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鐵十字

作者:月影梧桐
鐵十字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七卷 冷戰:通向鐵幕之路(最終卷) 第073章 世界和平(28)

第十七卷 冷戰:通向鐵幕之路(最終卷)

第073章 世界和平(28)

伊藤整一擔任海軍次官后,不但協助山本把海軍省的事務全部抓了起來,同時又因為兼任艦政本部長,所以造艦這一塊也完全洞察如悉。現在日本海軍最大的問題就是看著很龐大,其實面臨新一輪技術革命,目前這些產物還能維持3-5年,5-8年後就落後,10年後完全不能用。所以才不惜把3艘不到10年艦齡的大和號再使用10年封存退役——換了以往小家子氣的日本,哪裡肯這麼干?
走出會場時,所有人都很興奮,覺得大事不過如此,接著干就好了,連東久邇宮稔彥王也變得輕鬆——歐美要擴軍管自己去擴,日本80萬噸,維持5年就夠了!
喝酒時,山本五十六大概喝多了,對冢原道:「你們吶,總說我官僚,只會弄權,你看看堀悌吉,他才叫官僚,一手5年不變,把人全拉到他這裏了,一手抓住儲君,比幕府還狠!」
「建議帝國海軍自願把噸位限制在80萬噸,作為交換條件,歐洲聯合艦隊部署在亞洲的分艦隊和美國太平洋艦隊不能超過該數目,即亞洲分艦隊不超過20萬噸;美國太平洋艦隊不超過50萬噸。另外,5年之內日本除白龍級開工第二艘之外,其餘以中小型艦艇探索為主,主力艦以修繕、騰退、改造為主,關鍵時期,軍隊要忍耐。
他甚至興高采烈地提議晚上去喝酒——戰爭勝利后還沒像模像樣地喝酒,唯獨堀悌吉不在,讓他有些遺憾。
唯一手足無措的大概就是裕仁:他還得再當5年橡皮圖章,說不定得當一輩子橡皮圖章,不過大家都商量好的事,是他一個人能反對的么?
石原莞爾瞟了谷正之一眼,沒有生氣,只臉色陰沉地微微點了點頭:會英語、港口都只是一個外在因素,歸根到底還是外務省認為陸軍形象和紀律不夠好,總有胡作非為和獨走的事發生,因此寧可選擇靠譜些的海軍。可他也不想想,把財團殺得人頭滾滾的是哪些部隊?不過把m.hetubook.com.com海軍陸戰隊派出去當維和部隊也不錯,陸軍要裁員到150萬人,海軍還保留近10萬陸戰隊幹什麼,這太多了,裁員的話他說不出口,乾脆外派吧。
名義上堀悌吉已退出了中樞,專任國策顧問和太子之師,但誰都清楚,沒有這位拍板,重大決策是推進不下去的。
商量半天,眾人得不出好辦法,唯一形成一致性意見的是陸軍規模差不多了,海軍人數也要控制一下,新時代主要拼裝備,拼人數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確實不可能了,因為在日本打仗時,美德已簽署了條約,而且無論60還是75萬噸都是美國不可能接受的,美國光造好埃塞克斯級就有30條,甭管有沒有足夠的熟練飛行員,30艘埃塞克斯級進行兩洋部署也挺嚇人的,而且美國還有蒙大拿級,還有新開工的中途島級——為了維持國內的經濟,杜威也不能一下子就對軍隊剎車,必須保有慣性,這種速度對美國來說已算是嚴格控制了。
谷正之補了一句:「德國方面表示,如果日本嫌少,還可以適當靈活再加一點,比如以帝國、中國、暹羅等名義組建亞洲聯合艦隊,實際上他們能有什麼噸位,還不全是帝國說了算?這樣可以給予額外20萬噸噸位,不過有一個聯動條款,如果組建亞洲聯合艦隊,美國也可以組建北美聯合艦隊,噸位不超過20萬噸,其中美國最多只能佔一半。」
至於誰當天皇他才懶得操心:明仁也是皇室血脈,又是裕仁唯一的兒子,早晚都是他的位置,早點換年輕人不好么?哪怕宣仁、雍仁,不也是大正天皇的兒子,難道天皇裕仁做得,雍仁宣仁就做不得?沒這個道理嘛……萬世一系不破就好了。
「把目前所有軍費全部交給海軍大概差不多。」
換句話說,現行體制尤其是現行掌權者繼續維持五年。
山本五十六一愣,隨即明白兩人是什麼想法hetubook.com.com,便接茬道:「那就抽調3萬海軍陸戰隊代表帝國充當維和部隊,這3萬編製海軍就不恢復了,只保持更替而已。」
「我看可以。」石原莞爾第一個贊成,下村定也附和——他才剛當上陸軍大臣,還沒過癮呢。某種意義上裁軍也是好事情,正好把看得不順眼、指手畫腳、多嘴牢騷的其他派系全部整下去!
更何況,日本非但沒有辦法和美德叫板,某種程度上還要依靠美德幫助:仁計劃需要的離心機要從德國進口,引進虎3、豹2坦克生產線和裝備要靠德國鬆口,發展下一代噴氣機要從德國想辦法,甚至於擴大工業的機床、鋼鐵、化工、電力等一系列技術裝備都要從歐美想辦法,日本在亞洲當然是獨樹一幟,可放在世界經濟板塊里,從工業技術衡量那至少要到6名以外,且日本地盤發展很不平衡,大塊都是原始、半原始的農業經濟社會,比起德國的非洲領地實在好不了多少。印度某種意義上還是日本撿了個大便宜——比中國還發達些的地盤。
東久邇宮稔彥王嘆息道:「軍費是一定要裁減下來的,全部軍費給海軍也是不可能的……而且,仁計劃還要單獨列預算呢,不走軍費走什麼?」
半天後,石原莞爾道:「你們看這樣行不行,陸軍提議壓縮到150萬,換取美德在海軍上讓步?」
「堀君怎麼說?」
東久邇宮稔彥王宣布散會:「給堀君發電報吧,諮詢他怎麼辦,他是國策顧問嘛,不能甩手不管的。」
眾人一片搖頭:表面上按照這個邏輯,日本噸位可以擴充到120萬噸,美國可以達到130萬噸,比例幾乎接近。可問題是美國人很容易把130萬噸造出來,甚至加拿大人那10萬噸美國人也會幫著建,而日本就不行了,100萬噸都有困難,再擴大到120萬噸?非瘋了不可!
東久邇宮稔彥王敲擊著桌子:「主力艦的事還是要多考慮考慮,當初20年前我記和-圖-書得你們說需要對美八成,底線是七成五,現在的噸位比例已超過八成。」
山本五十六和冢原當然也同意,海軍內部有明確分工:堀悌吉負責國家戰略,山本五十六負責官場,與陸軍和皇室勾心鬥角;伊藤整一負責日常行政,主管預算、裁軍和造艦;冢原二四三負責海軍全面部署與編製推演,大西瀧治郎負責抓好除軍艦外的新兵器發展,小澤治三郎負責新時代海軍戰術編成。這架構如果再維持5年,光堀悌吉的聲望,被堀悌吉抓在手裡的明仁就足以讓海軍主導的強勢地位還能繼續維持5年。
冢原笑笑:「山本君,你說的不錯,你和長官同期同學,連畢業排名都很接近,但為什麼和他走的路不一樣呢?」
說到底,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自我的不斷奮鬥,但也要考慮歷史進程……
冢原也附和。
這點大家都說好:在場都是既得利益團體,陸海軍一致好日子過慣了,誰捨得把權力放出去?如果還能維持5年,那少點錢就少點錢,苦日子也是能過的嘛……只要地位不變,稍微控制一下軍隊規模也可以接受,堀悌吉都沒意見,他們憑什麼不滿?再說150萬陸軍,80萬噸主力艦比戰前無論規模還是檔次都提升太多了,有啥不滿意呢?
眾人一片無語。
哪些退役、哪些改造、哪些新造,在海軍省其實已有很明確的想法了,這也是堀悌吉臨走前定下來的,只有形成共識才能推動這件事落地。
眾人的心猛地往下沉:現在局面明擺著,真正希望裁軍的是日本——企圖將美德兵力尤其是噸位總數控制下來,現在計較比例完全沒有意義,連給你的噸位你都填不滿,再討論比例高低豈不是扯淡?
伊藤整一補充道:「光這筆錢可能還不夠。首先,目前帝國只有佐世保、吳兩個海軍工廠可以建造大型主力艦,舞鶴只能造驅逐艦,船台非常有限,如果要按照噸位興建,必須先擴充船台、船塢;其次,艦艇開始走和圖書向電子化、火箭化、噴氣化,需要大量投資興建電探及其研究中心,火箭及其研究中心,噴氣機及其研究中心,這都耗資不菲;再次,目前艦隊中有17艘傳統的直通型航母,根據白龍號的使用情況和德國噴氣飛機上艦驗證,只有斜角航母才能發揮效能,所有這些直通型航母需要改成斜角才符合下一代作戰需求,假設1艘新艦也不造,光把這17艘航母全部改造好,至少需要3年時間,耗資巨大;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帝國現有的萬噸級以上巡洋艦,除大淀、仁淀兩艦勉強符合新時期海軍建設要求,其他全是過時產物,不管艦齡滿不滿25年,都要逐步予以淘汰,100萬噸都填不滿,更迥論其他。」
東久邇宮稔彥王見眾人一片愁眉苦臉,只好轉頭去問大藏省:「如果達到這個標準,需要多少海軍軍費?」
海軍同意,陸軍不反對,這件事就這麼定了下來。
「因為你沒有被打到谷底!」冢原也有點喝醉了,說話很直接,「等到了谷底,反彈就比較兇猛了,你辦事還有點瞻前顧後,存在賭博心理,有條條框框,長官那是對別人狠,對自己更狠,帶著大和號衝鋒,帶著皇太子去前線接受實戰洗禮,他眼裡已沒有條條框框了……所以,他是個維新派,能把天捅出個窟窿,而你只是個對體制修修補補的裱糊匠,碰到大破大立你就躲開了。當然,我們連裱糊匠都不行,純粹只能打仗……」
「長官臨走前希望主力艦保留在60萬噸左右,美國75萬噸,歐洲100萬噸,如果是50-60-90更好。現在看來不可能了。」
至於5年後怎麼樣,堀悌吉電報里不說,但大家當了這麼久的官僚,這點潛台詞是聽得出來的:如果經濟、社會都能維持,說明執政是成功的,再干5年、10年又何妨?而且5年後明仁滿18歲了,想幹什麼不行?——這句話是松田千秋私下說的,沒人敢應聲,但大家都聽懂了。身和-圖-書為皇族的東久邇宮稔彥王自然也不例外,不過他只能裝糊塗,誰叫松田千秋是堀悌吉常駐代表呢?
次日一早堀悌吉的回電就來了。
眾人倒吸一口冷氣:目前軍費已維持不住了,就算能維持也不可能全部交給海軍,等於這件事在財政上是無解的。
「是啊……為什麼呢?」
所謂各地軍鎮增補,就是要把關東軍岡村寧次、印度總督山下奉文、南洋總督今村均、三個監國親王,一個監國太子補充進來,由原來的陸海軍一致,4巨頭一致變更為10-12人小範圍協商。所謂常駐代表,就是讓外圍能及時對中樞發表意見。
至於選舉暫停,說明堀悌吉認為議會暫時沒有再開的必要——議員背後不是官僚集團就是財團,真正完全平民的幾乎微乎其微,他要等新的力量格局完善後再來選議員。
長官表示,5年之內,他還有辦法打贏中等規模的戰役,所以務必要保證仁計劃成功;5年之後,就是綜合國力比拼了,單純靠軍隊無濟於事,所以這5年應該是教育第一——發展科技;經濟第一——夯實基礎;民生第一——穩定社會;對外關係要以和平忍讓為主,對俄、對華、對美都要忍讓,不能再動不動喊打喊殺,軍隊要為帝國未來犧牲。作為交換,建議選舉暫停5年,大本營保留,增加各地方軍鎮與監國參与大本營事務名額,並派遣常駐代表,以大本營一致推行統治權。」
伊藤整一沒有喝醉,神志很清醒,聽著眼前這幾句話不由得想起了曾經的恩主伏見宮博恭王——這位是純粹的守舊派,論權術手段遠遠超過山本五十六,比起堀悌吉也不差,但因為走錯了路,被歷史大勢碾壓得粉身碎骨。
「那海軍對軍備控制是什麼想法?」
谷正之搖搖頭:「這不可能,美德條約已經簽署了,柏林的信號是對帝國以建議和勸說為主,帝國可以不參加,隨便我們發展……如果我們不參加,則美國可以自行組建北美聯合艦隊,限制同前。」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