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風流名將

作者:七月生我
風流名將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一生風流,凌刀雨箭斷柔腸 第一百零四節 光陰流逝

第七卷 一生風流,凌刀雨箭斷柔腸

第一百零四節 光陰流逝

小喬一踏入鋪子,那掌柜立即迎了上來,「小姐,你來的正是時候,我們鋪里剛剛來了一批新的布料」,從掌柜的口吻,顯然,小喬已經是這裏的熟客,掌柜一眼就認出小喬來。
這一天戚兒終於向易夫人請了一天的假期,半年多來,她沒有去看大哥,心裏很是內疚,也是她一心撲在整理書庫上面,卻沒有閑暇下來。
掌柜見到這個女子,卻驚訝道:「小姐,你怎麼親自過來了」,這些年正是因為小姐的功勞,才讓蘇家衣鋪壯大起來,與方家衣鋪旗鼓相當,他總覺得小姐的性情不適合做一名商人,可是她非但成為一名商人,而且做得非常的出色,這實在是一件令人感覺矛盾而糾結的事情。
戚兒應道:「我也不知道」,她從來沒有購買經驗,剛才瞥了幾眼,有些眼花繚亂,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掌柜觀察起戚兒來,看她一身衣著樸素,心中已經基本有底了,這小姑娘定是大戶人家的傭人,她的大哥也就是普通人了,問道:「小姑娘,你大哥多大了?」
小喬一眼望去,就知道這些衣服都是公子哥所穿的,所用的料子是綾羅綢緞,只感覺這些衣服穿在黃狗身上實在好笑。
離開這裏往小巷所在的裁縫鋪走去。
小喬應道:「掌柜,今日我不要布料,我是來買成衣的」。
過程的艱辛,許多人並不得知,但是所有人看到了結果,別人做不到的事情,李玄觀做到了,這就足夠了。
結果當然可以預見了,用上等布料製作的這些衣衫,價格不菲自然難以銷售出去,估計就算便宜也沒有人會去買這些衣服,這家方家衣鋪生意一落千丈,衣衫堆積如山。
掌柜笑道:「好,小姐請」,說著領著兩人到擺放男子成衣的和圖書地方去。
這兩本書是玄觀特意為戚兒挑選的,《道德經》是用來雕塑戚兒的品格德操,這是一個文人最重要的修養,德品為先,才為其次,從這一點來看,玄觀還是有其傳統的一面,並不似易寒那樣放誕不羈,世俗倫理不放在眼中。
戚兒有些失落,先生不告而別,過了一會之後才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突然看見桌子上放有兩本書,一本是《道德經》,一本是《九州周遊厲記》,旁邊有玄觀的親筆留言,希望戚兒好好看著兩本書。
小喬問道:「掌柜的,有沒有更普通一點的」。
玄觀在書庫里呆了一夜,觀閱了易寒的作品,本身少女的玄觀與少年的易寒是沒有交集的,但是看著易寒的那些發自內心情感流露的作品,玄觀就好似走進少年時候易寒的內心,通過他的眼睛看著那個時候的景物事人,填補了兩個人那些歲月的空白,這種感覺是非常奇妙而又無法言傳的。
小喬接過話,道:「已經成年」,說著比劃起身高體型來,黃狗她是見過的,體型和少爺差不多。
易夫人聽了戚兒請一天假期的理由,覺得這孩子知恩圖報,難能可貴,特意賞了她十兩銀子,同時不放心她一個人外出,讓小喬隨行前往。
雖然收了戚兒為徒,玄觀卻早早就離開了易府,對戚兒卻沒有言傳身教,但其實她已經教過戚兒了,在昨夜她彈奏一曲的時候。
小喬低頭看了戚兒一眼,戚兒道:「小喬姐姐,我們到別處看看吧」。
而能幹出這種鬼怪精靈的事情大概只有方家的千金小姐,據說方家的千金小姐出落的美艷動人,有著一副仙女般的面孔,由於她干出許多出格而又怪異的事情,加上其特殊的身份和-圖-書,京城之人聞方家千金方繞柔之名,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因為是玄觀挑選的,戚兒閱讀的更認真,道德經告訴她什麼是立世之本,而九州周遊厲記卻讓戚兒對其中的人文趣事充滿興趣,心隨著作者似走遍了九州。
戚兒道:「小喬姐姐,我們進去看看吧」。
小喬看了一下牌匾,「蘇家衣鋪」,這蘇家衣鋪是杭州蘇家的產業之一,在大東國各地都開有分店,杭州蘇家前幾代人就是靠紡織起家的,而紡織也是杭州蘇家最大的產業,喬小姐縫製衣衫的布料大部分就是小喬在這蘇家衣鋪購買的,小喬對這家店也算熟悉。
府里的人知道了戚兒成為李玄觀的先生之後,無不驚訝,他們可都清楚,李玄觀許久以前可是大東國第一才女,而現在的李玄觀可不僅僅有才女之名,她還是一介大儒,用實際行動展現了她的真才實學,重修韓江堤防,解決了一到穀雨時節,洪水泛濫的頑疾,同時讓韓江兩岸的大片淪為泥塘的平原又重新變成肥沃土地,弊變極利,原本為非作歹的洪水經疏導變成可供灌溉之需的來源,短短數年,荒寂的韓江兩岸又恢復許久以前的富饒景象,單此一功,李玄觀已經足矣被稱為造福民生社稷的第一人。
兩女前腳離開,後腳一個女子便走進了店裡,女子一身樸素的衣著,臉容素雅如秋菊披霜,看上去很普通很平常的一個女子,若是用心再看,卻耐人尋味。
蘇家衣鋪這些年發展迅速,與方家衣鋪旗鼓相當,很大一部分永遠是因為小姐設計了這些衣服的款式,簡約如她的人一般,穿過這些蘇家衣鋪衣服款式的人,必成回頭客,後來他也明白了,這些衣服穿在身上雖然看起來並不華麗和圖書,女子卻顯得優雅端莊,男子顯得也文質彬彬,這種感觀很符合長輩的喜好。
小喬和戚兒聽完有些興趣,可一看這人群,卻只能望而興嘆,她們可沒有閑暇功夫浪費在這裏。
小喬低頭問道:「戚兒,你要買什麼樣子」。
掌柜應道:「小姐,這些是最普通的,我們店裡的成衣可能不太適合這小姑娘的大哥穿」,一語之後道:「前面路口拐彎的巷子里,有一家裁縫鋪,或許兩位可以去看一看」,掌柜說這番話也是有一定的原因,一般普通人家都是不購買成衣的,都是到普通的裁縫鋪,用棉麻紗織裁縫。
掌柜道:「倒是有不少成年男子的衣衫,就是恐怕款式不太適合」,蘇家衣鋪所面向的群體都是一些比較富裕的人家,從布料到手工,都屬於上等,他說這句話倒不是因為怕對方買不起,而是普通人家並不太適合穿這一類衣服。
隨著戚兒成為李玄觀的學生,戚兒的身份地位也水漲船高,府里的人不再把戚兒當成府里的一個小丫鬟看待,而是一個受人尊重的小文人。
戚兒不明白掌柜的意思,小喬問道:「掌柜的,你帶我們去瞧一瞧吧」。
而《九州周遊厲記》講述的是人文地理,各地的風俗差異,還有作者的一些親身經歷。玄觀挑選這本書也是有她的想法,戚兒年紀善幼,最缺少的就是人生經驗,閱歷,對世間人和事的認知了解,而一個人要做到處事有道,須心中有天地,而《九州周遊厲記》一書可以無形之中讓戚兒這個世界有粗淺的認知,人的意識概念是後天培養灌輸的,這就是為什麼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對待事情有不同的態度。
小喬點頭,戚兒跟在後面,她從來沒有進過這種地方,陌生而又怯怯hetubook.com•com,從小身份卑微的她暫時還無法轉變這種心理。
就算易夫人不這麼說,戚兒也想讓小喬隨行,因為她在京城人生地不熟。
走了沒一會,戚兒便看見一家成衣鋪,門面光鮮,一看就檔次不低,也是當然在京城這種地方,又是在大街上的門面,一般都不簡單。
戚兒也蹙起眉頭來,她一眼也覺得不合適。
兩女走在大街之上,看著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流,戚兒感觸很深,半年多前,當她來到京城時,孤身一人無依無靠,心裏念著有一口飯吃就可以了,而如今她有了一個家,還有一幫關心她的人,她覺得自己的幸運,對目前的生活也很滿足,突然對著小喬深情道:「小喬姐姐,謝謝你,若是沒有你,戚兒就不會有今天」。
兩人懷著好奇心走近人群,看著究竟,小喬詢問了一個婦女這才知道原因,原來只是能答上三個問題就能在方家衣鋪裏面隨意挑選一件衣衫,而不必給錢,這種便宜當然是不佔白不佔了,這些人都是來排隊答題的。
掌柜點頭道:「有有有,成衣多的是,隨便挑」。
鋪子里的掌柜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漢子,兩個夥計,一男一女在整理打掃鋪子,這會還早,鋪子裏面並還沒有客人,顯得清冷。
掌柜這會才注意到小喬的旁邊還站著一個小姑娘,笑道:「原來是小姑娘要買衣衫啊。」
小喬有些訝異,一瞬之後卻笑道:「戚兒,我們現在的感情還用的著說這些嗎?」,一語之後道:「你不是要給你大哥買一套衣衫嗎?走吧,我們到成衣鋪挑選一下」。
戚兒問道:「老闆,我想給我大哥買一套衣衫」。
又過了幾天,戚兒一直期待先生到來教導她,可是玄觀並沒有來,這顯然讓她很是失落。
和*圖*書人走到街道上,小喬道:「戚兒,我這會才想到要給你大哥買件成衣確實不太方便」,她也意識到了,一般人置衣都是量身裁縫,卻極少到衣鋪購置綾羅綢緞所制的成衣。
戚兒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一時也沒了主意,突然看見前面一處人群擁擠,鬧哄哄的,問道:「小喬姐姐,那不是一件成衣鋪嗎?為何人那麼多」。
小喬順著戚兒所指望去,卻是方家衣鋪所在的位置,這方家衣鋪就是金陵方家的產業之一,而這方家也是大東國最富可敵國的家族,經營幾乎染指了各大行業,控制了大東國的各大經濟命脈,說句不好聽的,沒有了朝廷,大東國還是大東國,可是沒有了方家,這百姓的日子一天也活不過去,油米柴鹽,衣食住行一斷,可就回到了原始社會。
掌柜親自將兩人送到門口,「本店不能滿足小姐的需要,實在抱歉」。
小喬也是好奇,據她所知,這蘇家衣鋪和方家衣鋪是差不多的,為何蘇家衣鋪顯得冷清,這方家衣鋪卻如此熱鬧呢?
戚兒早早起身,也顧不得用餐就望書庫趕來,書庫的門掩著,戚兒推門進去,喊道:「先生」,卻沒有人回應,書庫空無一人,玄觀已經離開了。
方繞柔小名柔兒,十五笄而字,取字「正立」二字,取自典故「柔而立,柔而正」,此時正當碧玉年華。
說起來京城的這件方家衣鋪早已經不是曾經的方家衣鋪,不知道什麼時候品味高檔的方家衣服開始賣一些稀奇古怪的衣衫,進過鋪子里的人就會知道,怪到何種程度,正正經經的衣衫幾乎沒有,裏面有戲服,道士穿的道袍,和尚穿的僧服,各地方蠻夷民族怪異的服飾,最讓人驚訝的,裏面居然有乞丐穿的破破爛爛的衣服,這簡直令人感覺不可思議。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