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學士

作者:衣山盡
大學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青天歌 第二百三十八章 解元

第三卷 青天歌

第二百三十八章 解元

楊慎等人也不說話,都覺得孫淡是多此一問。
得了孫淡的銀子,那衙役眉開眼笑:「恭喜孫淡孫老爺高中順天府鄉試頭名解元……啊,駱大人你也在這裏?」
「嘿,孫大哥還真是中了。」陸炳猛地站起來,問:「究竟怎麼回事,中了第幾名?」
那衙役這才小心地將銀子揣進懷中,將喜報奉了上來。
可在座眾人都是楊首輔的人,都在逼我孫淡和身後皇帝加入到他們的政改中去,我孫淡只有一張嘴,他們又都是我的上級,還能拿他們怎麼辦?
這衙役本就在順天府當差,一見府尹大人在這裏,後面又是好幾個四品高官,嚇得臉色都變了,慌忙將銀子還給孫淡。
可去什麼地方還不是內閣和吏部說了算,孫淡也沒有奈何。與其與喬宇和楊慎他們討價還價,讓他們看輕了,還不如爽快些。
孫淡平和地看了他一眼,一臉的坦誠。
楊慎道:「房山也是一個上縣,就依順天府其他上縣的標準吧。」
孫淡打開一看,只輕輕道了一聲:「果然是解元。」就遞給了身邊的家人。
孫淡這次要去下面試點就由他去好了,乾脆給他找一個像房山這樣的地方讓他知道其中的厲害,讓他充分認識到,不理順人事,再好的章程也終歸於無用。
「對對對,都去看看,沾點喜氣。」楊慎也站了起來。
孫淡只得苦笑一聲:「既然各位大人都安排好,孫淡恭敬就不如從命了。」
不過,這卻也為難不到我。
孫淡笑了笑:「m•hetubook•com.com你不用怕,收了吧。」
大家心中都是佩服,這個孫靜遠還真是名士派頭,遇到這樣的大喜事竟然還沉得住氣。
我孫淡當時在皇帝那裡不是信誓旦旦地提出那個考成的法子嗎?別到時候皇帝也給自己來個考成,以增加的土地和稅收來衡量孫淡的政績。恩,以小皇帝的性子,應該會這麼乾的。
孫淡也覺得有些頭疼,反問:「閣老的意思是?」
按照士林的規矩,孫淡中了舉人,同期中舉的同年肯定都會過來拜訪。不但如此,還得去拜座師,謝師恩。
老實說,中這個舉人早在孫淡預料之後,此刻他心中平靜無波,只客氣地回禮:「小小一個舉人,不值什麼的。」
衙役有些遲疑。
那邊,枝娘和汀蘭忙了一天,總算將孫府眾人安頓好。
至於枝娘,她本是個典型的賢良母,對功名利祿富貴榮華這種東西也不怎麼看重。只要孫淡高興,她就高興。
駱大人眼睛一瞪:「這銀子算是孫先生的饋贈,不違法,叫你收你就收。」
他倒覺得無所謂,反正他也早就在官場里混了。
陸炳:「反正應該是已經發榜的時間了,我們等上片刻就知道了。也不知道報喜的人到了沒有,正想派人去催催。等喜報一到,我也好回去向陛下繳命。」
一個家人興沖沖地跑進來,一邊跑一邊喊:「老爺,大喜啊,大喜啊!喜報到了,喜報到了。」
楊慎心中卻有些替這個老朋友難過,也和圖書能想象出孫淡將來去房山後將要遇到的壓力。不過,他來這裏見孫淡是父親的交代,卻不能打馬虎眼。於是,楊慎一挺身體,語氣變得鄭重起來:「靜遠,你當初在天子面前提出的考成法,家父聽了后覺得是個好法子。我這裏過來,就是想替家父問一句,靜遠去房山任職之後,一年之中能為朝廷新清丈出多少土地,增加多少稅收。」
還有一件大喜事,陳榕也中了舉人,雖然名次不高,卻也勉強算是得了舉人功名。
孫淡心中苦笑:楊首輔這是要給我一個下馬威,也好讓我加入到他的政改陣營之中啊!我這次下去清丈土地,增加稅收,若單靠收田賦,能征多少稅上去?要想增加收入,就得去動士大夫和地方豪紳的土地,那些人同京城的大姥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動一個就是動了一群。要想順利改革,就得同楊廷和聯手修理那些官員。這種得罪人的事情可干不得啊!
順天府尹駱大人緩緩說:「依通縣的標準,房山每年當為朝廷交納賦稅摺合成白銀,應該是三萬兩。這個數字應該是可能的,房山有戶十萬,以每年每戶交納二錢銀子算,百姓負擔也不會太重。」
眾人也都紛紛上前:「恭喜恭喜。」
而楊廷和則認為要改革就得來一場急風驟雨,要想推行新政,還得從人事上著手。否則政策再好,底下的人虛以委蛇,再好的計劃也要破產。在楊首輔看來,裁撤多餘官員比稅務改革還緊急。
這兩人你和-圖-書一言我一語就將這個數字給定了下來。
此言一出,在座眾人都聽出他話中咄咄逼人的味道來。
正如孫淡所了解的那樣,房山有十來萬戶人口,因為靠近京城,人口也多,算是一個上縣。可就因為位於京郊,事情就有些複雜。縣中的良田大多為地方豪族所有,九成以上的土地是不需要納稅的,剩下那一成土地,每年也交不了幾粒糧食。
而汀蘭則興奮得無法自持,喝了幾口酒,突然放聲大笑起來:「老爺這回總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孫淡心中有了定計,也就鎮定下來,笑道:「二萬兩算什麼,就算是三萬五萬,孫淡也能想出法子來。」
這個現象不但孫淡和皇帝看到了,楊廷和他們也是心知肚明,大家都有心改革。只不過,在改革的方式上,各人都有個人的看法。
幾個大人隨著孫淡走了出去,剛到外面的院子里就看到幾個衙役又吹又打地捧著一張大紅喜報在那裡嚷嚷著要賞錢:「孫老爺在那裡,孫老爺在哪裡?」
「好,就五萬兩。」楊慎點點頭:「我就這麼去回家父。」他心中突然有些愧疚,覺得這麼做有些對不起孫淡這個老朋友。
孫淡心中好笑,通州可是水陸要衝漕運碼頭,一年所交納的賦稅別說三萬,五萬都不止。可房山是一個農業大縣,九成以上的土地免稅,讓我一年交三萬,這不是逼公雞下蛋嗎?
比如皇帝,雖然想改革,卻不願意做太大的調整,畢竟他剛繼承皇位,需要一段時間和圖書鞏固權位。而孫淡也不想太激進,把自己推到風口浪尖,給自己惹大麻煩。因此,孫淡和皇帝都認為,大動不如小動,先找個地方試試水再說。這次改革是經濟改革,也只限於稅改這個層面上。
孫淡只能打起精神應酬。
孫淡笑道:「各位大人,我們說這些是不是早了些,畢竟孫淡現在還沒中舉。若孫淡今科落榜了呢?」
在座眾人都是科場身,如何不知道這裏面的門道,也都告辭離去。
明朝的稅務總體來說還是很輕的,對士大夫階層也頗多優惠,如此一來,國家財富大量流失到地主和豪紳階級,政府和皇帝卻沒有享受經濟繁榮的好處。
孫淡這才意識到自己總算是擠進統治階級隊伍中去了,以後可以在體制內混了。
這個時候,孫府上下都歡呼起來:「老爺中了,老爺中了,頭名解元。」
剛說完話,突然間就聽到外面響起了一片鑼鼓聲和喧嘩聲。
「恭喜靜遠。」楊慎上前祝賀。
孫淡走了上去,將一錠銀子塞在為首那個衙役手中:「我就是孫淡。」
那家人見站起來一個身著飛魚服的錦衣衛,心中害怕,結巴了半天,才回答說:「稟各位老爺,報喜的人先去我孫家的院子,老爺和夫人們都不在,小人就領報喜的人過來。因為來得匆忙,也不敢問究竟中了第幾名。」
孫淡突然想起一事,眼前一亮,心想:反正皇帝只管要錢,我想辦法給他弄錢就是了。既然靠田賦弄不到什麼銀子,何不從其他方面著手。比如商業和*圖*書、手工業,這東西可比種地來錢得多。陸家錢莊那邊且不去說他,因為有皇帝和陸炳、黃錦的股份,不好動。至於晉商那裡,也是一筆可用的人脈資源,得想辦法把那群人給引過去。無商不富,商業稅可比農業稅高太多了。
三人這才坐在桌錢吃飯。
據孫淡以前在豹房所查閱的卷宗上記載,房山每年所交的皇糧國稅加在一起,摺合算來總共也不過兩千多兩白銀。一個上縣,每年才交這點稅,說起來還真是一個笑話。
陸炳又嘿地一聲:「我就知道孫大哥能中的,罷了,我也不賴在這裏討酒吃,先去陛下那裡回話了。」
等將眾人送走,就有幾個同期中舉的同年前來拜訪。
雖然這科的主考官是皇帝,但幾個副考比如毛澄那裡還是需要去走走的。
然後,又有不少京城的破落戶走上門來,送房子的、送土地的,賣身投靠的,鬧得不能再鬧。
如今,海內昇平,百姓富足,是明朝難得的繁榮時期。
孫淡這麼一想立即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情。
楊慎心中更是過意不去:孫淡乃實誠君子,我這麼做有欺負老實人的嫌疑啊!
見孫淡答應,楊慎和喬宇都心中欣慰,都在心中暗叫一聲:歷來房山知縣一職都是燙手的熱山芋,不但沒有任何好處可撈,還冒著得罪朝中大員的危險。這個孫靜遠迎難而上,倒是個有擔待的人。
等三人再次聚首,已經是半夜。
楊慎也道:「靜遠中了舉人,肯定有不少應酬,咱們就不在這裏叨擾了,先告辭。」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