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歸向

作者:核動力戰列艦
歸向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十六卷 磁雲星之旅 第008章 物種競爭

第二十六卷 磁雲星之旅

第008章 物種競爭

嗯,剩餘的失敗道路,也不用介紹了,直接說成功道路。
若是走子彈風暴,的確是能消滅最大的裂風龍。但是走這個路線的話電鏈蟲的負擔會非常大,生產彈藥的器官會浪費大量營養。
……
沒錯,上輩子當過聖長城的均摘星就是這麼臨險無畏。外帶天騎士的職業資本,來研發數據!
這選對道路后,發現一切都相當順利!
而現在,電鏈魚是大小通吃,還要自己在這個區域內將風箏海葵組成巨大的濾網,不允許其他各種小物種破壞。
敢在大風暴區域內不怕死的觀察生物獵殺資料的製造師沒幾個。大風暴內的閃電非常恐怖,一不小心就機毀人亡。
……
現在機艙內鋼鐵雄心每隔十分鐘就用激昂的語調對均摘星彙報一次戰況。(實則是拍馬屁!)顯然,大打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若是走精確制導路線,這複雜度,需要把電鏈蟲的體型擴大到八十噸。然而按現在的電鏈蟲生態位能量,若是兵蟲體型擴大到這麼大,族群數量就要大幅度下降了。
除非她一生不成家,奉獻在崗位上,才能拿出成果,證明她的路線具有很大的潛力,讓其他科研人員跟進!
當年人類星球開發機器遭到了整個磁雲星所有物種的聯合騷擾就非常詫異——「為啥,不同物種,都進攻自己?」
這是生物體系的競爭。
科研效率:實驗室各類設施對現象的觀察能力,超級計算機對模式的推演,人工智慧亦或是技術人才(苦逼研究生、博士生助手)將實驗數據歸納分析的能力。
而八個亞種中最大的裂風龍被獵殺后,還有七個亞種,其中有眾多小型的裂風龍,電鏈蟲用子彈風暴去對付是相當虧的!幾百發能打下來一個?不,如果對方可以躲避,只是襲擊落單的資源採集電鏈蟲的話,可能只有幾十萬發子彈射擊,才能幹掉一個。
但是計劃疏漏了這個世界生物群默契的反應烈度,立刻演化成了大打。
好吧,均摘星還是個天騎士,在雲層中穿梭的時候,信息光粒直接打到生物搏殺區域,能夠比其他製造師要更直接的感應到整個搏殺區的情況。
既便宜,同時又能對裂風獸hetubook.com.com族群全面通殺的進化路線,就是——玩毒!具體點,就是強酸!蟲群弄酸似乎——太地氣了一點。
均摘星能快速的確定六個路線,看起來是一個量的超越,但其實量變產生了質變。
均摘星現在是把裂風龍百分之九十九的資料全部調過來(剩下百分之一涉及裂風龍副腦程序後門問題。)
生物競爭類似於戰爭,但是和戰爭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科研核心:科學家自己只是在框架體系內,進行猜想,設計方案。
其實在確定要和烈風龍物種進行激烈競爭前,均摘星就為電鏈蟲設想了六個演化方向,但是其中五個演化方向,均摘星在大風暴區域做了大量的觀察后,認為暫時不適合。
是的,是星球意識,不單單是金屬氫層,生物特性也支持這種共同默契。
翻滾的雲層中,轟轟轟,並非雷聲的滾滾長鳴傳來。這是裂風龍的叫聲,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碎齒粉碎的聲音。至於電鏈蟲,由於物種特性,進食和追逐發出的雜訊非常少,但是電磁訊號的密集程度能讓太空中偵測衛星感到非常不正常。
……
均摘星為了找出進化道路,在風暴區域紅色警告雷擊區裏面,至少浪了五百個來回,基本上是每天都去一趟。看看自己的電鏈蟲在遇到其他物種時,到底是咋死的!
要追究細節的話,這個大型實驗室的標準網線粗若兒臂,絕不是地球二十一世紀那比筷子還要細的網線所能比擬的。——裝網線這種事情,均摘星一隻手握不過來,都只能讓機器人代勞。
但是要讓電鏈蟲的共生物種風箏海葵來進化這個功能,只需要進化出一個收集硫氯氧化性廢物的器官就行了,海葵本身就有琉璃質的外殼。
均摘星現在所在的這個辦公室空間量堪比大會堂,其界面所觀測的幾百個實驗室都在這個浮空城市中。這種豪華的科研基礎設施,是幾百年前無法想象的。
戰爭往往是,強者吃利,弱者妥協。但是生物競爭則是適者生存。
如果按照戰爭規則,人類在進入磁雲星時一系列的金屬武器殺傷力都比這些本土的物種殺傷力強大,和*圖*書但是最終在這個星球上是適者生存。
而現在的生物之爭,決不能順著「武器指標數據的思路」來設計,擁有殺死對方的能力不叫勝利,能斷掉對方的生存資源才算勝利。
相比天啟歷,當今的科技強了幾個世代,不說別的,就例如一些細節上:這實時監控的信息傳輸速度能讓信息時代初期望塵莫及。隔著屏幕能夠看到,一些微粒型的生物其長須翅膀快速煽動的細節。這看起來並不像遠程監控(直播),更像是超清晰數碼攝像機拍攝好的膠捲,送到實驗室播放。
科研成就多寡的最主要原因並不在於——「科學家母校的教學理念」、「所在國家種族智力、創新天賦!」,而在於「不氪金你怎麼強大?」
六條道路中,還有一條頗為華麗的道路,那就是直接特化舌頭,形成電擊觸手,用瞬間高壓電擊穿對手。
而一個全新的物種要上位,肯定不會一開始就在原優勢物種主場上剛正面。而是在這種次要戰場上確定自己結構的優越性,再向主要戰場發起挑戰。
一艘飛船在大氣中圍繞著一個六百公里的區域盤旋,飛船中的均摘星現在因為法脈高功率運作,電子感應服沒有覆蓋的臉頰上,細膩的皮膚內透出光暈,雙眼瞳孔變成了銀亮的色彩。
而在裂風龍資料界面的左邊,是電鏈蟲的所有資料。
而這樣的衝突戰場,在均摘星操作平台的地圖上有二十一個點。現在只有三個出現了能量和物質虧損。絕大部分比均摘星守著的這個戰場要贏得乾脆的多!
然而她沒打穿這個門檻,又沒有均摘星這個奇葩。這個項目倘若要成功,最大的可能情形是:一個有些閑心的人偶爾翻到了她這個項目,出於興趣做一些研究數據積累。在信息網路的交互下,為下一個有閑心的人提供基礎繼續積累,積累到一定程度,前景逐漸光明,才會引來大量的人。
其他大製造師往往是要經過一個大周期投放無人偵察機,才能從連在一起的片段中,得知一個進化特徵在環境中的情況。
這條道路由於在大氣層中寄生菌容易感染這條電力器官,所以也被放棄。
每次捕獵脫落的https://m•hetubook.com.com爪牙質量,大於獵殺的獵物?!這種模式必然失敗,而這種模式失敗后,裂風龍,剩餘的亞種會立刻分化出一支,走大型化道路,補全原來裂風龍缺損的那一支。
當年熾蝶絢有思路最終沒能搞成,就是因為那個思路的工作量對於她一個人來說太大了。
不過,這些個生物群,畢竟不是人類社會。在這個只要拼效率對抗中。八十年前就定性各類生物群,比起分工明確的電鏈蟲並沒有恐怖的壓倒優勢。
電磁炮進化方案,只能等到以後,一統磁雲星,飛出宇宙后才能撿起。
同時在頭部骨骼進化出一個漏洞,至於剩下的就讓工蟲用熱熔方式製造的管子牢牢地對接在上。這就形成了一個劍魚模樣的毒牙。
而手掌放在了操作倉里的指揮官信息發送器上,每隔一秒鐘就對外發送光粒,在光粒發送的方位上——
在淡藍色的廣場型科研辦公廳內,均摘星依託著磁懸浮服裝在一個個數據投影面前移動,每一個投影旁邊都是一個界面,界面上都是一個大型實驗室的實時情況。
機艙界面上大量偵測數據顯示,電鏈蟲、風箏海葵族群體系,物質、能量正在緩緩盈餘!
其中一個演化路線是,發展出長管發射口!
在雲層中,巨獸在相互廝殺,而一條條小型生命,也在合力在對外來的同級別入侵者吞噬。如此眾志成城,讓均摘星剎那間覺得應該給自己放一個鬼子進村的BGM。
就如同豹屬的獅子和老虎都能讓野外落單的成年人背後發涼,但是在雪山生活的雪豹對人類的安全威脅很小。
好吧,就目前的狀況來看,有閑心的大製造師是極少極少的。
均摘星眼前的投影是「裂風龍」,其基因模板基本上在八十年前定型,雖然實力上是現在碎齒獸類中的墊底,但是在風暴區域是目前最適獵食者。其從濾食繫到高速捕食系的八個亞種壟斷了這裏主要生態位。
……
後來了解到這個機制后,就設計物種形成了以己方為主導的生物群!當然在這個機制下,其內部出現矛盾,也是按照這種情況來解決的。
均摘星現在雖然很有心想裝逼(電鏈蟲方面),但hetubook•com•com是條件不允許啊。
一條進化方案被掐死了,對當代正常研究者來說打擊是重大的,幾條進化方案受挫,一般人也就不玩了。
族群挑戰是磁雲星內特有的概念,是有別於土之星這種氧化大氣下的生態圈的一種特色。
這可不僅僅是爭奪一個最頂端獵食者位置了,而是族群挑戰。
這個星球背後的生態位能夠給本土物種繁衍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源,而人類的武器雖然強過一時,但是始終截不斷這些本土物種的「後勤」。
最終,首席科學家就如同皇帝從軍機處大臣手中接過摺子,從各個實驗部門的助手那接過數據,確定實驗的總思路方向是否正確!
均摘星原本計劃是在第一階段消滅裂風龍一族,然後再逐漸替換下面的一個個生物層。——也就是按部就班,一個一個階段的小打。
這種既要搶這個地區的戰力擔當,又要種田絕了其他物種的棲息地的行為,不可謂不過分。
總結:當今的磁雲星上的基礎設施,讓科學家的產出效率和幾百年前相比,就如同工業時代和農業時代生產力之差。
這不,新進化出來的電鏈蟲,將吸管戳入海葵的廢液囊,然後汲取一升的含量,其弱小的尖刺殺傷力就倍增了。
電磁長管發射路線,直接被封存——嗯,資本不足就不要裝逼,地球歷史上那些古獸進化出大背帆,某些鹿把角不斷擴大化,某些鳥尾羽毛越來越靚麗,都是吃得太飽,才有空在裝逼路線進化的(大部分生物中,雄性裝逼是為了求偶!長得漂亮才能吸引異性。)
但是均摘星比大多數製造師有那麼一點優勢!那就是觀察優勢!
倘若電鏈蟲只威脅到了裂風龍,對其他生物鏈的物種並沒有過強的獵食能力。該生態圈內其他物種不會開放和裂風龍的電訊號鏈接。
背景板介紹完畢,重新回到均摘星眼前的項目。
在三天前,電鏈蟲的新族群直接遷入了這個區域中。然後就是碰撞了,電鏈蟲和風箏海葵作為一個族群,裂風龍為最高獵食者的大量小型碎齒獸類種群在信息對接后也作為一個族群,如同養蠱一樣相互吞噬對方。
一條大的裂風龍和三十個亞成體現在正在勉力抵抗,m.hetubook.com.com這個強勢的物種是有寄生絲功能的,所以在它們附近是有一個六萬數目的其他伴生族群。然而在均摘星一道道信息光粒仔細探測后,發現這個區域的所有物種都加入了對抗。
氧化大氣下都是碳水化合物為本的生物,所以交流是靠著聲音,而還原性大氣中物種生理上都是以金屬結構為主的,在信息交流時是電磁波。——在信息交互上就比氧化性大氣的生物高了一個級別。
均摘星某個念頭的野望:我既是蟲群,讓一大批電鏈蟲直接變成射手,把對方打成篩子多爽啊。
至於還原性生物中最難生成的酸液!是如何解決的?如果要電鏈蟲來進化這一套體系,整個體內結構要大改。或許說,根本就沒法形成。
回到電鏈蟲進化路線上。
但是高信息交流也帶來了一種情況,那就是每一個個體都容易被外界環境影響,結果演化過程中,變成了一種非獨立的狀態。這就是跨物種之間能夠形成一種信息量巨大、反應靈敏的默契機制!
縱然不少大製造師展開領域能夠提前千分之幾秒,感覺到雷電打擊的電場威脅,能做到規避,但也絕對是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旁白:這也就是為啥二十一世紀私人公司的科研部門往往出現宮廷劇劇情,當實驗方案,實驗進度讓金主不滿意(朝局不穩),經常有學生代替老師上位主管實驗室,謀朝篡位的劇情!
科學家在執行科研項目的時候,耐心其實是有限的,當難度和規模過大的時候,就會選擇放棄,轉而選擇好的項目。
……
此時,科研大廳中的均摘星,看著電鏈蟲界面上,自己的最新作品一系列數據后,緩緩說道:「嗯,萬事俱備。接下來就是實驗,但願能給我弄出幾篇像樣的論文了吧。」
電鏈蟲並沒有浪費多少演化潛力,只是稍稍的在體內進化出了一個能夠容納酸液的囊,這個囊的質地是乙烯系聚合物(塑料)。
(二十一世紀,核試驗次數最少,卻能最快速跨越原子彈和氫彈門檻,最耀眼的功勞是那個科學家,但百分之九十功勞更是核試驗過程收集數據人的貢獻。)
宇宙歷834年8月4日,淡黃區域(大風暴內部是深褐色的,外圍是淡黃。)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