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隋主沉浮

作者:碧海思雲
大隋主沉浮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雄圖大業 第九百三十四章 治國當重利

第四卷 雄圖大業

第九百三十四章 治國當重利

「多謝大王!」宇文弼在楊集側後方道了聲謝,邊走邊說道:「大王,新羅前來朝賀的使節離開不久,其長公主金德曼竟然又來覲見聖人,此舉不合常理,我懷疑對方別有用心。不知大王有何看法?」
楊集放緩腳步,說道:「宇文尚書有話儘管問,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宇文弼大感震撼,但一雙眼睛卻是閃閃發亮,他有些激動的說道:「大王說得是,治國當重利;我們面對異族使臣之時,確實要做些損人利己之事,若不做,那便是損己利人了。」
「石崇早已不在,他所建造的金谷園也已化作歷史一片塵埃,然而那裡風景優美、流泉飛瀑,遺留了諸多古迹、碑刻,當都城東遷,其價值便體現出來了,許多達官顯貴都想在那建造別苑,以做春遊踏景、抒散心情的所在,於是很多人都買地兒。如今雖不至於有價無市,卻也十分昂貴。」
「是他呀?難怪看著熟悉!」聽到朱粲這麼一說,楊集心中恍然。
「是的!」蕭穎說道:「這個大工程花費極多,皇族各府都投了錢。甚至就連聖人和皇后也拿出一大筆錢,他們佔了總投入的四成。」
楊集在遼東與新羅人有過接觸,又是尚書省之首,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他向宇文弼還了一禮,笑著說道:「宇文尚書也是因為國事,無妨的。咱們邊走邊談,你看如何?」
說到這裏,蕭穎抿嘴一笑:「遷都以前,那裡要麼是荒山、要麼是沒有什麼價值的田地,阿娘在興建洛陽新城以前,率先買來了下來。積累起來,方圓好像足有數十里,這其中包含金谷園所在的『金谷洞』。」
楊集聞言失笑,他也知道那塊地,而且老娘還建造了一座清幽雅緻的別苑,平時由家僕看守。他隨口問道:「阿娘將宇文愷與何稠選地的地兒賣給朝廷了?」
「無妨。」楊廣雖然讓楊集接見來使,可是楊集並沒有把這種「小事」放在心上,見見對方倒是無妨,楊集卻不想摻合到雜七雜八的具體事務之中;若是宇文弼對新羅使節有所戒備,事情必然變得簡單很多。而他,自己也會清閑下來。
「慚愧慚愧!」宇文弼被小了幾十歲的楊集這麼說,大是汗顏。https://www.hetubook.com.com
朝會結束以後,楊集走出宣政殿、前往則天門匯合自己的車架和侍衛,沿著抄手游廊向皇城走去,出了成武門不久,禮部尚書宇文弼從後面追了上來,朗聲道:「大王,請留步。」
當楊集穿過月洞門、來到后宅正堂,只覺外面的雨聲、寒風似也被隔絕於外;繞過一架屏風,旋即看到蕭穎和柳如眉、裴淑英等人圍在正堂一側,一起觀看一個放在大桌子上的沙盤。
宇文弼聽得入神,又見楊集好像有一套完整的計劃,也懶得動腦子了,想也不想的順勢詢問道:「大王,不知我大隋如何謀利?」
「這是其一。其二是新羅貧瘠、物資匱乏,又和百濟打了很多年的仗,使其國上下貧困潦倒,此番前來,應當與我大隋加強頭條,進行貿易往來。」楊集頓了頓,繼續說道:「這其三嘛,便是狐假虎威了,只要新羅不斷遣使入朝覲見聖人,不管我大隋有沒有承諾什麼,他們都能借我大隋之威勢只因高麗和百濟見多了,便以為新羅與我大隋關係很好,他們生恐惹來大隋不滿,不但不敢結盟侵犯新羅,反而相互疏遠。而新羅卻能利用這一點,與其中一國為盟,轉而聯手對付另外一國。」
說著,指了一側的沙盤:「就是那個。」
宇文弼已然省悟過來,等到楊集止住話頭,他笑著說道:「多謝大王,我大概明白對方的來意了。」
見他久久沒有說話,楊集問道:「怎麼?宇文尚書不相信?」
正是這種邦交文化限制,導致官員們面對異國使節之時,沒有這麼多陰謀詭計;宇文弼聽了楊集的話,頓時大有所獲,其固有的思維模式轟然坍塌,彷彿看到了一片全新天地。
「喏!」宇文弼走到近前,與楊集徐徐而行。
至於「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之類的典故,他壓根沒有放在心上,以前是因為思維僵化、受限於時代的見識,所以沒有想得這麼多、這麼深,如今既然明白了過來,哪還遵循那些論調?
洛陽城雨勢滂沱、陰雲晦暗,氣勢恢宏的紫微城御道上只有士兵巡邏,街面和廣場上顯得格外冷清。路過的官員將往南和_圖_書方的皇城辦公,一個二個盡皆疾步向南。
楊集:「……」
楊集忍不住笑了起來:「朝廷有運河分段『承包制』為成功的例子,此番既不用發動民力,而且省了很多錢,肯定會答應。」
念及於此,楊集登上馬車,往旌善坊趕去。
「正是如此!」蕭穎輕輕點了點頭,說道:「阿娘說那裡的地價與日俱增,學堂四周又可開辦許多賺錢行當,便讓宇文愷、何稠順便一起畫好圖紙,做好沙盤。接下來,只要依圖、依沙盤修建即可。」
「沒有賣,全部贈給朝廷了!」蕭穎笑著說道:「不過阿娘有兩個條件:一是她承包學堂建設,朝廷核算出所需錢財以後,她只要其中一半,然後由她找人修建軍事學堂;二是要求朝廷將軍事學堂附近土地、山林交給她,至於有什麼用途,朝廷別管。」
「已是去了三天,許是讓大雨困在莊園里了,不過阿娘使人來報,說一切安好,讓我們不用操心。」蕭穎先是報了一個「平安」,以安丈夫之心;之後,才說獨孤敏去繩池的因由:「聖人不久前,任命安德王兄創立大隋軍官學堂,朝廷原本將這所軍事學堂設千金堡。可是洛陽人口眾多,而軍事學堂又和大學不同,那些前來深造軍官不分晝夜的的訓練,還時不時在深夜進行軍事演練,所以弄得百姓徹夜難眠、人心惶惶,許多人甚至還以為發生了叛亂。」
「百濟王扶余璋率先向我大隋效忠,百濟更是因為買到我大隋的武器裝備、糧草輜重,才能在前年抵禦高句麗入侵。百濟王在我遠征高句麗之時,更是全力配合我軍行事;為此,還死了近兩萬精銳。戰後,我遵照協議,令新羅將原屬於百濟的漢江下游歸還。所以百濟與我大隋的關係,也是十分親厚。」
……
「自然不是!」宇文弼定下心神,連忙說道:「我只是被新羅的險惡用心驚住了;若是如此,新羅當真可誅。」
李氏之事尚未結束,宇文述卻在此時回京、還要與自己詳談,看來宇文述在北方遇到的事情也是十分「精彩」。如今兩樁事情湊到一起,或許會很有意思。
「多謝大王解惑,恭送大王!」宇文弼深施一禮。
他雖然不知道和_圖_書楊廣發什麼神經、是否兌現,不過楊廣要是真的把幹活當成是度假、休假;卻也遠比到處巡遊好,而且還能體驗到普通人的不容易。
「朝廷不想繼續擾民,可是深造將官又要應對各種襲擊、學習軍事理論和戰術戰法,於是朝廷經過商量、決定把大隋軍官學堂遷往不遠處的繩池。與此同時,又令工部尚書宇文愷、工部侍郎何稠選址修建軍事學堂。宇文尚書、何侍郎選來選去,選中了我們家的田地、山林。」
和宇文弼作別,楊集走出則天門,向車架和護衛所在的「車位」走去。
朱粲說道:「他看到我們在這裏,於是過來詢問,得知大王今天回京的消息,不但說北方很多軍府存在問題,還說要登門拜訪,與大王詳談。」
楊集愣了一下,皺眉道:「大雨如注的,阿娘去繩池做什麼?」
「阿郎/郎君/公子回來了?」眾女聽到外面的動靜,連忙看了過來,一見楊集回來,立刻上前行禮。
楊集上前一看,只見那巨大的沙盤將河南郡繩池縣的地形都呈現了出來,除了邙山山腳下的學堂模型以外,附近山上山下還有一座座村鎮、一個個四四方方的院子、一排排樹林、一條條蜿蜒河流和道路、一個個「開放式公園」……一眼看去,就是一座統一布局、統一設計的依山傍水的「城市」。
停頓一下,順著楊集講解的內容分析下去:「高句麗亡國以後,新羅是三國之中與我大隋關係最惡劣的存在,且又因大王失去漢江下游平原;他們忐忑不安,既擔心我大隋聯合高麗、百濟亡其國,又擔心與我大隋關係極好的高麗和百濟私下結盟、出兵,於是努力向我大隋表示忠誠,以期獲得大隋庇護。不知是不是這個道理?」
他定下心神,又見老娘和孩子們都不在,便了過來,向蕭穎問道:「阿穎,阿娘和孩子們呢?」
「只要了解了大隋與海東三國的關係,宇文尚書就能猜出新羅的來意了。」楊集在腦海中回想了一下,說道:「海東三國並存近千年,三者之間時而是友、時而是敵,彼此之間互相敵視、恩怨難分。今天的高麗王高建武乃是大隋扶持而起的傀儡、檀允等重臣也是我大隋所任命,而高建武雖和*圖*書是國君,可他背叛高元、高句麗十分徹底,故而不得人心,他除了老老實實的聽我大隋做事以外,別無選擇,若是失去我大隋的支持,檀允等重臣定然拿他開刀,所以說高麗是我大隋分封出去的國家也不為過。」
楊集笑了起來:「新羅公主來了,回去以後必然造勢,一旦他們造勢,那麼下次來的便是高麗人、百濟人了;再下次,也許又是新羅。」
「大王,是大將軍宇文述。」朱粲答道。
楊集明白了,笑著說道:「下一步,肯定是競拍別苑、店鋪。」
「阿娘與姨娘帶著昊兒、明兒、昌兒去了繩池縣。」蕭穎柔聲道:「暉兒、曜兒、曦兒還在睡,正由乳娘房中看著。」
「國與國之間都是相互利用,沒什麼好震驚的。」楊集反而看得開:「我大隋繁榮昌盛、國富民強,佔據了天然的優勢和大勢,我們只要對各國不偏不倚、一視同仁,那我們永遠都是棋手。新羅如今狐假虎威,我們同樣可以利用新羅來謀利。」
新羅使臣尚未抵達洛陽,楊集也不知對方具體來意,目前也只想到這三個用意了。不過也無外乎是這三個,尤其是狐假虎威這個用意,史上就被新羅發揮到了極致。
宇文弼上前向楊集深施一禮,歉然道:「大王剛剛回京,急著回府更衣,本不該打擾。可是我對新羅國所知有限、了解不多,而新羅使節即將抵達京城,未免準備不足,故而前來詢問一二。失禮之處,還望大王海涵。」
議完大隋與這兩國的關係,楊集又說起最後的新羅:「新羅以前出爾反爾,襲擊了一起北伐高句麗的盟友百濟,奪走了漢江下游,兩國自此反目成仇。等兩國打得兩敗俱傷,曾袖手旁觀的高句麗忽然對新羅用兵;新羅索性向高句麗俯首稱臣,並在開皇年間加入高元發起的高句麗聯軍,一起殺過遼水、入侵大隋。新羅擔心大隋和高麗、百濟聯合出兵、殲滅其國,這才老老實實的按照我的要求,將漢江下游平原歸還給了百濟。」
停頓了一下,又說道:「以往修的行宮都是朝廷負責修建,聖人和皇后只需入住即可。他們覺得這種售賣方式遠比官府有意思,決定掏錢買下一個大院、自己設計一個行宮。然後由『民www.hetubook.com.com間』修建,不準官府動手。聖人似乎還打算自己動手做些活兒,而皇后,也準備去種花草樹木和藥草。」
「這個沙盤剛剛建成不久,學堂已經破土動工,由何稠負責和監管。」蕭穎像個售樓經理,向楊集介紹道:「但是那些院子是準備賣給達官貴人、名門世家的別苑。現在之所以空無一物,是給他們留出足夠空地,以便他們設計出自己喜歡的房子、花園,不過要求不同,價錢也不一樣。」
「宇文尚書能這麼想,思想境界已經超過很多人了。」楊集哈哈大笑道。
遠遠的,他看到一個熟悉背影剛從「車位」處離開,匆匆忙忙的向議事堂所在的東朝堂行去,隨自己入宮的朱粲在其背後拱手相送。
倒不是楊集有多高明,而是這年代的邦交理念十分「陳舊」、「仁義」、保守,官員的思維方式往往被所謂的禮儀之邦、天朝上國、仁義道德限制得死死的,只要異國使臣遵守大隋禮法,大隋官員便以禮相待。
此言一出,宇文弼不禁倒吸一口冷氣。他細細一想,便知道楊集並非是危言聳聽,而是一定會發生。
回到王府,楊集洗漱一番,換上一身乾淨衣服,這才向後宅正堂走去。
按理說,如果是和自己熟悉的人,應當參与朝會才是,可此人明顯不是從宣政殿離開。楊集心下疑惑,但此時大雨傾盆而下,天地昏昏沉沉一片,也不是知那人究竟是誰,於是上前問道:「老朱,那是誰啊?」
「好了,就此作罷。」說話之間,已至則天門,楊集向宇文弼說道。
「回來了!」楊集對上一道道欣喜的目光,最終定在蕭穎臉上,見她一雙眼眸蘊著濃濃的思念之色,心頭湧出難以言喻的憐惜之情。
每天必有的常朝向來以政務為主,如果沒有什麼軍國大事,武將一般不必參与,朔朝望朝因為隆重一些,在京的有品級的文武官員就必需到場了,而今天不是朔朝望朝,作為武將的宇文述卻是不必參与。不過宇文述乃是軍府撤併的「前線總指揮」,怎麼回京城來了?
他看了看宇文述遠去的背影,又向朱粲問道:「他說些什麼了?」
楊集停下腳步,回身道:「宇文尚書有何事?」
「原來如此!」楊集點了點頭,吩咐道:「回府!」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