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賽點

作者:磨硯少年
賽點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全新世界 第1091章 二刷雙殺

第三卷 全新世界

第1091章 二刷雙殺

一蹬。
怎麼辦?
線路,完美。
而且,弧線並沒有完全拉起來,幾乎貼著球網,低空飛過。
落點,完美。
怎麼辦?
那麼,高文呢?
這是一個完美的小球。
非常非常短暫的一觸,但是,手腕柔軟而細膩地包裹住網球,緊接著,就可以看到網球已經飛了出去。
看,這就是能力。
抵達墨爾本,高文更加成熟、更加全面、更加強勢,如同經歷寒霜打磨的鋒芒一般,綻放萬丈光芒。
絕對不可能!
精彩!
但自從完成蛻變登頂成為世界第一以來,他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如此被動了。
倫敦的時候,他成功了,吸取巴黎的教訓,全面升級,掌控比賽,扭轉局勢,毫無疑問是一次成功。
一擋一切。
儘管高文預料到了德約科維奇應該會選擇斜線,並且提前移動,但這次,德約科維奇的算計走在前面。
緊要關頭,就能夠看出世界第一的風采。
然而!
短短半年時間,德約科維奇和高文交手四次,目前總戰績一勝三負落後,而且,全部和圖書來自硬地賽事。
再一踩。
四十拍!
同時。
德約科維奇展現出自己頂尖的移動能力——
眼睜睜地,德約科維奇就看著網球落地,然後形成兩跳,無力回天,肩膀不由耷拉下來。
整個人往前沖了一步。
全然察覺不到任何力量,效果的出色卻令人驚嘆。
網球,飛回去了。
卸力,完美。
所以,德約科維奇早早就想好了對策,側身背對球場,並且以他標誌性的硬地滑步,爭取擊球時間。
風馳電掣,眼花繚亂,似乎可以看到身後拖拽出一道殘影,消融在印第安維爾斯的狂風裡。
在決賽極度被動極度困難的糟糕局面里,高文成功找到顛覆戰局的鑰匙,並且再次掌握對抗的主動。
難道德約科維奇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嗎?
發力?
不僅是下旋,而且是側旋,落地之後,就朝著外面竄出去,持續高速旋轉。
精彩到頭皮發麻的程度,令人想要起立鼓掌!
一觸。
這拋物線……?
腦袋,高速運轉。
右腿蹬地踩下緊急剎https://www.hetubook.com.com車。
德約科維奇注意到了高文的下旋球,這就意味著網球落地之後沒有太多反彈力量,擊球空間非常有限。
當提到移動的時候,人們腦海里浮現出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納達爾的跑不死,另外還有休伊特的野兔、施瓦茨曼的小鋼炮和新生代德米納爾的飛毛腿;但事實上,德約科維奇和穆雷的移動也毫不遜色。
小球!
腳步,從大跨步到小碎步,一邊衝刺一邊調整,視線餘光始終在觀察對手的擊球。
德約科維奇就從底線一端出現在底線另一端,輕盈靈動的腳步似乎已經消失。
不僅大胆,而且瘋狂;同時,高文還具備將自己想法演變成為現實的能力,這就讓局面變得困難起來。
即使是德約科維奇,腳步也稍稍一頓,緊緊地盯著網球,試圖做出判斷,慢了半拍,這才二次啟動。
投降,這個詞根本就不是一個選項,德約科維奇的注意力完全集中,意識到高文的擊球,就已經做出反應。
即使腳步趕和_圖_書到,但揮拍空間和擊球空間都所剩無幾;而且,德約科維奇的腳步正在歸位,重新尋找防守重心和腳步節奏。
繳械投降?
斜線,然後呢?
當然不。
因為高文的處理非常突然非常短促也非常隱秘,以至於拋物線也有些模糊,一時半會難以準確判斷。
經歷休賽期的磨練,高文再次完成蛻變,年少輕狂的時節,正是實力爆髮式成長的階段,茁壯成長。
即使德約科維奇竭盡全力衝刺,也還是來不及了。
高文居然側身背對球場單手切出一個小球!
然後,雙手反拍已經舒展不開,乾脆採用單手反拍,如同頂尖生魚片師傅一般,球拍就是他的廚師刀,輕輕地一切一削,薄如蟬翼的生魚片也就誕生——
一個側旋加外旋,比高文剛剛的變線更加出色,落地之後的往外彈跳,增加移動的距離,整個擊球空間也發生改變。
難道高文在如此被動的局面下,準備發力嗎?
這不尋常,非常非常不尋常,那種感覺,就好像職業生涯前期對陣費德勒和納達hetubook.com•com爾一樣,全面下風。
移動。
這也意味著自己的回球,需要進一步牽制德約科維奇才行。
難以置信!
轉眼!
網球,沿著斜線竄回去,落在高文半場左側發球區的外側邊線上。
德約科維奇有些憋屈。
德約科維奇的處理,不僅為自己爭取到了時間和空間,快速完成調整,為下一拍擊球準備;而且出色的技巧和柔軟的手感,再次扭轉局面,哪怕已經沒有揮拍空間,也還是用他的方式控制住了回球。
整個控制,整個包裹,獨步天下。
準確壓線!
高文的小球,神乎其神,將將越過球網,幾乎是貼著球網的位置,直上直下。
一種比賽氣質。
長線還是短線?深區還是小球?
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
核心關鍵,就在剛剛的這兩拍:
一衝一停,地面反作用力如同山呼海嘯一般撲面而來,緊繃的肌肉從小腿一路蔓延,轉眼整個身體就成為一張拉滿的弓箭。
就好像此時。
他不僅意識到了,而且深深銘記,他一直在嘗試在調整,試圖重新找回自己的比和_圖_書賽節奏。
高文同樣側身背對球場,同樣採用單手反拍。
太遲了。
重點,並不在於正手還是反手,也不在於斜線還是直線,而在於捕捉戰機、製造機會、果決下手的能力。
蹬地。
狂奔之中,高文就已經完成判斷——
沒有揮拍空間,那麼高文就放棄揮拍,僅僅只是用小幅度的切削退檔。
沒有擊球時間,那麼高文就壓縮擊球動作,通過拍線和網球的摩擦製造旋轉。
明明德約科維奇陷入完全被動的局面,但就是這一拍的處理,又再次扭轉局勢,反而把高文推向懸崖邊上。
衝刺。
交錯而過。
高文正在移動,和德約科維奇一樣,在底線的橫軸上大範圍移動,兩道身影,同時朝著自己的左側移動。
巔峰對決,名不虛傳。
卻見——
一拍正手斜線、一拍正手直線。
整整四十拍的擊球,最後,以高文的勝出告終,並且宣告全場比賽的結束——
飛奔。
勝利,屬於高文!
德約科維奇反應過來的時候,身體第一時間就前傾衝刺,全速狂奔,但才剛剛跑出三步就意識到: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