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三國騎砍

作者:中更
三國騎砍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

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

現在只能從北府內部調人,調出去一個,留出位子安置廖立。
三公不可能,其他資歷、影響力較高的人都是有數的。
所以資歷上,廖立能壓住楊儀。
靜坐書房,田信又拿起行程表審閱,今後一個多月時間里要走訪各處茶莊。
射援是東州大佬,現在東州系已經消亡的差不多了,所以射援是關中系的大佬,論對關中舊族的影響,他與蘇則是齊平的。
李嚴擔任尚書令,劉備百年之後,對軍吏晉陞、轉任地方會更友好。
楊儀眼巴巴就等著兼任征北護軍的那麼一天,如果把廖立挪過來,楊儀估計得瘦一圈。
他的後勤、統籌能力十分出眾,北府軍吏的計算能力也不弱。
不是田信給不給面子,是北府一系列將軍給不給面子的事情。
劉備、諸葛亮、關羽身邊都缺楊儀這樣的高效率統籌人才,楊儀留在北府不僅一身本事缺乏發揮餘地,長期不用,可能計算能力會退化。
何況楊儀去尚書台是奔著尚書令一職的,可是比較遺憾,楊儀距離尚書令還差最重要的資歷:侍中。
可誰能代替廖立?
所以,這個征北護和_圖_書軍是個無解的人事問題,好解決的話,劉備在江都駐留時就解決了。
廖立也能壓住,年齡大五六歲,資歷、人脈就大一圈;廖立做侍中時,楊儀是尚書,廖立有出謀獻策的決策權,楊儀只有觀政、學習的份兒。
可楊儀在北府資歷深,兼任護軍勉強能調解糾紛。楊儀可以辦到的事情,為什麼要找一個北府之外,缺乏軍事威望的廖立來?
那麼廖立夠不夠做征北護軍?
如果楊儀一人等於五十名計吏的效率,可北府不缺計吏……哪怕一名考核上來的少尉隊官,也有基本的算術能力。
馬良應該不會被各級軍吏有默契的坑死,畢竟他晉陞尚書令,對馬超好處多多,馬超會保護他的。
劉備只能從益州去選,備選人物無非一個關中出身的射援。
夠,廖立資歷深厚,人脈也夠,就是缺乏政績所以影響力日益衰退,處於決策邊緣地帶。
單單去做張飛的長史、右護軍實屬大材小用。
職務調動就這樣,要相互體諒、尊重。
其中還有鹿門山一系的習禎,習禎身體狀況一日不如一日,靜養還來不及,和*圖*書怎可能離開益州奔波?
這場馬超、關平、張苞、李嚴、趙累、黃權還有馬良參与的局部戰役,可能是最後的考驗。
廖立也是很孤高的,孤高是維繫尊嚴、地位的常見手段,是一道面具。
以茶馬貿易獲取最初的騎兵力量,以貿易調整遊牧部族之間的動態平衡,然後找機會一口全吞了。
自己陰差陽錯一個心理攻勢,擊破了廖立的心態;又承諾挽救,這一推一拉之間,就讓廖立方寸大亂,跌入己方陣營。
沒有硬軍功,那就很難封侯,不封侯,就很難融進現在的漢軍主流階層。
如果射援不來,劉備又會派誰來?
北府行軍長史楊儀,行軍司馬李輔;留守長史、鄧國相陸議,留守司馬南陽郡守棘陽侯徐祚;虎牙將軍謝旌、鷹揚將軍羅瓊、安眾將軍雷緒、揚武將軍孟興、建信將軍夏侯平。
綜合各方面因素,田信捉筆書寫:「臣約束不力,致使瑞獸傷廖公淵脛骨以致斷裂。翼德公久無長史,臣薦楊威公暫代廖公淵。」
這已經不是馬良、李嚴之間的職務競爭,而是路線之爭。
行程是固定的,另一個m.hetubook.com.com問題始終在腦海盤旋,即劉巴病重,誰能接替尚書令?
這起事件算是收尾,就等夏侯獻從益州回來,勸夏侯獻去張飛軍中效力,那張飛這裏的隱患就算排除乾淨。
就跟關東士族一樣,看起來很強,可經不起漢軍的摧折。
實際還差郡守資歷,他尚書免職時遙領弘農郡守,資歷上有,可實際上缺乏主政一郡的經驗。
如果讓廣大的軍吏投票,肯定多數給李嚴投票。
沒必要細說廖立的傷勢,脛骨斷裂,肯定不能上任。
六個侍中,不計自己、關平、張苞,廖立在走下坡路,馬良、李嚴旗鼓相當。
長史一職不能吃一輩子,而硬軍功可以吃一輩子。
現在還缺一個征北護軍,資歷、面子足夠來當征北護軍的人寥寥無幾,荊湘二州已無合適人選。
而楊儀待在北府,也存在屈才現象。
茶餅最大的好處就是解決了運輸問題,恢復關隴后,可以進行茶馬貿易。
楊儀。
資歷上龐林能壓制楊儀,不算資歷,就憑龐林跟楊儀的亡兄楊慮是好朋友,就能壓住楊儀。
可誰來繼任尚書令,直接意味著劉備更m.hetubook.com.com信任誰。
楊儀的統籌能力是眾所公認的,劉備自己使用過楊儀,自然清楚楊儀的本事。
司直張溫,主簿龐宏,參軍蘇則、楊俊、郭奕。
北府之外已經沒人合適了,每一個高層都有要做的事情,位置都已安排妥當。
如果廖立來做征北護軍,那楊儀保准氣炸。
劉備還在,尚書令就是個擺設。
護軍第一職責是協調內部矛盾,硬要選資歷不足的人,還不如選夏侯蘭這樣的老將軍來當護軍,即便不能調節矛盾,也能把矛盾壓制。
廖立是很脆弱的,經不起太多事情的摧折。
再其他的益州治中從事文恭、向朗,資歷做四方護軍勉強足夠,做征西護軍也勉強夠,可給田信做護軍,那就不夠格。
跟廖立不同,廖立一直走下坡,破罐破摔,肯定會懟張飛,懟戰死殉國的虞翻,會刺|激到張飛。
長史是個大管家,管的多管的寬,不論在內在外都有高影響力,可終究沒有硬軍功。
送走李嚴,收治廖立后,田信開始向劉備書寫奏表,報告這件事情。
幾十個字的奏表用印后就放在桌上,龐宏收拾時自會發往益州。
圍繞一個和*圖*書高層職務調動,就得這麼衡量方方面面。
楊儀脾氣不好,可前程燦爛,自然不會跟張飛鬧脾氣,會維護張飛。
可劉備、諸葛亮捨得把射援派來給自己當護軍?
劉備找不到合適的重臣來當征北護軍……誰最高興?
關羽身邊也有用慣手的王甫、裴俊,當初讓楊儀給劉備去送信,楊儀一去不返……關羽不在意,可身邊人在意。
劉備身邊的尚書令劉巴已經病重,可還未卸職,劉巴與楊儀存在極大私人矛盾。
諸葛亮身邊有司鹽校尉兼蜀郡郡守的長史王連,楊儀堂堂北府長史,去相府,怎麼也要當個長史才行。
不需要自己親自炒茶、磨製茶粉,就跟老虎巡視山林留氣味一樣,是宣告主權;順帶看一看茶餅、茶磚生產技藝到了哪一步。
而方城、義陽郡又實屬前線,派楊儀去,正好也能跟豫州牧龐林合作,穩住前線。
面對瘸腿這種打擊,廖立的孤傲、清高心態被瞬間粉碎。
馬良身後是襄陽人、是諸葛亮,其中鹿門山中立,馬康意外戰死,劉備有補償心理,對馬良有一定加成;李嚴是南陽寒門,身上軍吏痕迹更重,更清楚軍吏想要什麼。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