」也不是矛盾的,軍校畢業的軍官也可以搞一些兵為將有的承包。在歷史上的西方軍隊中,也有這樣的情況。
一座商市有錢財,有軍官,有物資,有艦和_圖_書船,還可以隨時拉出幾萬戰兵……這個不是洪水猛獸一樣的資產階級城邦共和國是什麼?章惇這個奸相能容忍這樣的商市存在?
他顯然對「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方法很敢興趣。
而武學所授的課業,則是武藝加策略,武藝主要是步射和馬射,策略則出自《韜》、《略》、《孫》、《吳》、《司馬》諸兵書大義。
到了王安石變法開始后的神宗熙寧五年三月,武學再一次開張,並且做出了進一步的規定:在京無品位低級使臣、門蔭子弟、平民,經京官薦保及考核得入學;由地方官員薦舉武舉人得免試入學。武學生員名額則則以二百人為限。而且也在武學中採取了和太學一樣的三舍法,其中上舍三十人,內舍七十人,外舍一百人。
「哦。」慕容忘憂笑了笑,「老夫知道,《澶淵之盟》有約,不經對方同意,可於邊境增築城池榷場。不妨事的,只需請求遼國皇帝耶律洪基答應建築界河大商市即可。」
不過武好古要把這種「標準化」引入宋朝也不容易,因為他不知道應該怎麼組織和指揮一個隊或一個部。
「西軍啊!」慕容老頭說,「陝西六路,一路選六七十人,五百之數不就有了?待五百人齊備之後,再一邊授之以文,一邊用之探究一隊一部之兵法。」
有了這套方法,再培養一批有宗族可以依靠的六藝儒生,那麼萬一靖康天傾難以避免,武好古也有了組織軍隊勤和圖書王的可能。
只有這樣,軍官們才能在不同的部隊間迅速輪換,而不存在「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問題。
武學上捨生可以直接授官,內捨生則可免武舉省試,待遇和太學生類似。
「一隊一部之兵法?」
「能募集到數萬之眾?」
慕容忘憂將心思收了回來,繼續給章惇出謀劃策,他說:「契丹人素有三個心腹之患,乃是阻卜、女直、渤海,如今阻卜已亂,渤海又屢屢舉事,而女直則有完顏部野心勃勃……只待完顏部一統生女直便要大亂了。老夫看來,這大亂之日,快則五載,慢則十年,就要到來了。大宋若能練五萬精兵,再建成界河商市,最後延攬數百北地漢人大族子弟,便如這位趙鍾哥一般之人,則大事可成矣。」
章惇看了一眼趙鍾哥,看著果然是一條好漢啊!這樣的好漢若是效忠契丹,對大宋就是禍害。若是能拉攏到大宋這邊,就是養著也是值得的。
一個軍事學院,培養出來的學生居然不會打仗,也不去軍中效力,用後來顧炎武的話說,就是「靖康之變,不聞武學有禦侮者」——由此也可見宋朝文官政府的效率之低下了。
找一點打過仗的青年軍官去武學鍍金,順便讓他們學點文化,也讓武學的老師們向他們學一點帶兵打仗的實用方法——武學教的《韜》、《略》、《孫》、《吳》、《司馬》什麼的都是紙上談兵,並不是實用的軍事操典,學會了也不能去指揮一隊大頭兵。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