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雄圖大業
第九百一十一章 楊廣的雄心壯志
漫天風雪中,楊廣坐在設於乾陽殿前九十五級階梯的皇座之上,躊躇滿志的當眾一一接見諸國使臣,臉上的神態可謂得意之極。
李家損失慘重,更因為犯了眾怨的緣故,而許多親朋好友,避而遠之,其家道,一落千里。
楊廣如此一一接見、一一寒暄,足足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大小國家大小部落足有六十多個,便是中亞「昭武九姓國」、以及更遠的波斯國也派了使節團來賀,至於絲綢之路上、連名字都沒有聽過的小國小部那就更加不用說了。【注】
啟民可汗名叫阿史那·染干,楊堅冊封他為意利珍豆啟民可汗,簡稱啟民可汗。他精通漢學、了解隋制,心知楊堅和楊廣以恢復漢學、恢復漢製為重中之重,以推廣漢家文明為己任。父子二人盡皆反感看似崇高、實則帶有濃重胡風的「聖人可汗」,當他面對大隋兩朝皇帝時,啟民可汗向來以隋臣自居、並以「聖人」尊之。
良辰吉時已到,各國使節根據對大隋的貢獻,擺列整齊隊伍走到階前,叩拜楊廣。
至於倭國也遣使來朝,倭國經過權勢更變、內部攻伐,發生了比較有名的「盤井之亂」,舊貴族葛城臣、平群臣、大伴連、物部連在鬥爭中相繼失勢。而蘇我氏打敗眾多敵對勢力笑到了最後,蘇我氏現在的家主蘇我馬子在592年殺了崇峻天皇,擁立上上代的皇后額田部皇女為推古女王,至今形成了君臣並立的政治集團。
今天是大年初一,皇帝又在洛陽,接見異國使臣之事,自然也在乾陽殿進行,但是由於朝見的地方集朝使、異國使臣太多。即便是乾陽殿也容納不下,楊廣只好把會見的場合設在乾陽殿前的則天門,以那足以容納十多萬大軍的則天門廣場來容納各地集朝使、各國使節團!
他們在禮部、鴻臚寺官員的引領下,一步步的來到近前,走到階前之時,一起停下了腳步,然後以漢禮https://www.hetubook.com.com躬下了身軀,齊聲高喝:「臣拜見聖人可汗!」
聖德太子這次也是通過百濟那裡知道大隋對倭國不滿,不準百濟、新羅也他們交流,故而請得女王之命,親自前來賠禮謝罪,同時也希望與大隋建立正式的關係。
楊集腰佩七星龍淵劍站在楊廣身側,一身奢華的親王服飾,使他顯得英俊不凡,眼看著靜立於大雪中異族使節團,心中也不禁湧起意氣飛揚之感。
大業三年寒冬臘月,就在大隋君臣忙碌而充實的氛圍里悄然流逝。在這期間,幾經波折的科舉圓滿結束。而李淵在朔方蘆子關「意外」身亡的消息,早已傳回京城。但是除了李家及其近親以外,幾乎沒有人多以關注。
眾人語調不一,但卻咬字清晰,可見他們都下了一番功夫,且不說他們是否真心誠意,但此時盡皆匍匐在楊廣身前而帶來的榮耀,卻是中原史上罕見的一幕。
楊廣的豪情壯志感染了所有人,這既是楊廣的目標,又何嘗又不是大隋文武的目標?眾人神情激動躬身行禮道:「聖人萬歲、大隋萬歲!讓所有國家匍匐在地、頂禮膜拜!」
何稠為國爭光,事後楊堅加封他為太府丞;從這個冊封來看,就知道這場看似無足輕重的較量,其實已經上升到國與國較量的高度。
這對他們這些與東突厥接壤的部落、部落聯盟來說,絕對是一個大好之事。
各國各族君王、酋長、正副使節都是精明之輩,比較了解大隋禮儀、接待之道,見著宇文弼將突厥一行請走,一個個心思各異、想法莫名
高麗國和百濟國、新羅國、赤火國君王來不了;薛延陀和薛斛部聯盟、契骨、南室韋、北室韋、西突厥、契苾部(契苾歌楞)、吐谷渾(南下的慕容兆部)等部的大酋長也來不了,但是他們都派使臣呈上「國書」、貢品,並且表示他們的國王(大酋和*圖*書長)世代稱臣、永世交好。
楊廣哈哈大笑,一揮手道:「諸卿隨朕入殿,先在酒桌之上打敗他們,讓他們知道我大隋王朝不僅在戰場之上攻無不取戰無不勝,便是酒桌上,也不例外。」
【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王朝和波斯間友往來頻繁,《魏書》記載,波斯使臣來有幾十次之多,給北魏皇帝帶來的各種禮品、珍物、馴象,以及雜技魔術表演團等。之後又多次派遣使臣入隋,一次波斯使臣向楊堅所獻的金綿錦袍、絲織品十分華美,就連中原王朝都沒有這種工藝。
大業四年大年初一,對於大隋上下來說,既是傳承良久的春節,又是大隋王朝接見異族君王使臣、各地集朝使的大好日子。
集體參拜完畢,接下來便是楊廣一一接見各國使臣,受到楊廣第一個接見的,便是緊跟而來的啟民可汗父子倆。
接下來是高昌、龜茲、焉耆、于闐、疏勒、鈸汗、象雄、女兒國等西方各國,這些國家雖然很小,但來朝賀的人皆是國君親臨,而且這些國各基本上都位於絲綢之路主線、支線之上。安撫好他們之後,能讓絲綢之路暢通無阻、能讓大隋商品和文化源源不絕的走向西方,故而排在了接見的第二個梯次。
接見完所有外國使臣,楊廣身邊只剩下大隋重臣了,他站起身來,豪氣干雲的向文武百官朗聲道:「今年來朝異國異族足有六十余個,此乃中原千百年來、前所未有的盛事。但是朕並不滿足,朕希望明年的今天,有一百個以上的國家部落在這裏向朕俯道叩拜、向大隋臣民頂禮膜拜!」
「平身!」楊廣也是首次受到這麼多使者同時朝見,他滿面紅光的抬手,免去了各國使節的拜禮,盡顯聖人可汗之威嚴。
啟民可汗為首的東突厥如此的「忠心」,自然被楊廣當作各國各族的表率來接見,好讓其他國家和部族下次來朝時,向啟民可汗學習、多多進和*圖*書貢。
則天門廣場之上,異族番邦君王、使臣、貴族子弟組成的朝賀隊伍,排成兩道整整齊齊的隊伍,恭恭敬敬地在大雪中等候接見。
而隋朝給波斯人回的禮,好像就是何稠造出來的玻璃製品,糊弄波斯人是天然琉璃。
使臣名叫吉士雍蔽,其姓名源於《漢書·元帝紀》「咎在朕之不明,亡以知賢也。是故壬人在位,而吉士雍蔽。」此人表面上是「正統」使團的副使,但他實際上是蝦夷反倭聯盟的首領之一,目前與蘇我桓野一樣,也是企圖與大隋暗中接觸,獲得大隋王朝的支持。
其實這也是波斯使臣藉著隋朝大朝會為銷售平台,向各國各族推廣本國商品,同時也是企圖羞辱和取代大名鼎鼎的中原紡織品。
蘇我氏掌兵權,推古女王和聖德太子掌政權,相互之間配合默契,致使國力大幅度上升,但內部之間鬥爭十分激烈,儼如東漢的曹操集團和劉協一般。
啟民可汗是事後來朝貢的,他也是個狠人,當陰謀詭計被大隋君臣識破、化解,無可奈何的以東突厥大可汗的名義,認下了他所承諾的五百萬隻羊、十萬頭牛、十萬匹戰馬、數百里長的官道(白道)。另外又進貢三萬匹戰馬、五萬頭耕牛、九十萬隻羊,以及無數原玉、北珠、皮草,以表達自己和東突厥的忠誠和敬仰。
略作寒暄,啟民可汗一干人在宇文弼帶領下,從側門進入國宴舉辦地——乾陽殿。
楊集站了一個上午,非但沒有感到任何不耐,反而因為一個個國家君王、部落使臣匍匐行禮的恭敬神態,湧起了說不出的痛快和自豪!
啟民可汗父子帶著一百多名身穿華服的突厥大臣、酋長,來到楊廣前面,大禮參拜:「臣意利珍豆啟民可汗和長子阿史那·咄吉、暨突厥臣民,叩見聖人,願我大隋千秋萬世、繁榮無疆!」
「喏!」文武百官轟然應是。
楊堅哪會向胡人認輸?他將這些禮物盡數甩m.hetubook.com.com給了何稠,讓他進行反向研究,並且要求他用最短的時間弄出更好的。何稠研製出來的金綿錦袍、絲織品比波斯精美無數倍。然後當眾打了波斯使臣的臉,還說風涼話,大概就是說「你們波斯工藝已經過時、落伍,我大隋早就拋棄不用」之類的。而他的工藝流傳以後,反過來賺了波斯人的錢。
而與東突厥接壤的薛延陀、薛斛部聯盟、契骨、南室韋、北室韋的使節見狀,卻是心潮湧動、欣喜若狂:按理說,面對啟民可汗這種重量級人物之時,當由由太子、親王引領入殿才符合大隋王朝的待客之禮,但是大隋在這重大節日之中,竟然安排禮部尚書引領啟民可汗入殿,可見大隋王朝對東突厥並不滿意。
蘇我桓野和吉士雍蔽的深層用意,都已經通過百濟使臣、佐平(宰相)沙清忠透露了出來,他們都希望自己能夠與大隋高層接觸一二。
……
一夥是權臣蘇我馬子委派,他是蘇我氏的族人蘇我桓野,此行是聖德太子的副使之一,可實際上,他是代表蘇我氏與大隋接觸。
廣場畢竟不是經地專門設計的宮殿,楊廣的聲音傳不了太遠,但此事卻難不了自古以來賊愛面子的中原王朝,負責籌備大朝會的官員事先就在台階之前安排了兩隊人馬當「傳聲筒」。當楊廣話音一落,演練了無數遍的「傳聲筒」便異口同聲將楊廣的話、一字不漏的吼了出去。
一夥由代表正統的推古女王委派,正使便是聖德太子。聖德太子曾騙過推古女王,偷偷摸摸的派小野妹子來朝,但由於那封國書,惹來了楊廣的不滿,小野妹子等人至今還被扔在工地上進行勞動改造。
現在看來,也許有人認為這隻是「小打小鬧」,不足道哉。但是在當時,顯然是頂級工藝在頂級「展銷會」上的較量;甚至還關係到了國家的尊嚴和榮耀。
這次前來大隋使臣表面上是一伙人,可內部實際分為三個勢力。
即m.hetubook•com.com便是李家人聽了僥倖沒有摔死的隨從的講述,也認為這是一起十分意外的意外事件。至於李亮一脈,無論李家如何努力,也改變不了盡數伏誅的下場,而李孝基所在的李璋一脈在李孝基被處死以後,分別被流放去了交州交趾郡、梁州牂柯郡。
出使大隋的主、副使節,不是國君、大酋長,就是本各國各族有頭有臉的人物,如果把他們帶領的使團、隨從算上,總人數少說也有幾萬人。
最後一夥是蝦夷人,蝦夷人是蝦夷地(北海道島)的原住民,他們被部落聯盟一般的倭國征服已久,可是倭國人一直視他們為野人、胡人,根本就不把他們當人看,使得他們至今對倭國都沒有歸屬感。蝦夷人為了反抗倭國的無度勒索、無度盤剝,進行了長期激烈反抗。
乾陽殿是洛陽皇宮三大殿之首,一年一度的大朝會、皇帝生辰宴、大型慶功宴都在這兒進行;而皇帝登基、冊封皇后、太子、諸王、公主的大典及宴會,也會在兩京的首殿里舉行。
「愛卿不遠萬里親自到來朝拜,朕心甚慰。快快平身!」楊廣事先已經一一接見來朝君王、酋長、正副使節,該見的人已經見過、該談的事務已經談過。而今天所謂的當眾集中接見,一方面是大朝會必有的流程,另一方面是讓觀禮的大隋軍民、地主官員感受大隋王朝在天下之中的地位、聲望,好讓大隋民心振奮、軍心振奮;同時也是向各國各族宣揚和展示大隋「萬國來朝」的強盛之勢。
楊廣為帝時,波斯王親自率團訪問大隋幾次,第一次來訪的時間好像就是大業三、四年,至於具體是哪一年,記不住了,而且來訪的好像不是同一人。】
阿史那·咄吉是先來的正使,在他和副使康鞘利金錢開道之下,大隋中樞還引起了一場戰和之爭,然而那些為突厥說話的受賄者結果全部倒了,被楊廣抄了家,而收禮不辦事、貪贓不枉法重臣屁事都沒有,還白白大賺了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