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唐:我穿越唐朝當相師

作者:明月壇主
大唐:我穿越唐朝當相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791章 無奈的謝幕(2)

第791章 無奈的謝幕(2)

李績見狀,急忙上前扶住李二。
李績沒有出宮,王德搬來桌椅,拿來酒菜,他陪著簫瑀一夜沒回,就在承慶殿的偏房裡與他徹夜長談。
虛弱的身板搖晃一下,雙手緊緊扶住龍椅靠背。
「陛下,消消氣。晚上,到靖王府喝幾杯。」
朕一直忍耐到現在,可是蕭瑀卻沒有悔過之意,不妨派他去當商州州長。
「卧槽!特進,你這是拿朝會當兒戲。這裏難道是您開玩笑的場所。」李二認為蕭瑀在文武百官面前反覆無常,更覺厭惡。
李績讓張山遞給他一瓶丹藥,「這瓶丹藥,每次一粒,可以制怒。」
簫瑀被李二當場訓斥,白眼一翻,反身走出承慶殿。
李二曾經對國務院司法部長(刑部尚書)張亮閑聊道:「你既然叩拜佛祖,為什麼不出家當和尚!你還整日的裝神弄鬼的,招引一大幫子術士。」
誰知道,簫瑀居然是個口無遮攔之人。停了一會兒,他又變卦道:「陛下,我剛才又反覆掂量一下,思考的結果,不能出家。」
「不是。我生氣。他太氣人了。仰仗著自己的皇族身世,竟然君臣不分,禮儀廢弛。我忍不和-圖-書了。」
李績伸手按住簫瑀的肩頭,輕輕嘆息一聲,「簫特進,這與皇上說話,可得注意分寸。再說了,近年來陛下年紀大了,脾氣不好。您說一些帶刺的話,他可能不會滿意。」
「您說什麼?您身為一個老臣,如何能說出這種子虛烏有的話來。」
「制怒?王爺,您看我發火了嗎。我就是這樣,說話高聲大語的。」
帝王,就要像木匠一樣,所有的大臣都是上等的木材,都有可用之處。
事實上,李績的判斷是對的。
「陛下一言九鼎。對於魏徵的進諫,他也氣得失態,好幾次差點殺了他。」
他心裏堵得慌,見到李績,又一股腦的往外宣洩,恰似偶遇知音。
李二知道蕭瑀心中一直憤憤不平。
朕雖然不算聰明,但也不至於像你說的,好壞不分、忠奸不辨,糊塗到這種程度!」
「賢弟,不要過度氣惱。帝王都要有容人的度量。簫特進不過是心直口快而已。至於,房玄齡有沒有謀反的嫌疑,陛下只要稍加提醒就是了。約談一次,就可以斷定結果。」
等到三淮惡浪沸騰,五嶺狼煙衝天,m.hetubook.com.com把希望寄託給熊掌(羋熊惲要求吃熊掌以拖延時間事),將性命交付給雀蛋(趙雍因麻雀蛋吃盡而餓死事)。
「咳!」最後將一口老血吐出來,人也虛脫的昏迷過去。
退朝不久,接連多日,蕭瑀又聲稱腳部有病,不能進宮朝見,有時雖然走到朝堂,卻不進宮。
他實在是忍無可忍,就親自提筆,手寫詔書,條條列舉蕭瑀的罪狀,決定來個快刀斬亂麻。
李二哪裡有喝閑酒的雅興,他稍微清醒,就直接指著簫瑀的鼻子罵,「你的話豈不言過其實,一把手選擇賢能人才當自己的心腹和四肢,本來應該誠心相待。
蕭瑀走上曾使車輛翻覆的軌道,繼承國亡家破的風氣。
加上屢次冒犯李二,李二也懷恨在心,只因他忠貞正直,不忍心罷黜。
簫瑀的話,徹底激怒李二。
蕭瑀不知道李二的應有之意,卻當著大臣的面,趁勢請求出家為僧。
李二面色青紫。
其實,李二是在敲打張亮,一個大臣,日常無事讀讀書,研究一下史書都可以,為啥帶頭叩拜佛祖。
他無奈地搖搖頭,簫瑀,您真和-圖-書是一個燙手的鯊魚。
簫瑀猛地一搖肩,臉一下子拉得好長,好像受了很多委屈,「靖王爺,魏徵、馬周不都是話中帶刺嗎,那魏徵好幾次當場與陛下幹了起來。我看,也沒拿他怎麼樣。陛下的心胸還是寬廣的。」
哪知道李二沒容簫瑀走出大殿,發出一聲哀嘆,「啊——」聲音雖然很低,但很嚴厲。
哪知道李二早已厭煩簫瑀的為官之道,借坡下驢道,「我也知道你一向喜愛佛門,今天不違背你的意思。朕應允了。」
「王公公,別讓他走出去。拘押在偏殿的耳房裡,讓他好好反省。」
李二將簫瑀的前後歷程梳理一遍,眼看自己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不能把這個刺頭留給李治。
撤除爵位……」
佛教虔誠的信徒,並沒有得到未來的福分,敬拜佛祖的人,反而生前受盡災難。
他聯想起簫瑀從前種種的激烈措辭和直言犯上的舉動,頓生厭惡之情。
李績展開詔書,上面寫著:
累積太多災禍的能源,只祈求自己一個人的福祉,不但對上冒犯君王,對下更倡導浮華風氣。
「我對於佛教,本不信仰。
「我可不是那個意思https://m•hetubook.com.com。我也是出於公心考慮的。」
「不走就不走。我看誰敢動我。」蕭瑀心裏大不舒服,沒讓禁衛軍動手,徑直走向偏殿的耳房。
李績把手裡的水杯放下,低聲提醒道,「君臣之間,關係很微妙。不要認為,過去您們關係多麼鐵,今天就可以胡亂指責他。」
拋棄公事,只管私人利害,不明白官民之間責任不同。
「陛下,房玄齡的關係盤根錯節,您怎麼執迷不悟。」
李二花費半日的功夫,反覆修改行文。詔書寫好后,親自交給李績過目。
子孫快速覆亡,國家頃刻化作廢墟(指蕭衍餓死宮城),崇信佛祖的誠心和佛祖回報的殘酷,為什麼會產生如此荒謬的結果!
蕭瑀自己請求出家為僧,一會兒工夫又加改變,忽東忽西,只看他一念之間,是對是錯,在文武百官面前隨時反覆,違背棟樑應有的堅定和見識,怎麼會有前瞻性的理念!
像蕭衍對佛教盡心盡意,蕭綱更把全副精神投入佛門,耗空國庫去供養和尚尼姑,竭盡人民財力去修建寶塔廟宇。
轉眼間,酷寒已到,一年光景飛馳而過。
散朝後,李績生怕簫瑀再進一步激化m.hetubook•com.com矛盾,就和李二打聲招呼,來到隔壁的耳房裡看望簫瑀。
對於人,不可以要求他十全十美,必須捨棄他的缺點,只取他的優點。如果向老中醫一樣看待左右之臣,哪個人身上都有毛病。
「靖王爺,我看這個陛下是腦子燒壞了。我的話,他一個字都聽不進去。我就是這個脾氣。看他總有一天會知道我的苦衷。我可是為大唐社稷著想。」
簫瑀躺在一張窄窄的軟榻上,面色很不好看。
簫瑀是簫后的弟弟,出身極貴,有著先天的優越感,認為攻訐就是正直,說話總是大大咧咧的。
李績從張山手裡接過水壺,自己倒了一杯水,「皇權社會,皇上就是最高的權威。他的底線您可不能觸及。魏徵雖然言辭激烈,但是所說的話站得高、看得遠。也就是說,他的話格局大,往往能為皇上解圍。避免出現差錯。而您的話,有點格局小,您想想看,司空房玄齡可是陛下的得力幹將,您說他的過錯,不是在打陛下的臉嗎。」
庸俗不堪的人都聲稱他看破紅塵,但心意是邪是正,難以識別。
「我看您越老越糊塗了。大臣內部結黨營私者比比皆是,您卻死要面子活受罪。」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