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決勝(1)
「你們這些東方蠻夷,在海邊橫行霸道,倒也威風凜凜,至於摧毀堅強防禦工程,戰場上一決勝負,當然不如唐軍!自今以後,還敢不敢跟大唐較量!」
李績以李二的口諭用驛馬車報捷給太子李治,並寫信給高士廉等,信上寫到,「遼東之役,帝國之軍以壓倒性優勢兵力,摧枯拉朽,勢如破竹之勢,高句麗主要城池防禦工事均被摧毀,一戰告捷。」
李績于夜晚召集各軍事將領,詢問他們的意見,親自率步騎兵一萬五千人,在遼東六山西嶺構築陣地。
同時任命高延壽當藩屬事務部長(鴻臚卿),高惠真當農林部長(司農卿)。
其他官兵全部釋放,命他們返回平壤,眾人一齊舉起雙手跪下,用前額叩地,歡呼聲音傳到數十里以外。
李績遴選總督(耨薩)以下酋長三千五百人,分別加授給他們唐朝武職散官,押送大唐。
高句麗全國震驚,一天之內,三十五座城池守軍紛紛棄城逃走,數千里之間,https://m.hetubook.com.com沒有人煙。
江夏郡王李道宗建議道,「高句麗出動全國兵力抵抗唐軍,首都平壤的防守一定空虛,靖王爺,請交給我精銳騎兵五千人,先行摧毀他們的老巢,這樣一來,即使高句麗擁兵數十萬,也可以不戰而降。」
李二的蠟像僵硬的脖頸動也不動,只是從嘴裏發出微弱的聲音來。
李績命各路兵馬展開包圍,長孫無忌親自率領部屬,破壞所有橋樑,斷絕高句麗軍退路。
遠征軍斥候捕獲高句麗中央執政官(莫離支)的情報員高竹離,把他的雙手綁在背後,押送遠征軍行營大門……
平壤兵團總司令官張亮率軍經過建安城下時,所築營壘還沒有堅固,士卒又很多出去喂馬、砍柴,而高句麗軍忽然涌到,遠征軍驚恐騷動,亂作一團。
但對生擒的靺鞨部落叛軍三千三百人,則全部坑殺……
叛軍進入軍營大門,雙膝跪地,爬到御座之前,匍匐叩頭,請求和-圖-書寬恕。
高句麗軍卒匍匐地面,不能回答。
高延壽、高惠真見敗局已定,率部眾三萬六千八百人,請求投降。
「不是心慈手軟,那是謹慎。可能受到楊廣的影響。」李績喝了一口水,伸手撫摸蠟像的肩部,附在李二的耳邊,嘀咕幾聲。
高延壽等率殘餘部眾靠山紮營,加強防守。
在場的大臣們心裏疑惑,卻無人敢質疑。
李二等人看見高句麗軍及靺鞨部落軍,聯合建立陣地,前後綿延四十里。
副總司令官(副大總管)張金樹下令屬下各部,擂起戰鼓,下令緊急戒備,出動迎擊,把高句麗軍擊破。
他的話音一落,李二的蠟像慢慢起身,跟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程名振等,率騎兵數百人,登上高崗眺望,觀察山川形勢,評估可以設置伏兵及可以發動攻擊的通道。
「陛下的作戰思路,以往都是速戰速決,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這幾場戰役打得有點墨跡。」
張亮一向膽小如鼠,嚇得魂飛天外
www.hetubook.com.com,呆坐在小凳上,兩眼發直,一句話也說不出,將士們看到,誤認為他真勇敢。
等從陣地上回來,李績派使節告訴高延壽道,「大唐陛下因為你們國家亂臣賊子謀殺君王,所以興師問罪。至於兩國交戰,不是陛下的本意。大軍進入你們國境之後,糧秣來不及供應,不得不奪取幾個城池,等你們國家恢復臣屬的禮節,這些城池都會交還。」
各路兵馬在震天鼓角聲中,嘶叫吶喊,六路出擊。
高延壽聽了大唐使節的話之後,開始放鬆警惕,不再戒備。
唐朝遠征軍俘獲馬五萬匹、牛五萬頭、鎧甲一萬件,其他戰利品比比皆是,堆滿倉庫。
高延壽等發現李績構築陣地,下令緊急備戰,打算攻擊。
王德等人虛張聲勢,把李二的蠟像用戰車拉到北山陣地,時刻聽候李績的信號,只要李績發出總攻指令,就會在北山山峰上吹響號角。
他面色忽然暗淡下來,低聲補充道,「我不說,大家心裏都明白,這個蠟
和*圖*書像只是一種象徵。就像三國時的諸葛亮,他死後,蜀國軍隊仍把他的蠟像用戰車推著,對外就是說,諸葛亮沒死。以穩住軍心。」
長孫無忌接著分析道,「陛下有點考慮太多了。對待叛軍有點心慈手軟。」
「大家放心。現在依然是陛下在指揮遼東會戰。即使我出面做決策,也是按照事先研究的方案實施的。」
高延壽等大為恐懼,打算分兵抵抗,可是營陣已亂,正巧天際響起隆隆巨雷,閃電耀眼,李績率軍大聲呼號,攻陷敵人營陣,所到之處,沒有人能夠抵擋,高句麗軍紛紛敗退,遠征軍主力乘勢投入,高句麗軍霎時崩潰,陣亡二萬餘人。
李二的魂靈附在一尊蠟像上,居然活靈活現的指揮著眼前的這場戰爭。
李績沒有當場同意他的分兵建議。
派長孫無忌率精銳士兵一萬一千人,負責機動任務,從山北峽谷地帶出擊,猛衝高句麗軍的後衛。
「我明白。我也十分贊同靖王爺的做法。不過,這樣能撐到何時?」長孫無忌和*圖*書也是一臉的狐疑,蠟像就是蠟像,他與真人無法相提並論。
把唐軍總部安營紮寨的那座山改名駐蹕山。
李績見各路軍已經抵達指定位置,立即下令擂動戰鼓,吹起號角,豎起所有旗幟。
李績把李二的御營遷到安市城東嶺。下令在陣亡將士屍體上做出標誌,準備班師時攜帶同歸。
然後看看長孫無忌,低聲道,「還是陪著陛下去看看陣地,向高句麗守軍示威。」
高句麗的斥候看見李二的身影,心裏當時一驚,都說大唐陛下卧床不起了,這不還到前沿陣地來看地形嗎。
李績站起身來,走到遼東作戰圖前,指著遼水、鴨綠水等河流的位置,「陛下的意思,這些地方需要仔細的考察一下。當然了,讓陛下每一條河流,每一座山頭都走到,那也是不可能的。我的意思,讓陛下到前沿去走走,實際上是做給高句麗軍隊看得。」
當斥候把消息告訴高延壽的時候,他不以為然道,「別被假象迷惑。即使是李二的本人,他也是拖著病體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