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紅樓從遼東開始

作者:鍵盤戰鬥家
紅樓從遼東開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江鎮的發展

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江鎮的發展

兩者也是一樣的。
匠戶,船匠,軍匠等等,各類不參与種地的人口,就超過了五萬人。
幾名台吉哇呀呀的大喊大叫,朱文面不改色,讓通事幫忙詢問,他們是哪些部落。
又奴兒干司環境惡劣,遼民們在遼東平整土地,興修水利,開墾田畝。
那人告知,原來是關於草原逃人湧入遼東。
瀋陽地利重要,可以供應各地,有了人口,瀋陽就能有繼續,就能舊地供應軍隊。」
他們當然來自科爾沁草原,也正是因為來自科爾沁草原,才敢來金江鎮鬧事。
只金江鎮管控的這些大行業,其中工人就超過了十萬,加上軍隊,高達二十余萬的需求。
如此差別,對遷移到島上開荒的遼民,是很不公平的。
由通事幫忙翻譯。
正是收穫果實的時候,讓他們去奴兒干司開荒,絕對會引起遼民的不滿。
這些草原部落,因此對大周沒有敵意,遵從大周的制度,成為了熟部。
清除了參与過屠城,手沾人命的劊子手后,還有人口二十余萬,需要安置和管理。
巡視完了新金。
唐清安終於回到了金州。
他抬起頭,定下了主意。
那麼對奴兒干司置之不理,連百姓都沒有的奴兒干司,如何能說是大周的奴兒干司呢?
一番做派下來,讓幾名台吉心裏都舒服了。
朱文皺起了眉頭,沉思如何應對此事。
隨著金江軍的勝利。
不久。
建議把乞列迷族,北山族,海西族,葉赫族等族派往各和圖書島,替代原來的遼民,恢復各島人口。
帶了多少人?有沒有發生衝突?」
因此把不是蠻族的部落,這些不會種地的人口,劃清了邊界后,安置其中,由金江鎮和土司頭人共同管理。
台吉們態度軟化后,朱文臉上也開始熱情了起來,主動為幾人出謀劃策,溫聲細語。
開原的駐軍高達兩萬,加上瀋陽的駐軍,糧資消耗巨大,皆由金州供應,長途跋涉,代價高昂。
特別是草原部落,制度鬆散,不像內地。
不論是治理奴兒干司,還是未來遠征多爾袞,或者剿滅赫圖阿拉城,都需要往奴兒干司填充人口。
送走了鬧事的台吉們,朱文繼續回去,處理自己的公文。
這樣吧。
作為成熟的官員。
但是他又不能惹得幾名台吉翻臉。
經過馮勝之,顧應時等的商議,向將軍推薦了原旅順知府朱文,擔任瀋陽城知府。
不但是節度府信任的自己人,也相信他能應對瀋陽複雜的形勢。
此事朱文還真解決不了。
不過鎮江的冰窖,不只是儲蓄漁獲,也會在夏日的時候,為漁船提供冰塊,最大程度的保證漁船收穫的漁獲不腐爛。
如果雙方有敵意的話,這些草原部落也不敢離長城這麼近。
「將軍也是要過年的,而且來回都需要時間,不如你們先回去,開春后再來嘛。」
桌子上堆積的,是需要他優先處理的。
長城保護了內地,讓草原騎手無法突襲,但也使和-圖-書得漢民放棄了長城外的土地。
有人在門外說話,打斷了朱文的思路。
如此是符合金江鎮當前的需求,不然這些留在遼東的部落,只能消耗金江鎮的糧食。
請各位理解理解。
朱文連忙問道。
清晰明了。
奴兒干司幅員遼闊。
突然。
說實話。
金州城有官員與將領們的家眷,軍學堂的學生,還有女子學堂的學生。
朱文不亢不卑。
朱文和將軍熟絡,深知將軍的為人。
草原的牧民,他是不會還的,大周和老奴都沒有還,金江鎮還了,豈不是連前兩者都不如。
向粘花此等人,他們所帶領的部落,就和大周相隔很遠,哪怕越往北,河流越少,土地越荒漠。
朱文見到了幾名鬧事的台吉。
不同的是。
詳細的記錄滿一本建議冊子,加上草原台吉們的事情,一同發往了金州。
不理會大叫恐嚇的台吉,也毫不退讓,反而讓面前的幾名台吉開始好生說話。
水流充足的地區,地肥草茂,吸引了不少的部落遊牧。
他為將軍爭取了一個冬天的時間,來定下此事的調子。
十年前,遼陽城比瀋陽城大。
遼東和草原的接壤地帶,並不代表長城外的土地就不好,比長城內的土地要貧瘠。
理應恢復各族,讓其回歸舊地,恢復舊制土司制度,向金江鎮提供稅收和兵源。
比起遼陽的地理,瀋陽的作用要更大。
科爾沁的台吉們,認為他們既然和金江鎮是盟友,那https://m.hetubook.com.com麼金江鎮就不能影響他們的利益。
「十方寺堡的士兵來報,說有幾名台吉鬧事,守備不敢擅自做主,說請知府協商。」
每到臘八時,就會在河面起冰貯窖,通河運冰貯內窖,進出便利,新金周邊有石河,比金州起冰更容易,所以修建了更多的冰窖。
節度府仍然留在金州,但是瀋陽的地位日益突出,不論是管理科爾沁草原,還是控制奴兒干司。
如果把各部蠻族安置在富裕的沈遼,而辛苦數年的遼民,卻在艱苦的海島上生活。
十年後,瀋陽城比遼陽城大。
屁股還未坐穩,案几上全是等待他審閱的公文,包括朱文從瀋陽寄遞來的公文。
所以他寫下的計劃,考慮過將軍的心思。
是朋友,就要歸還屬於他們的牧民。
不過朱文|做了幾年的官,當官的本能還是有的,拖字訣可以解決大多眼前的問題。
幾名台吉帶著數十人,在兵堡外駐紮,他們還真不怕。
朱文走訪了各族后,回到書房開始寫下他的建議。
「各位台吉的要求,本官已經清楚,我們金江鎮和科爾沁草原是盟友。
老奴征戰八方,多次派軍東征,打敗收服了眾多的部落,除了極遠的高山老林沼澤,苦寒之地外。
遼陽,瀋陽田畝充足,地理優越,但是人口不足,可以建議島民遷移到此兩地。
我一定會立刻派人,去告知將軍,並請將軍立馬做出決定,不讓盟友吃虧。
大周的官員們,觥籌交hetubook.com.com錯,草原的台吉們,載歌載舞。
此事雖小,卻不好處理,難怪軍隊不願意管這件事。
「比起草原人,吉里迷人、苦夷人,苦兀人,達斡爾人等,蠻人更會種地。
台吉們被朱文的熱情感化,都覺得是自己人,因此沒有懷疑,痛快的告辭。
來自哪裡,何事不滿,目的是什麼。
不過。
得知瀋陽知府請他們去瀋陽,他們也毫不猶豫,在駐守十方寺堡的金江軍士兵們的注視下,大搖大擺的離開。
加上科爾沁草原上經常有部落南下投奔,以及赫圖阿拉城收攏的漢人等等。
例如以前開發海島,除了少數的島嶼,大多海島的水源不足,島上的生活條件也不好。
為了儲蓄漁獲,金州城沿著護城河,修建了不少的冰窖。
不光供應當地,也供應金州。
不久就要下雪,事情也不大,以我們雙方的交情,沒必要火急火燎的。」
事情做全。
特別是臨近冬天,草原的牧民經常會逃入南方,以前遼東都司收攏,後來老奴收攏。
新金的後方是金州城。
朱文不但沒有放眾人走,還宴請了眾人一番,才讓台吉們高興的回去。
而強迫前面的只會遊牧和遊獵的民族,在遼東種地,不光效率低下,也耗費大量的糧食。
十方寺堡的長城外,就有數條大河,延伸出來的支流,形成了遼河套。
將軍和巴圖魯汗定下了雙方結盟的誓言,不代表下面的人沒有意見。
趁著下雪前的功夫,他巡視了各大兵工場所和_圖_書,然後去了新金最大的冰窖。
從小吏做起,八年間,一路升任金州兵備道僉事,屯田道官,旅順知府。
特別是北鎮到奴兒干司,越是靠近南方的土地,河流就越多,是可以種地的。
鹽場的鹽工,礦場的礦工,長白山的伐木工,漁政抹鹽工,船工,採集人蔘的參客,還有濟州島馬政等等。
但是你們知道,我只是一個知府,雖然傾向各位,但是此事我做不得主。
以及女子學堂周邊的被褥廠,軍服廠,乃至製作旗幟,鎧甲上的絲綢布料等工序的女工。
隨意拿起一本公文,唐清安翻閱后,皺起眉頭。
唐清安不在金州。
含括了科爾沁部分草原部落,各部蠻人,逃入的漢人,吉里迷人、苦夷人,苦兀人,達斡爾人等等。
「巴圖魯汗才回去草原月余,據說與將軍談的融洽,好端端的,為何有台吉們來鬧事呢?
「台吉鬧事?」
兩者是一樣的。
鎮江是遼東,除了新金城外,另外一處冰窖最多的城市。
好像什麼都說了,但是細想下來,又好像什麼都沒說。
兩萬福建移民,已經安置在遼陽,建議以後的移民,皆安置在瀋陽一帶,優先恢復瀋陽的人口。
隨著遼東田畝的增長,各島的遼民紛紛回到了原地,除了極少富庶的島嶼,還有眾多的島民要求回歸家鄉,導致島上人口不足。
現在的金江鎮,同樣會收攏。
一定會照顧盟友們的利益。
大周的百姓流民遍地,四處乞活,草原的牧民生活艱辛,往南求生。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