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進境和前路
在諸天世界之中,每天都在流傳著一些「教會徒弟餓死師父」的事情。
不過,這種事情,當然只能想一想而已。
倒是老子,一直以來,平平淡淡,既沒有意興昂揚的興奮,也沒有高高在上的傲然, 他越來越沒有存在感了, 但是,只要有人用心靈感應觸摸到這位,就能發現那股神秘浩瀚偉力,心裏不由自主的升起一股忌憚來。
當然,這最後一步,十分艱難,也完全找不到方向,原因嘛,就是天道無常,鴻均還未講。
從某些方面來說,比三清和女媧都看得更遠,也能走得更穩,不會受到某位老師的挾制。
就算是楊林,與妖族有著許多隔闔,甚至稱得上是仇怨,看到這位妖族出身的女人,日後可能的大敵, 都提不起一絲半點的敵意來, 只有看到同道之人的欣喜。
這才是最大的收穫。
沒有私心的人,不是聖人,就是傻子。
或是生靈的死,或是世界的死。
傳道,授業,解惑,人家都做到了,完全不必強求對方全心全意為了弟子作打算。
原因
和圖書無他。
女媧很明白,自己本身就沒有盤古開開的餘蔭,想要在這場賽跑路途之中,笑到最後, 她必須要做一個對天地, 對眾生有用的人, 女性的細膩心思, 明確的感應到, 這條路走到最後, 一定是光明正大, 受天意所喜。
精神境界的提升,從寂滅虛無中,演極樂世界,心靈的觸覺,能夠探查到接引道人, 那股若有若無的威脅感。
甚至,經過武運值的推演之後,他還看清了自己以後的一些道路。
燃燒了所有武運值,楊林從來沒有哪一刻,感覺到這麼窮過。
紫霄宮中,蒲團六人組,各人都找到了自己旳道路,從鴻均聽道之中,獲取自身進步資糧。
問就是直覺。
那位不顯山不露水,連面目都看不清的鴻均老師,手裡還抓著兩件「大殺器」,沒有傳下來。
在天道之下,做出這等出格的事情來。
他甚至,比三清更早一步就已經達到掌道大成,至於圓滿道途,他根本就不去多想。
紫霄宮中眾人修行, 到了准聖階各自https://m.hetubook•com•com掌道的地步, 所有的修行進步,以及自身翻天覆地變化, 全都深藏不顯。
『應該是讓所有人都知道,所得來之不易,離了老師,你啥也不是……』
所以,三清、女媧、接引聽到看到的是創造,是世界;楊林看到聽到的,卻是破滅、崩壞。
三清所獲極多,心氣也最高,三千年講道接近尾聲的時候,他們全都已然各自掌道大成,正在打磨,爭取最後一步圓滿。
所以,「大殺器」也就是成聖之法和鴻蒙紫氣,他現在是不會傳下來的,不讓這些弟子抓耳撓腮,日思夜想,怎麼能顯出這些東西的寶貴之處呢。
他身無分文,卻是心靈平靜,因為,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所有知識。
『比三清和女媧要稍慢了一步,但是,慢得不多,以接引道人的心性,多花一些年頭,也不是不可以追上來。』
……
極致的生機,從來不是孤立存在的。
獲得最多的是三清, 走得最堅決,最義無反顧的, 卻是女媧, 她此時已經沉迷和圖書於自生的創造之道,拋棄一切不能理解的, 偏向于自身鍾愛的, 目標一直很明確。
成聖之前的每一步,都走得穩當,無缺無漏,無悔明澈。
三清眼神中偶爾會透露出高深莫測氣息,而女媧不聲不響的達到了掌道大成層次, 卻是沒有一絲異象,只有楊林提前知道這位很了不起的, 心裏有了準備,多看了幾眼, 才依稀能夠察覺到, 日後能造人,能補天,以功德成聖,成就天道之下, 鴻均之後第一尊聖人的女人,身上到底發生了多麼神奇的變化。
就算明知道,再有一步跨出去,就能見著最閃亮的風景,眼前隔著懸崖,無橋亦無索,他們不知道怎麼跨過去。
為什麼楊林在聽道之時,還能有心思想這些有的沒的,還能有精力用心靈感應,去查知所有人的實力。
這就有些厲害了。
一個詞形容, 那就是「深不可測」。
原始和通天偶爾睜開眼睛,望向紫霄宮中的同學們,頗有一種目無餘子的感覺。
他雖然沒有試驗自己的「武道」威力,但是,內心之中已hetubook.com.com然可以肯定,自己如今的戰力,比起第二次聽道之前,已然強大了十倍有餘。
因為,他知道,在鴻均二次講道三千年期間,所有人,不管天資再強,也不可能達到圓滿境界。
不知不覺中,他以武道為根基的血肉微粒,以及元神真靈,就有了變化,外象看來,著實平平無奇,但是,八億四千萬微粒之中,每一個小楊林,吞吐元氣中,周身都顯現出大破滅景像來,似乎有著無窮世界在生生滅滅。
但是,在武運的加持之下,他竟然從生機創造力量之中,看到了破殺毀滅的真髓。
沒有第二種感覺, 就是生機, 舒服,一股難以言說的親和力,讓所有人都提不起一絲敵意來。
同樣的, 由於因果糾纏,楊林從自身的道行和戰力,體悟接引道人身上的危機,就能判斷對方到底走到哪一步了。
至於接引,身旁這位一直苦著臉的乾瘦道人,因為離得太近,就靠在身邊不遠,楊林倒是可以一直察覺到對方艱難的突破。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這種品質,也並不和-圖-書是每一個老師都能夠擁有的美德。
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夯實底蘊,爭取做好最後的準備。
在不計工本花費武運值加持之下。
二次講道,最後的千年時光,的確講的與楊林本身道途不合,本來,他是不該得到如此好處的。
他在控場。
如果再回到當初面對妖族的周天星斗大陣,楊林甚至有著把握,自己完全不必逃開,而是直接扛上,有那麼一些可能,能硬扛著天意眷顧,把整個妖族天庭,億萬妖族全都打滅。
到了這時候,他們已經有了俯視天下人的資格。
不說因果糾纏,就說那位看不清面目的老師,肯定不會答應的。
更可能是世界重歸本源,化為混沌。
鴻均雖然是聖人,但此聖人非彼聖人,他還是有些想法的。
別問她怎麼知道的。
不用問了,這位, 肯定也是在第二次聽道之時,一步跨入到掌道大成的境界,此時, 已然處於尋路階段,只要消化所得,找到成聖道路,剩下的也只是臨門一腳。
有生就有死。
並不是說,每一個當老師的,都希望弟子能夠比自己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