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奪嫡(7)
「他們忠於他們的主人,是忠義之士。」李二下令,全都釋放。
因為奪嫡的結果,不是魚死就是網破。
大殿里除了王德的聲音,眾位大臣都噤若寒蟬。
「靖王爺,您是太子的老師。傳授帝王之術,乃天經地義,無可厚非。李承乾身為長子,又是嫡生,理應繼承大統。他,在危急時刻做出蠢事,事出有因……」
薛萬徹率騎兵數十人逃往終南山。
敬君弘振臂一呼,「弟兄們,給我頂住!」
……
最初,李建成承諾:登基后封李元吉當皇太弟,所以李元吉為他不惜犧牲。
李淵見大勢已去,心裏稍微恢復冷靜,半晌沉聲道,「諸位愛卿,你們說得對,這也正是我的心愿。」
「弟兄們!沖啊,跟著我朝前沖——」呼叫喧嘩,聲稱要攻擊秦王府,秦王軍大為恐懼。
「不不——不——」
李元吉的兒子:梁郡王李承業、漁陽王李承鸞、普安王李承獎、江夏郡王李承裕、義陽王李承度,全部斬首,同時開除皇家戶籍。
李淵看見尉遲敬德提著血淋淋的布袋而來,大為震hetubook.com.com驚,慌張地問道,「今天作亂的是誰?你來這裏做什麼?」
「太子政變,罪該當誅。」
李二的思緒翻江倒海,在李績的哭聲中,回想自己的親身歷程,不禁驚出一身冷汗。
「建成、元吉,本來沒有參与當初起義行動,對於帝國的建立,也沒有功勞,嫉妒秦王功高望重,共同設下奸謀。如今秦王既已把他們撲滅,功蓋宇宙,全國人民向他歸心,陛下如果封他當太子,把政府交給他,就不會發生事端。」
當天,李淵下詔,昭示天下,「赦免天下罪犯,兇惡叛逆罪罰,只限李建成、李元吉,其他所有黨羽,全不追問。所有和尚、尼姑、道士、道姑,一律恢複原狀。政府事務,向秦王請示,聽候裁決。」
馮立既斬敬君弘,對他的部眾說道,「事已至此,無力回天!多少可以回報太子。」
第一次玄武門事件,已經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前車之鑒,後事之師。
對誰都沒有好處。
李淵正在海池泛舟,李二派尉遲敬德進宮保https://www.hetubook.com.com護,尉遲敬德頭戴鐵盔,身穿鎧甲,手拿長矛,疾步而行,一直走到李淵面前。
「李建成身為太子,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還常常設計陷害秦王,秦王府已經忍受很久了。」
況且,選擇嫡子當繼承人時,一定選擇年紀最大的兄長,才是禮教正統。
那場血腥風雨,是不僅僅是對人性的考驗。應該是生死攸關、千鈞一髮。
李二所屬各將領打算殺盡李建成、李元吉左右親信一百餘人,沒收他們的家產,尉遲敬德竭力反對,力勸道,「一切罪惡,只在兩個元兇,既已誅殺,如果擴大打擊面,無法使社會安定。」遂終止行動。
如果李淵早有姬昌的智慧,李建成早有姬太伯的賢明,李二早有曹臧的節操,那麼,禍亂從什麼地方發生?
機會留給時刻有準備的人。
第五天,李淵正式封李世民當皇太子,再下詔道,「從今之後,無論軍事政治,不管事情大小,由太子裁決之後,再行奏報。」
天策府司馬宇文士及從東上閣門出宮,宣布李淵和*圖*書詔令,戰鬥終於平息。
從卦象上看,已現飛龍在天之相。
第三天,馮立、謝叔方都出來投降,薛萬徹仍然逃亡,李二不斷派人向他解釋,薛萬徹才出來。
……
眾大臣口不能言,紛紛腹語,大家心裏都為帝國的命運擔憂。
世事難以預料。當量變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發生質變,就需要有一股撕裂時空的神力。
奪嫡,就看誰先動手。
後來,在部屬們的壓迫之下,以至於在宮門喋血,親手揮刀,誅殺一母同胞,千古以來,受到抨擊,至為可惜。
布袋的埠一展,兩顆人頭滾落出來,看著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頭顱,李淵心裏驚詫不已,面色發白,對裴寂等大臣道,「想不到今天發生這種事,應該怎麼辦?」
正巧,尉遲敬德提著李建成、李元吉的人頭趕到,讓大家查看,太子軍大駭,遂一鬨而散。
然而,李淵之所以能奪取政權,統一全國,卻是李二的功勞。
既然大家都不能如此,李二開始時只是等待對方先行動手,然後再做反應,果真如此,則事情不由自己發動,應是最好的和*圖*書情況。
李二將自己的雙手反綁著,命一名侍衛押解著來到李淵跟前。
當時宮廷禁衛軍及秦王府軍,跟太子宮及齊王府軍仍在鏖戰,尉遲敬德請求李淵下令阻止,並命各軍都受秦王指揮。李淵聽從。
李建成的兒子:安陸王李承道、河東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訓、汝南王李承明、巨鹿王李承義;
「這是小事嗎!」
沒等大臣們說話,驚詫的李二,順口說出三個「不」字。
尉遲敬德將太子和齊王的頭顱一揚,厲色道,「稟陛下,太子和齊王叛變,秦王出動軍隊,把二人誅殺,恐怕驚動陛下,派我前來保駕。」
秦王李二跪在那裡,把臉龐貼在老爹胸前,哭號不已。
不過,這個飛龍到底是誰?是李建成,是李二?
李建成庸碌低能,卻高居李二之上;李二處在險疑的地位,形勢逼迫,絕不可能受到包容。
「哭就能解決問題了。」
正當大臣們天馬行空地腹語感悟時,李績終於停住哭泣。他看看左右,無人敢言語,便厲聲道,「臣願伏法!」
蕭瑀、陳叔達等大臣,看見木已成舟,紛紛諫言獻策www.hetubook•com.com。
他身先士卒,一馬當先,與太子軍廝殺一處,終因寡不敵眾,跟中郎將呂世衡嘶喊攻擊,半個時辰過後,他所率領的宮城禁衛軍全都戰死。
李績深諳運程學、星相學和麻衣相,第一眼就知道李二具有帝王之相。
他讓王德苦勸李績。
另一處,玄武門秦王守軍跟太子軍薛萬徹等鏖戰很久,薛萬徹驍勇善戰,一桿長槍凌空飛舞,所到之處,秦王府軍屍橫遍地。
李淵又命黃門侍郎裴矩前往東宮,向各將士解釋疏導,全部遣散。
天上不會掉下餡餅。
王德走到李績的身邊,安慰道,「靖王爺,有話好好說。當著大臣的面,有話就說出來。我想,皇上也是聖主,不會濫殺無辜,更不會小題大作。」
「李建成和李元吉咎由自取。」
李二反而為李績開脫,那些文武大臣們,馬上來了精神……
撲通一聲,雙膝跪地,大聲痛哭,李淵急忙令禁衛軍解開李二身上的繩索,愛惜地撫摸他的頭髮,安慰道,「這些日子,幾乎犯了『投梭錯誤(誤傳曾參殺人,娘親相信)。」
遂解散手下軍隊,落荒而逃。
結局李二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