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崇禎竊聽系統

作者:叫天
崇禎竊聽系統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461章 錦囊妙計

第461章 錦囊妙計

對此,崇禎皇帝只是笑笑,還真別說,要不是現在騰不開手,他還真想把南洋給打下來,總好過讓西夷繼續殖民南洋吧!
說真的,崇禎皇帝的事情真不少。
與此同時,在金州城這邊,保定總督盧象升從廣鹿島過來了,帶了崇禎皇帝的旨意。
敖漢班第一聽,也有點不高興了,盛京那邊到底搞什麼鬼,竟然什麼事情都瞞著他。難不成,還以為嫁個公主過來,就真能在敖漢部族說了算了?
對於這點,鄭家這邊也給崇禎皇帝稟告了,說目前這些糧食都是鄭家出面在購買,南洋各國還都給面子,雖然有說這事,但終歸是沒敢提價。
這麼考慮了一段時間之後,崇禎皇帝心中便有了主意。這一次,動一動東部蒙古部族的話,相信河套平原那邊,應該就沒有蒙古部族敢打主意,就可以遷移一些大明百姓過去開荒種田!
「對啊,上一次打金州,還沒來得及認真打,建虜就投降了,一點意思都沒有。這一次好了,總算能真正打他一仗了。」
皇太極意外地被氣死,建虜因此在整個冬天都是安份地很。當然,不包括北征索倫部,那和大明沒關係。留在金州防守的勇衛營、磐石營的混編,也就安穩地過了一個冬天。
固倫公主聽了,有點不高興了,對敖漢班第道:「難道你是想讓我被盛京處罰?這樣做,對敖漢部族有什麼好處?」
然而,沒想到建虜竟然如此狡猾,就是利用這種心態來了個將計就計。如果沒有皇上這份密旨的話,還真有可能上當!
這些人命挽救下來是功德,但是,也是耗糧的嘴,需要比原本歷史上要更多的糧食,才能支撐大明百姓不挨餓。
在接到崇禎皇帝的回復之後,洪承疇第一時間,便去看自己奏章的批複。畢竟這是關係到他功勞的。
就比如說,誰都覺得喀喇沁部實力弱,又離大明近,肯定受不得大明和圖書的要挾。不但洪承疇自己這麼認為,敖漢部那邊也是這麼認為,甚至連建虜的幾個親王也是這麼認為的。
不過,洪承疇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當他又打開崇禎皇帝的那份密旨時,那冷汗就下來了。
雖然剛才固倫公主很滿意,但是一聽這話,她還是搖頭拒絕道:「盛京那邊有嚴令,不到時機成熟,絕對不能看。要是事先看了的話,會治罪於我的!」
喀喇沁部族這邊,由固魯思奇布的兒子配合,領著金國鳳出現在其營地。
這一日,經過多次溝通之後,錦州總兵金國鳳率領從寧錦一線抽調出來的三千騎軍,悄悄地進入了草原。
敖漢部族這邊,其族長敖漢班第在一番恩愛之後,便問固倫公主道:「盛京給過來的那個錦囊裏面,到底是什麼地方,要不先看看?」
又是因為這個事情,讓崇禎皇帝又關注衛所革新上。南方的戰事,終歸是用南方人才能最大程度的減少軍隊中的非戰鬥減員。也是因此,雲南沙普之亂,就一直沒有增派兵力,只是讓秦良玉的白桿軍協助沐國公鎮壓而已。
據說,南洋那邊已經有國家開始傳言,說大明這是有陰謀,很可能是覬覦南洋的土地,想要永久佔領南洋,這樣就不用再每年花那麼多銀子來購買糧食。越來越多的明人去南洋,就是要佔領南洋的第一步。
還有,建虜目前的困境,比如缺少糧草,比如士氣低落等等,這些也都是客觀存在的現實。建虜這個時候,會出兵草原的可能性很低。而固魯思奇布的訴苦,也是證明了這點。
從鄭家那邊反饋回來的南洋消息說,因為大明這邊在這幾年內,大量收購糧食的原因,讓南洋的明人大都開始大面積種植糧食,而且從大明東南沿海過去南洋的明人,也是越來越多。這個情況,似乎引起了南洋各國的當權者注意。
對於明軍的到來和_圖_書,還有明軍和族長這邊竟然如此和諧,不少族人都是非常吃驚的。
遼東局勢,看似平靜,其實是又到了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寧靜了。只不過,建虜不知道,而明軍這邊卻是心裡有數。
盧象升聽了,笑著點點頭,有皇上親自指揮的戰事,雖然非常輕鬆,但總感覺沒勁。對於他們這些有本事的文官武將來說,他們倒希望對手能強一點,這樣打起來才有勁,對手太弱,真提不起興趣。
接下來,就沒什麼好說的,按照皇帝旨意,開始動了起來。當然,夜不收該屏蔽新金那邊的建虜,就還是要屏蔽的,不能讓建虜知道金州這邊有動靜。
這個時候,崇禎皇帝也是發愁啊!又出現了一個好機會,可惜大明這邊也沒糧食,要不然,就可以狠狠地收割一波。當然了,就像建虜一樣,要是硬湊湊的話,還是能湊出來的。但是,崇禎皇帝並不想湊。
敖漢班第一聽這話,也感覺到了她地不高興,就不敢堅持了,不過還是忍不住又問另外一個問題道:「那什麼時候能打開那個錦囊,這總可以說吧?」
解釋完了一切,也不給底下牧民選擇的機會,就抽調出了兵力,大概兩千人,隨同明軍一起行動,離開了營地。
似乎看出了他的不高興,固倫公主便又解釋道:「你也不比生氣,盛京那邊說了,不會讓敖漢部吃虧的。事情成功之後,敖漢部族的牧場就能大增了。」
守將曹變蛟、黃得功一聽聖旨的內容,不由得大喜,忍不住就說道:「一直在遼東無所事事,都快憋出病來了。」
事關自己的切身利益,她顯然不想打開。從另外一方面來說,她是愛新覺羅家的,雖然嫁到了敖漢部族。可盛京那邊千叮萬囑,甚至還要挾她,讓她知道事情肯定非常重大,只為了好奇心,就提前打開,她是絕對不能答應的。
打開奏章,洪承疇看到崇禎皇和-圖-書帝同意了他的建議,甚至還讓他送固魯思奇布進京,要封他為一個伯爵,就在京師養老,這讓洪承疇就更是大喜,覺得皇上英明神武,而他洪承疇,也有了一份大功勞了。
把喀喇沁部的事情上報盛京之後,盛京派人來,神神秘秘地交給固倫公主兩個錦囊,其中一個當場打開,說不用在意喀喇沁部的動靜,保持現狀就可以;另外還有一個錦囊,卻是讓固倫公主保管,而不是讓他來保管,這讓他很是好奇,不知道盛京那邊到底要幹什麼?
雖然這一次,同樣是有皇上密旨,有交代下來事情。可是,畢竟皇上沒有親自過來,這讓曹變蛟、黃得功都變得格外興奮起來。甚至連盧象升,也有一些期待。
糧食問題,總得來說,是在慢慢好轉。但是還需要時間,不可能短短几年內就把大明的糧食問題給解決了。要知道,在崇禎皇帝穿越之後,在他的努力下,流賊平定,就不知道挽救了多少人命,而且一年年地重點,都是抗災防災,又不知道挽救了多少人命。
有了這河套平原,哪怕秦晉兩地再有災荒,那也不怕了!
原本來說,建虜可是大明最為強大的對手,以前的時候,明軍和建虜打,那是連戰連敗,再戰再敗的。這樣的對手,要是能勝之的話,就是自己一輩子的榮耀。
不過眼下,洪承疇的奏章既然已經送來京師了,那就必須要做出處理了。
於是,崇禎皇帝便准了洪承疇的奏章,與此同時,他另外給了洪承疇一份密旨,一起送往山海關。
就是基於這樣的原因,崇禎皇帝其實一早就從代善和阿濟格身上的甲級竊聽種子處,知道了建虜的陰謀,不過他卻並沒有採取行動,而是先在忙內政。
崇禎皇帝知道這個事情后,心情就不是很好。對他來說,他是希望從南洋購買糧食的事情,能夠順順噹噹的,不要出什麼幺蛾子。至www•hetubook.com.com少在大明國內的糧食產量上來,能達到自給自足之前,最好是不要出波折。要不然,就真得要提兵南下,教訓一下那些對大明趁火打劫的人才行!
一聽這話,敖漢班第終於高興了一回,雖然心中對於那錦囊里的東西還是好奇,不過最終還是沒再繼續追問。
對此,固魯思奇布的兒子自然對族人公開了情況,先是說了族裡面對的壓力,包括察哈爾馬賊,敖漢部的欺壓,至於明軍的威脅,就不提了。然後求援盛京那邊,連人都見不到,反而是大明這邊,不計前嫌,肯接受喀喇沁部,並且大明皇帝還封了固魯思奇布爵位。如此種種,喀喇沁部只有投靠歸附仁慈的大明,才有活路……
洪承疇看完密旨,那捏著密旨的手上,已經全是汗了。
如此種種,洪承疇壓根就沒想著,這其中還會有什麼不妥的地方。也是因此,他覺得以關寧軍自己的能力,由熟悉草原的喀喇沁部配合,肯定能重挫一次敖漢部的。如此一來,這份功勞就全是自己的了。
良久之後,他鬆了口氣,恭敬地放好密旨,擦了擦汗,自言自語道:「幸虧是由皇上看著,要是自作主張,先斬後奏的做這事,那後果就真得是難以想象了!」
事實上,洪承疇的這份奏章還沒送到京師,崇禎皇帝就已經知道了,而且比洪承疇知道得更多。
「看一下又有什麼關係,盛京那邊又怎麼可能知道?」敖漢班第忍不住又提議道。
是時候,該讓大明的軍威再次威震草原了!
緩了緩,穩定下心神之後,洪承疇才開始按照原來的打算進行布置,就等著讓建虜那邊將計就計。
那代善想要將計就計,陰大明一把的話,要不再讓這支軍隊活動活動。就只是一萬多人的糧草,這個還是能有的。
在他看來,一切都是很自然的事情,沒想到竟然會是建虜的陰謀。
於是,接下來,關寧軍這邊開和-圖-書始有動作,建虜那邊,也是估摸著差不多,就藉著各種名義開始調兵遣將,主要是把騎軍抽調出來,說是拱衛盛京,有可能還要繼續增援北上討伐索倫部。當然了,實際上是為了有足夠的騎軍能快速突入草原進行穿插。
畢竟建虜已經是秋後的螞蚱,還能再蹦躂多少天?崇禎皇帝有自信,能把建虜收拾掉的。另外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崇禎皇帝對於明末歷史真得不是很熟悉,他不知道今年會不會又發生大的災害?如果他硬湊了糧食拿去打仗,結果國內突然發生大的災害,那他寧可不打建虜,先搞好國內建設先。
洪承疇的奏章中,先稟明了他之前的計策,然後再說明效果不錯,至少喀喇沁部願意歸附。因此,他在奏章中建議,把喀喇沁部族長固魯思奇布留在京師封個虛銜做人質,然後讓喀喇沁部配合,打敗敖漢部,再剪除建虜的一個盟友,為大明最終光復遼東打下基礎。
誰知固倫公主聽了,還是搖搖頭道:「這不能告訴你,要不然,會對盛京那邊的事情有影響。」
可是,一旦皇上領軍,在皇上神機妙算之下,只要按照皇上所說來打,根本就不用他們費腦子,每次都是能以多打少,出其不意地欺負建虜,這根本就沒讓他們體現出該有的價值來!
如果得到皇帝肯定,那就說明他洪承疇並不比盧象升遜色,甚至從某些方面來說,比起盧象升還要更強一些。畢竟盧象升是上戰場玩命的,而他洪承疇卻是運籌帷幄之中,境界就不一樣。
另外,南洋那邊還出現了另外一種對大明並不友好的情況。就是南洋各國,特別是那些西夷統治的地區,他們每年從大明這邊購買大量的絲綢棉絲茶葉之類,覺得他們的銀子源源不斷地流向大明,是有點虧了。見大明好像對糧食的需求一直很大,就想著提高糧食價格,以此來補購買絲綢棉絲和茶葉之類的成本。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