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唐:我穿越唐朝當相師

作者:明月壇主
大唐:我穿越唐朝當相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316章 大郎修為有點低

第316章 大郎修為有點低

二叔李一刀的話尚未落音,李績心裏騰地升起一股火氣。
「要不,二郎你跟著大郎一起複習迎考。」二叔李一刀不知道如何冒出這麼無厘頭的話來。
「二郎,你真的是無師自通,還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一天癢序未進,居然被東都學府大儒看中,這不是神童,還能是神仙不成。」
原來二郎是靠這個雕蟲小技來贏得恩師的青睞,這也太下三濫了。
「呼!」
「清溪,剛才吏部的文檔你也看了。成功三部曲,立德、立言與立功。當然,你的學識自有過人之處,不過立身修德上,還要持續修鍊。回去再把《大學》《論語》《道德經》多溫習溫習,我看沒有三百、五百遍,不能提升修為。」
看來,讀書不如寫詩。萬一哪一天,被皇上看中了呢。
簫大人必定是見過世面的人,竟然如此關注我。
可惜的是,他和大郎來晚了。沒有親眼看見兩位大儒和司天台白衣在刑部現場爭搶的場景。
直到宣宗大中四年,荊南應試的考生中終於有個叫劉蛻的考中了,總算破了「天荒」。
博學是水,專攻一行才是舟。
和圖書李大人,科舉之路是皇上選拔人才的舉措,在舊朝已經試水,對於農門學子入仕途是一個最公平的競爭方式。」簫大人極力鼓動李績,「這件事也不急,到秋季還有一段時間,你們好好商量看。」
「晚輩天資聰慧,讀書過目不忘。感激大儒看中我,若是進了學府,必定後來居上,超過清溪。」
簫大人忽然記起在京城傳播的山神廟對聯:「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清揚絕非碌碌之才,能寫出這樣的絕世佳句,沒有一定的儒學功底,很難寫得出來。
李玉石一聽,頓時「啊」了一聲,語氣驕傲:「二郎,大儒看中的是你的詩詞,譬如什麼《午橋亭記》,而非你的學識。」
「滄海何曾斷地獄,宋崖從此破天荒。」
二叔李一刀差點背過氣去,打死他,他就不相信這是事實。
心道,科舉之路不是人人都能走得通的。他忽然想起前世史料中的一個典故「破天荒」:
大郎說完,面色僵硬,不敢去看簫大人和二叔李一刀。
「啊!」這二郎如何這麼熟悉套路。別說太學,就是和-圖-書鄉學、私學也沒有進去一天,整日里像個混街狗一樣閑逛,居然知道大唐科舉之要。
「李大人,那你為何不答應兩位大儒?」簫大人不解的問道,「洛陽學府可是國子監部署學院啊。」
大郎低垂著眼帘,忽然領會了兩位大儒的用意:洛陽學府的官場之路十分艱難,開皇以來,很少有文韜武才現世。當不了大官,當然不能名垂千古。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臨近東都境界,李績忽然收緊馬韁繩,三人在西苑碼頭牡丹亭下馬。
簫大人的一席話,令李玉石如雷貫耳、振聾發聵。
「簫大人,謝謝您的好意。我可不是這塊料,不瞞你說,我看看手相,看看風水,賺點小錢糊口還行。」
看到簫大人一行身影消失,他這才與二叔、大郎打馬東行。
「二郎,你有事?」
科舉制度其過程是逐級選拔人才,凡是考進士的人,都是由地方選送本地區成績最好的人入京赴試。
他收回目光,看著神采奕奕的簫瑀,急促道:「謝大人指點。晚輩一定儘力而為。」
「有什麼難的,世上無難事。科舉之門對誰都和*圖*書是敞開的,清揚老弟,你也可以試試嗎?」簫大人在一旁看出李績的難堪,忙忙安慰道。
荊南地區派人參加京城會試,四五十年竟然沒有一人考中。於是,人們稱荊南地區為「天荒」,把那裡遣送的考生稱為「天荒解」。
劉蛻不肯接受崔弦所贈之錢,在給崔弦的回信中,他寫道:「五十年來,自是人廢;一千裡外,豈曰天荒。」
接著,大郎發現二郎眼神飄忽不定地看著自己。
李績一愣神,大郎,我待你不薄吧。你心眼裡瞧不起我,因為我從小失去父母,流浪街頭,斗大的字不識一行。
王鴻基和李慕白也看到了這一殘酷的存在,所以才另闢蹊徑,以詩傳名。
大郎的話深深扎進李績的心坎,「老頭子為啥那麼費勁來救我,盛情邀我加盟,原來是眼饞我的詩作。」
「就憑他的一句詩?或者是《午橋亭記》的斷章。」大郎的臉色一陣灰暗,「斷章取義,不可取。」
「我不看我也知道。科舉取士,以德為先。德才兼備,注重實績……」
一句詩,幾篇殘章斷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www.hetubook.com.com,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要不然,要我跟著大郎複習。我,我……」李績差點爆粗口,他鎮靜一下情緒:「兩位大儒邀請我去洛陽學府任教,我還說要考慮考慮。你別搞錯,我是去當學府的教授,不是學子。」
他想了想,靈機一動,再次看了一眼堂哥,微微笑道:「簫大人,學海無涯苦作舟、梅花香自苦寒來。雖然未入癢序,不代表我不求上進。」
「什麼?」李玉石當時就懵了,兩位恩師也太草率了吧,憑什麼邀請二郎去任教,我跟著你們研習將近十年了,也沒能留在學府,升為主講。
他看了一眼大郎,突然提高聲調:「像清溪這樣的高材生,走科舉之路還是有希望的。回家多買紙錢去李氏祠堂燒燒。讓祖宗的牌位冒冒煙。」
當時,魏國公崔弦鎮守荊南一帶,得知劉蛻考中進士,便寫信表示祝賀,並贈他一筆「破天荒」錢。
李績終於樂了。二叔和大郎從小就沒有正眼看過自己,不然自己也不會夜宿山神廟。
回去再準備幾首小詩,拿著去午橋亭會會大儒們……
李績看看時辰不早了,自家弟兄的爭議不要https://m•hetubook•com.com耽誤簫大人的政事。皇上把普通行政工作交給簫大人,不論事情大小,統統交給他處理。簫大人做事謹小慎微,事無巨細,樣樣親力親為。能拿出半天時間陪著自己,這也是難為了他。
大儒們的心思,大郎一語道破。這讓李績更加找准了突破點。誰說競爭對手與自己無益,其實,對手往往是自己前行路上的敲門磚。
挽住簫大人硬朗的手,李績滿含歉意道:「打擾半日,改日登門重謝。」
「唐荊州衣冠藪澤,每歲解送舉人,多不成名,號曰『天荒解』。劉蛻舍人以荊解及第,號為『破天荒』。」
隨把吏部密文交給二叔劉一刀,劉一刀胡亂看了一眼,又將文書往李績的面前一送:「清揚小侄你也看看。」
「告辭了。送君千里,終須一別。」他再次拱拱手,朗聲道:「長安見。」
李績看到大郎的眼睛突然放光,似乎一個溺水者在絕望之時,看到一根朽木棒。
李績看到簫大人如此重義,心生欽佩之情。「官宦之路,龍魚混雜。清者自清,扶搖直上九萬里。」
正當李績要接手文書的時候,大郎嘴裏突然發出「哼」的聲音:「二弟就別看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