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合伙人

作者:加勒比海賊王
大明合伙人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十二章 皇太極,你要死了(上)

第八十二章 皇太極,你要死了(上)

「其餘諸子年幼,若登大位,必為傀儡。」
若讓多爾袞被壓制,而讓豪格成為下一位繼任者,多爾袞必然不服,肯定會尋機奪權,從而有可能引發滿清內戰。
你皇太極本身就與多爾袞三兄弟有殺母之仇,一旦多爾袞上位,這三兄弟也絕對不會放過你皇太極的子孫後代的。
也正如此,一直沒有找到太好的理由和借口除之,讓三兄弟保存了大部分實力到了現在。
而這次國書事件的推動者,自然是沈浪,不然崇禎都不知道皇太極什麼時候暴斃。
說回這封國書的內容,無非表達兩個意思。
當然,這隻能想想,畢竟多爾袞三兄弟的實力很強,不可能坐以待斃。
這次是崇禎命人讓他將這封國書送到盛京,交給皇太極,那就可以光明正大了。
能成功的影響到皇太極最好,實在影響不了,那也沒有辦法了。
「今朕獲悉金國汗身體大恙,每況愈下,恐命不久矣。」
繼位之初的四大貝勒,權勢最大,其中兩大貝勒阿敏和莽古爾泰直接被除掉。
「朕聞此事,喜憂參半,喜則我大明終去強敵。」
其實皇太極不知,沈浪還準備讓崇禎將多爾袞與庄妃的事情也一併hetubook.com•com寫進去,但崇禎認為在國書中寫這些內容有些不妥,便沒有加進去。
一口一個金國汗,不承認大清就罷了,其間透露的意思好像是若你皇太極晚點死,我崇禎率領的大明會直接滅了你。
這些年他皇太極也並非沒有對多爾袞三兄弟進行監視和削弱,甚至是想辦法分化三兄弟,也起到了一些成效。
對皇太極來說,突然在這個時候收到崇禎送來的國書,他是非常意外的,更讓他意外的是,崇禎的語氣,怎麼像換了個人一樣。
你皇太極命不久矣,要死了。
「汗之長子豪格,優柔寡斷,難堪大任,難掌金國。」
畢竟現如今大明對於滿清,是處於守方,即便知道皇太極要暴斃,也沒能力在這個時候去做些什麼,只能通過這種方式去影響。
國書兩端那翻飛的銀色巨龍,加上崇禎的鈐蓋都足以證明這封國書是真的,確認並非他人偽造。
所以這小小的國書,可是承載了很大的使命。
「有朝一日,豪格無路可去,可持此國書或汗之信物投我大明,朕必護佑之。」
「是非對錯,朕不與置評,後人自有評之。」
www.hetubook.com.com知道正史中皇太極會在八月初九暴斃之後,沈浪就想提前布置些什麼了。
只要豪格繼任,對大明就有利。
盛京皇宮崇政殿,年過五旬的皇太極端坐在上方龍椅上,面容消瘦,神情難掩疲憊。
現在不應該是明國焦頭爛額嗎?你崇禎有什麼資格用戲謔的語氣,看戲的心態,一副盡等大清內亂的神情送來這封國書?得癔症了吧。
而濟爾哈朗的鑲藍旗也是站在他皇太極這邊。
否則的話,皇太極心態也不會這般平靜吧。
如果出現這些情況,那自然是最好。
若成功,多爾袞的實力必然下降,與豪格的競爭便處於劣勢,讓其難以成為日後權勢滔天的攝政王。
「憂則汗乃一代雄主,暴斃而亡,非朕滅之,必為朕平生所憾。」
「多爾袞實非豪格所敵,豪格必敗。」
大貝勒代善也老實了,再加上現在年紀也大了,基本不再管事,他皇太極一家獨大。
現如今,能夠威脅到他皇太極這一脈的,也就多爾袞三兄弟了。
「諸申乃我大明世代之臣,世守大明邊界。然先汗叛亂以來,千百萬生靈塗炭。」
但是不用他崇禎提醒,他皇太極這些年為了hetubook.com.com整合大清的力量,什麼時候停止過削弱其他各旗的實力?
多爾袞必然更加痛恨,加深與豪格之間的矛盾,清廷內部動亂的可能性也加大。
而你一手建立的大清亂了,對我大明的威脅就不足為慮了。
還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皇太極著手對多爾袞三兄弟的實力進行削弱,但未成功便暴斃。
因為正史中,雙方實力相差無幾,誰也沒有把握取勝,所以才達成妥協,讓順治撿了便宜。
只見文書上寫著:「大明國皇帝敕諭金國汗。」
但讓皇太極去削弱多爾袞的實力,是可以期待的。
皇太極忍不住在心中嗤笑一聲,「我大清鐵騎剛在明國境內肆虐半年,無人可擋,滿載而歸。崇禎小兒,此等言語,若三歲小兒。」
你皇太極一死,就沒人能制住多爾袞了,多爾袞遲早奪你皇太極一脈的位子。
皇太極深知自己能夠牢牢掌握三旗的實力,讓鑲藍旗效忠,讓兩紅旗臣服,讓兩白旗不敢妄動,但不敢保證繼任者就可以做到。
即便如此,這三兄弟現在還是無法威脅到他皇太極,他皇太極直接掌握兩黃旗和正藍旗共三旗。
畢竟多爾袞的能力也確實比豪格強一些,野心也https://m.hetubook.com.com比豪格的大。
將這封國書又看了一遍,皇太極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早些年為了對付其他三大貝勒,還需拉攏三兄弟,所以讓三兄弟順利成長了一段寶貴的時間。
四旗的實力,加上兩黃旗的實力也非常強大,這三兄弟兩白旗實力再強,也得老實。
這是一封國書,是以崇禎的名義寫給皇太極的國書。
但是先汗在世時,三兄弟本就受到優待,各自領到了可觀的牛錄數量,僅排在四大貝勒之後,三兄弟聯合起來,實力更是強大。
「有黃台吉者為金,無黃台吉者,金國必亂。」
雖然對國書中崇禎的態度有些嗤之以鼻,但皇太非常清楚,這國書中的一些內容是真實的。
第一個目的是希望皇太極在臨死之前大刀闊斧的削弱多爾袞的實力,若能像明太祖那樣直接咔嚓了最好。
「汗之一去,豪格必難制多爾袞,汗亦與多爾袞有殺母之仇。」
可自古以來,一朝天子一朝臣。
「多爾袞仇汗日久,必奪汗位。」
這些年表面上也是裝著老實本分,沒做什麼違逆之事,比之阿敏、莽古爾泰之流強多了。
我就等著看好戲,要是豪格僥倖逃過一命而無處可去,可以來投奔我大明,我會好和_圖_書心收留他的。
人心最是難測,濟爾哈朗會不會繼續效忠他皇太極指定的繼任者,代善會不會又開始抬頭攪風攪雨,這誰都無法保證。
多爾袞三兄弟掌握兩白旗,實力確實不容小覷。
經過與崇禎商量之後,才讓崇禎給皇太極寫了這封國書,有兩個目的:
他雙手攤開一張顏色鮮麗的,似是聖旨模樣的文書。
若皇太極立了遺詔,憑藉皇太極的影響力,支持豪格的力量就會增強,從而影響最終的結果。
因為正史中皇太極是突然暴斃,沒有立下遺詔,所以豪格就沒有足夠的名義繼任帝位,這就給了多爾袞借口。
大明現在淪落到用一封國書去謀划這種大變,也是沒辦法的事。
再加上三兄弟也立了不少功勛,特別是三兄弟中的多爾袞,最聰明,最沉穩。
若是豪格有了遺詔的加持,讓實力的天平朝他傾斜,那他就有機會繼任。
「汗之十四弟多爾袞,實力強大,野心勃勃。」
這封國書是吳三桂派人送達盛京的,而吳三桂雖未投敵,但很早就與這邊有通信往來,不過都是秘密的。
若皇太極已經沒有精力和時間去削弱多爾袞的實力,這封國書還有第二個目的,那就是讓皇太極提前立下遺詔,死後傳位於豪格。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