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冷麵殺手,施展滾石下山之功
他有時膽小,生怕父皇責備下來。再說了,他現在只想奪取儲君之位,也不想那麼快要了李承乾的命。
太子和魏王的矛盾日益加深,一個要保住儲君之位,另一個挖空心思,要設法奪嫡。
這一步走錯,就給李泰陣營留下反擊的絕佳時機。太子政變失敗的消息傳到魏王府,李泰與韋挺等門客,居然彈冠相慶。
……
「太子他被人接走了——」
對於未來的靠山選擇上,除了老謀深算的封德彝,有唐以來,還很少出現首鼠兩端的人。
一邊賄賂,一邊到處宣揚李泰天縱英明,最適合當地位繼承人。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人生的緊要處往往只有幾步。就看李承乾和李泰誰第一步走對了路。
這小子不僅送金子,還根據大臣們不同的嗜好,贈送古玩、名人字畫、宮廷寶物。
一個時辰后,三輛馬車,沿著一條青石板鋪成的御道,行進至長安西郊三橋附近。
李承乾的壓力很大,話又說回來www.hetubook.com.com,太子陣營的官員們也都惶惶不可終日。
杜楚客有時候甚至攜帶巨金,親自上門賄賂官員。
照樣枷鎖鐐銬鎖著。沒有被亂軍砍死,那就命大。
何況,李泰的心思,路人皆知。
李泰生性好玩,腦子好使,白晝之間,幾乎都在皇城裡度過,為的是更多地打探宮廷內幕,結交更多的權貴大臣和皇親國戚。
李泰點點頭,雙手一握,咬牙道,「也只有這樣了。」
兩個直屬縣的縣衙均設在首都長安城內,長安縣在西側,萬年縣在東側,魏王李泰的家就住在長安縣延康里。
韋挺不慌不忙,喝著大紅袍茶,一字一句道,「一,速速前往大理寺,故作發怒,拿大理寺丞問責;二,沿途伏兵,跟蹤追擊,必要時半途劫殺太子。」
帝國的政治生態一旦被污,各種「小圈子」也就春草一樣萌發。這些帝國的僚屬們,紛紛選擇站隊,生怕巴結晚了而失寵。
魏王府https://www.hetubook.com.com邸。
「瑪德!聽你一句話,怎這麼費勁。」李泰甩手打了斥候一巴掌,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抬眼看看韋挺,急問,「下一步怎麼辦。」
李泰吱吱喝著一碗銀耳羹,一邊停下來問道,「韋侍郎,咱不能老是喝茶啊,時候不早了,要是去晚了,李承乾被折磨而死,怎麼交代?」
風雨飄搖的日子,擱誰,都害怕。
「啪!」
他專門從西域高昌、女兒國、吳江、韃靼、突厥、薛延駝等地購買雛菊女婢,向他們圈子內的文武官員,以及威望極高的遺老們行賄。
拉攏腐蝕、勾肩搭背、阿諛奉承、投其所好,這兩位大臣可謂是挖空心思,盡顯能事,想著法幫著李泰擴大陣營,暗暗扶持親信,蓄養門客。
他起身攜帶府兵精銳,前往大理寺。
李泰急了,一下子跳起來,怒喝道,「你看清楚了。什麼人所為。」
道理很簡單,要麼左,要麼右,中庸之道在做人上,可以作hetubook.com.com為處事之道,但在仕途上,不能奉為圭臬。因此,帝國的官員們遂分成兩派,一派攀附太子李承乾,一派靠攏魏王李泰。
他的這些舉動,李二看在眼裡,居然,喜在心上。不僅從不壓制,反而,對李泰這位小皇子更是寵愛呵護,專門挑選黃門侍郎韋挺和工部尚書杜楚客,攝理李泰王府事務,二人就像舔狗一樣,都替李泰穿針引線,大量結交朝廷命官。
令魏王府參贊,江湖聖手——穆乃子帶領十名頂級殺手,暗中跟蹤靖王爺和李承乾行蹤,伺機行事。
何況,李二又人前人後,表現出對李泰高看一眼。
城內有兩個直屬縣,一曰長安縣,一曰萬年縣。
「什麼事?慢慢說。」韋挺故作鎮靜道。
其實是,生怕大臣們看低了皇子。
斥候聲音就像斷了線的珠子,喏喏道,「看——清楚了,是——是靖王爺乾的。我看見——晉王——也在場。三輛馬車已經駛離——大——大理寺。」
韋挺話音未落,一個斥候https://www•hetubook•com•com慌張地從外面跑進來,慌張地嚷道,「魏王、韋侍郎,大事不好了。」
令東宮團隊失望的是,事還沒辦成,就走漏了風聲。直到東窗事發,李承乾才知道,走了一步險棋。
時間一久,東宮府班底,實在沉不住氣了,就隔三差五,慫恿李承乾殺了李泰,逼皇上禪讓。
典鑒上奏的密折里指控李泰種種罪惡,李二馬上下令逮捕負責收發的典鑒官,可是,好幾次緝捕,都沒能逮到。
京都長安,也稱西京。自古就有「八水繞城」之稱。
兩套班底一旦形成,那些政客們便各顯其能、各為其主。
不是互探情報,就是造謠誣陷,今天李泰派人送一封舉報信,明天李承乾就暗中派人冒充李泰王府的典鑒,向皇上呈遞密折。
親戚越走越近。
對那些好色者,投其所好。
兩大陣營明爭暗鬥,已是水火不容。
輿情漸漸對李承乾不利,說什麼李承乾腿腳不好使,有損帝君形象;說什麼李泰聰明睿智,堪當大任。
犯法了,和圖書太子又何如。
是人,都會有愛好。
誰要說三道四,或者說一句李泰不好,他就會大發脾氣。
黑衣人個個短衣打扮,手持長弓弩箭,從高處,猛地滾石下山,隨著「哐當」、「嘩啦」聲響處,一塊巨石,擋住了去路……
唐帝李二為了諸位小皇子進宮方便,彰顯慈父心腸,就在皇城裡另闢新宅,作為皇子們暫住寓所,以備不時之需。
李績揚鞭打馬,正要加速而行,突然,「呼——」一陣騷動,從西側的土崗上,竄出十幾個黑衣人。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可是至關重要。李承乾已經火燒眉毛了,死的心都有,可李泰安之若素,就在王德傳旨回宮之後,他還沒有動身前去解大理寺之圍。
就是要殺掉李承乾,也不能在儲君之位未到手之前,因為自己的解救滯后,導致他死去。那是明顯的「不作為。」
「什麼?往哪去了。」
「你放心。我已經派人去暗中觀察了,還是再等等消息吧。」
動不動就訓斥那些老臣,說他們不把皇子們看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