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唐:我穿越唐朝當相師

作者:明月壇主
大唐:我穿越唐朝當相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159章 飛毛腿將軍

第159章 飛毛腿將軍

由於連年災荒,他和窮哥們上山當了綠林好漢。
小楊大聲說道:「好,你辛苦了。小仙,單獨給麥將軍安排酒食。」
他雖然家貧,但為人豪爽,喜歡結交天下的英雄好漢。
不一時,十幾位大臣來到成象殿,楊廣就將東都推薦晉陞滎陽郡通守李績為王爺的事,細說一遍。
「佩服!」李績一聽李小寧說得條分縷析,馬上端起一杯酒,笑著道:
這邊李小寧朗聲誦讀起來。
「好,眾愛卿都沒有意見,那就請裴大人擬旨。」
「那江都的大臣們,也得附議一下啊!」
眾人一看,竟然是早上前往江都行宮送信的那個壯士。
那壯漢向許公和李績施禮后,跟著李秋坐到裏面的一張餐桌前。
那漢子在一張長條板凳上坐下,喝了一口茶,侃侃而談起來。
「大隋帝國正在風雨飄搖,一般情況下,政令不出東都,前後失控,現在急需有一位曠世之才出來力挽狂瀾。」內史侍郎虞世基說道hetubook.com•com
一位大漢急匆匆叩門,彎腰施禮道:「王爺在嗎,我回來了。」
「寧兄看來是孔子的忠實粉絲,講說《論語》,字字珠璣,旁徵博引,漸入佳境。來來,我敬你一碗。」
「那還不好辦嗎!將內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蘊、左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秘書監袁充、右翊衛將軍宇文協、千牛宇文皛、梁公蕭鉅等人宣來。當場廷議!」
原來這個信使不是別人,正是大隋帝國飛毛腿將軍麥鐵杖。
簫后柳眉倒豎,用蘭花指一戳楊廣的額頭,哇啦一聲叫喚:「他們有屁意見,是你說了算,還是他們說了算。」
大家都很詫異,江都距洛陽近千里之遙,他早上出發,天剛黑時,人就回來了。這個速度也太快了,就是騎馬也沒有這麼快的。
「我怕,東都留守的大臣們有意見。」
然而接到南徐州的訴狀,朝廷里幾乎沒有人相信。每天準時入宮的麥hetubook•com.com鐵杖怎麼能夠在南徐州作案呢?
最後尚書蔡徴想了個法子,第二天散朝時,他把宮中當差的奴僕召集在一起,告訴他們朝廷有份緊急文書,需在當夜送到南徐州,要在明日早朝時取回復函。
那時強盜專愛和官府作對,所以還沒有站穩腳跟,就遭到廣州府兵的圍剿。
「仔細說說看。」
那壯漢朗聲應道:「秉王爺,信我交給聖上了。」
誰能擔當這趟差事,可得黃金一百兩。賞賜雖然不菲,但誰都知道往返南徐州三百余里,五六個時辰,無論如何也來不及。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於社會;四十歲能掌握各種知識;五十歲懂得了順應自然規律;六十歲能對各種言論融會貫通;七十歲能隨心所欲又不越出禮的準則。」
楊廣的話音一落,眾位大臣紛紛點頭附和,一個個滿臉含笑,舉手稱讚東都留守慧眼識金。
麥鐵杖淪為宮奴,心有www.hetubook.com.com不甘。
歲月向前推移,我們所需要的學問也不斷地更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他一笑,心想,這個簡單。剛要解釋,忽然門外一陣腳步響。
偉大出自平凡,把對生活的體悟積累起來,從而透徹了人情世故所產生的哲學思想,總有一天你會成就一番大事業。
李績覺得不太可信,又不便聲張,他正在疑惑之際,這時小楊問道:「事情辦得如何?」
李績向李秋一使眼色,李秋朗聲應道:「好嘞,麥將軍這邊請。」
他表面上安分守己,散朝後,就憑著疾步如飛的雙腿,趕往距京城百余里的南徐州,翻牆入室專檢大戶人家盜竊財物,不等天明,又悄悄趕回京城,清晨照樣進宮當差。
學貴在持久,人生的大學問也是在循序漸進中求得的。
李小寧心下愉悅,看著發獃的書童,悄聲說道:「https://m•hetubook.com•com李寶,你也端一碗吧。反正人少,大家喝得盡興就是了。」
學習做人的根本在於修身養性,而德義的養成在於勤奮苦學。
孔子將自己的一生作了一個簡單的概括,不論周遊四方去講學還是出仕為官,他都以學為重,並且做到了善始善終。
「小仙,你又該喝酒了。」
「彼此,彼此。」李小寧說著,又從籌筒里抽出一支銀籌,定睛一看,竟然是「吾十五而至於學」。他笑著說道:
南朝時,廣州附近出了個奇人,走路快疾如飛,一天能行五百里。此人姓麥,名鐵杖。本是莊戶出身,靠捕魚打獵度日。
這漢子早上接過信箋,一路疾行,兩個時辰到達江都宮城。他從玄武門進入宮城,來到成象殿。
那壯漢說道:「我看事情已經辦妥,就趕緊往回趕,將這個消息第一時間,告訴王爺。」
下面又是李績抽籌,他自己伸手從酒籌筒里抽出一支銀籌,一看是「朝聞道」。
李績詫然,看來今天是遇到學和圖書術泰鬥了?
李小寧如數家珍,侃侃而談,其他桌上的客人,都停止了吃喝,靜靜地聽著這位少年的講解。
「皇上聖明,有一位得力的王爺鎮守東都,聖上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這下大隋就有救了。」御史大夫裴蘊附議說道。
由於寡不敵眾,他和他的夥伴都成了官軍的階下囚。不久就當做戰利品奉獻給了陳朝的皇帝,自此,麥鐵杖就成了陳朝宮裡的差役。
將小楊的親筆信交給聖上楊廣。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他在南徐州行竊的事,最終還是被當地人發現了。
「陛下,東都留守的推薦信,不正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嗎?平時我們想封阿績為王,也沒有理由啊。既然東都已經發來推薦函,我們還等什麼?」
他一說完,李績拊掌而笑道:「寧兄的拓展解讀,具有鞭辟入裡,探驪得珠之妙啊。」
而學問的真諦就是對人生不同階段的深切體悟。
當時聖上還有點為難之意,一旁的簫后一把奪過信箋,仔細一看,頓時眉開眼笑。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