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

作者:圓頭圓肚皮
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十六章 這手法也太逆天了吧!

第五十六章 這手法也太逆天了吧!

馬師傅第一次產生了對同行頂禮膜拜的衝動。
「盛這裏!」
轟!
他每次只用三根手指來完成動作,這樣可以讓他始終有兩根手指可以降溫,不至於被鍋的高溫燙傷。
「哦!」
而這就得看廚師的專業技術了。
有的廚師的刀工,切土豆絲都切不均勻。
他已經徹底服氣了。
他在推鍋的時候,用的是大拇指,中指和無名指。
這也行?!
後來科學家們經過研究后發現,當水滴接觸熾熱的鐵板時,會在底部形成一層水蒸氣。
鍋底熾熱的高溫迅速將水膜蒸發成了一片水蒸氣,彷彿在鍋中騰起了一朵蘑菇雲。
他總算明白為什麼李逸一直保持著大火猛炒了。
太TM強了!
他看著李逸又是一勺水撒進了鍋里,蒸汽和烈焰先後騰起,忍不住驚訝詢問。
高溫炙烤著蔥花,迅速逼出了蔥花里的大蒜素。
所以,表演者只要不是長時間的停留在炭火上,一般都是不會受傷的。
不明白其中奧妙的人,會覺得那是神跡。
「知識是對生活的總結,要活學活用。」
但古代廚師們並沒有將其歸納為科學理論,而和*圖*書是當做了一個炒菜不粘鍋的技巧,流傳了下來。
這小子居然只用三根手指顛勺?
這就是功力的差距。
馬師傅注意到,李逸握著炒鍋的手,手指並不是完全握住鍋耳的。
短視頻平台上經常能刷到一些賣鍋的博主,為了演示自己的鍋不粘,於是往燒熱的鍋里打生雞蛋。
霎時間,蔥香瀰漫。
嗤!
看到這一幕,在場所有廚師都差不多異口同聲的說了聲:「卧槽!」
後來科學家就將這種效應命名為了萊頓弗羅斯特效應。
實驗室人員可以徒手觸摸負兩百度的液氮,也不會被凍傷。
但他也有一個疑問,就算這樣可以不粘鍋,可長時間讓米飯被如此高溫的鐵鍋煎烤,米粒也會變得堅硬,影響口感,做出來的炒飯,也不好吃啊?
這個小夥子,簡直堪稱炒飯界的頂級宗師!
但其實那是因為表演者的腳上有水分,比如汗水,或是提前沖洗過。
吳壘湊得太近,被鍋中騰起的烈火嚇了一跳。
馬師傅更是差點把眼珠子瞪出來。
這團烈焰將多餘的水汽燒去,米飯重新落入鍋hetubook•com•com中,米粒已經變得光潔而又瑩潤。
剛剛去幫李逸拿東西的幫廚湊到了馬師傅的身旁,低聲驚嘆:「這炒功我一輩子都練不出來。」
下落的米飯剛好撞入了這團蒸騰的水蒸氣里,混在了一起。
看著李逸鍋中翻飛的米浪,他忍不住感慨:「長見識了,沒想到最基本的炒功,都能練到這麼出神入化,牛嗶!」
這種興奮而又激動的樣子,他只在那些女粉絲的臉上看到過。
但是,這手法也太逆天了吧!
這其實是因為雞蛋里的水分被燒到高溫的鍋底蒸發,形成了一層氣墊,隔絕了雞蛋和鍋底,所以當然不會粘鍋。
那雞蛋不但不粘鍋,反而被博主晃動,在鍋里飄來盪去,彷彿腳底抹了油。
炒功是廚師入門最基礎的基本功之一。
這個技巧,就叫熱鍋涼油。
這層水蒸氣就像是氣墊船一樣,可以將水滴與鐵勺隔開,從而讓水滴懸浮起來。
至於國人,最早發現這一現象的人,就是廚師。
粗略量度下,水的萊頓弗羅斯特點是193°C左右。
他的指力得有多強?
吳壘應了聲,剛準備動https://m•hetubook•com•com手,就看到一旁的廚師們爭先恐後的拿著盤子涌了過來。
不過,雖然這種效應在十七世紀中期才被命名,但在古代,人們早就已經發現了它的奧妙,並且加以利用了。
看著他們激動的樣子,吳壘有些納悶。
而且,說好的用水炒飯,水呢?
在十七世紀中期,一個叫萊頓弗羅斯特的德國醫生髮現,在一把燒的通紅的鐵勺上滴上一滴水珠,水珠竟然懸浮了起來。
這也是萊頓弗羅斯特效應的體現。
李逸不知道自己的指力有多強,但他試過,可以用一根手指把自己吊起來。
馬師傅雖然也是幾十年的老廚師了,可他卻不得不承認,這個不用一滴油就能炒飯的小夥子的功力,恐怕比他還要深厚得多!
「哎呦我去!」
這是他在夢境空間里練出來的苦功。
所以李逸才會把鍋加熱到兩百度以上,就是為了能夠產生萊頓弗羅斯特效應,從而在不粘鍋的情況下做出炒飯。
在踩上滾燙的炭火時,高溫會迅速蒸發水分,形成一層水蒸氣的氣墊,隔絕高溫。
這些膀大腰圓的大老爺們,怎麼都變成追星小hetubook.com.com仙男了?
他現在總算知道李逸為什麼敢說不用一滴油也能炒飯了,人家靠的是練到極致的炒功!
李逸回頭看了他一眼,提醒:「別離太近,眉毛燒掉了可就不好了。」
只要是含水份的物體,就能形成萊頓弗羅斯特效應。
還顛得這麼舉重若輕?
只有保持著大火猛炒,鍋底的高溫才能在短時間里迅速蒸發撒進去的水。
馬師傅沒說話,他沒好意思開口,因為他自己也練不出來!
李逸說著,將切好的蔥花倒進了鍋里。
「來了!」
這一招看得現場所有廚師都瞠目結舌,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這都是因為萊頓弗羅斯特效應。
「哦!想起來了!」
「逸哥,這鍋里怎麼著火了啊?」
跟著,李逸一邊顛鍋,一邊用炒勺接了小半勺水,然後在米浪翻起到半空中的時候,輕輕一抖,將炒勺中的水撒入了鍋中。
別的不說,光是李逸把半勺水撒成均勻的水膜那招,就不是隨隨便便能練出來的!
想要形成萊頓弗羅斯特效應,容器的溫度就得加熱到萊頓弗羅斯特點以上才行。
就在他疑惑之際,他就看到李逸用炒勺輕輕一撥,灶台旁的和圖書水龍頭就被撥開了。
在拉鍋的時候,他用的則是大拇指,食指和小拇指。
迅速翻炒了幾下,李逸順手關火,一邊開口示意:「拿盤子來。」
炒勺的水被他撒成了一道薄薄的水膜,均勻的落在了鍋底上。
在古代,很多宗教、民俗儀式上,都會有人進行赤腳在炭火上行走的表演。
太強了!
但如此高的溫度,即便隔著抹布,炒鍋也還是很燙手的。
類似的情況在現代社會也經常能看到。
「用我的!」
想要不粘鍋,高溫是關鍵。
「師傅,這也太牛了!」
而有的廚師,卻能把食材切得細可穿針。
吳壘恍然大悟:「上學時候學過,但還是第一次在生活里看到,太牛了!」
而且猛火還能燒去剩餘的水蒸氣,讓米粒不會變得過於潮濕,只會補充恰當的水分,保持柔軟的口感。
也就是說,他在顛鍋的時候,是在不停變換手勢的。
鍋下的火焰點燃了剩餘的水蒸氣,一團烈焰蒸騰。
鍊鋼廠的工人可以用手拍打上千度高溫的鐵水,而不擔心被燙傷。
李逸隨口解釋:「蒸汽都是可燃的,油蒸汽,水蒸汽,都能點燃,沒學過嗎?」
刀功也是一樣。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