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內訌
至於嚴懲騷擾遼民的朝鮮士兵,權申旭嚴令不得再犯,如有人再犯在,則嚴懲不貸。
對持的朝鮮兵不幹了,紛紛怒斥對面的朝鮮兵。
這些脫產的戰兵,又要回到當初,成為從事生產的農兵,一旦如此,戰鬥力必然下滑。
遼民立刻哭訴。
所以還得指望大周。
而是立刻布置手下的人接管此地。
不然等問題發生的時候,是已經改變不了了。
這個大字,稍微擠出一些水分,就足夠周邊富裕,哪怕這個大字,已經擠了無數回。
八旗兵就佔了不少的部分,又抽調部分的蠻丁上戰場,還有運轉的民夫,以及徵召守城。
湯河的朝鮮營地,不只有數千的朝鮮兵,還有各色的遼民,河對岸同樣如此。
這些差點被拆掉的棚戶區,又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雖然如此,鎮江沒有多餘的糧食,把形勢緊急告知了金州。
數百萬石多出來的糧食,金江鎮沒有,朝鮮沒有,蒙古更沒有,至於蠻族。
並且親自參与接應遼民的行動之中,如果不是一些口音的不同,和金江軍的將領毫無區別。
甚至發生了不少的報復行為,很多蠻人主動離開鄉野,投奔遼瀋各城。
蠻軍倒不是擔憂朝鮮軍的戰鬥力,都是知根知底的,但是遼陽的守軍真的不多。
如此兩便,各做各的差事。
此人竟然說的是朝鮮話。
而河對岸突然發生了騷亂,引起了偌大是動靜,立馬驚動了權申旭。
現在的感覺卻不同了。
更m.hetubook.com.com令權申旭憂慮的是,這駐守鎮江的朝鮮軍,私下說起話來都用的漢語。
原來放在倉庫年余的這些物資,重新都拉了出來。
而駐守鎮江的朝鮮軍,更令權申旭頭疼和震驚。
「至少數十萬。」
無數的遼民,重新湧入了這裏,此地又開始了多年未有的喧嘩,到處都是人。
營口的唐清安,皺起了眉頭。
雙方士兵臉上的神情,氣勢洶洶,絲毫沒有同袍之情的表現,彷彿對方才是敵人。
這數十萬遼民,哪怕手中有糧的,但是要堅持一年半的時間,才能有新的收穫。
就如國內受地主欺壓的百姓,平時如何私下唾罵,但是但凡有新的變化。
兩伙人互不退讓,勢同水火。
很快有士兵通過簡易浮橋趕來告知,對岸朝鮮軍內部打了起來,聽到這個消息,權申旭又怒又無奈。
五千鎮守鎮江的朝鮮軍,加上親近鎮江軍的數千三部義軍,金江鎮已經能影響朝鮮軍隊了。
顧應時和馮勝之商議后,親自帶著糧船去鎮江,並留在當地,主持遼民的大事。
一邊向金州請調糧食,一邊派了官員,親自到湯河組織遼民,並安撫遼民。
惹得朝鮮將領大怒,下令捉捕這些違反軍紀的人,而對面的士兵身後的將領終於露面。
周圍的遼民這才醒悟,此人好像不是漢人,而是朝鮮人。經過這麼多的時日,這裡是朝鮮兵不是金江兵,已經傳開了。
倒是一直憂和圖書慮,生怕蠻兵來攻打此地。
「你幫漢人不幫自己人?」
駐守鎮江的朝鮮軍,兩位千總黑九和大山趕來,聽到權申旭的命令,他們沒有反駁。
士兵竟然也會用漢話回答,令周邊的遼民心中的石頭落下了些,不像剛才那般彷徨。
彷彿他們真的是金江軍,已經忘記了他們原來的身份。
但是這一回的遼民,自己帶來物資的有很多,甚至有的村落搬空了,還有富餘。
「是哪些人?站出來吧。」
這般的情況下,好事就變成了壞事。
除非蠻軍立刻回援後方,阻止遼民的逃散。
以此可以更加穩固家族的權勢,至於對朝鮮的影響,他們如果在乎,朝鮮也不會貧瘠如此。
不過這回周圍的山中可沒有太多的野物,野物們早就學精了,躲入了更深的山中。
奴兒干司遷移來的蠻族,大多安置在遼瀋各地,當初金州,鎮江,復州,蓋州,乃至長白山脈的岫岩,鳳城各地的失去,都沒有引起蠻人的恐慌。
權申旭還以為是蠻兵來襲,導致河對岸的慌亂,不敢怠慢,連忙組織士兵集合。
河對岸。
短短的時日接觸下來,這些駐守鎮江多年的朝鮮軍,軍紀和士氣,遠高於朝鮮衛所軍。
朝鮮衛所軍的將領,當眾嘲笑一聲,這些忘記自己身份的人,帶著自己的手下離開。
加上湧入此地的遼民越來越多,雖然只是經過此地,卻也讓權申旭徹底放棄了進攻的想法。
權申旭兩眼一瞅,就知道矛盾的
www•hetubook•com.com根子在哪裡了。
金江鎮的城外以北,有大片的無人的棚戶區,都是當年留下來的,有官員建議拆除,後來經過商議,得以保留下來。
「軍糧要留下來。」
只一個公正二字,就值得二人死心塌地的跟隨,更不提其他的待遇。
權申旭看在眼裡,認為這些駐守鎮江的朝鮮軍,心中可能只有金江鎮。
此地的形勢,數百裡外的鎮江很快做出了應對。
加上蠻族腹地力量空虛,不可計數的遼民,終於掙脫了枷鎖,無人不開始行動。
正準備派兵過河去支援,但是又感覺不對勁。
金江軍打通了鎮江到通遠堡的路線,朝鮮軍從鎮遠堡打通了到遼陽的路線。
等到明年的時候,蠻族將無法保持八旗兵,因為無人可以供養他們了。
大周雖然破敗,可是他大。
只看到了平遼侯的威望在朝鮮越來越強大,正好他獲得了這個契機,有交好平遼侯的機會。
然後連山關,通遠堡,斜烈站,鳳城,鎮江這條遷移的路線上的大小兵堡,都設立了粥棚,帳篷,以供應無糧之民和遼民休整。
不知不覺,金江鎮已經做到了這個地步。
這股風潮,讓人聯想到了數年前的那次投奔規模,而金江鎮的官員對此極為有經驗。
他畏懼蠻軍來攻他,蠻軍畏懼他去攻打蠻軍。
這些遼民還以為幫他們的朝鮮兵是漢人,對方說的口音雖然有點奇怪,但眾人都聽得懂,是當地話。
如今因為這件事,導致徹底的分和-圖-書裂,連雙方的營地都分成了兩部,互不往來甚至敵視。
五千朝鮮兵合軍之初,還能做到面和心不和。
黑九和大山不以為意。
上下都開動了起來,銜接和默契,導致遼民們一路暢通無阻,每日的終點都有營帳歇息。
這一回改變了行軍目的,轉為接應遼民,朝鮮衛所軍不以為意,倒是這駐守鎮江的朝鮮軍,極其的熱情。
「嘁。」
所以這數百萬石的糧食,現在金江鎮就要考慮,不能等到明年,不然就會陷入被動。
所以遼民居住點頭上的蠻族,大多都是老弱婦孺,和少量的青壯,加上蠻兵都不在當地,得不到支援。
以鎮江官員多年的經驗,很快預計出了這次移民的最終能達到的人口數量。
「金江鎮接下來一絲不苟的配合忠順王,他要海州就給他,我們以此換取這些物資。」
哪怕這些朝鮮士兵是在幫助他們,他們也無法鎮定,不能壓下心中的恐慌。
因此面對村落遼民拖家帶口,並且帶走了村落里的物資,其餘的蠻人都不敢出面。
朝鮮衛所軍負責警戒,和駐紮營地,鎮守鎮江的朝鮮軍,負責接應遼民。
所以遼民們又慌了起來。
朝鮮國內的衛所軍,軍紀敗壞,在朝下國內行軍,就是沿路騷擾朝鮮百姓。
這還是朝鮮的軍隊嗎?
那邊的朝鮮士兵,索要他們的財物,還想欺負遼民中的婦孺,請軍爺做主。
「怎麼回事?」
眾人聽完將軍的意見,立刻開始按照此思路,布置接下來的改hetubook.com.com變。
已經瞭然於心的朝鮮將領,向對面冷冷的說道。
一年多的時間,憑空養活數十萬人,需要消耗數百萬石的糧食,誰也沒有這等本事。
五千朝鮮軍,兩千五是駐守鎮江多年的朝鮮軍,還有兩千五是朝鮮國內的衛所軍。
「他們欺負遼民婦孺,被我們攔住,還想打人。」
他們在朝鮮是受到欺壓的軍戶,受盡了磨難和屈辱,倒是在鎮江,得到了尊重和公正。
唐清安拍了拍輿圖上,海對岸的登萊碼頭,這兩地,有上百萬,甚至數百萬的物資。
多年的熏陶下來,他們自認為自己是金江鎮的人,心中早已認平遼侯為主。
以金江鎮現在的規模,必須把未來的問題都要考慮進去,並作出應對的方法。
此時,權申旭終於過河,趕到此地,見狀喝止了雙方。
騷亂的中心地帶,兩伙朝鮮兵各拿武器對持,雙方互相叫囂。
雖然聽到這些消息,但是並沒有發生在身邊,而蠻族連年大戰,雖然遇過挫,總體上還是沒有大失利。
權申旭雖然看的清楚,但是並沒有打算改變,他是兩班貴族,考慮的是自家的權利。
就這兩部勢如水火的朝鮮軍,權申旭沒有絲毫的信心,能應對蠻軍的進攻。
當本地鄉紳出面說話,仍然很快令百姓相信,立刻扭轉輿論。
蠻族分散到遼民居住點,成為奴隸主,享受遼民的供奉,現在蠻族的青壯。
一名朝鮮將領趕了過來,站在中間,用漢話問起自己的手下們。
所以權申旭很快做出了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