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六朝紀事3·我主沉浮

作者:蓮靜竹衣
六朝紀事3·我主沉浮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鳳凰浴火隱於朝 第三章 風正一帆懸

第三卷 鳳凰浴火隱於朝

第三章 風正一帆懸

「那朕就輕一點兒!」朱瞻基輕撫著她的身子動作十分小心翼翼,其實他怎會沒有聽出來若微的一語雙關。
「那就請咱們這位一言九鼎的天子賞臣妾一處容身之所吧!」若微笑意吟吟,彷彿她跟朱瞻基索要的不過是一件在手上把玩的小玩意兒。
洪熙元年七月十一日,宣德皇帝朱瞻基派遣官員祭告天壽山及後土之神,遂即在長陵之右側的黃山嶺下開始破土興工洪熙帝的陵寢—獻陵。
「你是說拿皇爺爺的意思來壓他們?」朱瞻基騰地一下坐了起來。
若微眼眸微轉也不答話,室內自有負責司寢的宮女負責鋪床熏香垂帳,又把明燭換成了細長的暗燭扣上燈罩,室內頓時暗了下來,也更顯迤邐。
明朝自開國以來只有皇后既有冊又有寶,寓示其後宮之主母儀天下的地位和不可侵犯的尊貴與隆寵。後宮中自貴妃以下及其她嬪妃都是只有冊封詔書並無金寶玉佩等信物。朱瞻基不僅首開先河破了祖宗的規矩,更是親自描繪圖樣選用內庫中上好的三等赤金交由司禮監派巧匠製成了大明朝第一例貴妃金寶,從此若微的稱號之前也多了一個「皇」字,六宮之中「皇貴妃」與「皇后」似乎已經並肩而立了。
同年十二月,監察御史胡啟先又上奏談及遷都之說「南京借長江天塹之險,是全國供給之富庶之地,若遷都則可保祖宗帝業永全更令南北人心皆悅。」當時洪熙帝即大為贊同,傳旨在北京諸司衙門稱謂之前一律加「行在」二字,也多次在金殿議政時表示要將京師重新遷回南京。同時還命時為太子的朱瞻基回南京留守祭祀祖陵。
「只是這話皇上不能說,須得找一位侍俸過三朝又得皇爺爺信任的人在百官中吹吹風也就是了!」若微美目微閃面上似已露出倦意,她伸手將朱瞻基按在枕上:「皇上還是睡一會兒吧,只要派人去知會一下楊學士,隔日早朝再提此事,百官群議結果自然會讓令皇上如願的。」
朱瞻基伸手攬住若微的柳腰嘆了口氣:「倒希望在夢裡能得父皇明示給朕出個主意。」
「是了是了,新人美如玉!倒把我們給比下去了!」袁媚兒附和道。
坤寧宮內紅氈鋪地金碧輝煌,剛被冊立為後的胡善祥以後宮之主的身份宴請諸妃與皇太后。
想到此自然就會想到長陵,對於皇爺爺永樂大帝也更加由衷地佩服。
「沒事沒事!」朱瞻基輕撫著她隨意而垂的如瀑青絲緩緩說道:「不關你的事,是父皇吉地選址的事情。」
「哦?貴妃來過了?」朱瞻基拿眼朝楠木落地書隔屏風看了看。
「眾人迂腐,都以為當初皇爺爺把都城從南京遷來北京是怕建文帝的冤魂來擾,他們著實是太小看皇爺爺了。」朱瞻基輕攬著若微的柔肩緩緩說道,「都說帝王是孤獨的,沒有人能真正理解他的所想所為,如今看來果然不錯。皇爺爺遷都之舉何其聖明,一方面北京乃元時大都人傑地靈,另外此處更是扼住北www•hetubook•com•com方遊牧部落南下入侵的咽喉要害,于軍事和經濟上都是首腦之境。他們這些人不知道在想些什麼,總是想著遷都、遷都。朕若是表示不遷都,他們又指責朕違背父皇生前的意願,說朕不孝,可是朕也不能為了一個虛名做下貽害社稷的糊塗事來。」
貴妃終於遷至長樂宮,在紫禁城東西十二宮內長樂宮是西宮中的第一座殿宇。這樣的安置,不管是太后還是皇后,即使是在其她嬪妃、宮人看來,都是最恰當不過的。
「好妹妹,不管以前姐姐哪裡做的不妥讓妹妹受了委屈,昨日種種皆如過眼雲煙。從今以後,你我同心同德共同執掌六宮扶佐皇上,好嗎?」今日的胡善祥在若微眼中是如此的陌生,是的,當上皇后的她更顯端莊幽雅,舉手投足之間流露出母儀天下的大家風範,此時更是目光如炬,笑容如水,真摯的表情讓人看了莫不動容。
「真的嗎?」她笑了。
又有小太監服侍著朱瞻基潔面更衣,一切收拾妥當這才紛紛退下。
「朕不會!」朱瞻基像個賭氣的孩子,眼中神色鄭重而深沉,他手臂微微用力摟著若微有些憋氣,於是她一陣輕咳,朱瞻基立即為她撫背,神情關切焦急:「這是怎麼了?」
朱瞻基沉默片刻道:「其實你若真的不願住在西暖閣,乾清宮東側稍後還有幾間朵殿,雖是附屬於正宮,卻也一樣的坐北朝南,是小正房又自成一個小院兒,雖然狹小但也精緻舒適十分清靜,不如……」
言罷,兩隻由纖纖素手相執的酒杯輕撞在一起,微微濺起酒波蕩漾,隨後各自皆是悉數飲盡。
眾妃在太后和皇上面前自然不敢造次,她們只是低聲地暗自稱讚這坤寧宮中的擺設是何等的精緻,而桌上的盛著美味的碗碟是一水的纏絲白瑪瑙碟子,盛酒的則是金光閃閃鑲珠嵌玉的夜光杯。
這話明裡是責暗中卻是助若微脫身,對此在座諸人誰不明白?於是一時之間心思各異表情也各有不同。
「真的!」他言之切切:「朕是天子,一言九鼎!」
如果不是洪熙皇帝的突然駕崩,恐怕將都城重新遷回南京的事情就成了定局。
朱瞻基輕哼一聲出了正殿步入西暖閣,西暖閣是皇帝的寢宮,九間居室、樓上樓下共設二十七張寢床,原是為了方便帝王隨處居寢如今到成就了他與若微尋芳覓蹤的趣事,尋著聲音步入樓上內堂,只見若微懷抱琵琶手指輕撩正在弄曲,他笑著湊了過去:「都過了子時怎麼還不安置,偏要弄出些聲響來,反倒讓人更精神了。」
若微伸手輕輕擼著朱瞻基的鬍鬚笑道:「皇上也不必想的太多。事繁則從簡處入手,他們為了遷都所以才對父皇吉地擇選之事多加相阻,皇上只須說現在國喪之中,一切以先帝建陵之事為重,就算要遷也要等孝期滿了再說。當下最緊要的是選址建陵。」
已近子時,乾清宮東暖閣內依舊燈火通明,朱瞻基和-圖-書坐在龍案之後批閱奏摺,案上的熱茶換了兩次他都渾然不覺,當最後一本奏摺批完之後他才將身子靠在龍椅上閉起眼睛養了會兒神。
「萬歲爺,要安置了嗎?」小善子跟在後面問著。
「母后教訓的是!」身著鳳袍頭戴鳳冠的胡善祥頻頻點頭,她也斟了一杯酒,出人意料的是這杯酒沒有敬給皇上更沒有敬給太后,而是站起身走過太后與皇上,徑直走到若微的身旁。
眾人圍坐在正廳的楠木大宴桌前,宮女們將一道又一道珍饈美味竟相端上。
只是稍稍一怔之間,若微也舉杯相敬:「皇后好意若微惶恐,皇后是天下女子的楷模,若微只盼著能跟皇后多多親近學些賢良淑惠的好德行。」
然而在朱瞻基心中,還是覺得委屈了若微。於是,他暗暗籌謀,終在次年即宣德元年五月,在為貴妃孫若微大張旗鼓地舉辦的生辰宴會之上,多情天子特意送給她一份意味深長的賀禮—貴妃金寶。
長陵位於京城西北是永樂皇帝生前預建的,長陵始建於永樂七年幾乎與紫禁城同時動工。當時永樂皇帝命禮部尚書趙羾與善視風水的江西術士寥圴卿等人察勘了北京四周的山山水水,最終才選定了這處有黃花崗、居庸關等軍事要塞為屏障的黃土山為「吉壤」。隨後永樂帝親自駕臨視察並改封黃土山為「天壽山」。營建過程中徵用了山東、山西、南北直隸、河北、浙江等地的大批工匠與民夫,甚至動用了駐紮在北京附近的官軍。
「且不說年初南京的地震和疫病。皇上就順著他們的話往下說。」若微笑了笑,「皇上要孝順所以要聽父皇的話,可父皇又要對誰盡孝呢?將都城遷回南京這原本就是違背了皇爺爺的意思,難道父皇對皇爺爺就不用孝順了嗎?皇上只須說不能為自己博一個孝順的美名就陷父皇于不孝即可。」
朱瞻基點了點頭。
「皇上說是長樂宮好,還是長安宮好?」若微指著不遠處的兩座宮殿喃喃自語:「長寧宮和長陽宮好像也不錯!」
「萬歲爺,該歇了吧。貴妃娘娘過來催了好幾次了!」小善子又端來一碗銀耳百合粥放在案上:「這是貴妃娘娘親手做的,娘娘說天太熱,萬歲爺又連著熬了好幾宿通宵,怕是肝火旺,喝這個最是消火去暑的。」
「誰說不是我的事?」若微把頭輕靠在朱瞻基胸前:「父皇的事情自然是天大的事,關乎著萬民自然也關乎著若微。皇上是為了吉地選在哪裡發愁嗎?此事交由禮部和欽天監派懂風水之人去選就是了,皇上如此憂心難道是有什麼隱情?」
若微抬起頭看著朱瞻基,「怎麼會想到將父皇的陵寢定在南京?這也太荒唐了!難道……」微稍加思索便恍然大悟:「難不成他們又想提遷都的事情?」
朱瞻基點了點頭:「什麼事情都瞞不過朕的微兒。如今朝中諸臣對於父皇吉地擇選一事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可以在天壽山附近擇選,而另外一方則認為父皇的和*圖*書吉地必在南京祖陵附近。兩派相爭各不相讓,朕一時之間也難以抉擇。」
「看到胡善祥端坐在坤寧宮的鳳座之上,看到你向她請安行禮,就覺得自己這個皇帝著實無用。」朱瞻基笑了眼中卻滿是苦澀,「當了皇帝之後,才發現制肘更多。就說眼下修建陵寢之事吧,剛剛派了十萬工匠,工部尚書吳中又上奏疏說是人手不夠,朕到哪裡再去給他調來那麼多人?況且朕實在不願意向民間征夫。從永樂初年到二十二年,為了修建紫禁城和天壽山有多少民夫客死異鄉?湖南、山東多處民變,如今『與民休息之策』剛剛頒布再大量徵調民夫,朕這個天子在百姓心中何信之有?」
若微猛地抬起頭望著他眼中不由驚詫連連。
「就長樂宮吧,那兒離仁壽宮最近,一來便於給皇太后請安,二來靠著仁壽宮花園風景獨好,馨兒也一定喜歡。」若微臉上儘是心滿意足的笑容,那笑容燦爛如天邊的晚霞,朱瞻基凝視著她久久沒有開口。
朱瞻基擁著若微躺在床上,他龍目緊閉然而卻並未睡著,細想著若微的話,心中漸漸明朗起來。
若微只好起身向太后與皇后告退與朱瞻基一前一後走出坤寧宮向前面的乾清宮走去,若微心事忡忡,朱瞻基則停下腳步與她并行,拉起她的手他悵然說道,「在這後宮之中,所有的人都很陌生,都讓朕望而生厭,只有你能給朕稍許的溫暖。」
「只是這陵寢吉地,他們執意要建在南京,又該如何應對?」朱瞻基又問。
「皇上口中的她可是指的皇后?」若微輕倚在他的懷裡,用手在他胸口處輕輕叩了兩下:「皇上的心思臣妾心裏明白,可是乾清宮必竟是皇上的寢宮,別說若微只是貴妃,就是皇后也不能留宿在乾清宮裡的,如今已經住了月余,再不搬出不僅是後宮之中頗有怨言,怕是前朝的閣老們也要諫言。再說了,遠香近臭,若是日日和皇上這樣相守在一起總有一天皇上會厭倦臣妾的。」
而劉淑妃含羞帶怯低頭不語,何惠妃則舉杯說道:「貧妾與淑妃入宮最晚,如今初入宮闈,禮數及諸多事儀都生疏的很,心中時時惶恐,日後還望皇後娘娘和貴妃娘娘多加庇護,袁姐姐與曹姐姐也要從旁多多提點才是!貧妾先幹了杯中酒,以此為敬!」
「西暖閣住的好好的,怎麼突然又想起要別的住處?」朱瞻基低頭看著她的眼眸,而她則透過他看著不遠處的風景,神情專註而嚮往。
「去年父皇下旨停了寶船出航。這南京海舡廠和江北府衛應該還可再徵調旗軍十一二萬,如此加上先前的助工總計二十二萬,若是再不夠,我看這工部尚書換人算了!」若微言之切切很是篤定。
「南京海舡廠?」一語點醒夢中人,朱瞻基大喜過望。
「還有助工?」朱瞻基不信,在她額上輕敲了一下:「朕知道你是為了讓朕寬心。」
此番話說的有理有節十分得體,態度不溫不火恰到好處,若微聽來心www.hetubook.com.com中暗想又是一個有心之人。
朱瞻基見狀立即起身說道:「母后,兒臣前朝還有事,就先行告退了。」說罷就向外走去,走至門口朱瞻基停下腳步回頭看了一眼若微,「貴妃不是昨兒夜裡受了風嚷著頭暈嗎?既然如此就早些回宮歇著,也省的把病氣過給旁人。」
「若微,有你相伴,真好!」他說。
「皇上。你的性子好像變了。」若微仰著頭看著他。
若微把目光投向新入宮的劉淑妃與何惠妃,只見她二人均是二八年華,一個是顏若朝華似瑤池仙姝,一個是如芙蓉臨水笑靨生春,兩個人都是絕色的美人,比起袁媚兒與曹雪柔,正是各領芳華不相上下,只是她二人都生的珠圓玉潤、膚白盛雪。若微看的有些痴了,唇邊的笑容也不覺間展開,惹的朱瞻基不由側目。
他很想立即起身回到內室就寢,可是目光落到龍案上面一本打開的奏摺不由又眉頭緊鎖。父皇走的太過突然,以至於陵寢未定,如今倉促之際如何能在朝夕間修出一座帝陵來呢?
朱瞻基面色沉靜默默注視著她們不發一語。場面似乎略顯尷尬,太后則把目光投在皇上的臉上:「皇上,你父皇的陵寢何時可以建成?」。
「太后教訓的極是,皇上已派成山候王通、工部尚書黃福為總督負責營建工程,又特命平江伯陳宣從運糧軍中抽出官軍五萬名,還抽調了一萬名原本在南京修繕城池的工匠,諸省另有五萬人助工,想來會很快峻工的。」若微替朱瞻基回話,不料反而讓張太後有些不悅,「想不到貴妃身居後宮對於前朝之事知道的如此清楚?」
「皇上原來是為了此事煩心,若微有法子幫皇上解憂!」若微輕輕搖晃著他的手,臉上笑容滿溢:「不用徵調民夫,我們還有助工!」
「好好好!」坐在上首的張太后連著說了好幾個好字,目光掠過每一個人像是安撫又像是在警示:「望你們幾人日後好好輔佐皇后,把這宮中事務整治的井井有條,也好讓哀家放心。你們用心去做,皇上自然會恩澤分明多加眷顧的!」
「這……兒臣造次了,還請母后恕罪。」若微唯有一笑而過。
「是。以前當皇太孫和皇太子時,雖然很多時候、很多事情也是那樣身不由己、無可奈何,但在心中總還是存有一絲期盼。總想著以後執掌江山當了皇帝自然就能隨心所願了,然而現在登在山頂,才知道山頂之上除了美景還有懸崖與深澗。稍有不慎即會萬劫不復。」朱瞻基握著若微的手稍稍有些用力,他順勢將她拉入懷中,「若微,有時候晚上睡不著覺,朕常在想,若是當初你沒有入宮,朕沒有遇見你,現在的日子該是多麼難熬?」
「快了是什麼時候?如今正值盛夏,你父皇的龍體不宜久放,皇上要多多催促才是。」太后語氣中透著一種難掩的焦慮似乎還有隱隱的不滿。
歷經四年,直至永樂十一年,長陵的地下玄宮才正式建好,而地面建築一直在修建過程中,直和_圖_書至現在這最大的建築祾恩殿才初具規模。
朱瞻基何其敏慧,立即就聽明白了,只是他實在不想在這樣的場合下說這個話題。
「貴妃娘娘在看什麼,笑的這樣燦爛?」袁媚兒嬌滴滴的聲音突然響起,眾人都把目光投向若微。
「快了!」朱瞻基答道。
現如今擺在朱瞻基面前的第一件要事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為父皇興建陵寢讓父皇的梓宮早日得到安置,桌上的奏摺就是關於此事。
大明開國之後,太祖朱元璋將都城定在奉天也就是南京。帝位傳承至成祖永樂帝朱棣時,他堅持京師北遷,把都城改為北京。朱棣在世時,文武百官攝於他的文治武功、豐偉帝業不敢相駁。等到朱棣駕崩,永樂二十二年十月,洪熙帝即位僅兩個月,禮部左侍郎胡濴就上疏啟奏「南京龍蟠虎踞、氣旺地靈乃是水陸交通輻輳之地……」以此為由奏請遷都。
「好了好了,朕知道了。」朱瞻基端起那碗銀耳百合粥用銀勺舀著送入口中,不冷不熱,溫潤適中,一時之間又感慨頗多,心細如髮休貼入微,這就是若微。她總是惦記著自己是不是累了熱了,可是她不也是跟著他熬到現在嗎?
果然她此語一出,朱瞻基的目光便投在了她的身上。
迎著天子的目光,她不躲不閃,只是淡淡一笑舉杯而飲。
「皇上今天是怎麼了?」若微把頭輕倚在他的胸口,聽著他有力的心跳只覺得一陣心驚。
「皇上抱的太緊了,臣妾會覺得喘不過氣來!」她笑著撒嬌又依偎在他的懷裡。
正在費心思量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不遠處的西暖閣內響起一陣悠揚的琵琶曲,朱瞻基不由笑了,他手拿奏摺站起身向外走去。
「可是又有誰說你了?」朱瞻基目中透著探究之色:「朕跟她說過,坤寧宮由她住著,皇后之寶由她執掌。只是你的事,不用她來過問。」
她和他並肩立於太液池畔的千秋亭上,對著無限輝煌的落日攜手而傍,那情景美的如同一幅寫意山水畫兒,往來經過的宮女太監看了都不免驚訝,眼中滿是艷羡與傾慕只是又不得不低下自己的頭裝著沒看見。
若微只好說道:「是看淑妃和惠妃,如此絕色容顏叫人看了好不羡慕。」其實若微笑是因為太后曾意味深長地對皇上說過此二女最宜男相,選來是為了皇上早得皇兒開枝散葉的。她原本不明白這「最宜男相」指的是何意,如今看了才豁然明白,於是便忍不住笑了起來。
朱瞻基躺在床上斜靠著引枕手裡依舊拿著那本奏摺,若微放下琵琶坐在他床邊嘖道:「都看了一晚上了,眼看著就要開亮了怎麼還拿著奏摺,難不成皇上夢裡也要批閱嗎?」
「來過,不過又走了,說是不敢打擾萬歲爺看奏摺,只是叮囑奴才把冰鎮的酸梅湯換成了新沏的菊花飲。微主子說了越是天熱勞碌就越不能喝那些冰冷的東西,喝些熱茶熱湯把汗出透了才是最好!」小善子一邊說一邊歪著腦袋想著新進稱的貴妃娘娘孫若微好像還說了些什麼。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