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雄圖大業
第四百一十七章 楊素壯心不已
「好!」楊廣揉了揉太陽穴,他對關中的掌控力極強,知道民間都讓他是個急於求成的人,可是和楊集一比,他發現楊集比他更加急功近利,恨不得把百年之事一天辦成,這如何得了?這怎麼可能?
「聖人,越國公到了,正在殿內求見。」這時,又有一名內侍在門外稟報。
想了想,索性道:「此茶我雖不怎麼習慣,可是皇后喜歡,而且金剛奴既然拿來騙錢,那我也不能拆了他的台。那乾脆將這什麼『白髮魔女茶』封為貢茶好了,讓金剛奴每月貢一些于朝廷,以抵稅收。」
合上奏疏,楊廣將交給楊安,向那名內侍說道:「將這份奏疏交給太子,讓太子根據這奏疏,擬個執行方案出來。」
「那些野心家、地方豪強心知大漢根基已經動搖,朝廷外強中乾,紛紛借平定黃巾來蓄勢;然後就有了邊軍勤王、董卓專權、諸侯伐董、群雄割據、三國鼎立、天下歸晉。結局就是這麼簡單,沒什麼好的期待的,睡吧。」
楊廣沉吟半晌,說道:「也好。」
楊廣提議道:「那我們……恩恩吧?」
比如說,那個狗屁的「召喚神光取火的崑崙鏡」。被自己寶貝一般的鎖進藏寶閣之內,連太子想看一眼都捨不得,結果何稠只是把玩了一會兒功夫,很快便複製出了無數個崑崙鏡。
算了下成本,不值一錢。
可他因為當朝炫耀過,並且說這什麼崑崙鏡是神器。
又是三天過去了,這天下午時分,楊廣在中華殿西邊的千秋殿批閱奏疏。他批複了一份奏疏,放下手中筆,向侍立楊安下首的問道:「楊安,金剛奴的手稿來了嗎?」
……
軍人,怎能畏戰、怯戰?
唉!
「練霓裳有沒有以身相許?」楊廣心中琢磨一番,便認定這又是楊集那廝折騰出來名堂。整個大隋也只有那小子時不時的弄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東西出來。
如今遷都在即,楊廣未免發生什麼意外,便將楊素召喚回來。
「好吧!我認了。」楊廣也笑了出來,說道:「別人寫出一本書,莫不是千錘百鍊,潤完色、改好語句,再讓親朋好友過目,然後又多番修改,這公諸于眾。金剛奴倒好,不但隨手就寫,而且隨便給人看,也不怕被駁得體無完膚。唉,姑且不論文筆如何,單是他這種寫書之法,就噁心人……真是煩死他了。」
楊廣m.hetubook.com.com看了看這份「奏疏」,發現楊集又跑題了,把「刷新吏治、優勝劣汰、庸下能上」的觀點,運用到了軍隊之上,然後提出了一個讓楊廣十分心動的觀點——那就是讓京兵和軍府主將去戰場之上歷練一番:死了的,那就是無能,死了活該;活下來的,那才是大隋軍隊需要的精華。
楊安又說道:「衛王讓信使帶了些茶葉過來,說是天山獨有的白髮魔女茶,聖人要不要嘗嘗?」
「稟聖人!」楊安躬身道:「據信使回答稱,此茶采自天山天都峰絕壁上的茶樹,當然,這並沒有什麼稀奇的。稀奇的是絕壁之上原本有幾百棵茶樹,但是一個名叫卓一航的奇人感覺日月精華被太多茶樹吸走,使茶的品質、口感分為幾百份,變得不醇正了,於是他便將九成九茶樹都砍了,最後只留下九棵。」
在這個前提之下,楊廣唯一的念頭,就是和楊素成就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話,所以,他對楊素的擔憂完全發自內心,沒有摻雜半點假的。
「哈哈……」楊廣哈哈大笑:「這什麼鬼白女魔女茶,宮中多的是,還年產五六斤?騙鬼呢?」
默然了片刻,楊廣又說道:「既然是阿穎給你的,你讓人去催催阿穎……讓阿穎和金剛奴那兩個妃子一起催。」
在這個前提之下,楊集又提出了成立軍官學校的的設想:
「遵命!」內侍退下。
楊廣也是一個書迷,不過他和什麼逸書都看的蕭皇后不同,他喜歡的是史書類的,這麼一個精彩的故事,著實是撓到了他的癢點。
「喏。」楊安呵呵一笑,有了貢茶之名,楊集鼓搗出來的『白髮魔女茶』根本就不愁賣不出去了。
麻辣隔壁哦!
楊安連忙上前,從他手中接過,然後交給楊廣。
我楊素若是不死:楊集仍然是晚輩、仍然是「小戰神、小軍神」。
「據信使說,衛王到了渭州,準備從秦州乘船東進。」楊安想了想,又說道:「渭水沒有什麼暗礁,可以日夜行船,而且這個季節水量大;從時間上說,後天應該抵京。」
如果有人畏戰、怯戰,直接罷免即可。
楊廣看著楊安,示意他繼續說下來。
如是一來,楊集的奏疏這就顯得情真意切、字字珠璣、難能可貴了,將一個能臣、直臣的形象躍然形於紙上。
但是他https://m.hetubook.com.com知道,若是說了。楊素非但不信,反而會更加生氣,並且還覺得他們兄弟聯手欺騙老人家!
「試試吧!」楊廣批了幾個時辰的奏疏,也想休息休息,便隨口說道。
當然了,他這種鬱悶,並非是妒忌,而是楊集的蓋世功績,激起了楊素的爭勝、爭雄之心,他希望重新登上戰場,以新的戰績跟楊集掰一掰腕子,讓天下人知道:我楊素仍舊是大隋軍神。
軍官學校的祭酒由皇帝擔任;學生則是由最優秀最出色的底層將官、將士組成。這些將官一旦進入了軍校,那便是皇帝的學生。
「估計是騙權貴人家吧。」楊安見楊廣高興,便湊趣的說道:「城中權貴喜歡攀比,只買貴的不買對的,有了這個故事之後,白女魔女茶定然供不應求。」
儘管楊廣當了皇帝,也知道楊素有點「功高震主」了,但他正值壯年,而楊素卻是個陽壽不久的老人家。所以他從來就不擔心楊素干出什麼事兒。
畏戰、怯戰,又有什麼資格當軍人、當將軍?
等他回來,自己務必抽出時間,好生教導他一番,免得他走上急功近利的歧途。
「越公免禮!」楊廣看了看楊素,暗自倒吸了一口冷氣。數幾月未見,楊素竟然變成了一個面色臘黃、瘦骨嶙峋,氣色也相當不好。
「遵命!」內侍上前,從楊安手中將過奏疏,恭恭敬敬的退了下去。
當他們成了天子門生,皇帝便可以用師生名義、情份,將這些將官掌控住,然後再由這些天子門生掌控軍隊。
最近,楊集根據涼州實情,以普通老百姓的角度、眼光,狠狠地抨擊了庸官、不作為官員,闡述了兩者對大隋危害,最後提出了「刷新吏治、優勝劣汰、庸下能上」觀點。
治大國如烹小鮮,哪有這麼簡單、容易的?
蕭皇后嘆息道:「我睡不著。」
「嗯!」隨口「嗯」了一聲的楊廣忽然意識到了什麼,扭頭問道:「呃?你也沒睡?」
「多謝聖人關心,不過不用了。」楊素心高氣傲了一輩子,享受了無限榮耀,他這輩子已經值了。他如今怕的不是死,而是像個廢物一般的病死老死在家中。
也只好將錯就錯了。
片刻功夫,楊素便在這名宦官的引導下匆匆走進千秋殿,他上前一步,深施一禮:「老臣楊素參見聖人。」
「……」楊廣和*圖*書看了看鬥志昂揚的楊素,久久無語。他很想告訴楊素:金剛奴就那樣,他就是那種水平,並不是刻意相讓。
只是楊素來得好快,比楊廣預留的時間早了兩天,連忙吩咐道:「越國公從洛陽回來了?快宣!」
噁心!
這樣,皇族子弟的奏疏便能避開朝廷,直達御前,使他能夠更好、更及時的了解地方實情。
「他忙個鬼啊他。」楊廣笑著說道:「整個涼州就他衛王最閑;整個大隋文武,就他這個州牧把官當得最瀟洒,比我這個皇帝還會享受。讓他寫《三國演義》又怎麼了?」
楊廣聞言苦笑,楊素和他是同類,豈能不知楊素生了爭勝之心?只是您都到了這個年紀,又如何跟我家金剛奴比啊?
蕭皇後面色微頓,芳心之中有種哭笑不得之感,說道:「金剛奴是州牧,每天忙碌無比,怎能將時間放在寫逸書之上?」
聊了片刻,突有一名內侍入內,躬下身軀,雙手高高舉著一封奏疏,恭聲道:「聖人,衛王上奏。」
「奸商啊!」楊廣身子微微後仰,深為感慨的說道:「嬸娘不怕後繼無人了,這簡單就是青出於藍而青於藍。不過,權貴不差錢,讓他騙騙又何妨?」
「別說他了,再說下去,我怕我會把他調回來。睡吧!」
「那就好。」楊素喜上眉梢的拱了拱手,說道:「聖人,上一回,老臣和衛王兵棋推演,他是輸得一塌糊塗。但老臣知道衛王是故意輸給老臣,老臣希望他好生斗一斗。」
寢宮一下子就安靜了下來。
已是兩更時分,萬春殿四周布滿了宮廷侍衛,一隊隊侍衛來回巡邏,在黑暗處還布有暗哨,侍衛們為了防止打擾皇帝休息,都穿著厚底軟靴、腳步盡量放輕。
「二郎沒睡?」蕭皇后翻了身子,側躺著看著丈夫。
「這……好像不曾。」楊安忍笑道。
(注:楊素在興建洛陽城之時,的確是從整個天下的格局來建設洛陽軍事防禦的。後來楊玄感久久攻克不了洛陽,全拜父親之所賜。所以某種程度上說,這是坑兒子的典範(狗頭))
即便到了這個年紀,楊素依然忘不了縱橫天下、策馬揚鞭、大破突厥的日子;仍然想保家衛國、仍然上陣殺敵。但是年邁體衰的情況,已經註定與戰場無緣了。當理想與實情發生矛盾之下,驕傲了一輩子的楊素心中異常鬱悶。
噁心之極。
楊廣站
www.hetubook.com•com起來,走了幾步,目光眺望西方,目不轉睛的問道:「衛王到了何處?」
宦官聞言,連忙給楊素抬來一隻軟榻,楊素謝了,便坐了下來。
但是當他看完這本厚厚的奏疏、看完各種美好的設想和憧憬。
蕭皇后以為楊廣睡著了,沒有動。
楊安躬身道:「聖人,據信使回報,衛王又寫了幾回,不過內容較少,他覺得聖人看著不痛快,便打算積攢下來,親手交給聖人。」
楊廣看得異常興奮。
巨大的寢宮以屏風隔斷成兩間,幾名宮女站在外間候命,而在裡間的玉階上,放著一張金絲楠木床,床上掛著輕紗蚊帳。讀完《三國演義》的楊廣和蕭皇后躺在床上,在忽明忽暗中瞪大眼睛盯著房頂。
不過他還是說道:「頂多後天就到。」
他認為這種尸位素餐的官員,不僅無法造福百姓,反而成為朝廷巨大的負擔,同時也佔據了有限的職務。既然他們在其位不謀其政,那就應該給真正想做事、能做事的官員讓路。
金剛奴想法雖好,但太天真了。
楊廣愣了一下,楊素是興建洛陽新都的「總指揮」。以新都為中心的軍事設施、軍事要塞,皆是楊素一手設計,幽州的軍事部署,同樣是楊素建議。
比如對賊寇屢禁不絕的現狀,就有很多真知灼見的看法,憂國憂民之心溢於字裡行間。
……
所以最好還是讓楊集回來繼續受虐。
又無了!
楊廣心中一樂,嘴上卻不屑的說道:「簡而言之,東漢就是君權旁落,失去了對天下的控制,引起了外戚專權、宦官專權、官宦爭權、地方豪強兼并土地,如此上下失控、民不聊生;終於引發了黃巾之亂。」
如果是普通的臣子頻度上奏,就會讓人心煩,但楊集並非是泛泛而談、紙上談兵,而是對民生、治安、兵務的政論思考;其中很多內容是楊廣想知道、別人卻不會上報的內容,這一點尤為可貴。
「綠色通道」開闢之後,楊集幾乎奏疏不斷。他的奏疏與越來越隨意了,幾乎變成了他的個人日記,不僅記載了涼州所發生的事,還就著這些事件發表感慨以及隨筆,每一份奏疏都是一份策論、政論。
「據說此茶年產五六斤左右,便是那個卓一航也喝不著,衛王因為救了練霓裳師娘養的狼,這才和她成了好朋友,每年收到了兩三斤。」
病懨懨的模樣,讓楊廣懷疑一陣大和*圖*書風,就能將他吹倒,連忙吩咐道:「越公請坐。」
久而久之,楊廣對楊集的奏疏,竟然產生了一種……類似於後世女人等「情郎情書」的期待之感。
自楊集出仕之後,便奏疏不停。
「喏!」楊安連忙派人泡了一壺茶來,自己為楊廣斟了一盞,楊廣端起了潔白細膩的茶杯,看了看翠綠的茶湯,輕輕的啜一口,說道:「金剛奴的茶較之以往的煮茶茶湯,確實更有茶的本質,初炊之時,有一種沁人心脾的微笑苦,然而卻讓人保證心神清醒、通體舒泰。但是,這所謂的胭脂茶跟別的茶葉沒有什麼不同啊?這其中有什麼蹊蹺?」
「是啊!還不是金剛奴鬧的?」蕭皇后輕笑道:「以往看的逸書,都是一氣呵成。阿穎給的《三國演義》,卻只有六回目。我感覺後面更精彩,可它來了個『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唉,真是煩死了。」
他拱了拱手,問道:「聖人,衛王何時回來啊?老臣有些想法,要與他好生探討一番。」
「採茶之人必須由一個名叫練霓裳的奇女子來采,此女曾經被卓一航辜負過,傷心之下,一夜之間白了頭,性格也變得喜怒無常,見到她的人便稱其為白髮魔女,再加上茶葉上有淡淡的白毛,於是衛王命名為白女魔女茶。」
每每聽到楊集在西邊建立功勛,心中就按捺不住。
楊集這種觀點,本就是楊廣心底隱隱成型的新政策略。而楊集在涼州取得的巨大的成果,不僅佐證了楊廣的決策,也給予了他施政信心。
金剛奴還是嫩了點。
至於軍校成立的具體方案,隻字不提。
「哦!」蕭皇后躺下,閉上眼睛。
「越公,要不要休養一陣子?」楊廣看了看瘦弱的楊素,煞是揪心的說道。
過了一會兒,蕭皇后又悄悄的張開了雙眼,卻見丈夫望著房頂出神,不禁噗嗤一笑,又翻了過來:「你還說我,你不也期待後面的劇情?」
「唉!」楊廣忽然嘆了口氣,輾轉反側。
楊廣以為蕭皇后睡著了,沒有動。
當初步迦可汗南侵之時,張須陀、劉權等人聯名上奏的軍情都被卡在兵部十多天,這讓楊廣意識到朝廷很多人都不希望大隋好,於是專門對皇族開了一條「綠色通道」,凡是楊集、楊智積、楊綸、楊靜和其他皇族的奏疏,都可以避開朝廷三省,直接送到宗正寺之中,之後再由宗正寺直接送到他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