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回七七種田養娃

作者:參娃
重回七七種田養娃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百一十九章 勞動鍛煉

第六百一十九章 勞動鍛煉

春天種地、夏天鏟地、秋天收地都是他們,最起碼他們能去撿棒槌,那還說啥?必須幹活啊。
另外給安排了一個出納、一個會計、一個保管員,就這幾個算是有正式編製的。
如今還不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升初中也是要考試的,成績不合格沒辦法升學。
廠子這邊有食堂有宿舍,單身的可以管吃管住,有家的可以幫忙租房子安排住處。
要是這麼算的話,不光老師們能分一筆,學校也能留下修繕校舍的資金。
許海源差點兒讓奶奶給問迷糊了,他哪裡知道帶啥好啊?
「要不然,去對面兒的賣店裡,給你買麵包、蛋糕,再來個午餐肉罐頭?那玩意兒能不能抗餓啊?」
眾人在許家吃完飯,又嘮了一會兒,七點多鍾,該去加工廠值班的就去值班,該回家的也都回家了。
人手足夠,加工廠今年又增加了幾台刷參機。
於是就跟高校長商議,雙方合作。
「都記住了么?回家一定要記得跟家裡人說。今天下午不上課,都記得寫作業,一定和-圖-書要把作業都完成。你們明年就要畢業考試了,這關係到你們能不能讀初中,必須重視起來,懂了么?」
對方委託蘇安瑛在這邊收購加工,然後直接發貨過去,蘇安瑛算了一下,利潤非常大。
周桂蘭已經核計好給孫子帶啥了,於是樂顛顛去準備吃的。
周桂蘭對此,沒有任何意見,就是這年月,家長都習慣了。
東崗小學那頭,之前跟許世彥說過,讓許世彥幫忙給找個南方客戶,把貨直接賣出去。
條件比他們老家強多了,所以很容易招工。
第二天許世彥照常回去上班,蘇安瑛帶著人,在加工廠做貨。
「哎?我想起來了,家裡有你爸的保溫飯盒。那啥,我給你帶米飯還有肉吧,也方便。」
這些外地過來的人,都身強體壯特別能幹,而且本身家裡不種地不種參,農忙時節也不用請假回去幹活。
加工廠今年除了各家的親戚之外,也招了不少人。
這些小媳婦都老能幹了,根本閑不住,正好可以進加工廠幹活。https://www.hetubook.com.com
如今招人其實很簡單,齊魯等地由於各種原因闖東北的特別多。
那頭,許海清又湊過來,眼巴巴的瞅著許海源。
「知道了,下午完成作業。」孩子們齊聲喊道。
「奶,你給帶啥都行,我都吃。」
於是欣然同意,雙方愉快的簽了協議。
除了各家的棒槌之外,蘇安瑛成天在參市轉悠,收購鮮參。
老師成天叨叨的,就是功課。
老師留了一堆作業,下午寫完作業,明天還得上山幹活呢。
加工廠也算是跟隔壁沾了光,那些娶了媳婦的人,有的連媳婦都帶來了。
為了備戰小升初,學校也是很用心,六年級的老師,成天抓學習特別緊。
東崗小學一共是五百丈棒槌,這眼瞅著九月下旬了,再不起棒槌回漿,做貨顏色不好看還不壓秤。
反正他也不挑嘴,給啥就吃啥唄,哪還有那麼多事兒啊?
「奶,明天我們學校起棒槌,老師說我們都得上山幹活去。明早給我帶點兒飯,最好帶點兒乾和-圖-書糧啥的。」許海源一進門,就跟周桂蘭說道。
就這樣,放學鈴一響,孩子們背著書包一窩蜂衝出學校,趕緊往家跑。
加工廠隔壁的肥料廠,鎮上給安排了楊鈞顯當書記兼廠長。
可平時老師們都得教課上班,只能趕在周日。
周六上午最後一節課,六年級四個班的班主任,這樣叮囑孩子們。
有的時候,還會去別的鄉鎮,甚至靖宇、長白、安圖等地收鮮參回來加工。
米飯和菜趁熱放進去,再裝上剛燒開的熱水,扣上保溫飯盒。
許海源匯合了黃樹慶、許瑾萍、楊皓宇、許靜怡、許靜雯等人,這一幫十來個孩子,呼啦啦衝出學校,喊著叫著的往家裡跑。
到中午一點兒都不涼,孩子能吃點兒熱乎飯菜。
六年級多數都十三四歲,大孩子了,如今這年月的孩子不嬌貴,啥活都得干。
「行了,那奶就知道給你做啥了,放心啊,保管讓你吃好。」
高校長一算,這樣盈利比在當地賣高很多。
像養殖場那邊的工人,幾個參場看參的,多數都是從那邊和-圖-書來的。
那個保溫飯盒挺大,外面是鋁的,內層是塑料,中間夾保溫層。
「哦,明天你們得上山起參啊?行,那你想帶啥飯?我是給你烙餅、蒸包子,還是帶煎餅卷肉?」
得,別想了,還是趕緊洗手吃飯吧。
東崗小學的五百丈人蔘,交給加工廠來加工,加工之後發給港商,利潤雙方平分。
「你給我上一邊兒去,我這是學校的勞動,又不是咱家。我帶你去算怎麼回事兒?老師也不能讓啊。你別急,等明年你上了小學,有的是校外勞動的機會。就你這懶蛋,到時候別哭著喊著不想去就行。」許海源被弟弟整的無語。
老太太忽然想起來,家裡有家什。
其他工人,小部分是從東崗下屬各村招來的。
「那個,這周日,咱們同學要上山進行勞動鍛煉。回家跟家長說,周日都換一套舊衣服,有水靴子的最好穿水靴子。沒有的穿勞動鞋也可以,主要就是鞋幫高一點兒,別往鞋裡灌土就行。另外各自都帶飯啊,最好是帶乾糧鹹菜啥的,別帶哪些湯湯水水的東西,到和圖書了山上沒法弄。」
這些人在東北掙到錢了,有的回去說了媳婦,就帶著媳婦來。
小學總共多少老師啊?五百丈棒槌,都去也忙不開,就只能叫學生也跟去幹活了。
許世彥記著這件事呢,正好人蔘節的時候,蘇安瑛跟一位港商聊的不錯,跟對方簽了很大的訂單。
那種家裡兄弟多,地少棒槌少的,出來做工比種地掙錢。
有的寫信把自家兄弟、親戚都介紹過來。
大部分,就是招的外地人。
「哥,我也想上山起棒槌。」
今年南方客戶的訂單量不小,所以加工廠這邊也是加班加點的幹活,都忙得很。
飯盒分兩部分,一頭可以裝熱水,另一頭可以裝米飯和菜。
這老太太,純是把孫子去勞動,當成去郊遊野餐了。
許海源看著奶奶背影,撓撓頭,感覺那裡不太對,卻又說不上來。
這邊收貨加工,那頭貨烘乾了就立即往南方發貨。
老太太唯一在乎的,是孫子上山,帶點兒啥吃的呢?
這時候天氣涼了,山上估計也沒有熱飯的地方,估計孩子想吃點兒熱乎的不容易。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