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摩登時代

作者:憂鬱的青蛙
摩登時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雲際會

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雲際會

這部電影的成功並沒有讓劉偉強沾沾自喜,因為他清楚的知道香港電影和好萊塢電影之間的差距,這種差距最明顯的表現在了製作理念上的差別。同樣是在同一年上映的電影,由派拉蒙投資拍攝的《魔獸爭霸之龍族魅影》就與《風雲之雄霸天下》體現出了明顯的不同,這種差異不僅表現在最後票房收益上,在影片中對功夫的詮釋,外國人的理解和中國人是截然不同的。
「但是東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西方文化是被作為一種先進的文化引入到東方。如果用進出口來形容這種文化現象,我覺得現在的西方是大力的將自己的文化輸出到東方世界,而東方世界在接受西方文化輸入的同時自身的文化並沒有走出去,也就是說在文化輸出上東方一直是處在逆差之中。」
這個名字,隨後又被香港的媒體和一部創造了全球電影票房神話的電影聯繫在了一起,這進一步的加深了人們對蕭逸臣的好奇。這個26歲的年輕人在好萊塢如彗星般的崛起,光芒蓋過了同時代所有的編劇,然後成功轉型為製片人,最後成為了好萊塢最老牌電影公司的掌門人。在這個年代,人們已經不相信神話,但蕭逸臣的經歷,卻更像是一個讓人如痴如醉的神話。
和經典的「新武俠電影」相比,這種屬於21世紀的武俠影片最顯著的區別就是各種電腦特技的大量運用。所以該片除了在武打場面上有很大突破,片中的輕功、身法,也大和*圖*書多由電腦代為完成的,此外還特意增加了諸如命盤、怪獸等專門展示特技的場面和段落。已經看慣了拳拳到肉,吊著鋼絲在天空中你來我往的武俠電影之後,加入了電腦特技,使得武打場面變得更為炫目的《風雲之雄霸天下》讓所有香港觀眾大呼過癮。
「中國人可以接受飛天掃帚和魔法,為什麼外國人就不能夠接受中國的飛劍和法術?」徐克反問道。
影片《倩女幽魂之隔世情緣》的拍攝進展一直是香港媒體津津樂道的話題,蕭逸臣現身香港,更是引起了各方的關注,但是媒體的記者無法從蕭逸臣下榻的酒店獲得準確的信息,更不用說有機會可以採訪到這位派拉蒙年輕的華人主席。
作為香港特技武俠電影「巨片」,《風雲之雄霸天下》中的武打場面都可以說是煞費苦心,蕭逸臣的一番話對劉偉強拍攝這部影片的風格起到了很大的影響。在片中他極力用電腦能夠提供的種種特技打破以往新武俠電影中武打設計的固有模式。湖上截殺、元神出竅的高手對決、最後的決鬥,都是出奇鬥巧,別開生面,充分發掘著電腦特技在武打方面的功能。
蕭逸臣這次到香港來主要為了探望在港的父母,順便關注一下影片《倩女幽魂之隔世情緣》的製作進展。這部影片的前期拍攝都已經全部結束,後期製作全部在美國進行,蕭逸臣來的時候,劇組已經結束了拍攝。而蕭逸臣事先已經從和圖書林志玲那裡得知了這個消息,他這次回來,主要是和徐克商討在美國進行後期製作的一些相關事宜。
「放在亞洲電影市場上,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想法,但這類題材的電影在華語文化圈之外,你能保證觀眾可以像接受《哈利·波特》中的飛天掃帚一樣接受中國的飛劍,然後像接受魔法一樣接受所謂的劍氣、法術?」蕭逸臣不置可否的問道。
「這種狀況從本世紀初就已經開始,我們已經接受了很多的西方文化,但是西方人對東方文化的了解一直都是很狹窄,甚至於說西方人並沒有多少人對東方文化感興趣,中國人可以像外國人一樣喜歡《哈利·波特》,但我還沒有聽說過有多少外國人喜歡金庸的小說,他們甚至連小說在講一個什麼故事都無法理解,更何況是飛天遁地的仙俠故事?」蕭逸臣不想在這個時候潑徐克的冷水,但現實就是這樣。商業電影是以觀眾為導向,蕭逸臣不可能投資一部在海外沒有市場基礎的電影。
近20年電影特技的突飛猛進使徐克難耐武俠電影的情結,準備捲土重來再闖「蜀山」,他向蕭逸臣提到這個問題,其實也是想試探一下蕭逸臣的態度,如果他對這個題材感興趣,徐克完全有信心說服他投資拍攝這部影片。如果沒有蕭逸臣的出現,徐克會在2001年推出這部電影,但《倩女幽魂之隔世情緣》的出現打亂了他之前的計劃,但這個念頭徐克一直都沒hetubook.com•com有放棄。
原本他是打算住在父母那邊,但在香港機場有記者認出了他,為了引開媒體的視線,蕭逸臣表面上住進了香港一家很出名的酒店,他的確在酒店裡定了房間,但他根本就沒有入住過。很多的媒體都想法設法的進入到酒店中對他進行採訪,更有不少人在酒店外蹲點守候。但蕭逸臣其實一直呆在父母的家中,他這招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小計謀,成功的轉移了媒體的注意。甩開了媒體的視線,蕭逸臣在香港的活動就變得了自如了很多。
在之後的一次閑聊之中,徐克和蕭逸臣提到了拍攝一部仙俠電影的想法。其實在沒有接拍影片《倩女幽魂之隔世情緣》之初,徐克一直在謀划著拍攝一部和蜀山有關的仙俠電影。徐克在1983年拍攝了大型科技武俠片《新蜀山劍俠》,開創了華語新武俠電影先河。但他覺得作為武林五大門派的峨嵋(蜀山)派,還有許多故事沒有講完,受制於當時的電影特技製作尚在起步階段,使得他頭腦中的映像無法在大銀幕上展示。
蕭逸臣留在香港的這幾天,剛好劉偉強的新片《風雲之雄霸天下》正在熱映當中。90年代武俠片在香港可以說風靡一時,自90年的《笑傲江湖》開始開闢了新派武俠的新紀元,但到了90年代後期,武俠電影陷入沒落,《風雲之雄霸天下》正是在武俠片的沒落時期,破例的把漫畫改編成了電影,用大量的電腦動畫特效開闢和圖書了漫畫武俠電影的新模式,在香港上映票房火爆,風光一時。
《魔獸爭霸之龍族魅影》中最吸引人的自然是程龍、李聯傑這兩位功夫巨星的巔峰對決,但是熟悉香港電影的人們都會發現,兩人在竹林中長達5分鐘的打鬥並沒有使用任何的特技,掌風、劍氣這類說法,只有熟悉武俠文化的中國人才能夠理解和接受。同樣是功夫片,西方的觀眾更願意接受怪物的設定,所以在影片中程龍、李聯傑都有各自華麗的變身。唯一不同的是,他們變身之後依舊使用的是中國功夫。
很多人在劉偉強的在這部影片中明顯的感覺到了好萊塢技術電影的身影,而劉偉強本人對這一點也並不否認,他甚至提到了這部影片拍攝之初還得到過蕭逸臣的提點,言辭之中對蕭逸臣有頗多的感謝。
在徐克看來,蕭逸臣一直熱心於華語電影,這類經典題材,他應該會很感興趣,但蕭逸臣的反應卻出乎了他的意料,在聽完徐克對自己的想法的描述之後,蕭逸臣並沒有表現出他想象中的那種熱切。
「我們就只能這樣一直被別人牽著鼻子走,而真正屬於中國文化的電影就永遠得不到西方世界的認同?」蕭逸臣分析的都是現實,但徐克還是有些不甘心。
「功夫片確實對華語電影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發展到現在它也局限了華語電影的發展空間。我們應該挖掘的是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只有當外國的電影觀眾談到華語電影的時候和-圖-書能夠想到的不再是功夫,我覺得華語電影才算是真的走向了世界。」這是蕭逸臣最後的結論。
「東方人接受西方文明,用了整整一個世紀,而且這種影響現在依舊在繼續,現在想要讓西方人接受東方的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我們只能是慢慢的進行文化的滲透,就像華語電影的發展一樣,我們只能一步一步的來。」
由程龍、克里斯·塔克主演的動作大片《尖峰時刻》在北美院線上映的時候,有記者卻在香港發現了蕭逸臣的行蹤。徐克的新片在港台兩地鬧得沸沸揚揚,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而這部還在製作中的電影捧紅的不僅是林志玲,同時也讓很多香港人記住了蕭逸臣這個名字。
蕭逸臣進一步分析說:「好萊塢電影說白了還是以市場為導向,這些年好萊塢大片開始重視中國元素,其實是看中了中國未來廣闊的市場,而我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一個讓華語電影真正走出去,獲得更大發展的機會。」
「迪斯尼公司剛剛推出了一部新的動畫片《花木蘭》,故事題材就是取自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故事。這說明好萊塢現在已經重視起了華語電影的存在,我們現在能夠做的就是慢慢的將一些中國元素引入到好萊塢電影中,讓西方的觀眾慢慢的由好奇到主動接受我們的文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好萊塢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平台。但是一味的呼喊著要進軍好萊塢是沒有用的,我認為如何使用這個平台才是關鍵。」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