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帶著農場下凡塵

作者:夜天下
帶著農場下凡塵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812章 掌管外門一切大小事物

第812章 掌管外門一切大小事物

同時也算是尚方寶劍了。
人教二代親傳,就玄都大法師一人。
小則廢了修為,重則逐出師門。
「弟子饒記師祖教誨,不負師祖所託。」
當然,石仲魁絕不會叛教,因為人教、西方教拿不出足夠讓他冒險的利益。
齊聲喊道,「弟子等見過大師兄。」
石仲魁不會直接參与分支教派的內部事物,但他可以打著監察和監督的理由,看誰不服管教,就上門找麻煩。
其中定然是有親情的,但親情之後,照樣難免要講究利益。
就算包黑子頭那麼鐵,他也只敢殺個駙馬。
他自己的老師太乙真人都創建了清微派,其他的二代弟子有人也建了分支,或者親傳和有記名弟子在人間傳道。
而人教三代,四代弟子,那是想怎麼管就怎麼管。
免得他這個祖師爺顧忌身份,不好直接去管弟子在外面搞出來的分公司。
但派個欽差就不一樣了。
師徒、師門關係,說白了其實也是互惠互利,互相利用和圖書,互相成就的關係。
前一句必然是讓自己去太清聖人那邊討要好處。
面子上的功夫再做的好點,有實實在在為同門謀取到好處,必然能凝聚闡教上下的心。
「今由你掌管闡教外門大小事物,非大事無需稟告於我。望你小心謹慎、秉承公道,莫要乖張偏執、失了道心。」
可這三人個個都身居要職,怎麼可能去做五品官?
石仲魁強忍著激動,雙手舉著三寶玉如意規規矩矩的向元始天尊行大禮。
說白了石仲魁看似希望闡教師兄弟幫自己,可實際上根本不願意闡教弟子進大都督府。
「去吧,也該給你師伯祖報個喜,順便求你師伯祖指點指點你,免得道祖交代的事會完不成。」
如果石仲魁確實秉公辦理,就算在如何判罰上存點私心,也沒人能說他什麼。
要是做得不好,大不了不再管闡教的事,安安心心當天庭二品伏魔帝君。
這些闡教分支,石仲魁說他們是闡和圖書教外門,那就是外門。
事後說一句欺師滅祖,保管就算是二代弟子都不敢多少什麼。
可既然不是真心,那忠心有多少就難說了。
畢竟石仲魁剛才說的是師兄,師弟。
道理很簡單,道祖都幫自己把九品青蓮,晉陞為十品,還幫自己徹底掌握了『玄元控水旗』,沒道理自家師祖只是口頭表揚,而無實際好處。
名義上他這個三代弟子不好指使二代的師伯師叔,但三代弟子里,真正拿得出手的人,也就楊戩,哪吒,雷震子三人。
而三寶玉如意和老子的太清浮塵,通天教主的青萍劍一起,代表著紅花綠葉青蓮藕,三教本來是一家的寓意。
石仲魁嘴角一笑忙點頭。
但元始天尊要的,其實也只是石仲魁的態度而已。
甚至可以說,他已經是名義上等於副教主了。
所以就算元始天尊練練誇獎自己,石仲魁還是感覺這老兒口是心非。
然後在石仲魁期待的目光中,從袖子里拿出www.hetubook.com.com三寶玉如意,送到石仲魁的手裡。
至於闡教並沒外門弟子的問題,對石仲魁來說根本不叫事。
要不然就是不服管束,離經叛道。
而且神仙世界向來主觀遠大於實際,天庭律法到底如何判罰,大部分靠玉帝有何打算來決定。
而元始天尊命他掌管外門事物,說白了,就是連徒弟們的門人弟子全約束和管理起來。
這話絕對不是真心,但也算是向元始天尊表達出對闡教的忠心。
當然,要是闡教四代五代這種晚輩,石仲魁倒是不介意帶帶他們。
其實別看石仲魁篤定元始天尊,不會因為自己得了通天教主的傳承而責罰自己,但心裏還是難免有些不安的。
石仲魁對著元始天尊一禮,退出玉虛宮,就見元始天尊身邊的白鶴童子,帶著好些個童子、力士們,規規矩矩的先行一禮。
今後要是元始天尊滿意,那必然會封他做闡教副教主。
元始天尊對石仲魁的態度感到滿意后,和_圖_書思索幾秒問道,「何為闡?」
即便他鬧得天怒人怨,只要不是欺師滅祖,沒人敢殺他,甚至不會重罰,而是讓他遠離闡教權利中心。
元始天尊微微一笑,石仲魁這點心思哪裡逃的過他的眼睛。
「善」,元始天尊對石仲魁這答覆滿意得很。
有師叔,師叔祖的身份壓著,沒做好自己的事,想打就打,想罰就罰。
而且還是戲文里。
人間皇帝還能直接赦免罪責,封建王朝和仙神世界里,說什麼王子犯法和庶民同罪全是廢話。
石仲魁想了想,拱手說道,「師祖,弟子因功受大天尊委派,掌4萬天兵天將后,頓感心有餘而力不足。還請師祖委派個師兄、師弟入大都督府幫弟子料理軍務和政務。」
若是敢否認,石仲魁就敢上門打人,甚至殺人。
即便讓他去做西方教的副教主,甚至佛祖現在的位置,對石仲魁來說也是得不償失。
當個逍遙散人。
后一句自然是玩笑。
可以說,元始天尊借石仲魁的手,和圖書算是再次把闡教上上下下全納入自己的管轄中。
雖然只是掌管外門事物,但非大事無需稟告元始天尊,等於握著尚方寶劍。
這寶貝說是元始天尊的代表,半點都沒錯。
若是重要弟子,石仲魁反而能從老君手裡撈好處。
甚至連他們的師傅、師祖,石仲魁都能一起罵。
有了石仲魁這番表態,元始天尊也不會真派一個闡教三代弟子入大都督府。
就算下面的人沒犯錯,一句醉心功名利祿,耽誤修鍊,罰你閉門思過一百年一千年,你不想接都得接。
自己可不會去找他的麻煩。
就算是師兄,大不了跑去找太上老君告狀。
石仲魁想都不想就說道,「闡明天道,順應天意。尊師重道,教化蒼生。」
至於什麼王子犯法和庶民同罪的話,嘴上當然要擺明態度和支持。
各種利益再多,涉及到道統和派系傳承,那是半點都馬虎不得,也是一教核心問題。
實際上可就難說了。
若是不重要的弟子,老君定然會任由石仲魁處置。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