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初唐:開局告訴李二我是穿越者

作者:擺爛11
初唐:開局告訴李二我是穿越者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十五章 再立功

第六十五章 再立功

看到李二生氣了,李重也不說了。
等到李重離開了以後,李二便心想,節制點是什麼意思?
直接給李二一堆百姓的意見反饋表,當然是科學院的人代寫的,這直接就能說明這東西到底有多好。
李二事後問了問李重原因。
這才是他們所追求的!
「皇后!」
他也沒說讓李重教杜荷。
李二無話可說。
旨意很快便傳到了杜如晦家中。
其實杜荷現在年紀也不大,應該差不多跟李承乾一樣,不然,城陽公主那裡輪得到他,只能說,大唐的這些開國功臣,一般生育的時間都很晚。
看到沙子終於被一點點地燒融,說實話,李重感覺也不是很難。
李二這才明白。
李二便問道。
可能是李重不願意教?
反正,他知道,鐵、銅這些肯定不能有。
他只是讓杜荷陪太子一起讀書而已。
絕對不是因為這東西老值錢了。
看到打穀機,看到曲轅犁,再看到陛下心中對自己的牽挂,給自己尚且年https://m.hetubook.com.com幼的兒子封爵,杜如晦也是感激涕零。
李重也道:「陛下請謹慎考慮。」
氣氛有點微妙。
就是可惜不能入東宮。
就這樣大概是過了一個月吧。
李重便道:「就是這杜荷慫恿李承乾造的反。」
就讓人去外面,見到石頭就帶點回來,一點點地嘗試。
就是這原材料的純度,還需要再甄選一下。
甚至……
像杜荷這樣的子弟,要想重新恢復家族的榮光,也只能是鋌而走險。
只要多嘗試幾十種,終歸有一種,應該是能起到作用的。
杜如晦一死,整個杜家肯定要衰落。
不過想想李重是太子太師,對太子的教育的確是有那麼些話語權。
不過好像這個陪讀,也的確侵犯了一點點李重的職權範圍。
房玄齡:「……」
可具體拿什麼當助熔劑,這個李重也不太清楚,反正……
長孫無忌:「……」
經過了差不多兩年的田間實踐。
和-圖-書後,他就鎖定了鈣,比如說這純純的生石灰就挺好。
李二死死地盯著李重,這人整天要自己的麗質,他就感覺對方沒安好心。
具體有多好,李重已經不想再解釋了。
李二很不滿。
李重這才停下了腳步。
「怎麼,李重你也要阻止我?」
李二直接說了一句。
因為他要的是儘可能無限接近透明的玻璃,而不是五顏六色的。
感覺……
李重的打穀機跟曲轅犁,也受到了一致的好評。
剛剛還覺得李重沒安好心呢,結果看到了李重毫不猶豫地走了以後,又心裏有點不舍。
然後感慨一句道:「可惜杜如晦不在。來人啊,把這謄抄一份,送到杜如晦的府上,讓他不用擔心,好好養病。另……這些年來,杜如晦一直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也是因為這樣,這才病倒的,他已經是國公,也就不封了,就封他的二兒子杜荷為新豐縣縣男,同時入東宮,與太子一起讀書,讓他心無牽挂。」
應該是和-圖-書助熔劑。
既然杜如晦要離開他了,李二也只能是用這樣的方法,在杜如晦死前,儘可能讓他安息。
見李二也不說話,李重便說告辭。
只不過現在南方的人還很少,還遠遠無法跟北方比。
讓人搭好了爐子,然後把沙子跟從鹽池裡得到的東西混合在一起嘗試地燒了一下。
「所以你是擔心他會讓太子再次造反?」
而是,這是完成了一項重大研究之後的那種收穫的滿足。
因為根本不需要。
這東西半天都不見融化,有融,但融的不多。
有了這些評價,那李重的底氣也就多了不少。
李二看完了李重的數據,也傳下去,給房玄齡跟長孫無忌他們看看。
其實北方不太需要曲轅犁,倒是南方,十分需要這個。
要是家家戶戶都能有一個這樣的打穀機,估計從此打穀場這個專有名詞就要從百姓的口口相傳中消失。
李二:「那你的兒子就很好了?」
不過這年紀不大,就直接封爵,也屬實是對杜如晦家m.hetubook.com.com不錯了。
李重便道:「我兒子……說實話,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我是個只管自己快活的人,所以,我都不太想理會他們。到時候,長大了,直接丟國子監吧。」
怎麼現在杜如晦的兒子杜荷也這樣。
李重就知道,這應該還差點什麼。
而李二,也是在想著,為什麼李重會阻止。
算了,李二很快便妥協,說道:「那就新豐縣男保留,入東宮陪太子讀書的事,以後再說。」
李重便道:「你要封杜荷為新豐縣縣男,我不阻止,你封藍田縣,我也不會吭一聲,但入東宮,我反對。」
在進行與直轅犁的對比實驗之中,五十組實驗,五十組都覺得曲轅犁使著更好,比直轅犁更靈活,而且用著更順手,原本只能耕一畝的,現在一畝半,好像都尚且還有餘力。
這杜荷對大唐有半點貢獻么?
而曲轅犁,效果也不錯。
回到科學院。
當透明玻璃水最後被燒出來的時候,只能說饒是科學院的人,都不禁有些激動。
和-圖-書乾脆,李重也是拿著這三樣東西去見李二。
「虎父犬子,說的就是這種吧,其實房玄齡也是。咳!包括陛下你也是。」
而與此同時……
只見李重搖了搖頭,回道:「不,我並不擔心這個。我是不能忍受,太子的身邊竟然會有這樣的豬隊友。他就是造反成功了又如何,沒有人會服太子的。我喜歡跟聰明人在一起。」
其實想想也是對的,要是太難的話,古人又怎麼可能燒制得出來。
一旁的魏徵,也是看不下去了,道:「陛下你最近封官封爵是不是太過於隨意了?」
看了一眼李重,這個就算了。
當然肯定不是喊李重的,他是說皇后的病。
結果……
以前把小麥從麥稈上打下來,打得腰酸背痛,如今手腳並用,又快又好。
便也覺得合理。
唔……
「……」
三人都看不懂了。
時機也算是合適了吧,便道:「要注意兩點,第一,平常住在什麼地方,就儘可能地住在那,以不變應萬變,第二,陛下最好是能節制點。」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