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唐:我穿越唐朝當相師

作者:明月壇主
大唐:我穿越唐朝當相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251章 新希望

第251章 新希望

「哈哈!」李艾的問話,引來眾首領一陣大笑。然而,李績並沒有一絲笑意,心裏想:「這個不是你關心的問題,我想交給你一個任務,儘快把路修好,把環境整理出來。在這個高坡上建豬舍,在建設一些員工宿舍。我想在這裏辦一個養豬基地。」
「李大人,二弟——」李績抬頭細看,那不是小李庄的堂哥李玉石嗎,你們這是到哪去。
李績說出來自己的打算,就在這一片濕地上建一個多功能種豬場。
這次要抓住系統提供的機會,在大隋帝國來一次科技風暴,解決大部分人的餐桌問題。現在急需要辦的事,就是將養豬場地建好。
「管家,我已經和你商討過眼下的局勢,東都暫時無戰事,可以將大海寺的駐軍拉一部分過來,將四周的圍牆建好,也就是先圈地。這是一片原生態的濕地,隋政府無力管理,不如咱們就把他變成帝國的種豬基地,培育出自己的『豬晶元』。」
「保證完成任務和_圖_書。」李艾很興奮,這麼大的工程,主公首先想到自己,這事不僅僅是責任,更多的是信任。這時,隨行的梁郡通守、睢陽縣令也紛紛表示,要集中力量幫助李績建好養豬場。
解決了老百姓菜籃子問題,他們還能外出逃荒嗎?
李績忽然想起前世的記憶,新疆一家生豬養殖企業從英國引進的種豬,平均每頭3萬元,每頭豬的航空運輸成本還要1萬元左右。
種豬繁育是億元資金起步的產業,之後,每年還需要千萬元的育種費用。這是一項長期投入的科技產業,如果辦成了,我李績也就一下子成為大隋的首富了。
管家李艾頓時明白了,既然動用軍隊,那就好辦了。同時開採後山的石頭,建豬舍、建廠房,徵集民工,開展一場大規模的環境整治行動。
一行身著戎裝的首領,走在後山腳下一條彎曲的小道上,沿著山神廟的外圍,走了三里多路,前面忽然出現一hetubook.com.com片湖泊,湖泊的外圍就是一望無際的濕地。
等眾人安靜下來,李績朗聲道:「諸位將領,軍人要打仗,當然是想打贏戰爭。打贏戰爭靠什麼,那當然要靠人力和戰術。」
李艾一愣神,心想,這個步子也太大了。一望無際的濕地,到處都是蘆葦,這要是整理空地來出來,很費事的。
眾人莫名驚詫,不知道主公有何新主意。大家跟著主公走出廟堂,至於主公的舉動,大家都一頭霧水。
郝孝德、王薄、劉洪等人不住的點頭,主公李績接著說道:「飼養種豬的目的,就是培育出更多的優良品種豬。這裏需要是種豬和技術,更需要資金的投入。」
身逢亂世,如果不再帶系統,你是難以想象,能採購到那麼遙遠地方的「豬晶元」。系統提供的種豬,比當地的土豬,有很多的優點。
且,系統提示的信息,從北美進口的杜洛克種豬,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品種之一。
李績他們繼續www.hetubook•com.com向前走,忽然前面路口出現一群人。李績一看,個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面。
「那就好,吉字營很有經驗,可是他們已經進駐東都了。還是從滎陽郡本部調兵。民工就召集山神廟附近的村民,這也能解決一份人的生活問題。資金問題,我來解決。」
「二弟,能有精神嗎,他們大多人午飯都沒有吃,也沒東西吃啊。不瞞你說,我們小李庄的村民都跑的差不多了,留在村裡就是等著餓死。我們想闖關東,不能在家等死。」
站在風口上,豬就會飛起來。
這這個吃飯成問題的時代,養豬絕地是很奢侈的想法。
他知道,如果光引種,沒有核心的種豬場,自己不做選育,就會陷入「引進——退化——再引進——再退化」的循環,種豬一般在孕育5~7胎之後,就會退化,需要不斷引進新鮮血液。
加大副食品的比重,即使眼下糧食減產,也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恢復村民的信心,確保度過青黃不m•hetubook•com.com接的春夏之際。
「你們要到什麼地方去?一個個就像打敗仗一樣,無精打採的。」
哦啊,主公原來是想發展種豬產業。這可是個技術活,不僅投入大,而且,種豬培育靠技術。「主公,這個地方確實是適合飼養種豬的地方,那哪來的種豬啊?」
我們還可以將培育出來的種豬向民間開放,讓優質的豬肉走進千家萬戶。
「是啊,打仗需要後勤保障,沒有糧食,把用來做種子的糧食吃了,這也是無奈啊。」吉化在一旁心道,「那麼多軍隊,吃飯也是問題。也是巧合,天災人禍,疊加而至,糧食供應很緊張。」
管家李艾看到主公陷入沉思之狀,心裏不停地忐忑不安,宇成、張山、李秋等幾位貼身侍衛,也不敢貿然開口,裴仁基、吉化等幾位首領大氣都不敢出。
土豬的數量已經大幅度減少,不是被人吃完了,而是能養起一頭土豬的家庭,越來越少。
瓦崗集團軍不僅僅要靠戰術和過硬的本領贏人,更需要和-圖-書充裕的後勤保障。有了豬肉保障,將士們還愁什麼身體素質不好。
豬肉是帝國子民餐桌上的「肉類之王」,一旦供應受限,就容易被扼住咽喉。
他一拍案堂,忽然站起來:「大家跟我到後山那邊看看。」
「好地方啊,這有點像瓦崗寨的地形。魏公,我想在這裏辦一個種豬場,濕地適合生豬放養,相當於野生的環境。」
物以稀為貴。
「六個月之內能完工嗎?」李績問道。
李艾仔細地查看現場,六個月時間有點長,不過主公是給了我們最後的期限,我們可以縮短工期。
李績做夢也沒有想到,系統這是幫了一個大忙。
引進西方的種豬,可以有效改善中原地區土豬的短板,通過洋豬對土豬品種進行改良,可以大大提高出欄數,縮短出欄周期、提高豬肉的質量。
「主公,這事看起來很難,不過,只要你能引來種豬,這場地建設和人員安排,我來辦。」
吉化正在琢磨主公的心思,忽然聽到李績大聲道:「我有辦法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