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北頌

作者:聖誕稻草人
北頌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正文 第0729章 我包拯,遇到了兩個騙子!

正文

第0729章 我包拯,遇到了兩個騙子!

一個在他擺攤的時候,突然出現,問了他姓名,驗看了他的籍冊以後,扔給了他一錠金子,讓他跟著到府上去做幾天抄錄。
二人對視了一眼,相視一笑。
小寇公於我們有活命之恩。
眼看快要入冬的時候。
接下來那個衣著華麗的,是不是要聲稱自己是什麼貴人家裡的公子,或者是教書先生。
有的騙讀書人,說是能幫他們搞到文昌學館入門資格。
農夫見他樸實憨厚,就賞了他一碗水。
老農笑著道:「熟水還能有什麼說法?」
若是能當場獻上自己做的文章,興許能被寇樞密看重,今科必定高中。
一位老農打扮的人,牽著一頭驢,驢拉著車,晃晃悠悠的出現在了汴京城的官道上。
范仲淹祖籍邠州,后因母親改嫁,移居蘇州吳縣,改名朱說。
此事若是揭穿出去,一定是驚天大案。
眼前的兩個人,必然是早就商量好的,藉著老友重逢的把戲,打消別人的懷疑,然後再提出投卷之類的事情,引他上勾。
農夫聽到老農這話,樂了,「你居然知道這是熟水?」
現在說說兩府。
「學生失言了,沒想到先生居然帶了隨從。」
朝廷都在為突然加開的恩科忙碌。
可惜,你們的騙術對我沒用。
屬於大宋最高的權力機構。
在科考期間,向士子們下手的人,一經發現,下場都相當慘。
騙子在他別院門口晃蕩,那不是找死嗎?
二人不再搭理包拯,反而說說笑笑的往瑞安鎮內走去。
老農緩緩點頭,笑著道:「可我聽說,小寇公在河西殺的人頭滾滾,並非善類。」
包拯驚恐的瞪大眼,愣在了原地。
只是包拯心裏充滿了抵觸。
在廬州會館的時候,老館長告訴過包拯,若是包拯能結識一兩個進入寇府別院的人,一定要跟著他們一起進去,去寇樞密面前露露臉。
農夫氣的瞪起眼,啐了一口道:「你說這話,死了會被剪舌頭的。旁人說小寇公壞話,我不跟他見識。可你我都是土裡刨食的人,怎麼敢說小寇公壞話?
掌權的文人頗多。
因為他在其中看見了幾個在廬州會館碰到的士子的身影。
寇季上前敲了敲門。
看你一個人去投親怪可憐的,我就提醒你一句。
由於內廷辦公的地方在政事堂,所以民間百姓也稱呼其為政事堂。
太大胆了。
等死吧。
寇季搖頭笑道:「不是……我也是剛巧碰到。我來此處迎你的時候,恰巧碰見了他在路邊賣字,我見他字好,就給了他一些錢,請他暫時到我府上充當一個抄錄。」
他二人在宦海沉浮數年,見過各式各樣的人,如何看不出包拯的心思。
三司如今已經被罷黜,不去提它。
但驛站里的飯菜,怎麼可能比得上寇府的飯菜。
小年輕聽到了范仲淹的話,硬邦邦的回了一句,「在下廬州士子包拯,不是什麼小年輕……」
農夫傲然道:「當然有,這熟水的說法,是從寇府傳出來的。說是寇府的一個僕人,整日里生病,府上的管事以為他偷懶,就將此事告訴了小寇公。
「少爺……」m.hetubook•com•com
寇季冷哼了一聲,「朝廷既然開了科舉,又為了防止舞弊還推行了糊名的政令,那就必須做到公正。此事我會跟內廷的三位商議,也會奏明官家。」
「胡咧咧!」
所以宮裡辦公的那個地方,叫資事堂。
等我摸到了你們的老巢,就去開封府揭發你們。
到了閻王哪兒,閻王要是因此刮小寇公的肉,我們也得幫小寇公挨一刀。
裏面出來了一個管事打扮的人,對著寇季深深一禮。
反正各種針對讀書人的騙子都有。
他可以確認眼前的府邸是寇府別院。
這便是政事堂和資事堂的區別。
出門就算不前呼後擁,那也得配備三五個侍衛。
心裏一個勁的埋怨,這年頭的人也太不誠實了,一個比一個能吹。
你要是是恩科的副考,我就是……」
寇季略微點點頭,笑道:「不錯,確實是瑞安鎮……」
農夫本來想說他是主考的,不過考慮到此次恩科主考是寇季,立馬改口道:「我就是開封府知府……」
先生當為學生的人師。」
老農聞言,笑著搖頭道:「那麼說這話的肯定不是小寇公……」
別的包拯不是太懂,但是大宋律法他卻熟知一些。
如今看來,果然不假。
呵呵,還真是騙子,騙子的招數出現了。
包拯終究是初出茅廬,一些小心思都寫在了臉上。
因為投卷也是騙讀書人的一種手段。
范仲淹苦笑道:「話是這麼說,可投卷的風氣改了,以後朝中重臣就會少了一份私收,也少了一次將一些英才納入到門下的機會。
還有的乾脆說能幫讀書人跑官。
留下的話可能會有危險。
范仲淹撫摸著鬍鬚,盯著小年輕意味深長的道:「小傢伙,你走狗屎運了……」
到了一處地頭,老農有些渴了,解下了腰間的水囊,往嘴裏灌水,只是水囊里的水喝盡了,他只能走到田間去找正在收割豆子的農夫討水。
包拯不輕不重的說了一聲,目光開始四處打量。
寇季左右瞧了一眼,道:「你的隨從呢?」
一個個皆是讀書人,手裡握著試卷,在寇府別院門前求見寇季。
老館長怕我們被騙,可是專門給我們講解了一番汴京城內騙子的把戲。
老農耐心的聽完了農夫的話,失笑道:「據我所知,小寇公很少過問僕人的事情,府上的一應事務,都是夫人在管。
這幾日你就住在我府上吧。」
農夫哼了一聲道:「現在知道說小寇公好話了,晚了。還張口閉口的百姓們,你不是百姓啊?你還能是拿進京趕考的書生不成?」
范仲淹躬身一禮,「多謝先生……」
那是大宋的重臣,一人之下,一人比肩,萬萬人之上的人。
還是留下一探究竟?
想要避過病症,唯有用烈火煅燒,將其中的鬼怪給燒死。
打量一會兒跑路的路線。
更重要的是,西府以前被壓著,那也是前三任官家的心思,他們為了防止武人作亂,推行重文抑武的政令。
「那我就先行謝過了……」
寇季回頭瞥了一眼身後的小年輕,對范和*圖*書仲淹笑道:「他可不是什麼隨從,他是今科應試的士子。」
「可有米食?」
農夫在老農邁步離開的時候,衝著老農的背影譏諷的道:「那你能不能給我留下個名字,趕明我也去貢院看看,看看你是不是此次恩科的副考。」
寇樞密是什麼人?
老農看著很樸實,著一身灰布麻衣,頭戴著斗笠,斗笠上罩著一層黑布,走路的時候慢悠悠的,不斷的打量著汴京城官道兩側的田地。
老農感嘆道:「你有一句話,我是贊同的。那就是小寇公真的在為百姓們謀福。」
你就一個人晃蕩,還敢冒充寇樞密?
如今趙禎不再壓著武臣,他們自然也不會緊緊的抓著重文抑武的政令不放。
范仲淹祖籍是邠州的,可是長於蘇州,慣用米食。
包拯原以為自己猜錯了,聽到了寇季這話以後,他確認他沒有猜錯,心裏冷笑了一聲。
范仲淹笑著道:「自從兵製革新以後,各地都增添了衙役、衙兵,朝廷此前還清掃了一番流寇。河西如今一個毛賊都看不到了,天子腳下又怎麼可能有小毛賊?
東府指的就是內廷。
包拯略微愣了一下。
之所以沒有前行,是因為府邸前圍滿了人。
所以在聽到了寇季的話以後,他生硬的道:「難道你能幫我投卷?」
西府指的就是樞密院。
包拯看著了這一幕,有些傻眼。
包拯瞥了范仲淹一眼,沒有說話。
老館長的話,無疑是推心置腹的大實話。
三個人心情鬱悶的在資事堂等了許久,李昭亮到了資事堂。
邕州的兵事處置妥當以後,呂夷簡三人各懷心思的離開了皇宮。
聽你話里的意思,你是寇樞密?
小寇公說了,生水中有鬼怪在作祟,沒有經過烈火煅燒,飲入腹中,必然生病。
萬一對方人多,情況不對,他肯定得跑。
「走偏門吧……」
你倒是好,連書生也不扮了,直接說自己是此次恩科的副考。
農夫氣的又從老農手裡搶過了水碗,瞪著眼睛喝斥道:「小寇公那是為了給我們這些人多搶一些地活命,才造下的殺孽。
我是現在跑呢?
我們得打心眼裡敬重小寇公。
包拯聽到這話,心裏冷笑了一聲。
在回京的路上倒是吃了不少。
說完這話,老農大笑著離開了田間地頭。
范仲淹先是一愣,然後哭笑不得的道:「先生此舉有失身份。」
但不痛快歸不痛快,三個人並沒有反對此事,反而默認了此事。
范仲淹笑著站在一邊,不時的還打量包拯一眼。
汴京城的騙子都如此張狂嗎?
「走,回府上,我讓人準備了熱水和酒菜,為你接風洗塵。」
而且,小寇公不信鬼神,所以不會拿鬼神說事。」
僕人聽信了他的話,用烈火煅燒了一番生水,飲用下去以後,立馬病愈了。」
范仲淹略微一愣,沉吟道:「先生有意提拔他?」
因為此處是汴京城,文人匯聚之地。
農夫氣急,罵了一聲,從老農手裡搶過了水碗。
首先,東西兩府皆在皇宮之外,官家怎麼可能天天跑到宮外去跟宰相們一起和圖書辦公呢?
由於內廷是中書門下二省合成的,所有一些人也將其稱之為中書門下。
但見到了老農一臉風霜,又於心不忍的將水碗重新塞到了老農手裡,哼哼道:「你一個外鄉人,敢在汴京城說小寇公壞話,那就是討打。
寇季失笑道:「你一個隨從也不帶,就不怕被人劫了嗎?」
一些不了解大宋兩府三司制構建的百姓,總是會將政事堂當成是官家和宰相們一起辦公的地方,其實不然。
真要是當官的,那個會像是范仲淹這般,一身老農的打扮,身邊連一個隨從也沒有。
一路上包拯都在用審視的目光看著二人,偶爾也看一看周遭的風光。
那些當官的出行,哪一個不是前呼後擁的一堆人跟著。
范仲淹笑道:「隨從在後面,他們帶的東西有些多,我在進入汴京城地界以後,便拋下了他們,獨自趕了過來。」
他們三個人固然追求權力,但沒必要因為追求權力,阻止大宋變強。
不說小寇公壞話,是我們知恩圖報,不是小寇公霸道欺負人。
在河西吃了許久的麵食,早就懷念米食了。
「呸!」
三個人就邕州兵事跟李昭亮商量了一番,然後由李昭亮寫下了調令,派人將調令快馬加鞭的送去了邕州。
范仲淹嘆了一口氣,沒有說話。
一路走到了一座巨大的府邸前,停下了腳步。
然後又對著范仲淹一禮,「恭賀范知州,榮升范侍郎。」
有的騙讀書人,說能幫他們找到舉薦的門路。
你們冒充朝廷重臣,冒充到寇樞密頭上,那就是找死。
可真正的福貴人,真正有身份的人,沒有一個是他們這般做派的?
西府以前名不副實,在重文抑武的政策下,一直被東府壓著打。
老農有些好奇,見農夫坐下了,他也跟著坐到了一邊,疑問道:「怎麼講?」
小寇公那是什麼人,那是我大宋第一聰明人,他說的話,自然不會有錯。
寇季擔任恩科文試主考的事情,已經因為他們妥協的關係,變成了定局,再鬧下去也無濟於事,他們也就沒必要再勸誡趙禎了。
寇季和范仲淹見此,略微一愣。
因為我的錢都寄存在一字交子鋪,交子在會館里放著呢。
范仲淹剛說完這話,就看到了寇季背後站著一個弱冠之齡的人,膚色略微有些黑,身穿著儒裝,看著像是個書生。
民間對寇樞密那是好評如潮,可包拯身為士子,知道一些官方的消息,知道寇樞密對惡人下手十分的狠辣。
范仲淹大笑過以後,對寇季道:「先生不曾道明身份?」
寇季繼續道:「但我能帶你進寇府,讓你面見寇樞密。」
寇季帶著范仲淹、包拯二人,一路晃晃蕩盪的到了瑞安鎮。
老農抱著碗,美美的喝了一口道:「喝得出來……」
北宋初期的權力核心的制度構建比較特別,是兩府三司制。
另一個一出場,就一副自己很牛的樣子。
然後,包拯心裏想到的場面並沒有出現。
老農略微有些意外的道:「小寇公如此霸道,竟然聽不得別人說他壞話?」
寇季聽到了范仲淹的話以後,淡https://m.hetubook.com.com淡地笑道:「道明身份做什麼?道明了身份,豈不是不好玩了?」
他出門擺攤的時候,廬州會館里的老館主可是特地提醒過他,汴京城裡有不少騙子,專騙讀書人。
解試放榜以後,寇季就繼續蝸居在府上著書。
打量什麼呢?
二人看破了包拯的心思,卻沒有說破。
冒充朝廷重臣犯罪,輕則流放,重則斬首。
范仲淹鄭重的道:「先生雖然沒有傳授給學生學問,但卻傳授給了學生做人做事的道理。人之一生,有三師,蒙師、業師、人師。
他們期盼著寇季能夠出現,能想辦法將自己的文章遞到寇季手裡。
我去開封府告發你們的時候,又多了一條罪狀。
寇季瞧著被賭的嚴嚴實實的寇府別院正門,對范仲淹道。
早就聽說汴京城內權貴府上的門人,背著權貴在外面謀財。
此事奏到了朝堂上,滿朝文臣絕對會反駁的。」
然後靜等著自己湊上去,好好的騙自己一筆。
包拯懷疑眼前這兩個人是給他下套的騙子,也很正常。
農夫衝著范仲淹的背影撇撇嘴,只當他是一個說大話的。
包拯聽到此處,略微皺了一下眉頭。
包拯一臉錯愕的盯著寇季。
農夫聽到這話,非但沒有大驚失色,反而像是聽到了什麼天大的笑話似的。
包拯瞪著眼,心一個勁的沉下去了。
他倒是不怕騙子將自己給怎麼樣了。
寇府別院的門房攔著他們,他們就聚在寇府別院門口不肯離去。
如今經過了一場兵製革新,徹底站了起來。
寇季聽出了包拯語氣不對,猜到了包拯另有心思,但還是回答了包拯的話。
再說了,先生不是也沒帶隨從嗎?」
包拯覺得他遇到了兩個神經病。
小寇公得知了此事以後,過去查看了一番,發現僕人的病症源於生水。
若非小寇公仗義,賜下了無數利於耕田的法子,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哪有好日子過。
范仲淹一愣,突然放聲大笑,「哈哈哈……汴京城內,敢如此跟我說話的士子,估計就只有你了,我記住你了。」
范仲淹聞言,撫摩著鬍鬚,意味深長的一笑。
這群騙子居然跟寇府的人有勾結。
老農小心翼翼的嘗了一口水,眼前略微一亮,有些意外的道:「熟水?」
包拯略微沉吟了一下,淡淡的說了一句,「聽說寇樞密就住在瑞安鎮上。」
官家自然是待在宮裡,宰相們要跟官家一起辦公,那也得在宮裡。
包拯已經將寇季和范仲淹二人當成了騙子了。
「呸……」
寇季和范仲淹二人沒有在意包拯的心思,寇季瞧著門口那些投卷的讀書人,略微皺了皺眉頭,道:「投卷的風氣得改改……若是投卷管用的話,那還考什麼科舉?」
就在包拯內心掙扎的時候,門戶被打開了。
自打小寇公入京以來,我還沒見過他欺負過那個百姓。」
已經有了跟東府打擂的資格。
到了瑞安鎮邊上,包拯盯著繁華的瑞安鎮,低聲道:「此處便是聞名天下的瑞安鎮?」
范仲淹看清了來人以後,急忙施禮,「先生……」
所以他自稱一聲邠州范仲和圖書淹。
我親耳聽到的東西,豈能有假。」
他就姑且假裝上勾,看看這兩個騙子能說出什麼花來。
熟水,指的是燒開的水。
作為東府三宰,三個人心裏自然不痛快。
寇季擺擺手,道:「行了,我才疏學淺,教不了你什麼,你在河西稱我一聲先生,我敢應,在汴京城裡,我可不敢應,不然會被人罵死。」
寇季緩緩點頭道:「不錯,寇樞密就住在瑞安鎮上。寇樞密是此次恩科文武試的主考,你打聽他的住處,難道是想效仿其他人,去他府上投卷?」
老農略微愣了一下,坦言道:「我此番入京確實是為了趕考,只不過我不是書生,我是此次恩科的副考。」
「你比我之前碰到了那個還能吹……我之前碰到的一個黑炭頭,掉了三文錢在地上,被人揀去了,他讓人家還,人家不還,他非拉著人家,跟人家說他是進京趕考的書生,欺辱他是要獲罪的,還拉著人家講了一大堆的大宋律,被人打了一頓,乖乖的跑去汴京城了,現在指不定躲在拿處哭呢。
「我不能幫你投卷……」
寇季哭笑不得的搖搖頭,「行了,就不提此事了。知道你今日回來,我特地到此處迎你一番。你在河西多年,汴京城的宅子多少有些荒廢,雖然朝廷已經派人打掃了一番,可人氣太少。
他站在汴京城門口沒多久,一個身影就出現在了他眼前。
「有……」
農夫聽到了老農這話,臉色瞬間就變了,「你一個外鄉人,你懂什麼。我就在瑞安鎮上住著,小寇公說這話的時候,我可是在一旁聽著呢。
寇季帶著范仲淹和包拯,圍繞著寇府別院繞行半圈,到了一道十分隱蔽的門戶前。
「……」
農夫笑呵呵的道:「看你的樣子,估計是到汴京城去投親,你應該不是久居汴京城的,所以不知道熟水裡的說法,你又慣用熟水,那你必然是大夫。」
農夫啐了一口,回到田裡繼續勞作。
兩府分別是西府和東府。
兵事加強帶給大宋的好處,十分直觀。
你這外鄉人,張口閉口都說小寇公壞話,我水給你喝了,簡直是糟蹋了。」
老農哈哈一笑,道:「趕明我去開封府看看,看看你是不是開封府知府。」
我身上一文錢也沒有,你們能騙我什麼?
此後一段日子。
寇季在秋中的時候,出了府門,去了一趟開封府,主持了開封府的解試。
「邠州范仲淹……」
范仲淹拱手道:「全憑先生吩咐……」
他覺得騙子太大胆了,居然敢帶著他到寇府別院門口晃悠。
范仲淹緩緩點頭,道:「那倒也是……」
若不是最先出現的那個人扔給他的金子他偷偷的咬過,是真金的,他都要懷疑自己遇上了兩個騙子。
寇季淡然笑道:「以我的身份,縱然做一些有失身份的事情,別人也會將其傳為佳話。」
進了汴京城,千萬別說小寇公壞話。」
農夫聞言,笑著道:「聽你的意思,經常喝熟水?看來你是個大夫。」
改回了范仲淹的名字后,也改回了祖籍。
范仲淹牽著驢車,一路到了汴京城外,站在汴京城門口,感慨萬千。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