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回七七種田養娃

作者:參娃
重回七七種田養娃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百一十一章 配方公開

第二百一十一章 配方公開

所以這一次講課,許世彥特意跟于守廣說,安排人上山看參,把趙建設、楊春明替換下來。
反正他們聽了回去,自行選擇合適的方法就行。
「嗯,弟弟妹妹太小,肯定沒有你們兩個乖。你倆大了,作為哥哥姐姐,要多照顧他們。」
所以不管許世彥做什麼,他們都全力支持。
這時候,院子里玩的許海源也湊了過來,「爸爸,弟弟妹妹不乖,他倆總哭。」
光是這幾條展開細講,就足足講了一上午,底下來學習的那些人,也在本子上記了好幾頁。
「第三種,過磷酸鈣根側追肥。把過磷酸鈣混合於腐殖土中充分發酵,在第一遍鬆土的時候,均勻撒在人蔘行間。」
「第二種,腐熟鹿糞根側追肥。第一遍鬆土的時候,把充分腐熟、倒細的鹿糞施入壟溝中,每丈二十斤左右。」
最主要的是,接下來他們要被派去各地任技術員。
許瑾萍肉乎乎的小手,拍著胸脯向爸爸保證,她是乖寶。
「嗯,乖就和_圖_書好,我們家萍萍是最聽話的人寶貝對吧?媽媽現在要照顧弟弟妹妹,萍萍不能淘氣,要乖。」
不知道是不是蘇安瑛懷孕后多數時間在山上,營養不夠缺什麼元素,反正這倆小的確實不如前面倆好哄。
「追肥也有幾種方法。第一種豆餅粉加水發酵,基本比例按照一斤豆餅粉兌五斤水。每丈施用豆餅水三十到四十斤,配合底肥,基本可達到增產百分之五十。」
回去的路上,趙建設頗為不解地問道。
到了許瑾萍這裏,女娃膽子怕高,多數就是抱一抱便心滿意足了。
許世彥一進大門,院子里正玩的閨女就撲了過來,「爸爸。」
許世彥親了親閨女臉蛋,誇獎閨女兩句。
許世彥哪能拒絕閨女的要求,當即彎腰伸手,撈起閨女抱在懷裡。
養殖場那頭,也讓馮超幾個找家裡人頂替幾天,全都過來聽課。
「還有一種方式,根外追肥,也可以理解成葉面肥。二斤過磷酸鈣兌入二十斤和-圖-書清水,浸泡一夜過濾,在午後四點左右噴洒在人蔘莖葉上。一年生長期內可噴洒三次,頭一次在參葉全部展開后,第二次在綠果期,第三次在收果后。施用過葉面肥的參葉長勢好,葉片深綠色,可促進光合作用。使人蔘根莖得到更多滋養,補足因為留參籽而造成的漿分不足等情況。」
「二姐夫回來了,哎呦我的天,這還一手一個抱回來,可真行。快進屋歇會兒吧,等下飯菜就好了。」
出門給其他地方做技術指導,領高工分,待遇還好,也不用干多少活,多好啊。
幾個人一聽這話,都瞪起眼睛來,「真的?真能讓我們去做技術指導?哎呀,那可太好了。」
「乖,乖著呢,寶最乖了。」
周桂蘭說,可能是倆小的鬧月子,這樣的孩子也有。
許世彥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先看看,如果出了月子還鬧騰,就得去醫院瞧瞧,要是缺啥趕緊補。
「還是三哥覺悟高,我們以後還得好好跟三哥學www.hetubook.com.com習才行。」
「三哥,你真就白白把技術教給他們了?這也太便宜他們了吧?咱可是費了好幾年的工夫,慢慢試驗出來的。」
這小子能說會道,還曉得告狀了。
幾個人說著笑著,就到了許家附近,於是眾人分開各自回家。
「三哥,那你不去么?」
許世彥笑笑,大道理他講不出來多少,但是他知道,人蔘產業關係到整個縣域經濟的發展。
許世彥對幾個兄弟還是有信心的,畢竟帶了好幾年,咋地也該出徒了。
趙建設似懂非懂,但他明白一個道理,跟著許世彥走,永遠不吃虧。
「明天開始,這些人就得看咱怎麼漚肥了。我估計這麼看他們也未必明白,到時候估計還得讓你們去各個公社當技術指導。所以下午你們得仔細聽,就當複習了,出去了可別給咱隊掉鏈子。」
風頭不能全讓許世彥一個人佔了,既然是兄弟,也沒必要計較那麼多。
「我就不去太遠了,家裡你嫂子這還沒出月和*圖*書子呢,我就近指導一下一參場、公社參場,還有那幾個大隊就行。」
「這還有啥?咱一家富不是富,大傢伙兒都富強了才好。一個產業,只有整體都發展起來,規模越來越大,才能在相關領域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才有話語權。」
餓了哭、尿了哭、拉了更哭、家裡有點兒大動靜都能驚動他們哇哇哭。
說著話,許世彥就這樣一手抱一個進了屋,正好這時候蘇安花在廚房做飯呢,聽見動靜往外看一眼。
鑒於各個公社、參場的條件不同,不可能全都用一種肥料,所以許世彥就把他知道的辦法,都講給眾人聽。
許世彥彎腰,一把將兒子也抱起來,一手一個。
可以說經過這幾年培養,趙建設等人都熟練掌握了相關技術。
若是能對社會有點兒作用,也算他沒白白重生回來一次了。
當初試驗各種肥料,都是許世彥帶著趙建設、楊春明等人一起,手把手的教出來。
許世彥既然決定要公開配方,自然就不會藏著掖著和*圖*書
小丫頭最愛讓爸爸抱了,一見面就張開小胳膊,水靈靈的大眼睛含著期盼,等著爸爸抱。
「萍萍上午乖沒乖啊?」許世彥抱著閨女,一邊問一邊往屋裡走。
中午,這些人都被安排在高中食堂吃飯。
理論講的再好,聽課的再仔細,沒有實際操作經驗,也掌握不好發酵的關鍵步驟,還得是有人親自指導才行。
丫頭和小子不一樣,許海源那時候最喜歡的是騎爸爸脖頸兒。
沒有誰請客一說,都是各自拿著糧票和錢,去食堂窗口打飯。
他就是個老農民,沒多大本事,上輩子就積累了這點兒經驗。
蘇安花和周桂蘭倆人換著,一個做飯一個看孩子,要不然,真能被倆娃折騰的連飯都吃不上。
許世彥沒跟這些人一起吃,他家就在東崗,何苦來吃食堂?
留在家裡一樣,許世彥不計較這些。
這些,可都是許世彥上輩子積累下來的經驗,這幾年在二大隊參地都試驗過,明顯有效果。
這個還是要因地制宜,按照自身條件去選擇。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