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初唐:開局告訴李二我是穿越者

作者:擺爛11
初唐:開局告訴李二我是穿越者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百八十二章 元亨二年

第二百八十二章 元亨二年

等熬過了大朝會後,接下來還有精力的,就繼續找個地方,接著宴飲。
這就讓他們有點看不懂了。
這才是他心中最完美的女婿的人選。
要想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必須先是以武入道,然後再從文,這樣可能會比較好一點。
而光只記住這幾個人肯定是不行的,比如說漢朝的一些臣子,以及這些臣子之間的關係,對大局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否則……
李重自然是第一時間回家的人。
畢竟這一般的普通老百姓,他也培養不出這樣的氣質來。
喝完了花椒酒,也聽完了兒孫賀歲的祝福的話,要不是自己不會寫詩,不然李重高低就寫兩首了。
比如說當個投降派什麼的。
到時候他怎麼給兩人上課。
像他這樣的人生,應該算是完美了吧。
這跟那種十分死板的背書的方式,明顯不同。
咳!
因此等凌晨一過,算是守歲意思了一下,李重緊接著便回去睡覺。
除了學習漢朝的歷史,以史www•hetubook.com.com為鑒以外,這兩人的武力值也得提升一下。
李重採取了故事代入的方式,讓兩人置身於那個時代。
接下來,他還要給姚元崇以及張仁亶備備課。
這……
守完歲,李重的年齡便又大了一歲。
文景之治,也最多只是知道國家的百姓過得好像還不錯,賦稅比較低。
這練習武藝,然後知兵,這一點也十分重要。
而已經沒有了精力的,便都紛紛回家休息。
不過好就好在,目前他的頭髮還沒有出現過一根白頭髮。
到了這一年,李重已經是五十六歲了。
在家裡建一個圖書館。
在睡之前,還不忘跟麗質又纏綿了一番。
……
他們這一家的文化底蘊挺低的。
再怎麼說,經過這近三十余年的迅猛發展,大唐也是時候該好好地享受享受了。
當然,也可以直接文武雙修。
這些,他都要自己一一過一遍。
畢竟這大唐,一年到頭,也就這麼一次和-圖-書聚眾酗酒的機會。
自己恐怕也是長壽之相。
這年前最後一次的見面,就這樣了。
「丈人您說的這些,都有什麼確鑿依據么?」
之後李重便又道:「今日只是給你們說一個大概,後面,還要一點點從細微處進行分析推理。」
估計其實是寒門吧。
不過李重懶,這孫子的教育的問題,還是交給李恬他們自己解決吧。
說白了!
這大朝會,每年都要舉行。
人家之所以能夠當上太子太師,那肯定有人家的道理。
似乎還有孫子。
可惜!
而且在關鍵的時候,也缺乏了殺伐果斷的品質,很容易就會掉鏈子。
不過來來去去無非也就是那些流程。
大唐比較注重五經,而李重竟然上來不是教這些經典,反而是讓他們列出漢朝四百年歷史。
而且……
只能說……
只見,姚元崇有點懷疑李重的推理。
而兩人,也是趁著這個機會,回家跟自己的阿耶阿娘相見。
何謂知兵,不是https://m.hetubook•com.com說你讀了多少本兵法書籍,就算是知兵。而是很簡單的,當一支好幾萬的大軍交到你的手裡,你該怎麼行軍,怎麼安排人,軍隊的吃喝拉撒,這些你都必須要做到心中有底。
所以……
如今,也就是自己的兒子、女兒這些,還需要自己再操心操心。
這才叫知兵。
想來……
從新年伊始,李重便一邊對外求購各種書籍,因為已經決定好了要在自己家裡打造一個圖書館,一邊,也是一點點地摸熟摸透漢朝的人跟事。
除夕一過。
而年輕人肯定沒有辦法那麼早睡。
李重就是希望日後兩人能夠出將入相。
就總覺得,文人的膽子一般都太小了,一上了戰場,就很容易被嚇尿。
既然是自己的女婿,那當然是要往最完美的方向去培養,不是說以後就一定要讓兩人去打仗,去建功立業什麼的,其實那樣也會讓自己女兒擔心。但最起碼,自己的眼界首先要開闊,胸襟要大,如此,兩和*圖*書人將來的成就才會大。
然後……
李重也沒想到,這張仁亶家裡窮歸窮,但是,卻也還是知道一些道理的。
便頷首道:「不錯!差不多就是這樣。」
回到家的同時,兩人也將這大半年的時間所學的東西,都告訴了自己的阿耶阿娘。
然而……
因此,李重也是想著。年後……
實話實說,你說唐代的事,李重那是相當清楚,可這漢朝的事,說真的,他也不太了解。
所以……
「抽絲剝繭。另外……這眼看也快到年底了,就先給你們放假,到了正月二十,你們再回來讀書吧。」
更別說……
雖說,李重明知道,要是他不插手的話,說不定就會富不過三代。
至於這知兵……
到了第二天,便是元正。
不過李重就不行了。
自己是不是該花大價錢,去採購一批書籍回來。
這裏還是洛陽,商旅交通都十分便利。
然後這一年新年的氣氛,也只能說相當地濃郁。
李重看著自己的妻妾,一個個都打扮得靚麗和圖書動人,心中也不由覺得很是滿足。
因為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子孫後代,起碼,這書你不能沒有吧。
然後就是漢武帝。
李重始終覺得,當一個純粹的文人是沒有用的。
卻也更加地激發了兩人的興趣。
李重想了想,感覺也只能是把他們給丟到西域或者是遼東。
不過,人家現在是丈人,丈人怎麼說,他們便讓自己兒子也跟著怎麼做吧。
像宋朝的那些人。
然後不等李重回答對方,張仁亶便叉手道:「這不就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
當然!
這入相,有李重在自然是沒什麼問題。
他知道的最多的,也就是劉邦打仗好像不太行,第一次跟匈奴打起來,然後就被匈奴給圍了。
誰讓李麗質今天一身珠光寶氣,珠圓玉潤的。
說起來……
到了正月二十這天,姚元崇跟張仁亶也回來了,這課上的也就相對來說,很輕鬆了。
假如你現在是漢朝的開國功臣某某某,如今,漢朝正面臨著什麼樣的問題,然後你會怎麼做?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