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摩登時代

作者:憂鬱的青蛙
摩登時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百一十四章 童星聚首

第二百一十四章 童星聚首

雖然也是演小和尚出名,但曹俊人如其名,模樣確實長得更秀氣一些,在試鏡的舞台上,他即興表演了一段武術。乾淨利落的身手顯示出了他紮實的武術功底,在舞台下吳雨森一眼就看中了他。試鏡剛剛結束,劇組的工作人員就拿著合作找到曹俊的父母。
「老陳,你們這裏的影樓怎麼都掛著一個小女孩的照片啊?」吳雨森有意打聽這個女孩的消息。
這部片子還為香港電影發現了一大批人才,比如徐克、程曉東、潘恆生、張國榮以及當年同樣失意影壇,被稱做「票房毒藥」的周閏發。吳雨森是進行了一次賭博,然而他贏了,一群失意、蟄伏的男人征服了命運,相互迸發出了無比耀眼的光芒!
相比與郝邵文父母的猶豫不決,釋小龍的父親陳同山就顯得「通情達理」很多,因為他本人也希望兒子今後能夠朝著演藝發展,所以在收到劇本之後,他很爽快的就答應了吳雨森的邀請。而得知自己將會與童年好友郝邵文再次合作的時候,釋小龍自己也感到很高興。
蕭逸臣的安排無論是從角色選擇還是市場影響,都顯得合情合理,對此吳雨森並沒有提出異議。他這次去台灣,只要還是為了說服郝邵文出演這部電影。已經9歲的郝邵文雖然沒有了小時候的頑皮,但對電影的喜愛依舊,他對吳雨森帶來的這個角色很感興趣,而吳雨森在台灣娛樂圈裡一直口碑不錯,熟人也很多和圖書。在朋友的撮合下,郝邵文的父母很快被說服,同意自己的孩子出演這部電影。
吳雨森重返香港,自然是引起了各方的關注,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有記者問吳雨森是不是想用這部影片來香港電影宣布自己的回歸。而吳雨森則搖搖頭,他的回答很令人玩味,「這部電影唯一能夠證明的,就是吳雨森從來沒有離開過香港!」
1983年他從嘉禾到新藝城后,事業沉入谷底,被外放到台灣沉潛了將近三年。然而他也因禍得福在台灣交了許多好朋友,也見識到台灣演藝圈中迥異於香港的濃郁的人情味。在八十年代中期,吳雨森的電影生涯停滯不前。1986年在徐克的幫助下,成功執導了《英雄本色》,該片奠定了吳雨森的暴力美學的電影風格。
在7歲的時候,曹俊被父母送進了上海市黃浦區少年宮武術班,隨後被電視劇製片惠眼相中,同年拍攝了《真命小和尚·無字天書》,從此進入影壇,並且一鳴驚人。之後他有連續出演了《真命小和尚》續集《十二銅人》,並在新加坡出了自己的唱片《星願》,也算得上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小演員。
《英雄本色》不僅是吳宇森的人生轉折點,也是香港電影的一座豐碑。在創作此片時,吳雨森豪氣必現,多年來在影壇積鬱已久的失意與報復盡透每一個畫面,其精細的分流與流暢如歌的剪接在今天看來仍無可和圖書挑剔。這部大場面、高質量的作品震撼了所有觀眾和影人。
製片方的嘉許,又加上導演的肯定,影片《尋仙》的編劇常明生一夜之間成為香港影壇最耀眼的新星,在媒體面前常明生保持了一慣的低調,只有真正了解他的蕭逸臣,才知道他這種低調的背後是一種極端的自負。甚至在常明生的身上,蕭逸臣還依稀看到了自己當年的一些影子,只是常明生能否有如自己這般的好運,蕭逸臣就不得而知了。
而媒體則分析認為吳雨森回歸香港只不過是好萊塢電影開始關注亞洲電影市場的一個明顯的信號,很多人都認為亞洲電影復興在即,在採訪過程有記者專門提到了這個問題。
「而這部電影吸引我另外一個原因是劇本,蕭主席在好萊塢連續5年拿過6座奧斯卡編劇大獎,能夠得到他的肯定,那麼這部劇本的質量也就可想而知。當時蕭主席給我打來電話的時候,我還沒看過劇本,然後我就同意了。在看過這個劇本之後,我知道自己這次是賭對了!」
吳雨森正感慨著武漢的發展,目光卻無意中瞥見了街邊一家影樓懸挂著的一副藝術照片,然後他發現路上其他的幾家影樓也懸挂著類似的照片,他突然就對影片上的這個漂亮的小女孩產生了一種好奇,因為他現在正在尋找的就是這樣一位上鏡的小演員。
在大陸停留的這段時間,吳雨森應邀到武漢大學進行了一次演和_圖_書講。在美國的時候吳雨森結識了武漢大學赴美深造的一位教授,這次得知吳雨森來到了大陸,這位教授就在校方的支持下向吳雨森發出了邀請。兩人的私交甚好,演講結束之後,他主動擔任吳雨森的嚮導,領著他走街串巷,邀請其品嘗香辣蝦、小章烤魚、鐵鍋、竹桶飯、冷鍋魚、灌湯鴨等武漢有名的特色小吃。
「你真是天生就該幹這一行的!」老陳呵呵一笑,暗地卻在佩服吳雨森敏銳的觀察力。「說起來我還算認識這個孩子,她的爸爸是我們武漢大學的一位教授,母親是一位舞蹈演員。不過兩年前他們離婚了,孩子判給了她的母親,聽說母女倆遷居去了美國!」
吳雨森在闊別香港5年之後,重返香港影壇,並且與自己已經離開了多年的嘉禾電影再次展開合作,按照吳雨森自己的說法,這確實有些宿命的感覺。相隔10年之後,鄒文懷和吳雨森再次相聚,嘉禾已經不再是以前的嘉禾,吳雨森也不再是當年的那個吳雨森,物是人非,兩人都是覷噓不已。
1971年,吳雨森到邵氏影業公司跟隨當時最著名的動作片導演張徹拍片。張徹的作品在當時的電影市場中橫行無阻,吳雨森從中也學到了許多專業技巧,用吳雨森的話說,「把張徹電影中的刀換成槍,那麼就會很象我的《英雄本色》了。」在張徹身邊兩年後,吳雨森開始自己擔任導演。
反正影片還沒有開拍和*圖*書,就已經先捧紅了編劇,由此也可見媒體對吳雨森新片的關注。但就在媒體開始深度追蹤影片籌備進展的時候,之前還一直在媒體面前高調亮相的吳雨森卻突然從人們的視線中驟然消失。早在媒體認為他還留在香港的時候,他就已經秘密的離開了香港。
「香港的經濟已經開始復甦,但剛剛從蕭條中走出來的香港電影想要重拾昔日的輝煌,恐怕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我回香港來拍攝這部影片,大家對我期望很過,這讓我也感到很大的壓力。其實當初接受製片方的邀請,主要還是因為我個人一直希望能夠與蕭主席有合作的機會。在好萊塢我就有這樣的願望,沒想到最後卻在香港實現了這個夢想!」吳雨森倒沒有刻意的想要把自己姿態放得很高。
吳雨森是在7月末到的上海,這個時候釋小龍和郝邵文的角色都已經確定。小和尚師兄弟的人選有了著落,他現在還需要一個能夠演好片中小道士的演員,這時候有人向他推薦了一位名叫曹俊的小演員。這個孩子年紀和釋小龍相當,雖然沒有釋小龍那麼豐富的演藝經歷,但在上海也是一位家喻戶曉的童星。
「怎麼你看中了這孩子?」老陳從吳雨森的語氣中聽出了那麼一點意味,「你別說這孩子倒確實是塊演戲的料子,8歲的時候,她就在中南商都第二屆『童花杯』童裝模特大獎賽中拿過冠軍。小小年紀就很上鏡,武漢不少影樓都請www.hetubook.com.com她當過模特,不少人都是衝著她的照片才去影樓拍照的!」
由於製片方沒有透露更多吳雨森新片的細節,所以媒體對這部影片了解的並不是很多。嘉禾方面只透露了該片的編劇雖然是一位新人,但是劇本卻得到了蕭逸臣的高度認同。而且從嘉禾從這部影片的重視程度來看,媒體猜測這將會是一部製作成本驚人的電影。
在鄒文懷離開邵氏成立嘉禾之後,吳雨森應邀到嘉禾擔任導演長達十年(1973—1983)。在這十年間他拍了許多完全討好市場的喜劇,這段時期被他自己稱作「喜劇的十年」。
「她已經不在國內了?」這個消息多少吳雨森感到有些沮喪,人去了美國就不好找了。
蕭逸臣雖然將選角的工作全權交給了吳雨森,但他依舊「欽點」了兩個人。蕭逸臣怎麼也忘記不了釋小龍和郝邵文這對諧趣無窮的搭檔,兩人的小和尚形象不論是在亞洲還是美國都已經是深入人心,這次拍攝《尋仙》,蕭逸臣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們兩個。
吳雨森秘密出行的第一站是台灣,按照劇本的設定,影片需要尋找三男一女四位中國的小演員,來分別扮演片中騎著巨型青蛙的小和尚師兄弟,稚嫩裝酷的小道士還有就是鳳凰化身的小仙女。
吳雨森在80年代的時候曾經到過一次大陸,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的城市化發展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在武漢的街頭,他已經能夠感受到一種大城市的繁華氣息。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