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唐:我穿越唐朝當相師

作者:明月壇主
大唐:我穿越唐朝當相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72章 推行《均田制》

第72章 推行《均田制》

這時鄭柏萬說道:「李大人,土地是流民的命|根|子,現在有了命|根|子,才能留得住流民,這鄉村治理也要跟上。」
利用這一方法,要將大量隱漏、逃亡的農民轉為郡衙編戶。
全場鴉雀無聲。
通過納籍定樣,剝奪那些士族豪門控制的依附民,削弱其經濟勢力,從而達到增加郡衙的賦稅收入的目的。
「大家都知道,滎陽已經進入穩定期。也就是說,滎陽經濟需要快速地復甦。」
編入民戶的軍戶不再存在,但軍人軍籍依舊,與軍府的關係也沒有改變。
李績猛然臉色一沉,「他們為啥要鬧事?」
等了半個時辰,李績見大家靜下來了,他朗聲說道:
鄭山早已將飯菜安排妥當。
滎陽樓是鄭山經營的一家酒樓,吃喝玩樂住,樣樣齊全。
李績向大家道聲招呼。
實際上可用的均田,只是無主田和荒地,農戶可受份額,佔比很小。
在徭役方面,男丁21歲必須服正役,直至60歲,每年服役一個月。和圖書
「什麼事,這麼慌張?」
鄭柏萬忙說:「是啊,現在各地烽火連天,能保持滎陽穩定的發展局面,這都是李大人您治理有方啊。」
李績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提出來,
鄭柏萬笑著說道:「李大人放心,我們一定按規定辦事。就是眼下,這人力可能不足。」
李績很滿意,參加會議的一百位富商紛紛簽下保證書,願意帶頭繳納賦稅,支持郡衙的土地改革。
「那好,鼓掌通過。即日起,滎陽課稅徵收組就在商會掛牌成立。」
「諸位,請坐下。」
鄭山忙說道:「返鄉的農戶多了。按人頭徵收,那摸清人口底數是第一步。」
李績規定,丁男每年服兵役一個月,服役時的衣糧裝備由個人負責。
「密縣縣令急報,譚家灣譚氏世族聚眾鬧事,組織鄉勇千餘人向縣衙進發。」
「鄭會長,這滎陽稅賦征繳的事,那我就交給你們了。有難題,給我說。」
無論在役、在軍或在家,凡屬軍役範www.hetubook.com.com圍內的事,都歸軍府管理。
依靠通濟渠暢通的水路交通條件,南來北往的商賈巨富就紛紛在滎陽入駐。
李績握著鄭柏萬的手說道:
李績停頓一下,「大家有沒有不同的意見?」
鄭柏萬陪著李績在主桌坐定。
鄭柏萬問道:「剛才李大人已經將均田制的內容給諸位講明了。大家怎麼做,都清楚了嗎?」
「免役收庸」,由於年齡提高后,在原先21歲授田的規定沒有改變的情況下,農民在達到授田年齡以後,就可以有3年不納租調,不服徭役。
李績心想,穿越到大隋末世,咱不能像猴子掰玉米,掰掉一穗丟一穗,最後是兩手空空。
他看看鄭柏萬,嚴厲的說道:
鄭柏萬說道:「李大人的判斷很精準,現在雖然滎陽郡縣基本穩定,但是前期戰亂,人口銳減,荒蕪的土地很多啊。」
「還請諸位富商帶帶頭,均田制不是萬能的,最起碼可以增加軍費收入。」
「李大人https://www.hetubook.com•com,現在都是世家、豪強、軍閥佔據大量的土地,這些人,你能控制得了。」
「這個題破的好啊!推行均田制,關鍵要人口增長,土地增加,戶籍管理要穩。」
「鄭會長,中午我留大家吃個飯,也亮明郡衙的態度。對於守法經營者,我們會保護你們的合法利益。」
申報不實者予以處罰,併為此制訂「納籍之法」,也就是制訂戶等和納稅標準的辦法。
「鄭會長說得對,民以食為天。食以土為安。要讓流離失所的農戶返回到土地上來。減少荒田。」
滎陽樓二樓,一個豪華大廳里擺著十張豪華餐桌。
李績心想,只要把土地畝數摸清,強化戶籍管理,跑冒滴漏就會減少。
「我主張推行的賦稅制度改革,也是借鑒北齊的改革經驗。當然,高祖文皇帝已經破題。」
規定50歲以上一律免役,可以用錢、物、布帛,代替防戍兵役,稱為「免役收庸」。
李績笑笑說道:「大家有什麼意見和建議和_圖_書,可以提出來,不發表意見,那我可就這樣做了。」
「人力問題,你不要擔心,我的親兵營隨時可以出動。主要還是依靠各縣的徵收力量。」
鄭山忙說道:「李大人,我已經早做安排了,就在二樓餐廳,一共十桌。」
為了做到課徵的公平,李績要求滎陽區域富商豪族的隱戶,必須要獨自設立戶籍。
他用嚴厲的目光看看在座的各位富商,他說出自己的想法,讓這些富商去討論。
以此作為郡衙編定戶籍的依據和基礎。
李績統一要求,全郡各縣每年1月5日縣令出查,百姓300家至500家為一團,依定樣確定戶等,寫成定簿,這就是「納籍之法」。
解決田賦徵收問題,李績又開始考慮徭役。
李績接著說道:「鄉村的人口已經統計上來了,今天的問題,就是那些商戶家裡的小廝、女婢還沒有完全統計清楚。」
穩紮穩打,現在當務之急就是把滎陽治理好。
丁男服役期間,租調全免。
李績對兵役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https://m•hetubook•com•com,改革的核心內容是把軍戶編入民戶。
李績大聲說道:「我已經安排各兵營,讓兵士參与屯田,儘快讓荒蕪的土地綠起來。」
「下面,我宣布一項任命,任命鄭柏萬為滎陽賦稅徵收組組長,鄭山為副組長。」
李績還把每年服役日數改為20天,調絹由原來的四丈減輕為兩丈。
這次改革的實質是變兵民分離為兵民合一。
李績的縱論,與會富商紛紛點頭應諾。
李績來到三樓的滎陽商會,滎陽商家代表,紛紛站立起來迎接。
李績忙說道:「土地誰掌控是面上的問題,關鍵不能隱瞞畝數,不能隱瞞人口。」
「報,大人!」
這一天吃過早飯,李績就帶著宇成來到滎陽樓。
鄭柏萬的話音一落,親兵營都尉宇成急匆匆地跑進來。
「大家快點落座,李大人要致辭了。」
「好好,會議就到這裏。諸位富商請到二樓用餐。」
「人口普查已經告一段落,各縣上報的戶籍情況,我也仔細的看了。新增人口達到10%以上,這是一個好勢頭。」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