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7章 天子降旨
只需要把地道挖好,然後把一口裝滿火藥的棺材塞進去就齊活了。
畢竟寧遠是遼東最靠近山海關的重鎮,若是寧遠有失,對大清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慢慢的朱由榔可以讓朱慈煊接觸一些更為重要的事情。
京師,紫禁城。
因為太子是最接近皇位的人,身份也最是尊貴。
唯有如此大明才能接觸越來越多的新鮮事物。
如此一來他在晉王和忠王殿下心目中都會地位上升不少。
不僅僅是科技方面,還有文化、經濟方面。
只要朱由榔把江山給他打下來,朱慈煊還是能夠守住的。
……
……
是父子決定了二人有血緣關係,有親情這一層東西在。
穩定,明軍現在只需要穩定推進,勝利就會屬於他們。
太子真的長進了啊。
投入了一千死士,連一點漣漪也沒有掀起來,就像石牛入海一般。
有了這部分收入,可以做的事情就太多了。
近日朱由榔接到一份奏報,皇太
m•hetubook•com.com子將五百萬兩稅銀整理完畢,不日就會送到京師來。
大明絕對不能走封關鎖國的路線,而必須走開放的路子。
讓朱由榔驚訝的是朱慈煊能夠在短短時間內籌措五百萬兩銀子。
畢竟他百年之後必須要太子能夠頂的起來。
皇帝最擔心的不是外戚、權臣、宦官而是太子。
朱由榔便要把這個眼光傳達給太子,把太子也培養成和他一樣長視的人。
最絕望的是他們還必須繼續戰鬥下去。
但朱由榔和朱慈煊之間就不會有這種麻煩事。
至於福建、廣西沿海之地也可以作為備選。
不管是擴軍還是其他,朱由榔都能夠心中有底,遊刃有餘。
他可以放心的培養朱慈煊,不用擔心太子想要提前上位的問題。
皇宮之中,孝庄反覆揉著額角嘆氣。
說白的太子適合守成。
京杭大運河打通,運送稅銀是一件再容易不過的事情。
可以市舶司建立的好壞直和*圖*書接決定了大明貿易收入。
以往的那種勘合貿易不太適合時代發展了,朱由榔要推行的是在朝廷控制下的自由貿易。
至於明軍這邊就很舒服了。
二者既是父子又是君臣。
否則就培養的更和緩一些。
所以皇帝和太子的關係很是擰巴,說又說不得別提有多難受了。
不用索額圖和遏必隆她還能用誰呢?
孝庄嘆了一聲道:「哀家也不期望重新殺回關內,只要能夠守住遼東便知足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家中有糧,心中不愁嘛。
……
廣州、寧波、蘇州、杭州、登萊等地都是開市的首選之地。
「傳旨,命皇太子主持市舶司復建事宜。」
這是一個大融合的時代,身為大明帝國的掌舵人,朱由榔的眼光一定要長遠一些。
遏必隆和索額圖對視了一眼,眼神中已經黯淡無光。
投降就意味著死路一條,只有繼續戰鬥下去才有一線生機。
雖然他派索額圖前往了寧和*圖*書遠增援,但還是沒有什麼底氣。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不是說說玩的。
這次就是朱由榔對太子的大考,朱慈煊能夠表現出什麼能力決定了朱由榔接下來一步對他的培養。
如此朱慈煊的能力會有更快速的提升。
不僅簡在帝心,還能得到兩位一字親王的青睞,劉興明可就是炙手可熱的當紅小生了。
不過李定國還是很謹慎的,繼續通過劉興明飛熱氣球進行偵查。
歷朝歷代皇帝和太子之間的關係都很複雜。
因為朱由榔是穿越者的緣故,知道如何疏解這種矛盾。
「太皇太后您多慮了,遏必隆大將軍是先帝親自任命的顧命大臣,索額圖又是索尼索大人的長子。有他二人在寧遠固若金湯。」
「哀家這幾日怎麼眼皮直跳,該不會有什麼壞事發生吧。」
「希望是哀家多心了吧。」
……
遼東,瀋陽。
內侍小卓子在一旁低聲道。
畢竟不能揠苗助長啊。
只有熟練的掌握了對手的動向m•hetubook•com•com,才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
……
皇帝也是人,皇家也不例外。
孝庄的心裏其實跟明鏡一樣,不是她不想換人而是確實沒有什麼太多的人選。
知子莫若父。
在保證公平的前提下價高者得,最是合適不過。
便是再有能力的人,沒有空間也成長不起來。
回到復建市舶司這件事上,海貿不僅可以增加大明與世界的交流,還可以增加數之不盡的財富收入。
朱由榔雖然還在盛年,但不得不著手開始接班人的培養了。
轉眼間一千清軍死士便被明軍消滅。
尤其是皇帝若是強勢,這種關係就更彆扭了。
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以及南洋諸國都很想跟大明做生意,海上絲綢之路一定要走通,如此就必須復建市舶司。
若是連他的眼光都不長遠,別人就不用提了。
還是應該給太子更多空間成長啊。
而且他也大權在握,甚至把兵權牢牢的攥在自己的手中,不用擔心大權旁落。
「就你嘴巴甜和_圖_書。越是二人在一起,哀家心裏越是不踏實。畢竟這二人可不對付。」
經過一番培養訓練,前景是很可觀的。
這一千人甚至沒有對地道中的明軍造成任何威脅。城頭的清軍自然將這一切收入眼底。其內心深處除了絕望還是絕望。
是君臣決定了二人的身份地位。
太子只能忍著,不然很可能落得個四大皆空的下場。
若是此事辦的漂漂亮亮,接下來朱由榔就會給朱慈煊更大的壓力,更大的自主權。
市舶司是大明朝廷官方貿易的機構,經過幾十年的廢棄急需要重新啟用。
朱由榔對於朱慈煊的能力其實是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的,太子武功不行,但文治的水平還是不錯的。
太子還是個可造之材,至少是中上之資。
劉興明對此自然不會拒絕,畢竟這可是他聯絡雙方感情的絕佳機會。
打開城門,明軍也不會接受他們的投降。
只不過他們感覺自己是在慢性死亡,隨著明軍地道的挖掘,他們距離死亡也越來越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