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宮中從此不養貓
早有宮女報告給武曌。
……
蕭淑妃聽見禮炮齊鳴,在冷宮裡更加悲戚可憐。
後來,李治無奈,只好下詔:
這一日,李治曾經想到蕭淑妃的好處,直接前去別院探望。
三個月後,武曌上疏。
「褚遂良為國忘家,把生命獻給陛下,節操如同風霜,忠心就像鐵石,是皇家舊日的親信部屬,陛下今天的賢明輔佐。」
李治興緻勃勃,隨即,號令,赦免天下。
又哀求道,「至尊如果還念及過去恩情,讓我再見天日,請把這個宮院命名『回心院』。」
蕭淑妃看見李治的身影,手緊緊抓住窗欞,哭泣道,「我已犯罪,被貶作婢女,怎麼還有尊貴的稱號!」
「褚遂良被貶,已經一年,冒犯陛下,已受到適當的懲處。請求陛下垂察他的無辜,稍稍放寬刑罰,可憐他的一片忠誠,順應天下人心。」
從此,皇宮不再養貓。
蕭淑妃臨死前,詬罵道,「武氏狐媚,狡猾到如此程度,但願以後我轉生為貓,武曌轉生為鼠和*圖*書,生生世世,掐住她的咽喉。」
武曌看著酒缸里的蕭淑妃,惡狠狠叫道,「教這個老太婆骨醉!」
與她相反的是,那個曾經得到李治寵幸的蕭淑妃,境況實在不可言喻。
幻想成為牛郎織女星。
最高監督長(侍中)韓瑗上疏,為褚遂良申冤。
「陛下從前曾經打算命我當宸妃,韓瑗、來濟在陛下面前誓死反對,這是一種極為危險的冒犯,豈不是忠心報國?敬請對二人賞賜褒揚。」
她聽到消息,大怒,派人捶打蕭淑妃一百棍,砍斷她的手腳,泡到酒缸中。
不久,李治下令把蕭淑妃家改姓梟。
「蕭淑妃心懷鬼胎,陰謀把我毒死,即日起剝奪她尊號,貶作平民,她的娘親及兄弟,一律開除官籍,流放嶺南。」
執迷不悟的蕭淑妃依然拖住李治,死纏爛打,把武曌罵得比婊子還婊子。
李治出宮,信步登上日月同輝平台,口諭,請司空李績攜帶印信,正式冊封武曌當皇后。
李治下詔,宣www.hetubook•com.com諭天下。
三月三,春風又綠江南岸。
「我曾經聽說,司馬炎大量,不誅殺劉毅的驕傲;劉邦仁厚,不憎恨周昌的正直。」
常常在錦宮外的樹林里,草地上,山間溪水旁,流連忘返。
李治召見他,詢問他還有什麼話要說,許敬宗低聲道,「皇太子是帝國的根本,根本不穩固,世界萬邦無法歸心。」
多少個日日夜夜,仰望星空。
「現在的太子(李忠),出身本來卑微(娘親是一個平民),而今知道皇后膝下已有尊貴的嫡子,內心必然不能平靜。勉強佔據高位,心生猜疑,恐怕不是帝國之福,請陛下做周密的考慮。」
當天,帝國的文武百官到肅義門朝見武曌。
「韓愛卿,你對褚遂良了解多少。」李治對韓瑗厲聲道,「褚遂良的情形,我也知道,可是他性情乖戾,喜愛犯上,所以貶謫他的官位,代替責備,你說的豈不太過嚴重!」
聽笛聲悠揚,觀賞迎春花綻放。
李治把奏
和-圖-書
章拿給韓瑗等傳閱,韓瑗等更為憂愁恐懼,不斷請求辭職,李治不準。武昭儀,正值如狼似虎的年紀,擠走王雨綺,冷遇蕭淑妃后,宮中再也沒人和她抗衡。
遂遷移到蓬萊宮(大明宮),但蕭淑妃披頭散髮的樣子,仍然在她的夢中出現。
「這個不難。」李治說道,「我會馬上處理。」
「然而,即令把我的肉煎成膏油,把我的身子投到巨鍋煮熟,我也甘心。」
……
……
「朕當太子時,受到先帝的特殊恩典,時常侍奉左右,日夜不離,宮廷之內,一直小心翼翼,周旋在嬪妃之間,從來沒有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
武曌又命宮人撈出她的屍體,斬首。
王雨綺走後,她依然對李治充滿著幻想和迷戀。
李治不聽。
這一年,李治二十八歲,武曌三十二歲。
她所在的宮廷別院,四處雜草橫生,塵埃漫天。
「褚遂良是帝國忠臣,受到讒言和馬屁精的傷害。從前,子胥余(微子)逃走而商王朝滅亡,張華留在https://m.hetubook.com.com政府而晉王朝秩序不亂。陛下無緣無故放逐舊日部屬,恐怕不是大唐帝國之福。」
韓瑗堅持己見。
「好啊,那就趕緊的落實計劃。」許敬宗沉聲建議道,「他如果能當吳太伯,請陛下幫助他早日完成心愿。」
「如今,歷經淬鍊,名聲遠揚海外。美譽聞于皇族,德行感動后|庭。」
從此以後,武曌大多數時間都在洛陽,終身不回長安。
「又怎麼可以使衣服穿到腿上,褲裙反穿到上身?同時,父子之間,外人難以插嘴,有時候冒犯龍頸上的鱗甲,一定受到可怕懲罰。」
「沒有聽說他犯了什麼錯誤,就被逐出中央,使內外官民驚嘆惋惜,手足失措。」
被幽禁期間,她還終日哭嚎,不肯輕易認輸。
蕭淑妃在酒缸中哀號數日,才終於斷氣。
文武百官上書請求封武曌當皇后。
「武曌家門烜赫,功勛彪炳。出身高貴,天資聰敏,從前曾經因高才美德,被選入宮。」
這一日,太極宮花團錦簇,彩旗招展。
武曌不斷夢見https://www•hetubook•com•com蕭淑妃披頭散髮,手足流血——她死時的慘狀,向她索命。
韓瑗因建議不被採納,請求辭職回鄉,李治不準。
發現門窗都被密密封閉,只在牆壁上鑿一個小洞,用來送遞飯菜,心裏不禁哀傷,呼喊道,「蕭淑妃,我的寶貝,你在哪裡?」
「先帝每每讚歎,遂把武曌賞賜給我,情形跟王政君相同,現在,封她繼任皇后。」
等許敬宗說完,李治悵然若失道,「愛卿不必多言,李忠自己已經辭讓。」
禮部尚書許敬宗上疏道,「陛下登基之初,國本還沒有降生(指武曌生的兒子李弘),暫時引導彗星,使之超越日月(指封李忠當太子)。」
「而今,正宮皇后登位,嫡子理應現身,使太陽更加光明,殘餘的火燼最好早日熄滅(指李弘應代李忠當太子),怎麼可以使枝葉和樹榦顛倒,彗星和日月在天上長久變更位置?」
她窮盡嫵媚之手段,整日里施展狐妖之功,把個李治侍弄地通體發酥,如醉如痴。
多少個拂曉楊柳岸邊,遙看,楊柳岸曉風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