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將骨

作者:我是蓬蒿人
將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卷三 第三百三十章 天下長安;長安天下(三)

卷三

第三百三十章 天下長安;長安天下(三)

「呵呵!」劉徹冷笑一聲,忽而又問道:「監察百官本是御史大夫之責,丞相今日這番越俎代庖,讓朕側目啊!」
「不錯。」薛澤的眼中終於有了欣賞之色,「所以我們的說辭是不是準確、證據是不是充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們背後站著多大勢力,我們有大多的態度。」
「不錯!」說起秦城,薛澤就是一陣咬牙,「誰讓秦城這廝不知收斂,橫行無度,好似天下間就他一個大臣似的,殊不知,他行的乃是晁錯之法,是要重蹈晁錯的覆轍的!」漢景帝的大臣晁錯向景帝進言削藩,漢景帝依言行之,結果卻引發了七王之亂,最終漢景帝為了平息七王的怒火,不得不殺了晁錯。
薛澤剛走出殿門,劉徹就忍不住一把抄起薛澤的上疏,摔了出去,冷著眼咬牙罵道:「這老東西!」
說到這裏,薛平開始是一陣興奮,而後又想到什麼,嘆息了一聲,怏怏道:「借秦城的人頭平息諸人的怒火,陛下實際上還是賺了,因為如此耕戰體系便能順利施行了。說到底,還是現在的大臣士族,不敢對陛下的要求太過分,也不敢真正破壞這場變革。」
薛澤抬頭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卻沒有因為薛平的問題很白痴而不耐,相反,當他看到自己這個遊手好閒了二十幾年的兒子終於肯對朝www.hetubook.com.com堂之事上心之後,心中還頗覺欣慰。
「反對耕戰體系的態度。」薛澤緩緩道,見薛澤仍是一臉不解,便補充道:「你要知道,我們並不是唯一反對耕戰體系的人,滿朝大臣,無數新老士族,多反對耕戰體系。但是陛下一意孤行,非要施行耕戰體系不可。可天下並不是陛下想要怎麼樣便能怎麼樣的,如此觸犯天下大臣和士族的利益,他得付出代價。至少,他要對利益受到損害的士族一個交代。否則要是士族不穩,陛下這個耕戰體系也無法正常施行下去。」
「那左大將軍……」薛澤對劉徹的突然結束語感到一陣詫異。
……
薛澤還在上疏中列舉了一些可疑事件,最重要的便是秦城在擊潰軍臣單于大軍之後,曾經只率領幾千驃騎營將士便敢踏足匈奴大單于王庭。而後在與伊稚斜在王庭對峙的情況下,仍能全身而退,並且俘虜了匈奴太子于單。他認為此事實在是過於蹊蹺,于情于理都說不通。
丞相薛澤的這份上疏本沒有足以動搖秦城影響力的能量,上疏的內容雖然新鮮,但若只是一些文字描述,頂多也就是駭人聽聞罷了。
「心懷不軌,荼毒大漢?」劉徹嗤笑一聲,朝薛澤擺了擺手,「丞相退下吧!」
「我們根本就不需要和圖書陛下相信我們的說辭。」薛澤解說道,「我們只需要陛下相信我們的態度就可以了。」
「只要我們背後的勢力足夠大,我們的態度足夠堅決,陛下便不能坐視不管!」薛平振奮起來,聲音也大了不少,「而要平息我們的怒火,讓耕戰體系得以能夠順利實施,陛下就必須滿足我們的要求,給我們一個足夠分量的交代!而現在,這個交代便是秦城!」
「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這正是匈奴的可怕之處!陛下試想,伊稚斜此番能夠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他日所謀必定甚大!」薛澤恨不得捶胸頓足,「況且,上回左大將軍出征時,還帶回了匈奴的公主。臣聽說這位匈奴公主素有賢名,又曾在中原生活過,深諳兵法。而當日竟然是主動投降與左大將軍,這說不得就是伊稚斜有意派這位公主來和秦城狼狽為奸的!還望陛下明察!」
「到了那時。」薛平激動道,「我們便是大漢朝堂獨一無二的擎天柱!」
「朕的大將軍將匈奴太子于單俘虜回來,實則是為助伊稚斜上位清掃障礙,伊稚斜感佩左大將軍的恩德,便以查哈地為左大將軍向大漢表功。」劉徹沉著臉擺動著薛澤的上疏,「左大將軍取河朔地區,代價便是要以耕戰體系亂朕的天下,讓匈奴人有機可趁、可以坐收漁利,幾倍收回和*圖*書損失,而頻繁的戰事則更能給左大將軍征戰立功的機會。丞相,你不覺得你這話太駭人聽聞了些嗎?」
「說秦城跟伊稚斜相互勾結,陛下會信我們的說辭嗎?」薛平站在薛澤身前,問坐著的薛澤道。
而那些佐證,則有表明秦城與匈奴串通的信件。
「左大將軍在與伊稚斜勾結之後出征還能斬首超過六萬,這就說得通了嗎?」劉徹冷聲叱問,銳利的目光盯在薛澤身上。
「臣有幸被陛下賜為丞相,領百官,自然要為陛下分憂,監察百官雖是御史大夫的職責,但臣對下面的官員卻也不能不管不問,仍由心懷不軌之人荼毒大漢!是以臣今日冒死上奏,還望陛下以大漢天下為念,詳查此事。」薛澤回答道。
薛澤回到丞相府之後,一連會見了幾波賓客,直到黃昏才消停下來。
「朕該如何行事,還得向丞相彙報不成?」劉徹陡然厲聲起來,臉色也瞬間猙獰。
「我們的態度?」薛澤一臉不解,「什麼態度?」
「到了那時,沒了因為軍功而凸起的將軍和那些為抗擊匈奴立功的臣子。」薛澤老神在在道,「這朝堂上,還有誰能威脅我們的地位?」
劉徹的眼神越來越冰冷,忽然,他換了個角度問道:「那依丞相的意思,此事該當如何區處?」
「左大將軍秦城,勾結匈奴,收受匈奴大量好處,與和_圖_書匈奴達成秘密協議,以耕戰強國作為幌子,實則是想亂大漢國體,讓匈奴有機可趁,進軍漢境!」
薛平恍然大悟,驚道:「殺秦城看似是諸位大臣和士族向陛下提出的施行耕戰體系的條件,實際上卻是藉此寒天下人的心,讓耕戰體系只能夭折,使大漢軍隊無法抗擊匈奴!」接著又道:「如此,大漢與匈奴豈不是就有希望回到和親的時候?」
「抓到送信的人沒有?」劉徹問道。
薛平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所以您上的這道上疏,您的這套說辭,實際上是代表天下利益受到損害的士族大臣,在向陛下表一個態度。」
「臣惶恐!」薛澤趕緊向劉徹拜了拜,這才告罪退下。
「愚蠢!」薛澤訓斥道,「秦城是誰?他不僅是最先提出耕戰體系的大臣,也是為大漢立下堪比齊王韓信之功的大將軍。陛下殺了他,天下還有誰敢賣力推行耕戰體系?大漢百萬軍隊還有誰願意為陛下出生入死抗擊匈奴?」
這是薛澤上疏中提到的內容。
「將左大將軍暫時收監,以待查明真相!」薛澤篤定道。
「雖說耕戰體系是秦城最先提出來的,但死個秦城,不至於這般嚴重吧?」薛平不以為然。
「你錯了!」薛澤道,「陛下若是在這個時候殺了秦城,你以為耕戰體系還能順利施行下去嗎?」
「回稟陛下,正是。」薛澤和_圖_書道,「這信上的筆跡臣已專門核對過,與左大將軍的筆跡並無二致。」
劉徹放下手中那些所謂的書信,看了一眼躬身站在殿中的薛澤,不冷不熱道:「你說這是秦城與匈奴的書信?」
「臣惶恐!」薛澤趕緊拜倒,作痛心疾首狀,「臣深知左大將軍戰功赫赫,陛下必定不會輕易生疑。但如果這一切都是個陰謀,如果左大將軍的戰功都是匈奴人雙手奉之,陛下就不能不為大漢天下著想了啊!」
「送信的人已經死了。」薛澤道。
「臣雖斗膽,卻也是盡臣的職責。現如今朝堂上敢對左大將軍指手畫腳者,屈指可數,臣今日既然敢冒著被天下人唾罵的風險向陛下進言,就沒想過臣這身瘦骨頭。」薛澤俯首,用忠心耿耿的語氣道:「陛下請想,當日秦城若不是與伊稚斜達成了某種協議,何以憑區區數千人就能從匈奴大單于王庭全身而退,還偏偏帶回了太子于單?這說不通啊!」
劉徹將那些書信丟在一邊,冰冷的聲音中透露著不滿,盯著薛澤道:「僅憑一些有的沒的書信和幾件看似不尋常的事件,你堂堂丞相就懷疑左大將軍通敵,有賣國求榮、與敵謀國之嫌。丞相不覺著這事兒太不靠譜了?」
但是很顯然薛澤這蓄力良久的這一擊,並不只是言辭空洞的奏章,隨同薛澤的奏章一同呈現在劉徹面前的,還有一大堆佐證。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