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位面之狩獵萬界

作者:閉口禪
位面之狩獵萬界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尋龍訣 第三百三十四章 老子:我沒說過這話!

尋龍訣

第三百三十四章 老子:我沒說過這話!

老者坐了個請的手勢,言道:「且坐!」
只來得及讚歎一聲,便放開了腮幫子,下箸如飛,吃的白鬍子上都沾染了油膩,也絲毫不在乎。
闡述天地至理的如此,講訴修身煉神的也是這般,如最著名的那句:
除了這些根本之外,比如後世《道德經》中闡述的觀點,『無欲』、『無為』、『不爭』,都被老子一一否認,這些都不是我說的。
連忙在時間長河裡檢查了一遍,確認無誤,這就是那位道門祖師,老子李耳無疑,當即心裏連連咂舌,這得多久沒吃到肉了啊!
這個名字的問題,黃少宏剛才問過老子,老子言道:「人無德行,何以言道,是以當先有德,才能見道!」
『道可以說出來,但道卻不是永恆不變的道!』
「如此甚好,小弟黃少宏,見過伯陽兄,你就叫我少宏好了!」
「這是誰說的?」
他連忙道:「伯陽兄少待,我去去就回!」
老子口述的《德道二篇》無疑就是後世的《道德經》了,但其中相駁不同之處,不知凡幾,甚至從根本上顛覆了後世道家的思想。
他雖然沒說話,但全然不信的表情卻顯露無遺。
所謂春雨潤萬物,一場綿綿春雨,不但能滋養萬物,還能讓人心生愉悅,所以老子將春雨視為喜事,想要藉著心頭之喜,與黃少宏暢談一番。
莫不是自己聽錯了,人家說的是七十有三?
不知從哪裡飛來各種鳥類足有數百隻,都落在窗外院落之中,出奇的並沒有發出任何鳥鳴之聲,而是靜靜的彷彿在聆聽著什麼。
而如今從老子口中聽到另一個版本,將『常』換做『恆』,這解釋便有了變化,也可解釋成:
老子當即于矮榻上端坐,口中抑揚頓挫,將自己心中所悟,講訴出來。
他說完拿著筷子,又大塊的朵頤起來。
老子呵呵一笑:「我法于陰陽,合於術數,思想近乎于道,你在我面前所看到的,我也見得到,只是去不了而已!」
老者見他打不出,便笑道道:「上善應治水,去濁留清,水利萬物,應平息澎湃而有靜,方能不為災禍,爾以為然和*圖*書否?」
他說完就閉上雙目,將心神全部投入時間長河之中,順流而下,想要一探究竟。
比如黃少宏所知的《道德經》中,闡述天地至理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不過老者說自己三十有七他卻是不信的,只看那額頭再大一些,就說是南極仙翁也有人信的容貌,怎麼可能低於七十歲呢!
他當即就從『道德經』問起,可他剛說了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被老子開口打斷。
黃少宏無法又將《道德經》全文背了一遍。
黃少宏越聽越是有理,不過讓他贊成可也為難,老者所說與他所學相駁,真想說一句,我說的可是您的理論啊。
黃少宏聽明白老子話中的意思了,就是下雨天閑著也是閑著,除了侃大山之外,還能做什麼呢。
從老子出西關遇文始先生尹喜,留『德道二篇』開始,朝之後探查而去,發現自戰國後期,儒家就開始篡改流傳於世的『德道二篇』並把道放在德之前,為世人俗稱《道德經》。
守情,情曰復命!
老子搖頭:「我沒說過這話?」
等老子講自己的『德道二篇』說完,黃少宏發現,後世《道德經》中被人改過的不下數百處!
老子哈哈一笑:「好,好,藏室簡陋,無茶點以待客,你我就藉著這場春雨之喜,坐而論道一番如何!」
「不過為兄這些年來借守藏室之便,觀上古先賢所記《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又觀星斗運行,宇宙變化,體悟自然之機,心中倒是悟出『德、道』兩篇……」
忽然一隻手拍在他肩膀上,接著老子的聲音傳來:「萬事萬物的變化,皆是『道』,自有定數,不用去管它!」
「啊……?」
除了儒家的篡改之外,在漢時因避劉邦、劉恆、劉啟、劉勶和劉弗這五代皇帝的名諱,將全文中的『邦』改成『國』、『恆』改成『常』、『啟』改成『開』、『勶』改成『徹』、『弗』改成『不』。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hetubook.com•com歸根曰靜。靜曰復命。』
不過黃少宏絲毫不在意,點了點頭,便盤膝坐在矮榻之上。
老者放下竹簡自矮榻上轉回身來,並未因藏室中忽然多了一人而驚訝,而是直接問道:「水如何若善?」
老子臉上露出驚奇之色:「真是怪哉,少宏所言與為兄所悟『德、道』兩篇極為相似,可其中意思卻大相徑庭,有許多謬誤之處,似乎是從為兄這兩篇篡改變化而成……」
隨著老子這一講,外面連綿的春雨竟然漸漸止住,陰雲散去,陽光普照,千米高空紫氣升騰。
黃少宏見老子吃的香甜,自己也有些餓了,當即拿起筷子剛要一起吃,就見老子又飲了一杯酒順了順,說道:
「其中一句,倒是與少宏這句相仿,為『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這……」
猛然間眼睛一亮,自己是不是傻了,在紫霄宮所見不過歷代道家經典,而這位可是那著書之人的本尊啊,自然是人家說的對了。
顧不得先與之打招呼,便問道:「老丈,不是應該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么?」
「可以了,那什麼,少宏你再重說一遍!」
在老子口中的《德道二篇》中,卻是『萬物有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生道。』
「好菜,好酒!」
按照前者的意思是『道是高高在上的,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萬物在這種狀態中產生。』
這是後世道家、武道的基礎,無論是道門的各種功法,還是武者的諸般內功,都是以此為最高心法,入定,守靜,是後世修鍊的基礎。
但實際上,老子的原話卻是「至虛,極也,守情,表也。萬物旁作,吾以觀其復也。夫物云云,各復歸於其根,歸根曰情。」
說完也不掩飾,直接用時空能力消失不見,下一刻再出現時,他手中已經多了一個食盒,打開之後,裏面放了幾道菜色,一瓶好酒。
這樣的避諱導致『德道二篇』出現了整整一百處重大改動,『德道二篇』https://www•hetubook.com.com面目全非。
當即豁然開朗,苦笑道:「老丈言之有理!」
窗外的異象,黃少宏並沒有察覺,因為他被老子說出的《德道二篇》顛覆了多年的認知,被震驚的無以復加。
「可為兄卻從未與人說過此事,也並未著簡成卷,這卻如何可能……也罷,為兄就將『德、道』兩篇說與少宏知曉,讓你對照一番!」
黃少宏看著面前這個鶴髮童顏,長耳大目,面帶慈善的老者問話,不免有些緊張。
黃少宏猛然睜眼,眼神里全是震驚:「伯陽兄你……」
「且慢,少宏之前那句上善若水,雖然不妥,卻也有些道理,不知道少宏對於這天地還有什麼見解,不妨說出來你我探討一番。」
黃少宏訕訕道:「這不是伯陽兄您說的嗎?」
而老子口中,這一句卻是發生了根本變化,首先闡明『道不是獨一無二的,萬物皆有道,道生一,一分陰陽,衍化萬物,萬物之間的相互聯繫,變化的規律,又衍生出道。』
那句著名的『五色使人目盲』原話竟然是『五色使人目明』,這意思完全相反啊。
這就搞笑了,前者讓人守『靜』致虛極,也就說打坐的時候,腦海里靜到極致,沒有任何感情。
黃少宏聽那老者言道:「上善治水,水利萬物而有靜!」不由得就是一怔。
他聽老子讓自己稱呼其字『伯陽』,心說哪敢如此,連忙說道:
老者見他瞬間平靜下來,眼中閃過一絲詫異,聽他所說,便笑著問道:「水有清濁惡水,亦有災患之水,如何謂之『善』?溪流匯流於江河,江河匯流入海,又如何不爭?」
黃少宏看著那五個菜一點湯汁也沒剩下,盤子就和洗過的一樣,不確定地問道:「伯陽兄,你剛才不會是故意讓我說,然後趁機將菜都吃了吧?」
而老子的意思根本不是這樣,應該『守情』,在修鍊的時候,對世間萬物,都抱有感情,因為萬物就是道,對道抱有感情,才是修身的根本,否者與枯木何異?
黃少宏不時的掐了掐自己,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現在聽到的一切,都和-圖-書證明過去幾千年裡,道門奉為金科玉律的《道德經》都是錯的,不是老子本意,而且並不相同,是被人篡改過的!
黃少宏驚異之下,也不顧是否能改變歷史,直接將自己所學《道德經》完全背出,老子卻是藉著這個機會,將幾個菜一壺酒一掃而空,然後心滿意足的放下筷子,滿意地笑道:
老子訕笑道:「怎麼會,怎麼會,剛才少宏所說似含有天地至理,你重新說上一遍,為兄仔細琢磨琢磨!」
可聽老子接下來的話,黃少宏覺得自己更迷糊了,就聽對方說道:
老者笑著說道:「倒也不怪你叫錯,我出生便是此等相貌,生而衰老,故被吾母取名為『老子』,小兄弟就叫我李耳吧,或稱我的字『伯陽』亦可。」
本來『道可道,非常道』這一句的解釋,應該是,『可以說出來的道,非自然長生之道』。
酒不是現代的茅台、五糧液,而是他放在行囊之中源自『鹿鼎世界』的貢酒,讓太醫院出的方子,配了幾十位藥材,飲之可溫補元氣,久飲可令身強體健百病不生。
藏室簡陋,只有窗前一張矮榻,老者坐了一半,留給黃少宏的地方,卻不是很多。
黃少宏在時間長河中看到這種情形,心中怒火中燒,正要肉身進入時間長河將這些篡改『德道二篇的』人盡數誅殺,從而改變歷史。
不過這也不是黃少宏這個武道大宗師無用,而是面前這人的身份太過尊崇,你就是讓張三丰、呂洞賓、王重陽這樣的道門的老祖見到他,也一樣緊張,便是直接叩頭問安也極有可能。
把老子推崇自然天道,天人合一,充滿自由奔放,自在逍遙的思想,生生套上了『禮』的枷鎖。
長生之道,在於情!!
黃少宏看的目瞪口呆,暗自猜測不會自己來錯地方了吧,這是全真教的老頑童,還是丐幫的洪七公?不會是冒充老子來騙自己吧。
老子見黃少宏消失復又出現,並沒有詫異的表情,只是見到菜肴酒水,臉上露出喜色,連忙也來幫忙。
黃少宏心說不可能啊,難道老子此時還沒有悟出『道、德兩篇』。
菜是『清湯魚圓』www.hetubook.com•com、『五香花生』、『西湖醋魚』、『杭菊雞絲』、『龍井蝦仁』。
黃少宏真想說,您老人家這麼說就有些扯淡了吧,可在這位面前又覺得若是真說出口,不免有辱聖賢,當即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從戰國到後漢,歷代儒家把《道德經》篡改成一部,貼近、符合儒家學說的經典。
「啊……?」
黃少宏用時間之力,以思想在時光長河中,尋找到老子所說這一段,當即也不禁莞爾,他聽過老子生而老相,故此得名的傳說,原本以為那只是傳說,以訛傳訛,沒想到還真是如此。
聽著老子的話,黃少宏徹底愣住了,怎麼可能是這樣?
這一句和之前那一句『道可道也,非恆道也』遙相呼應,都是闡述,『道』並不是一成不變,而是隨著萬事萬物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黃少宏實在按捺不住,當即說道:「伯陽兄,且少待片刻!」
面對老子的邀請他自然喜不自勝,縱觀華夏文明幾千年,有幾人能有這個機會與太上論道呢。
黃少宏來這裏除了想見見太上本尊,請教之心自是不可避免的,尤其他在武當山紫霄宮讀了那麼多的道術丹經,此時正好尋問不解之處。
「……」
以黃少宏見神不壞的國術修為,瞬間就平復了自己的心情,心跳和情緒都恢復了正常,當即拿出在龍蛇世界,武當紫霄宮中讀經時,學到的東西說道:
黃少宏簡直覺得這就是開玩笑,而且後世道德經中被改動的何止這些。
而且黃少宏當初在武當山的時候,還對著人家的神像一天三炷香呢。
「好的行為典範就像水一樣,善於利導萬物而不與之爭,處守于眾人所不願處的低下處,所以,接近於道。」
按照這麼解釋,簡直就是顛覆了後世道教的根本認知!
兩人將酒菜擺上,老子哈哈一笑:「今天可有口福嘍!」說完也不客氣一下,拿起筷子便夾了一塊魚肉,然後手忙腳亂的又到了一杯藥酒,一口喝了下去。
『常』被換做『恆』一字之差,謬誤千里!
老者吹了吹鬍子,也露出苦笑:「我今歲三十有七,雖然虛度,卻也當不起小兄弟這一聲老丈!」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