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風雨京華
第一百九十四章 裴淑英的禮物
裴淑英莞爾一笑,說道:「人有原則不好么?」
裴淑英仰起她清麗出塵的小臉,問道:「那你呢?會始終如一嗎?」
「況且寒門出身的臣子,一開始確實因為自身的經歷仇視世家門閥,但這種仇視只不過是羡慕、妒忌而已。等他們也富了,就會和當初對立的世家門閥當盟友,這是因為驟然暴發的人,往往也想變成世家、得到世家的認同。最典型的人物莫過於漢末的大將軍何進了,他原先只是一個屠夫,在爭取權力之時,確實是與漢靈帝對抗袁氏為首的士族,可當他成了大將軍時,部屬和幕僚儘是士族子弟,心甘情願的充當士族的利刃。」
魏徵看了楊集一眼,繼續說道:「但是朝廷大臣、地方官員,多數是出自世家門閥,他們在天下和家族利益之間,會毫無不猶豫的以家族為重。如今只有大王能夠為民爭利,也只有大王有實力與天下世家博弈。然而世家門閥都在等著大王出錯,一旦大王做出什麼過激舉動,或是犯了點小錯,恐怕口誅筆伐立刻就來了。我等雖然能力平平,卻也有著與天下世家爭的膽魄、壯志,故而仿效先賢、毛遂自薦。」
「我們去那邊坐著等。」楊集見小河邊有不少亭子,便向一個空亭走去,裴淑英連忙帶著婢女跟了過去,楊集和裴淑英在長凳上坐下。
「正是!」楊集點了點頭,笑著說道:「二位無須多慮,這不是我本來面貌。」
這是人之常情,更不要說是心思多變的帝王了。
「你這不是白說了嗎?」楊集聽得越來越糊塗了,也有點不太理解這個小姑娘的意思。
「是!」裴淑英見楊集這麼說,這才如釋重負地鬆了一口氣,波光瀲灧的瞟了楊集一眼,悄悄地指了指身後的魏徵、凌敬,低聲說道:「他們是找你的。」
楊集皺眉道:「你的意思是說,讓我支持禁書令?」
裴淑英說道:「一點淺見,衛王或許用得著。」
關鍵是魏徵和他的朋友明明知道自己是個大坑,但是還要往火坑裡跳,這就難能可貴了。
「不是!」裴淑英輕輕搖了搖頭,「你雖得罪了天下世家,可卻得到了聖人、太子的賞識和重用。你現在想退都退不了。」
「淑英,咱們又見面了。」楊集的聲音,打破了裴淑英的僥倖之心,她的心怦怦亂跳,但又避無可避,只能羞不可抑的上前行禮:「見過公子,讓您見笑了。」
也是長孫無和_圖_書忌野心不夠大,若是換成楊堅這類狠人,哪有後來的周武、『后』唐?
楊集看向遠遠旁觀的幾個寒士,笑著說道:「你們的友人若是也願過來,我一律錄用。」
凌敬心中感動之極,肅然行禮道:「凌敬願為大王效力!」
楊集不解的問道:「文瀚軒賣的是最基本的四書五經,你家肯定都有,用得著買嗎?」
尉遲恭帶著十名親兵站在門口,如凶神惡煞一般,他們目光冷厲的盯著四周,防止他人進入。
「您是衛王?」由於楊集說話的時候沒有刻意避諱什麼,而魏徵和凌敬又是聰明人,瞬間便從他們的對話中聽出了一些內容,盡皆愕然的注視著這個氣度不凡的「中年男子」。
裴淑英的眸子熠熠放光,總結道:「綜而言之,書籍和科考並非是制士神器,除非出現一場罕見大動蕩、大浩劫,除非天下世家在動蕩中死絕了,否則休想改天換地、休想令所有人處於齊頭並進之勢。」
就算他們沒有反目,但是在與世家門閥作對之際,又能出多少力?
本來她也不在意什麼,更懶得管。可是當魏徵說要去衛王府拜訪楊集,而凌敬卻說王府「小鬼難纏」時,裴淑英心中湧起一種極不舒服的滋味,覺得凌敬玷污了她心目中的英雄,忍不住說要當他們引薦人。
「……」楊集徹底無語了,史上的隋末,不就是這一場罕見的大動蕩、大浩劫么?可是李二逼不僅沒有加以利用,反而把長孫無忌推上了關隴貴族的領袖的席位,從而令支離破碎的關隴貴族上下一心、團結一致。
「山東高門人才輩出,難道他們看不到這一點?只要他們肯放低姿態,那些寒門出身的官員,定然會搶破了頭的去做山東高門的贅婿、門生、假子,籍以抬高自身的身份地位,最終成為士族的外部勢力。所以我認為寒士可以通過書籍成才,但是他們當了大官之後,為了維持自身利益,定然會和士族一起維持現有的錄用制度。當然了,也有人想著去打破舊規則,但這種鬥士少之又少,根本動搖不了大勢的。」
「這就不必了!」楊集失笑:「是我送給你的小小禮物,談什麼錢啊?」
楊集向不遠處的裴淑英主僕走去,笑著問道:「你逛街,怎麼雙手空空的?」
魏徵神色激動,想不到他一來竟然直接就讓楊集提拔任用了。王府記室參軍事有兩個,雖然只是從六品
和-圖-書
上的官階,但職位異常重要,以楊集如今的地位,不知有多少人削類了腦袋想往這個位子上鑽,因為這個位子不僅僅離楊集最近,能夠更好的向楊集展示自己的才華,而且還代表是心腹之士。「人在官場,身不由己。」楊集笑著說道:「說不定某一天,我和你爹都變成奸臣。」
「可山東士族不然,他們之所以千年不衰,是因為他們掌握了文化傳承,聖人未免山東士族日後一家獨大,的確是通過明經科、秀才科提拔了一批寒士,但這根本不足以撼動山東士族。他們開始只是不屑也不願以科考的方式入仕罷了,後來他們發覺不可逆之時,憑著深厚的家風和文化傳統,佔盡了優勢,近幾年中舉的士子,就沒有一人是寒士。這是天然的差距,短時間內沒有辦法改變。等到寒士藉助這些書籍成才、擁有與山東士族分庭相抗的才華時,官場儘是山東士族的人了,屆時,還有沒有明經科、秀才科還是兩說。」
「言之有理。」裴淑英這番不是什麼秘密,也沒有什麼新意,不過是老調重彈罷了,但楊集還是點了點頭。
可是魏徵指著一名大漢問是不是她的隨從時,裴淑英發現此人是在城外酒肆稱呼楊集為少主的尉遲恭,而尉遲恭身邊的男子,她覺得有點眼熟,待她仔細打量時,便認出此人就是喬裝了的楊集。
「我就是為了他們而來,我們等會再說。」楊集忍不住笑了起來,魏徵這麼拉風,他豈有不關注之理?
楊集聽得暗自稱讚,他其實是在出題考魏徵,魏徵雖然還是一個書生意氣重的書生,但他都說到要害之處了,而且也說得十分坦然,便說道:「我現在正好缺少志同道合的人才,不過你畢竟沒有什麼功績,我也不好破格錄用、或是推薦給朝廷,這樣吧,你先擔任王府記室參軍事,你看可好?」
她和楊集只有三面之緣,但卻當著他的面,大言不慚的說什麼「我與衛王是至交好友」,又見楊集似笑非笑的看著自己,頓時羞得面紅耳赤、無地自容。
「喏,卑職告退。」魏徵和凌敬行了一禮,告辭而去。
「……」裴淑英不樂意的瞪了楊集半晌,換了一個話題:「你昨天成親了,我也有件禮物送你。」
這個職務與魏徵的記室參軍事一樣,官階不高,卻都是楊集身旁的重要職位。
「關隴世家固然是因軍事而興,但是他們過https://m•hetubook•com.com重的軍權,已經成了天下最不穩定的存在,所以他們的軍權遲早要被天子收回。若是關隴貴族不作改變,不向文道方面努力,遲早會走向衰弱。這是因為天下穩定,軍權必集中於天子,治天下者唯有文臣。」
楊集笑問:「什麼禮物?」
楊集上輩子有過背後亂說人壞話,卻被當事人逮個正著的尷尬經歷,眼見這姑娘羞得臉如紅紙,便肅然道:「我們本來就是患難之交、生死之交,你這麼見外就不對了。」
雖然什麼「寒士領袖」根本就靠不住,但是世家門閥和楊廣恐怕都是這麼認為的,日後想回頭都難了,只因世家門閥知道他是什麼貨色。至於楊廣,不僅需要他來當作捅向世家門閥心髒的利刃,恐怕還會認為他已經有著一股無形而強大的力量。
「喏。」薛舉聞聲而去。
逛街是少女共同的愛好,古今亦然。裴淑英見今天天氣不錯,就來到東市筆行買些書籍,聽說文瀚軒賣「二劉」批註的《大學》、《孟子》,便想買一套送給父親,不料文瀚軒人潮湧動,她也不好跟著一幫男人擠,只好讓隨從去買,自己帶著兩名婢女在外面遠遠等候,書還沒有買到,魏徵這個最靚的仔卻往她們等候的方向來了,而且旁若無人的說了一大通。
凌敬眼中也有些欣羡,更多卻是自己的好友感到高興。
而這些人一旦冷眼旁觀,勢單力孤的楊集休想斗得過世家門閥,所以需要出身更低的智者充實他的私人幕僚團。
裴淑英搖了搖頭,固執的說道:「我不能拿禮物轉送他人,那我付一套書的錢好了!另外一套書和紙,我自己用。」
他凝視了魏徵半晌,說道:「你在文瀚軒的作為我看到了,你們的對話我之前也聽到了;二位的選擇,我十分欣慰、也十分歡迎。」
楊集好笑的看著兩人,繼續說道:「聽二位介紹,應該是河北名門,為何要與我這個士族之敵為伍?」
裴淑英嫣然一笑:「你和『崔亡真臟』在朝堂上的爭論,已經傳遍大興,你的堅持是沒錯,不過卻把天下世家得罪了,如今最恨你人是七宗五姓為首的山東士族,以及南方士族,只因你打消了他們禁書的意圖,使他們詩書傳家的優勢蕩然無存。不過南方士族在朝堂上、地方上都爭不過山東士族,所以受損最大是又屬於山東士族,我認為這也是你當前最大的勁敵。」
楊集稍hetubook.com.com微一回憶,恍然道:「山東士族牢牢的搶佔了官場上的先機,所以書籍、科考、寒士對於他們造成的實際影響不大,之所以提倡禁書令,固然是未雨綢繆、絞殺後患,但是他們的反對也不會過於堅決。是不是這樣?」
「正是。」裴淑英淡淡一笑:「如今的士族經過多年的適應和準備,已經開始反擊了。一方面努力適應、響應舉士二科。另一方面積極吸納寒門庶族的傑出人才引為己用,朝廷每考出一名傑出的寒門士子,他們便以美色、金錢、權力、前途等方式將之招攬,而寒士為了自身的利益、家族前程,往往會倒向士族,比如說齊州寒士房喬,他中舉之後,就被范陽盧氏招為女婿,與盧氏女訂下三生盟約。類似房喬的人還有很多很多,以後的朝廷里裡外外、上上下下都是士族的人,他們怎麼可能做出魏徵說的『改舉才之制』?如果朝廷不『改舉才之制』,那麼書籍和科考其實都是為士族大開便利之門,如果他們的子弟考中自然好,如果考中的是寒士,結果也會變成他們的人。」
面對送上門來的人才,楊集欣然道:「如果凌兄不嫌棄,就暫為王府兵曹參軍事,我們齊心合力,為大隋在西部打開一個新局面。」
裴淑英猶豫半晌,也讓婢女出去了,她望著楊集,脆聲說道:「謝謝衛王幫忙,我會給錢的。」
「真是敗給你了。」楊集笑著說道:「若是我不收你錢的話,反而是壞了你的原則。」
「……」魏徵、凌敬聞言大窘,他們的對話先被一個小姑娘聽了,如今楊集也說聽到了,這實在是有點無地自容啊。
魏徵苦笑道:「我們只是縣內的沒落寒門罷了,哪是什麼名門啊?正是因為求學不易,所以也想跟著大王,為天下寒士出一份力。如今我大隋國強民富,大勢和人心皆在朝廷這邊,天下世家縱然暴力反抗,也不過是飛蛾投焰、自取滅亡罷了,無損大隋根基。」
然而縱觀麾下所屬,不少人是世家門閥子弟。比如說蕭瑀、虞世南,他們是蕭氏和虞氏的嫡系子弟;還有韋雲起、楊善會、王琮,分別杜陵韋氏、弘農楊氏、太原王氏的旁系子弟。
「好是好,可是現實的世道,很難讓人始終如一。」楊集說道:「有人寧死不食嗟來之食,可為了父母妻兒一口|活命之食,卻不得不放棄原則;有些痛恨貪官污吏的人,當了官以後,為了仕途,也放下了最初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原則和操守。」
裴淑英說道:「有是有,不過沒有二位劉先生批註的義疏,家父對他們二人的義疏十分推崇,我想買一套給阿耶。」
「我來文瀚軒買書,可是人太多了,我們擠不進去。只好讓隨從去排隊。」裴淑英眼中露出無奈之色,嘆息道:「我們等了一個多時辰了,還沒買到。」
「免禮!」楊集看了看魏徵,又看了看自稱是凌敬的青年,他怎麼也想不到魏徵不僅自己送上門來,竟然把竇建德的謀主也拐了來,這真是一個意外的驚喜啊。
「小王洗耳恭聽。」楊集拱了拱手,心中卻是更加好奇了。
兵曹參軍事原本是薛舉擔任之職,但是李靖擔任庭州刺史以後,薛舉便替代李靖。成為王府司馬,於是兵曹參軍事便空了出來。
「不是白說。」裴淑英眨動那雙慧黠靈動的眼睛,提示道:「我這話里,有兩個關鍵所在。」
「恐怕很難。」魏徵苦笑道。
……
「人各有志,不能強求。」楊集想到後天還要帶蕭穎回門,走完婚禮的最後一項,便吩咐道:「你們回去準備吧!兩天後再來王府報到。」
要是楊集日後將屠刀一刀刀的斬向世家門閥,這些人在朝廷和家族之間,會作何選擇?
楊集望著兩人的背影,不禁笑了起來,魏徵和凌敬的投奔算是一件意外新婚「賀禮」;以他火坑一般的處境,有兩名智者主動來投,的確算是一件天大的驚喜,這類人比起強求而來的部屬更加可靠。
楊集點了點頭,向旁薛舉說道:「派兩個人去文瀚軒取兩套書籍、十刀紙過來。」
裴淑英行了一禮,退得遠遠的。
「多謝大王信重!卑職決不辜負大王厚愛!」魏徵想著自己被如此器重,頓時又驚又喜又激動,他欣喜之餘也不忘推薦自己的好友,躬身道:「大王,卑職之長在於內政,而凌敬才幹遠在卑職之上,尤其擅長軍事和謀略……」
若是「擁有」了天下寒士的楊集,再與世家門閥和解,楊廣估計要睡不覺了。所以楊集只能在與世家門閥作對的路上披荊斬棘的前行,他與世家門閥斗得越厲害越安全。
實難預料。
魏徵和凌敬連忙上前施禮:「邢州鉅鹿魏徵/貝州漳南凌敬參見衛王。」
本來是打算用王府私學培養親兵、家奴後人,如果養個十年時間,總該有幾個不錯的人,但是楊集入仕太快,事態也不按照預想發展,所以在樹苗們尚未成才之前,也只能從外面求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