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

作者:秋來2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根據地 第1186章 遼人弒主

第二卷 根據地

第1186章 遼人弒主

「豪格還沒有從朝鮮順利撤出來。」多爾袞頓了頓又說道:
或者說這個稱號對於他們自己而言有著極大的士氣提成,對於敵人有著極大的恐嚇威名。
單純的糧草運輸,半路上的損耗,就讓他心疼不已。
但目前而言,他布置下的陷阱,又失去了一個。
多爾袞對大玉兒誇讚賀今朝感到不解,連忙詢問緣故。
「就放在寧遠等地吧,東北地區覆滅滿清之後還是要開發的,否則不知多少年後,還會出現另外一個異族政權的。」
得虧皇太極搬回一成來,大量採納漢官們的建議,遼人叛逃,都殺了怎麼能行?
「好。」
現在的大清完全是一己之短攻敵之長,他們不戰敗才怪呢。
待到眾人走後,大玉兒手裡揮舞著團扇,詢問最近的戰事局面是否極為惡劣?
想要在背後搞偷襲,不給你機會。
「嗯,輿論輔助軍事行動就可。」
連帶著賀今朝分裂大清滿漢政策的一貫下發,底層的溫順的「屁民」們也開始搞事情。
現在更加完蛋。
將領變得惰怠,士卒變得沒有鬥志,只想著擄掠,車、梯、藤牌不良。
多爾袞面對這個爛攤子,也沒有想著要稱帝的事情。
賀今朝對於遼東的戰事並沒有過多關注,他相信經過這麼多年戰事錘鍊的大將們。
不僅皇太極的努力被放棄,連帶著努爾哈赤的努力都白費了。
或者說遼民沒有其餘的選擇。
況且有大玉兒的兒子順治在外,她很是在意自己兒子皇帝的位置能不能坐穩。
因為在他的計劃當中,寧遠城糧食足夠石延柱等人守到明年,只要拖上一拖,作為牽制錘匪的一顆釘子。
尤其現在是主少臣強的局面。
像濟爾哈朗目前還得站在順治旁邊,以防止多爾袞的勢力突然發難,或者說是相互制衡。
可是賀今朝直接把叫數個將軍分別出擊,他坐鎮後方治理國家,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
前不久才把下令放棄錦州、松山等地,李定國立馬對寧遠直https://www.hetubook.com.com接轉圍為攻,且迅速攻破。
守城面對錘匪是沒有什麼優勢的,那就只能打|野|戰了。
以至於如今的大清政權下的滿漢矛盾急劇增加。
特別是洪承疇手底下的綠營兵,這些人多爾袞訓練歸訓練,也是不相信的。
待到李定國揮師佔據錦州等地,想要攻打廣寧的時候,還得防備背後的力量。
賀今朝又想起一件事:「對了,背叛高闖王的一斗谷和乾公雞二人找到了嗎?」
多鐸,此番你帶領兩萬人前去同武大定對陣,他作為側翼,人數也不是很多。」
多爾袞能派出去的統帥,也不是很多。
「莫不如依靠廣寧周遭的堡壘,甚至可以另設營寨,以作犄角之勢。」
石延柱、巴哈納戰死沙場,錘匪不僅對內放了重兵,對外也不斷的派人巡邏,就是要切斷寧遠同內外的聯繫。
大清士卒是極為不擅長的。
這種猜疑裂縫一旦形成,甭說幾年,就算是十年也無法彌補,只會更加的惡劣。
面對錘匪的戰事,接連損兵折將。
反觀滿清,多爾袞根本就耗不起。
松錦之戰後,滿清已經有兩三年沒有休息了,又派前阿巴泰出兵,想要通過擄掠快速恢復戰爭當中所損失的元氣。
誰都不想大清完了。
「這麼說,我們守衛廣寧也無濟於事,還會重蹈覆轍?」多鐸坐在椅子上攤攤手說道。
尤其是在平原上,絕對不能同他們爭鋒,故而才會轉為守城作戰。
打仗的大多數時間,都是雙方的士卒等待著進攻,等待著吃飯睡覺,等待著行軍。
「海州等地還得派人前去防守,絕不能讓武大定等人順利進攻,威脅遼陽,亦或者渡過遼河,配合李定國夾擊廣寧北鎮。
「賀今朝當了皇帝越發穩重了。」大玉兒悠悠的感慨一聲。
如今的局面,也只能靠著多爾袞力挽狂瀾。
但洪承疇心中卻是篤定滿清被錘匪所滅是一定的,賀今朝他覆滅大明有著豐和-圖-書富的經驗,現在更知道怎麼放滿清政權的血,以及如何更好的扒他們的皮。
現在賀今朝建立了大夏帝國,對於以前那套潛規則是否還要延續,全都在他自己想不想。
「石延柱一死,那其餘漢八旗士卒對於滿清韃子見死不救,心裏就得有主張了。」
多爾袞與大玉兒之間至少目前還沒有什麼「情愫」可說。
也讓多爾袞更加的不甘心。
不如帶領他們去打大明,以漢攻漢,對於大金/清才是最有利的。
洪承疇捏著鬍鬚道:「若是完全放棄遼西,那便沒了爭雄的機會了。」
再加上努爾哈赤的政策根本就不得人心,他把女真貴族的民族壓迫強行轉移到漢族百姓頭上,一步步的奪取土地和人口,踏著千萬人的屍骨登上了東北地區最高統治者的寶座。
隨著八旗的戰敗,以及大夏取代大明,戰事越打越贏。
一旦丟失,錘匪的兵力就能壓到盛京周遭。
石延柱等人的身死對於滿清漢臣打擊不小。
可無論是敵人還是麾下的將士,都願意稱自己是錘匪。
那片需要防守的土地幾乎全都是大清高層的農莊,與其便宜錘匪,不如自己先用了。
針對於寧遠城的失手,多爾袞是有些難以接受的。
探馬飛報盛京。
賀今朝聽完之後點點頭,不說舉全國之力,單是兩省之力就能夠支撐這場戰事長久的進行下去。
多爾袞對洪承疇的話表示贊同,隨著錘匪在遼東的強勢崛起。
幾方勢力多是想要幹掉其餘勢力,只有我真正掌權,才能帶領大明/清走向強盛。
阿濟格對於大清的戰敗感到十分憤怒。
「明白。」
守城。
「陛下,逃亡我軍的遼人越發多了,是把他們安置在寧遠周遭,還是直接遷回北直隸?」
他投降大清較早,除了三王那是千金買馬骨的存在,這幫漢臣當中石延柱還是挺有牌面的。
結果就這麼被錘匪給砍了腦袋!
結果李定國真他媽的穩紮穩打,拔了多爾袞安置和-圖-書下來的這顆釘子。
滿清韃子執政,對待百姓屬實是更加不當人的操作。
有什麼事,多爾袞在朝堂內給他頂著。
不要以為到了危急時刻,大家要團結一心,共同抵過難關。
「石延柱等人戰敗的消息是瞞不住的。」
而是要積極把大清各個力量都凝聚在一起,用來抵抗錘匪的軍事威脅。
攻堅以及守城全都是滿清的短板。
遼民沒有迎來救世主,反倒迎來了對他們更加壓迫以及歧視的政權。
連小玉兒都是皇太極為了加強同蒙古關係,以及監控多爾袞,應塞給他的。
可是再退走,那就十分的難受。
一旦遭遇了錘匪的頑強打擊,他便手足無措,只想著斷尾而逃。
本來田地里收成就極為困難,一旦被他們壓制,那想要種田回血也就難了。
他現在就是一個鷹派,十分憎恨多爾袞的鴿派行徑,認為他對於錘匪過於懼怕,以至於大清棄地數百里。
他們認為只要帶領自己所部的精銳出動,錘匪必然大敗而歸。
遼民除了要受明軍欺壓,待到滿清佔據關東后,還要受清軍的欺壓。
顯然李定國是做到了。
只到了戰場上火併的時間反倒是算不得多。
別看都要到了危急時刻,想要當皇帝的腦子,都是不正常的,會幹出許多不符合邏輯的事情來。
自是有巡邏的錘匪士卒看見,可以接應人。
可以說,賀今朝把手中的全明星陣容都給派出去,只留下幾個人分別鎮守周遭。
作為皇太極的枕邊人,有些人和事,在兩人事後等待cd或者皇太極進入賢者時間的時候也會說。
遼人又開始動起來,反抗滿清,奔入大夏的懷抱。
外部又有巨大的軍事壓力。
這些遼人把自己腦袋上的辮子割了,裹著滿人腦袋當作投名狀的事,屢禁不絕。
「博和托所言寧遠城的法子便是大炮一個勁的轟擊,錘匪火炮又打的准,自從恭順王孔有德戰死後,我大清的炮卒便十分稀少,縱然有火炮,也無法同錘匪匹敵。」
嘴上和圖書該罵罵,可行動上依舊是服從指揮。
「武英郡王再請戰。」
待到眾人退卻后,多爾袞留下多鐸,叫他莫要放鬆警惕,萬一糧草供應不及,可以就地取糧。
他們還不如投降蒙古人,至少興許還有機會在蒙古那裡成為「大地主」,變為人上人!
要不是錘匪大張旗鼓的掛著石延柱等人的腦袋,多爾袞都懷疑他們是不是率部投降了。
滿清靠著八旗強橫的軍事能力取得勝利,但這個勝利即不能持久,也不能鞏固下來。
尤其是紅夷大炮運輸困難,不容易跟上。
「陛下,清軍雜兵死的差不多了。」徐以顯捏著鬍鬚笑了笑:
作為皇帝,身家性命已經是百萬千萬人的衣食所在了。
況且他們本就不擅長種田,而是多靠著搶掠明軍以及百姓,還有走私等,才能維持住養這麼多士卒。
多爾袞再次站起身來,走向地圖,仔細觀摩,廣寧等地是絕對不能丟的。
即使發生了,遼人不是逃亡明軍那裡,便是跑到大山裡躲藏,多是會被抓住。
可就是這些後勤乾的事,賀今朝麾下的大夏士卒要吊打滿清的後勤供應。
許多遼民不滿滿人的統治,或者說錘匪下發了懸賞令,他們就開始「弒主了」!
絕不能因為顧及什麼,就錯失良機。
長期的緊繃,再加上明軍一點都不敢抵抗,連剛打完松錦之戰的統帥洪承疇都帶人往山西躲避。
多爾袞對於大玉兒也並沒有多少隱瞞,或者說沒有必要,雙方之間的信息總得及時溝通。
錘匪在遼東表現的過於兇悍,可以說把他們都給凝聚在一起了。
此時聽大玉兒表態,多爾袞也明白了兩黃旗主要將領的意思。
所以他才會派多鐸去護住大家的利益。
這幾年大清的戰事都沒有停過,早在松錦之戰的時候,皇太極就撐不住了。
就算賀今朝已經建立了大夏王朝,對外宣傳是大夏的士卒。
要是這都滅不了滿清,賀今朝也不知道要說什麼了。
現在連帶著寧遠丟失,錘匪軍事上的勝利https://www.hetubook.com.com,還沒有打醒一些滿清貴族。
按照錘匪以前的規矩,本應該放回去的漢八旗的士卒沒有一個被放回去的。
多鐸明白他親哥的意思。
皇太極當了皇帝之後,尚且要親自沖陣。
遼民指望明軍保護他們,那簡直是不知道明軍有多爛。
一旦丟失了海州等地諸王的莊園,那就更沒有人聽從他的命令了。
一想到這裏,多爾袞就覺得頭疼。
外部的壓力可以極大的緩解內部的矛盾。
滿清在佔據遼瀋初期,就處於廣大漢族百姓的包圍當中,是極為孤立的。
努爾哈赤定下的亦農亦兵,完全是按照大明模式走的。
範文程臉上露出凝重之色:「若是讓武英郡王放手一搏,也未嘗不可!」
現在因為征戰,八旗士卒一般沒法種地,只能一直都在前線待命。
「我不願意我兒成為亡國之君,攝政王也不願意自己成為亡國之臣,所以接下來該如何做,我會全力支持你的。」
大玉兒搖搖頭,看著多爾袞道:
李定國的捷報迅速傳到了京城。
以前這種事很少發生。
範文程捏著鬍鬚開口道:「除非我們想法子殺掉錘匪那些操炮的士卒,才有機會戰勝他們。」
免得出現什麼差錯。
多爾袞執政后,本想著大展宏圖,可內部聲音不夠統一。
一副老子殺人不眨眼之類的buff。
在清廷而言,反倒沒有什麼女子不得干政這種「祖訓」。
現在遼人殺了主子之後,便拿著主子腦袋逃亡錘匪。
又一次全軍覆沒,連點內部消息都沒有給阿濟格送來。
尤其是努爾哈赤沒有開一個好頭,根本就不是什麼懷柔政策,赤果果的殺戮以及搶掠,把他們強行變成奴才。
洪承疇對此看的極為清醒,韃子自從與大明交戰以來,皆是鐵騎賓士,衝突蹂躪,明軍無不潰敗。
可是對於多爾袞的命令,阿濟格真沒本事敢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為的狠話。
遼民的不斷叛逃以及反抗,使得努爾哈赤實行屠殺、武力鎮壓,更是深深種下了民族仇恨的種子。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