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盛唐不遺憾

作者:朕御山河
盛唐不遺憾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兩稅法 第282章 殺雞儆猴

第六卷 兩稅法

第282章 殺雞儆猴

「叔父,既然來了,就先在我府上好好的吃一頓吧!關於兩稅法的細節問題,我們邊吃便談。」
「是,侍郎。」
顏真卿倒是沒有因為李安升任四品戶部侍郎,而對李安心存畏懼,還是像以前那樣,當然,這也是李安所希望的結果。
李隆基嘴角一笑:「看來有點眉目了,讓他進來吧!」
「叔父,您這可是第一次前來我的府邸啊!哈哈!快來看看我種的蔬菜,好多都已經可以吃了。」
雖然在戶部沒有心腹之人,但李安已經讓自己原來的老部下幫助自己了,並讓他們明察暗訪,尋找各大士族吞併土地的證據,而現在荔非守瑜又送來幾人,當然就更好了。
李安表情極為淡定,彷彿完全就不用擔心兩稅法似的。
顏真卿很是無語的說道。
李安拔了幾顆菘菜,在顏真卿眼前晃了晃。
「是啊!是啊!祖宗之法不可廢,這樣亂搞會出大亂子的,決不能讓兩稅法實行。」
大業坊李安府邸之中,李安正悠閑的在大後院欣賞蔬菜,儘管各大士族已經團結一心,儘管朝廷之上已經吵成一鍋粥了,但李安卻仍舊愜意的生活著,沒有一絲一毫的慌亂,畢竟,任何事情都是既來之則安之,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有什麼好緊張的。
「還是這副德行。」
「盧尚義,誰我我們鄭家田地最多,你們盧家雖遠在范陽,但北方人煙稀少,聽說你們盧家的勢力已經向北抵達營州一帶,自范陽以北,大部分田地都是你們盧家的吧!」
「守瑜,光晟,快過來,請坐。」
「好啊!這是好事,我收下了,哈哈!弟兄們,叔父,我們先吃飯吧!別讓飯菜涼了。」
「哦,原來叔父前來,就是為了這事啊!兩稅法是陛下看中的,最後一定會執行,至於這些想要反對的人,讓他們先蹦躂幾日,發泄發泄心中的怨氣吧!」
後世有句名言叫『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士族為和圖書了維護自己利益,什麼樣的事情都能做得出來,但為了維護共同的利益,他們也會聯合起來,共同找對策。
「鄭家位居中原,田地最多,理應率先站出來,為各家做個表率。」
「無恙,朝堂之上已經吵成一鍋粥了,另外,各大士族已經暗中聯合,為的就是對付你,你現在還有心情種菜?」
「哦,就是那個打仗很厲害的李安吧!他打仗厲害,處理這些事情就未必了,只要我們多設置一些障礙,保准讓他焦頭爛額。」
在大唐,若要執行一項大的政策,必須要經過深思熟慮才行,若是大部分臣子和天下人都劇烈反對,則這個政策就很難執行下去,所以,此刻,若要讓兩稅法順利執行,必須讓反對激烈的各大士族服服帖帖才行,否則,一旦這些士族抱團劇烈反對,很有可能會引起動亂,如此,就得不償失了。
「你們幾個繼續搜集證據,還有,那些田地被強迫兼并的百姓,肯定極為痛恨鄭老六,你要多找一些這樣的百姓,將他們接入城內,好好安置。」
「對對對,只要我們全部反對,朝廷就很難執行。」
李安沒有正面回答,而是提出自己的請求。
在飯菜做好之前,荔非守瑜、張光晟二人,帶著幾名部下前來拜訪,他們是聽了李安陞官的消息,特意前來祝賀,並給幾名部下找個好的前程。
鄭家代表非常不滿的反擊,雖然他們已經在反對兩稅法方面達成了一致,但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卻仍舊矛盾重重,誰都不願意首先站出來,槍打出頭鳥的道理誰都明白。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剛好趕上飯點了,哈哈!」
「謝陛下,微臣告退。」
『祖宗之法不可廢。』這幾乎成了眾士族的最有利的武器,畢竟,租庸調政策是大唐老祖宗定下的,作為後人,豈可隨意違反祖宗的法制,這是不孝的表現,而且,有可能給大唐帶來不和*圖*書可預知的後果。
「多好的田地啊!可人的貪慾卻是如此的沒有止境,富了還想更富,自己富了,還要子孫後代一直富下去。」
「我們楊家有人在戶部擔任郎中一職位,李安有什麼動靜,會即使通知我們的,只要他開始行動,我們就立即應變,只要我們抱團,就不信會輸給一個小娃娃。」
「侍郎,滎陽鄭氏的偏支鄭老六,在長安城東部兼并兩萬畝田地,這些田地就在前方,我們還找到很多百姓,都可以作證。」
「不用請了,我已經來了。」
「阿郎,我們現在去哪裡?」
「恭喜無恙升任戶部侍郎,恭喜,恭喜,哈哈!」
三人一見面就客氣上了,上午的時候,昆雄、飛羽和二牛已經來過了,不過,他們卻並沒有帶部下。
「哦,叔父來了,趙六,我叔父前來,還用得著通傳嗎?快請。」
「無恙,聽說陛下讓你推行兩稅法,可戶部沒有我們的人,你做起事情來肯定不會得心應手,我給你找了幾個人,他們願意前往戶部,混一個好前程。」
顏真卿笑了笑,答應留下來吃飯。
「哪裡也不去了,回城。」
李安策馬奔回城內,返回自己的府邸之中。
荔非守瑜指著身後的幾名部下,請求道。
「大家,李侍郎求見。」
李隆基笑著問道。
李安客氣道。
因為各大士族有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傳承,擁有的文化底蘊很深厚,不是一般人所能對抗的,這讓士族在包括科舉在內的方方面面都佔盡優勢,由此一來,朝廷上的很多官員都來自士族,城市之中的很多商鋪也是士族的產業,就別提田產了。
在飯桌上,顏真卿、荔非守瑜、張光晟明確表示,會全力支持李安,會永遠與李安站在同一戰線上,這讓李安非常的欣慰。
李安眉頭一凝,怪罪道。
「陛下,京城有一無賴鄭老六,仗著滎陽鄭氏的庇護,強行吞併城東兩萬畝田地,讓數m•hetubook•com.com百戶百姓流離失所,而陛下曾多次下令,禁止土地兼并,鄭老六無視陛下的旨意,其罪當誅,請陛下下令,抓捕鄭老六並立即斬殺,子女全部充軍流放。」
此刻,兩稅法剛剛傳出草案,代表各大士族利益的官員就炸開了鍋,尤其是那些背後擁有海量土地的士族們,全都緊張的坐立不安,彷彿自己身上的一塊肉很快就要被割掉似的。
李安發出了感嘆。
「殺雞儆猴,倒是有些手段,哈哈!」
大唐建國以來,士族被打壓了多次,社會地位已經有所下降,尤其是科舉制度的逐步完善,更是打破了士族對教育文化的壟斷,但士族的勢力仍然不小,並控制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樣的天氣,居然能種蔬菜?」
「對對對,我等當以鄭家為先。」
李隆基的目的,只是為了讓眾臣子表達觀點,所以,並沒有阻止任何臣子發表意見。
不過,從朝堂上的局勢看,反對兩稅法的佔了大多數,支持者寥寥無幾,尤此也足見士族勢力的龐大,已經足以影響朝堂。
「侍郎,這個鄭老六人品不太好,在長安城秘密開設了六家賭場,害的很多人家破人亡,但仗著滎陽鄭氏的撐腰,硬是沒有人敢去封賭場。」
「無恙,看來你已經有辦法對付這些反對之人了?是我多慮了。」
「諸位,兩稅法一旦實行,我們各大家族的利益都將受到不可彌補的損失,所以,這一次,我們一定要團結一心,絕不能讓兩稅法實行。」
李安嘴角不經意的一笑,問道:「這個鄭老六人品如何?家中還有什麼產業?」
顏真卿是第一次到李安的府邸,猛然見到嫩綠的蔬菜,的確吃驚不少,不過,此刻,他可沒有心情欣賞蔬菜,兩稅法的突然提出,讓整個長安城都發生了震動,恐怕也只有李安才能如此沉得住氣。
在李安離開紫宸殿之後,李隆基看向身旁的高力士,笑著感嘆了一和圖書句,高力士則連忙點頭應和。
而士族子弟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先小家后大家,自古就有家國天下之說,也就是說,在士族子弟心中,自己的小家族永遠都排在第一位,凡事都要以小家族的利益為中心,當家族利益和國家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家族的利益永遠擺在第一位,甚至不惜與國家對抗,這也是改革的難點,讓大唐朝廷很難對士族下手。
各大士族的代表人物,在反對兩稅法方面達成了一致,這也是士族很難得的一次合作,一般情況下,他們都在爭奪利益,甚至為了爭奪貧民的土地互相拆台,不過,此刻兩稅法冒了出來,而且,會極大的侵犯他們的利益,所以,他們自然會放下以往的仇恨,坐下來研究如何應對兩稅法。
李安暫時也沒有太多的事情跟李隆基說,只得告退。
「微臣李安參見陛下。」
「對對對,多找點事情給戶部做,這樣他們就沒有時間管兩稅法的事情了。」
「李安,推行兩稅法有何進展?」
「阿郎,顏御史前來拜訪。」
「好了,好了,大敵當前,我們就不要再窩裡鬥了,先看看形勢再做決定吧!免得倉促行事惹怒陛下。」
各大士族的代表是在秘密商議,但朝廷之上卻早已吵翻天了,當李安將寫好的兩稅法草案交上去之後,當朝的眾大臣當著李隆基的面開始了激烈的爭論。
李隆基聞言,讚賞的點了點頭,下令道:「魚朝恩,擬旨。」
第二日上午,李安前往戶部轉了一圈,什麼都沒有說,僅僅與眾大臣打了一聲招呼,就直奔紫宸殿而去。
李安聞言,嘴角笑得更加燦爛了,他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像鄭老六這樣的人,人品極差,而且還做了兼并土地的勾當,這樣一來,殺了此人就不會有什麼心理負擔了。
「是,大家。」
一人提議后,眾人全都跟著附和。
反對兩稅法的意見已經達成一致,接下來,他們要做的就是商議如何反對,和_圖_書畢竟,總不能在心裏反對吧!若是這樣所謂的反對還有什麼意義,要反對,必須要有所行動才行,要讓朝廷看到,兩稅法是行不通的,是絕對不能實行的,否則,有可能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對對對,言之有理。」
「對了,聽說陛下剛剛讓李安擔任戶部侍郎,主導推行兩稅法,此人年紀不足二十,還很稚嫩。」
就在李安思考如何推行兩稅法之際,聚在京城的各大士族的代表人物齊聚一堂,商討如何反對兩稅法,如何讓朝廷徹底放棄這一侵害他們利益的政策。
下午的時候,李安得到消息,匆匆帶著趙六前往城外視察,雖然他現在已經是戶部侍郎,朝廷的大官,但他以疲累為理由,早早的請了假,戶部的官員,包括郭虛己都拿他沒辦法。
但作為群臣之首的李林甫卻並沒有發表意見,因為他還沒有搞清楚李隆基的心思,所以,不敢貿然發表意見,以免惹得李隆基不高興,讓自己失寵。
李安表情很是輕描淡寫,彷彿輕而易舉的就可以將兩稅法的事情搞定,這讓顏真卿大為詫異。
眾士族代表你一言我一語的商議如何應對,並派人通知自家的官員,多方面打探兩稅法的進展,以利於他們的應對。
幾名屬下應了一聲,策馬狂奔而去。
出城之後,李安遇到了幾名老部下,他們負責收集士族兼并土地的情報,此刻,已經打聽到很多消息了,而且連確鑿的證據都找到了。
李隆基將推行兩稅法這個任務交給李安去執行,一方面是因為兩稅法本身就是李安提出的,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考驗李安的能力,看看李安能否將這件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
大部分大臣代表的是擁有大量土地的士族的利益,以祖宗之法不可廢為理由,強烈要求取消兩稅法,而也有一部分土地不多的大臣,覺得實行兩稅法可以增加朝廷的收入,對田多者的損害也並不是很大,完全可以實行,如此也就形成了爭論。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