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鐵十字

作者:月影梧桐
鐵十字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五卷 歧路:堅持與放棄! 第007章 美利堅的前途(7)

第十五卷 歧路:堅持與放棄!

第007章 美利堅的前途(7)

對方倒吸一口冷氣,半天後遲疑道:「這個……這個條件恐怕美國人不會接受啊。」
古巴和波多黎各是德國保證要獨立的——戰後德國肯定要加以控制;
「比如巴西戰役,如果發生在歐洲。隆美爾集團軍打累了我馬上可換其他集團軍過去,可現在我們在歐洲大陸雖然囤積了數百萬軍隊,卻只能看著美洲海岸線干著急——這和美國當初明明在國內囤積數百萬軍隊卻沒法投放到歐洲大陸上是一樣的。又比如物資,東線戰役結束後有大量物資和裝備多餘,可這些東西都不長翅膀,都需要用船一批批送到美洲、送到南非,即便我軍航運能力有了飛速提高,依然不是美國的對手。退一步說,就算和美國航運能力一樣,我們的船隊來回一趟2萬公里,美國船隊來回一趟5000公里,誰的效率更好、更高?」
為把水攪渾,霍夫曼還設計了複雜的運作體系:英屬宏都拉斯歸還英國(倫敦),巴拿馬由歐洲各國保證中立,巴拿馬運河成立國際股份公司,由德、英、法、意、荷、美、日、巴拿馬共同入股控制,運河區由歐洲聯合部隊入駐確保安全,運河區行政權交給英國人(英國這個攪屎棍在這方面管理經驗很強)。
杜魯門退選還是有些出乎意料,不過很快他就釋然了,微笑著點點頭:「杜魯門雖然嘴硬,在政治上卻認輸了。」
「古德里安會在南非展示閃電戰2.0,日本人在太平洋上和_圖_書還沒有發力……等聯合艦隊武力展示后,美國人就知道厲害了。你先和美國人談起來,和黑貓我們前前後後接觸了這麼久,和美國這種大國談論停戰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實現的。」
總算美國人沒英國人狡猾,退得不夠快,總以為還能打打看,結果被紹肯揍個半死。最後又靠一口氣猛攻巴頓所部,美國人又連出昏招,居然用運輸機撤退。如果不這麼搞,只退守谷地和隆美爾打防禦戰就讓人頭疼,最終肯定能解決,但時間絕不會是那麼快。
「不能孤立和割裂開來看問題。」霍夫曼解釋道,「美國工業產能現在已差不多進入高峰期,但他們生產的裝備、物資以前需遠隔重洋送到英國和蘇聯,現在只要送到近在咫尺的加勒比海和南美洲,而我們原本只需在歐洲大陸輸送物資和軍隊,今後需萬里迢迢送到美洲來。您覺得,彼此力量對比是增大還是縮小了?」
「比如?」
本來圍殲巴頓集團后最順理成章的舉動就是向累西腓美軍進攻,但隆美爾發來報告,通報最新敵情變化:美軍通過空運又運來至少2-3個師(主要是101空降師和11空降師),通過海運送來一批物資和裝備,中途雖然被潛艇擊沉了一些,但成功抵達的數目不小。
恰好海軍也需要把在戰事中受傷的克蘭克艦隊拉回去,10月份還要護送第二批增援部隊過來,藉著陸軍休整間隙,2艘裝甲和*圖*書航母、2艘護航航母已護送著傷痕纍纍的克蘭克艦隊于昨天啟程回國。
這些中美洲小國表面獨立,其實全部政治、經濟甚至軍事、外交都掌握在美國手裡,有不少美國駐軍,霍夫曼要求他們獨立自主,就是要將美國在這一片勢力連根拔起。
所謂中美洲是指墨西哥以南、哥倫比亞以北的國家,主要包括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馬6個獨立國家和一片英國殖民地——英屬宏都拉斯(後世稱貝里斯)。
海地和多米尼加繼續留給美國;
戈培爾迷惑不解:美國的戰爭損失不是遠遠大過德國么?就算其工業實力強大,為什麼元首說還沒充分釋放出來?
里賓特洛甫當然是睜眼說瞎話討好元首——先有大選辯論再有霍夫曼演講,不過霍夫曼不打算戳穿。這種話聽聽開心開心就好了,誰要是當真誰就是天下最大的傻瓜。
這樣一來,巴拿馬本國不會有意見,以前美國一家獨大,巴拿馬對運河區事務根本插不上話,現在至少多國共管,巴拿馬還有點參与權,能平衡美國影響;法國、義大利、荷蘭、日本肯定歡欣鼓舞,白拿的股份哇;英國人收穫就更豐厚,可當美國南大門的看家狗。
牙買加、巴哈馬群島、向風群島(包括巴貝多、多米尼克、格拉納達、聖露西亞等小島)戰前屬於英國殖民地,要準備歸還英國人;
霍夫曼詳細地將有關中美和_圖_書洲問題、加勒比海安排和里賓特洛甫說了一通。
目前他手裡的部隊,無論空軍還是陸軍都少於對手,且剛剛經歷大戰,戰線從維多利亞一直延伸到阿拉卡盧,部隊秩序混亂、上下指揮體系脫節,後勤補給一半靠臨時兵站、一半靠搶美軍的物資儲備才勉強維持下來,模樣比當初在北非還狼狽。
「征服美國短期來看不可能,即便引入更多歐洲、日本力量也不可能。」霍夫曼朝戈培爾笑笑,「反正仗一下子打不完,為什麼不給美國政府一次和平機會?只要華盛頓當局願意承認中美洲各國獨立,放棄對該地區控制權;願意將加勒比海、中美洲部分領土歸還英國、法國、荷蘭,願意和我們分享加勒比海領域,德國完全可以和美國友好相處嘛……」
現在不整頓直接就去挑戰累西腓,只怕要碰個頭破血流,隆美爾有過北非的經驗教訓,可不敢這樣玩,所以薩爾瓦多戰役結束后順理成章地提出了休整請求。
戈培爾馬上明白了:決定戰爭成敗的不僅是工業實力,更要緊的是投放能力。以前美國只能一點點往歐洲大陸投放,德國可用全力,現在雙方地位顛倒過來,德國只能一點點投放,美國卻可用全力。
「是啊,為什麼不呢?」
最高統帥部鑒於運力有限,第二批增援將以物資和裝備輸送為主,人員只能補充1個裝甲擲彈兵師、1個步兵師和2個空軍聯隊(其中一個是運輸機聯隊)。對此,隆hetubook•com.com美爾也表示接受,有10-12萬得到充分補充的部隊指揮就不錯了!元首還有南非戰場要關照呢。
作為交易,距離美國東海岸不過1000多公里的百慕大群島肯定不可能再讓英國人佔領,必須交給美國人。
「我知道有利,所以才要在這種局面下談和,德國國力使用已到極限,需要慢慢往回縮,而美國國力還沒充分釋放出來,或者說,他們還不懂得怎麼釋放。」
戈培爾先一愣,隨即意味深長地笑了起來。
「對與美國和談,您有什麼指導性意見?」
「元首,您真打算和美國人談和?」
第二天一早,里賓特洛甫興沖衝過來和霍夫曼報告,用誇張的語氣和神態道:「元首,您演講的效果真好得驚人,這麼快就收到了爆炸級效果。哈里·杜魯門這個戰爭販子宣布退出下屆美國總統大選,杜威基本贏定了,不過杜魯門也沒讓杜威好過,給他安排了特別議和大使的頭銜,預計美國人很快就要通過第三國提出議和。」
考慮到義大利的貢獻,同時也為了把水攪渾,霍夫曼準備把背風群島一部分(包括安圭拉、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安地卡及巴布達等島嶼)給義大利人;
「我本來就沒指望美國人能痛痛快快接受。」霍夫曼分析道,「杜魯門退選,說明他不但知道自己選不上,且不願意成為簽署和平條約的美國總統,因此,這份條約在新總統上任前,也就是1945年1月份之前不可能https://www•hetubook.com•com達成一致。接下去還有幾個月時間,美國人一定會垂死掙扎一番。而我們卻還有很多力量沒有展現出來。」
「可明明局勢對我們有利。」戈培爾疑惑地問道,「現在議和豈不是太可惜了?」
加勒比海的戰後安排設想就更複雜:
這裏還有法國所屬的馬提尼克島、荷屬安的列斯群島……
等於加勒比海要有美國、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和荷蘭等傳統海洋強國的勢力,各方相互牽制、彼此制約。霍夫曼不擔心這些歐洲國家在加勒比海問題上倒向美國,因為他們的根基和大本營在歐洲。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把加勒比海從美國後花園變成歐美共管之地。
這些制約不僅霍夫曼很清楚,最高統帥部也深感頭痛。
根據飛機偵查和照片判斷,預計累西腓美軍目前兵力超過15萬(實際16.5萬),航空兵力在1500-2000架間(剔除戰略空運部隊實際1900多架,三分之一為熟練機組),巴西人表示累西腓被美國經營多年,基地設施完善、防禦體系完整、物資囤積充足,這就讓隆美爾覺得有些不好對付。
在掌握巴拿馬運河后,美國海軍任何調動就徹底暴露在歐洲各國眼鼻子底下,就算美國想開戰,德國只要把運河區一關閉,美國就別想動,逼著美國繼續搞兩洋海軍。況且兩洋海軍也不好搞,馬島這個基地依然會監視著合恩角。廢掉美國海軍自由調動的能力等於廢掉了美國隨意發動戰爭的能力。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