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0章 遼東變局
「還能怎樣,跟這裏差不多唄。過年哪裡不都是一個樣子,熱熱鬧鬧的。無非是排場更大一些罷了。」
只是該派多少人去呢?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遏必隆也是領兵多年的老將,經驗十分豐富。
除夕之夜,於七跟何守義一起組織了一場宴席,慶賀新年的到來。
大清真是無人了啊。
遏必隆感動的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王二麻子端起一杯酒雙手拱起送至於七面前和聲道。
他自然不希望千辛萬苦得來的這一切成為一場空。
可如此一來太皇太后對他的看法就會發生很大變化。
清軍到底是有數萬兵馬的。
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于總兵,我來敬你一杯。」
遼東,瀋陽。
新年新氣象,遏必隆必須要有所展現他的實力,這樣才能體現他對大清的價值。
「什麼?聖旨!」
對這些遠在遼東的將士們而言,能夠聚在一起過年也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
罵歸罵但他還得用遏和圖書必隆。
「你們說此刻京師是怎樣的景象?」
照著這樣下去,用不了多久他們就能進攻寧遠城了。
「陛下還缺錢,你這是瞧不起誰呢。」
「就是不知道韃子會不會派兵來增援。」
這是她能夠給出的極限了。
「咱們啊也不要想這些有的沒的了,就順其自然好了。我都不知道怎麼輸!」
「不知道陛下會不會御駕親征啊。」
……
鄭成功的水師可是神出鬼沒,完全沒有繞過寧錦防線,從背後插上一刀啊。
這口氣若是頂不住再想續上就難了。
於七感慨道:「其實清軍已經是強弩之末,這次覺華島之戰便可以看出端倪。」
率部據守的話應該還是很穩當的。
「說的也是。聽說皇宮裡面都是用金箔製成絲帶掛在樹上呢。」
「此番我必要將明賊連根拔除,奪回覺華島。」
忐忐忑忑的寫了一份奏摺,派人快馬加鞭的送往盛京,然後就等待著太皇太后的批複。
m.hetubook.com.com雖然蓋了康熙皇帝的玉璽,但很明顯是太皇太后的意思。
王二麻子打趣道:「忠王殿下那支水師可真是無敵啊。」
……
何守義微微眯著眼睛,端起酒杯道。
「嘿嘿,要的就是這個過癮勁,來喝酒喝酒。」
「聽說皇帝陛下鋤地用的鋤頭都是金子做的呢。」
……
「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以前的時候大明是處於絕境。陛下為了鼓舞士氣,只能選擇賭一把。現在大明卻是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甚至可以說是勝勢了。這種情況下陛下為何還要冒險?」
「願與諸位共建功業!」
他們的作用畢竟只是牽制,若是貿然出戰,可能會壞了陛下的整盤棋。
強弩之末歸強弩之末。
……
太皇太后真是隆恩啊。
「金箔掛在樹上?那得多少錢啊。」
明賊都蹬鼻子上臉欺負到頭上了,遏必隆就蹦出來這麼一個蔫屁,真是無用至極!
「乖乖,到底是天家,排場和_圖_書氣場就是不一樣。」
他逐字逐句仔細的看,得知朝廷決定增派三萬人來寧遠后直是興奮的無以復加,差點喊出聲來。
老索尼?還是他的寶貝兒子索額圖?
「就韃子這些臭魚爛蝦,連給忠王殿下熱手都不配。」
孝庄接到遏必隆的奏報后直是急得一頭包。
「來,大哥我敬你一杯。」
遏必隆在奏報中明確請求孝庄增派援軍到寧遠,孝庄仔細想了想似乎只能這麼做。
「增援是一定的,但沒什麼可怕的。來一個咱殺一個,來兩個咱殺一雙。」
遼東,覺華島。
「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等待朝廷大軍的到來。畢竟如果只靠我們自己,很難拿下寧遠城。」
遏必隆激動不已,趕忙湊過去接旨。
「大將軍,聖旨來了。」
這個道理孝庄還是明白的。
權衡再三孝庄還是決定增派三萬人前往寧遠。
「這事還能有假,都快是人盡皆知的了。」
無奈,孝庄現在滿滿的無奈。
氣歸氣,和圖書惱歸惱,但原則問題上孝庄不會犯錯。
畢竟覺華島距離寧遠城實在是太近了。
孝庄雖然對遏必隆很不滿,但也沒什麼太好的辦法。
遏必隆急著表現自己,便對傳旨的人拍著胸脯保證道:「請欽使轉告太皇太后和皇上,請他們放心。不出半個月,我一定拿下覺華島。」
「陛下聖明,肯定不會讓忠王殿下閑著的。」
於七的心情顯然也很不錯,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應該不會吧。陛下乃是千金之軀,豈能以身犯險。」
經歷了一場鏖戰後明軍獲得了難得的休整時間。
所以他便是咬緊牙關也要頂住。
「遼東雖然苦寒,但將士們的心是暖和的。」
……
跪倒打千,一番儀式做足之後欽使才開始宣讀聖旨。
遏必隆能夠有今天很不容易。
但凡出一兩個能打的,大清也不至於落得如此田地。
「但是陛下以前也御駕親征過啊。」
「嗯,還是穩一些,不可浪戰。」
如果寧遠守不住,他倒是還能和-圖-書退往錦州。
這個年遏必隆過得很糟心。
去的人太少起不到效果。去的人多的話盛京又危險了。
遏必隆正自發愁著,親兵喜不自勝的趕來。
「同飲同飲。」
「真的假的?」
「好像也是這個道理。」
事關寧遠安危,遏必隆不得不上心。
「其實我覺得如果忠王殿下的水師能夠來到覺華島海域的話對我們的幫助很大,也不知道有沒有機會。」
抑揚頓挫的念了一番,遏必隆才站起身來展開來仔細是看聖旨。
「共勉!滿飲此杯!」
所以這次宴席於七、何守義沒有設任何的門檻,任何的將士們都能參加。
何守義表示贊同。
這些八旗子弟現在看來沒有一個是成器的。
原本他還擔心彼此之間會有些磨合問題,但現在看來磨合的很不錯,甚至是配合的天衣無縫。
……
不然找誰去替代呢。
萬一明軍調轉方向直接繞到瀋陽來,孝庄豈不是只能跟康熙大眼瞪小眼。
這樣的廢物是怎麼當上輔命大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