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洛陽閑人(2)
長孫無忌、褚遂良也為史文龍說情,李治這才怒氣消解,下旨放了史文龍。
他大怒不止,大聲呵斥,「吏部郎官,您的口氣也太大了吧。靖王爺乃三朝元老,為帝國南征北戰,東征西剿,立下汗馬功勞,他什麼大罪要非斬不可?他是尚書省長官,您居於下位而毀謗上級,在朝廷上侮辱我的老師,罪死不赦。」
他力大而不肯就範,兩手緊緊攀住殿上的護欄,奮力掙扎,竟把護欄折斷了。
糧食收成越來越好,畝產干穀子產量有100斤左右,估計能比去年多賺一些。
任憑渾身功夫,拒捕于廳堂之上。
他坐在金鑾殿上,用手一指,問道,「您要斬的是誰呀?」
李績與公司簽訂託管合同,育秧、耕地、插秧、施肥、收割和銷售都不用操心,平日里只是管管溝渠供水、協調一下周邊大戶的關係就行……
「恩師,重陽節快到了。您多注意身體。種田不要太累。如若,種田的人力不足,我可以從長安徵集一批有技術、有能力,懂農時的能人去幫助您。」
想必,事先https://www•hetubook.com.com他得到了確實可靠的消息。
李績站在洛陽東郊二里橋的農莊里,又一次觸發系統,查看數據。
史文龍話音一落,李治吃了一驚,腹語道,您一個吏部侍郎,不務政事,整日里盯著別人的把柄,您小子想幹啥。
史文龍紫袍洗得乾淨如新,一雙老鼠眼,發出綠瑩瑩的亮光。
李治登基之初,帝國政治清明,海晏河清,人民安泰,時稱,有李二在位時貞觀的遺風。
看似「甩手掌柜」,心裏卻一本賬。
御史王嵐,氣得一腳踢出,史文龍小腹部一緊,隨即鬆手,就勢,王嵐右手用力,就把史文龍拉了下去。
長孫無忌隨手審閱著各地的奏報,一一用硃筆刪改。
沒有扳倒李績,長孫無忌有點不服氣。
李治登基的第二年春季,正月一日,唐王朝改年號貞觀為永徽元年。
史文龍一展雄姿,右手一擋,竟然掙脫出王嵐的束縛。
您與皇上的關係再硬,還能比他硬氣。
史文龍自比于龍關逢和比干。
這一日,李治在太極
和*圖*書
殿收到一封舉報信。史文龍毫不避諱,馬上底氣十足地應道,「東都宮留守,靖王爺李績。」
這一次,史文龍觸動逆鱗了。
也就是說,這一次與上次進諫一樣,按照他的一貫作風,事前已經做足了功課。
【時光隧道改命系統】的功能已經升級到3.0版,功能模塊更加豐富,操作起來更加人性化、智能化。
經李績耐心的做心理疏導,這個往日的土匪頭子,這才欣然接受。
數十萬頃土地通過【智慧農場】模塊,管理得井井有條,土地收益,也季季增長。
「什麼?您,您——」
……
李治面色鐵青,一心要斬殺他。
吉化眼看當下也沒有大仗要打,閑著也會閑出病來,再說了,也不能白吃飯。
「吉都尉,種田跟打仗差不多。」李績解釋道,「這個公司就是以前軍營,您按照軍事化管理就是了。不懂的地方,問我。」
自此每天召州長十人入宮,詢問民間困苦及帝國治理成績。
李治再任命王皇后的老爹王仁祜當特進(文散官二級·正二品),封魏https://m.hetubook.com.com國公。
春天已經到來。
李績除了每周去京城講課一次,其餘時間,就待在洛陽值守,欣賞田園風光,養花種菜,釀酒為業。
李治親自給靖王爺寫信,言之昭昭,寓意深遠。
正月二十一日,李治召見各地方政府進京朝貢特使(朝集使),對大家道:「我剛剛登基,如果對人有什麼傷害的措施時,你們應全部告訴我,如果一時說不完,回去后隨時上疏再奏。」
李績成立了大唐洛陽糧油集團公司,按照慣例,經商即不能當官。
洛陽人李弘泰檢舉長孫無忌謀反,李治悄悄地將舉報信燒掉,然後下令不良人,立即把李弘泰斬首。
正月六日,唐帝李治(本年二十三歲)封太子妃王雨綺當皇后;王皇后,是王思政的孫女。
李治氣得一口氣沒緩過來,您這個犟種,這次玩大了。尼瑪,誰都敢告。
……
他大呼道,「微臣我得以和龍關逢(夏桀時因諫被殺)、比干(商紂時因諫被殺)在九泉之下交往,也就滿足了,只是不知聖朝將要怎樣?」
能在大唐用https://m•hetubook•com.com科技種田,這令李績興奮不已。
「靖王爺,學生登基不久,什麼事還不太明白。加上,帝國百事待舉,帝國實在離不開您這樣德高望重的柱國支持。看待先帝的面子上,請您繼續留任京都。至於,東都種田,那是好事。學生正在開展如何發展農業問題調研,我與長孫無忌、褚遂良等老臣商議,同意您先行先試,多總結經驗做法,到時,來長安推廣經驗。」
當地的農戶和農場主都是憑藉以往的經驗種田,如今,李績卻習慣於通過系統讀數據。
李績在東都,把集團公司交給吉字營吉化運作。一開始,吉化不願意,怕干不好。
薛仁貴的奶奶文秀和媳婦柳葉,都把李績視若神明。
監察御史王嵐聞令而動,從側面手提砍刀,遵旨上前,要捉拿史文龍。
聽到言官議論,他總是能找出十條八條理由,幫李績推脫。
按唐律,商人不能為官。李治卻為恩師大開綠燈。
李治哪能隨意的簽字呢,三次,都被他婉言拒絕。
長孫無忌及褚遂良同心合力輔佐李治,李治對二人也十分尊重禮敬,克制自和*圖*書己,完全聽從指導。
他說道,「王爺,我拿刀砍人在行,這種田只會出笨力,哪裡懂得管理公司。」
便上書請求朝見,當著滿朝公卿大臣痛陳朝政積弊,「當今的朝廷大臣,我看都是些行屍走肉。對上不能匡扶皇上,對下不能有益於百姓,都是空佔著職位而不做事,白吃飯的人。臣請求陛下賜一口尚方斬馬劍,斬一個佞臣,以此來勸勉其他人。這叫,教育千遍,不如斬殺一人。」
事後,宮廷總管王德要更換被折斷的欄杆,李治卻道,「不要換新的了,就保留破相,用他來鼓勵所有敢言的人。」
這時,禮部尚書丁少佐摘掉官帽,解下官印和綬帶,叩頭流血道,「史文龍一向以狂傲直率之名著稱於世。假如他說得有理,就不可以誅殺。他說得不對,也應該寬容。陛下,要有容人之量。在朝議上,要設置容錯機制。臣斗膽以死相爭。」
系統面板上,【智慧農場】欄目里,隨時可以查看農田的氣象監測、土壤監測、巡田管理等數據。
他已經給李治寫了三封辭職信。
正月十九日,任命張行成當最高監督長(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