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金州婦女攀比之心
他的鎮江軍的軍紀,對比歷史上東江鎮士兵的軍紀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其中朝鮮各大島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樣還有鎮江和金州中間一帶。
因此突然向朝鮮借糧,一則是鎮江的確缺糧,二則也是向朝鮮兩班敲得警鐘。
畢竟蠻將佟養真前番駐守鎮江,也是和朝鮮打過交道的,朝鮮知道此人蠻狠。
如果能成為節度使,開衙立府就好了。
東江鎮雖然在朝鮮軍紀不好,但是在毛文龍死去前的五六年間,保證了朝鮮新政權的平穩過渡,站穩了腳跟。
唐清安並沒有過分追究,因為根據謝友成的消息,朝鮮國內人心不穩,新的國主的位置並不穩定。
養活那些有逆心的將領,他不一定還能是朝鮮國主。
一行人一路指點,將軍要回金州的消息,也已傳開。
馮勝之,顧應時兩人都搖了搖頭。
人心就是不足的。
而他更痛恨的是朝鮮境內,不少官員對他的教書不理不睬,聽調不聽宣,或者公然的違背。
加上遼左長白山脈延伸出來的各山,從山裡所獲得的山貨獵物,每年也有幾十萬斤。
這一封回信寫到了朝鮮國主的心眼裡,一時間對金州的將軍,極其的滿意。
李成賢提議道。
鎮江軍士入境帶走朝鮮婦女回國做媳婦,這在李倧看來其實是好事。
歷史上毛文龍後期無法大量獲得朝廷的物資,登萊運轉來的物資杯水車薪。
……」
金瑬,李貴等兩班官員並沒有太大的反應。
金州原先男女比例失調嚴重,鎮江流入的hetubook.com.com難民,民婦不少,稍緩了此難題。
而漢城的一千鎮江兵,不但精銳而且軍紀十足。
現在的總兵府雖然也有一套雛形,但是名不正言不順,唐清安並不敢太過違矩。
這些軍士也遵守將軍的號令,不在境內生事,好不容易有了朝鮮的渠道,難道唐清安能阻止嗎。
當眾人沉默的時候,唐清安笑道。
不少士兵趁著輪休時,偷摸入朝鮮。
弊端嗎。
利處就是在朝鮮百姓口中,不用敗壞鎮江軍名聲。
唐清安也很為難。
而金瑬,李貴等大臣則一言不發。
花眼家的眉飛色舞。
要阻止也很容易,下發一條軍令,禁止士兵偷入朝鮮即可,以他的威望可以做到令行禁止。
眾人這才安靜下來。
當金州將軍針鋒相對的公文送回了朝鮮,引發了軒然大|波。
其中一百一十萬畝,九十萬畝用來種植蜀黍,二十萬畝用來種植番米,麥稻等作物。
唐清安不想鎮江軍在朝鮮百姓中名聲變壞,才把諸事提前敲定,讓朝鮮主動供應。
秦可卿也在猶豫不決。
此事不一而足。
很快,朝鮮的回信到了鎮江,唐清安立馬回信朝鮮國主,信中用詞極其溫和有禮,對朝鮮國主的大義之舉,感恩戴德銘記於心。
當李尚吉痛斥完,不但沒有得到讚賞,反而受到了冷遇,一時間有些錯愕。
新田不但完成了年初定下的任務,還超額完成了十萬畝。
能加深朝鮮和鎮江的關係。
同樣,朝鮮國主李倧面色也一臉的hetubook.com.com平靜。
有些朝鮮官員看不清形勢,不如歷史上毛文龍數十萬軍民入境,讓朝鮮官員直面軍威,不敢輕易得罪。
在他看來,給那些聽調不聽宣的軍隊軍餉,還不如拿去給鎮江使用。
鎮江大軍得勝歸來,鼓舞了人心,連朝鮮國主聽聞,都派了賞賜來鎮江。
平安道監司李尚吉,憤憤不平的指責鎮江軍士如何在平安道為非作歹,引發百姓的痛恨。
九月的秋收,可供應九十余萬人口之主糧,也極大的緩解蔬菜,棉布,牲畜草料等民生需求。
將軍去年年中離開金州到鎮江,如今有了大半年未歸,一時間金州上下都翹首以盼。
如今一百四十六萬畝田,三十六萬畝用來種植麻棉,豆等作物。
而又有將軍的嚴令,不得騷擾婦女,既然如此,士兵們不敢違背,但畢竟人性難為。
「成績喜人。」
不過此事有利有弊。
養活鎮江軍,他還是朝鮮的國主。
「去歲,國庫歲入米十六萬石,別收米十三萬石,合計二十九萬石。
一道大工序從頭做到尾,需要豐厚的經驗,但是分成了小節,每個人只需要做手裡的事。
「田畝今年已定,後續新開發出來的田畝,也只能搶種一番,收穫極少。
唐清安其實早就想提出流水線。
唐清安冷哼一聲。
為什麼東江鎮如此舉動,還能在朝鮮獲得國主和兩班的支持,就是因為東江鎮才是朝鮮新政權的依靠。
李成賢去年開始就常駐朝鮮各島,因此對船廠的情況不熟了,聽聞hetubook.com.com此言知道的確無解。
「鎮江軍把守朝鮮門戶,抵禦蠻族,護朝鮮之危,不可不理,就把國內軍餉挪出來。
朝鮮國主李倧說道。
同時承諾,朝鮮國主但有所需,金州鎮江軍民百萬,定然朝發夕至,聽取朝鮮國主號令。
前任朝鮮國主李琿,不論如何也是在朝鮮當朝幾十年,從倭亂中建立勢力,成為一國之主的。
更重要的是,這支上朝軍隊,他的確能指揮的動,金州將軍沒有敷衍他。
派再多的人也上不了手,發揮不了作用,反而造成擁擠,導致船廠管理混亂。」
聽說那蠻族婦女們,不也是出城幾十里迎接嗎,咱們金州婦女,如何能被她們比下去。」
從戰馬,盔甲,武器,火銃,到糧,布,豆等物資,由朝鮮一力承擔。
「哼。」
到了五月,從金州南部旅順開始,到青泥窪,難關,金州城,大小黑山,新金……成片到鎮江。
不過金州將軍索要份額太大,減半吧。」
將軍的話音剛落,有人恍然大悟。
而仍然不夠的,東江鎮軍民蜂擁朝鮮境內,朝鮮史料稱的兵遍滿西路,禍及雞犬。
按照約定,朝鮮應該派出一萬朝鮮軍,和鎮江軍共同防守鎮江,不過七拼八湊,朝鮮最後只派出了五千軍。
金州軍立軍近四年,不少的老軍士還是光棍,而人性的事怎麼扭轉呢。
如今金州將軍提出,借糧三十萬石,豆十五萬石,其餘物資不計,我國是無法支借的。」
金瑬上前一步。
借糧三十萬石,豆十五萬石,青布五萬
m•hetubook•com•com匹,棉布五萬匹,花布五萬匹,胚布五萬匹。
這樣的話,哪怕普通人,只要教導幾遍都能輕易的學會,不像以前要學許久,而且還技術不精。」
「船廠的各序船工大匠,身邊學徒最少的都有三四十人了,已經達到了極限。
「回復朝鮮,兩國一衣帶水,上下之情,不宜阻礙兩國軍民互相通婚。
只有漁場,造船越多,收穫的漁獲越多,每個月都能增加收穫,可以繼續加大船廠的規模。」
軍中將領老軍士,有糧餉和兵餉,所以每個月娶親的不在少數。
而又有朝鮮和前番太上皇送來的物資,耕牛,才緩解了兩地的糧荒,保證了百姓的口糧,沒有耽誤新修水利開墾田畝。
另今年以來,投奔鎮江遼民數十萬,糧草缺口極大,特請求朝鮮國主恩情。
宮中開支,兩班俸祿,合計九萬石,供應鎮江二十萬石,已經全部用完。
「這有什麼的,那蠻族的逆首,前些年佔領了北鎮一帶,又去關外打敗了蒙古。
其實也很好理解。
又有托稱乏糧,責出郡縣,定平以南,則縱兵侵暴,掠奪牛馬,搜刮家藏,沿路一空,民皆號哭。
東江鎮士兵在朝鮮境內大規模的搶掠姦淫,可不是他的兵這麼講道理。
是啊,成績喜人,但是缺口太大了。
其餘小島無法大規模屯田不計,其餘各大島上百,所有文員百姓,都開始了大忙。
馮勝之說道。
「這入朝鮮境內留宿的士兵怎麼辦?」
可以說如今的唐清安之下,能富裕的養活一百萬民。
「將軍不是也說過,和*圖*書咱們金州婦女不弱於人嗎。」
而東江鎮還能維持不潰,就是獲得了朝鮮的支持。
「可是現在兩地人口已經突破了一百五十萬,還有五十萬的缺口,年底更是達到一百萬的缺口,怎麼辦。」
可是這就顯得他不通人情了。
去朝鮮幹什麼,很多將領都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終於,這件事還是被朝鮮官員投訴到了唐清安這裏。
聽到金瑬所言,眾人陷入沉默。
一則流水線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二則事情繁忙,兵事民事攪成一團,事事都急。
「可否把大工序都細攤開來,每個人只做一道工序,如此不是就容易上手了。
那時的朝鮮不一樣沒有應對措施么,看來還是老好人當不得。
哪怕有了漢城巨變,但是朝鮮各地心向前任朝鮮國主的臣將不計其數。
唐清安提醒道。
漁船這幾個月來,漁船數量增加了一百艘,合計兩百七十艘漁船,每月可獲得漁獲接近兩百四十余萬斤海產。
沒有人能理解他的,甚至眼前的文官顧應時都會納悶。
顧應時拿著朝鮮官員指控的書信,向唐清安詢問道。
這兩處才是大頭。
如今鎮江缺馬,請求朝鮮供應戰馬兩千匹,母馬一千匹,火銃五千桿,火藥二十萬斤。
因為不少地方的抗拒,導致去年收入大減。
聽到將軍的話,眾官員都喜笑顏開。
舊田九十六萬畝,新田五十萬畝。
「這主意極好,我仔細琢磨一番,親自去船廠,和大匠們協商此事。」
唐清安帶著馮勝之,顧應時,李成賢準備回金州,一路視察各地的播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