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冒牌韓信

作者:鳳凰村長
冒牌韓信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十二章 蒯氏雙英

第二十二章 蒯氏雙英

「真的?」船夫聞言,停下腳步,赤腳下意識地戳著黃泥,一臉期待地看著韓信。
韓信當下問道:「大叔,那你們的太守大人如何稱呼?」
早年蒯越曾被大將軍何進聘請,後者提醒何進,對十常侍這類宦官要先下手為強,否則必為所害。
可是這個太守還真損啊,為了讓治下百姓心甘情願背井離鄉,去傳送門裡轉一圈,想出了這樣的點子,明明政策下達的是給老百姓分發五畝土地,他故意不說,說上面給發三畝地,去一趟南陽,再發剩下的兩畝。
韓信聽了船夫的話,感慨不已。
畢竟,在這個時代,人力資源才是最珍貴的,種田出糧食要人,出兵打仗要人,而南方又人少,雖然有不斷來自北方的流民補充,不過儘可能地不讓南方已有的人死去,也是一種很重要的措施。
船夫歪著腦袋想了一下,不確定地道:「好像叫蒯越。」
不然他說五畝,到時百姓分到手的時候只有兩畝,老百姓自然對他的政府信譽度產生懷疑,不利於以後政策的實施。
從高和*圖*書坡上往下望,只見下方平原里,錯落有致地散布著三三兩兩的房屋,房屋更外面是一塊塊遠遠看著不怎麼規則的田地。
只是你直接跟底下的百姓說,南陽有這樣一道神奇的門戶,估計對方會用看白痴的眼神看你。
突然間彷彿想通了什麼,韓信直感覺前路一片清明,微笑地繼續和船夫磕著閑話,問道:「大叔,這樣不是很好嗎,太守一上來就給大家分田,而且大叔您放心,也告訴村裡的人放心,這件事情是真的,來年豐收了,官府不會多收大家一粒糧食的。」
不過他怕下面的人在裏面動手腳,直接砍掉了他當初定下的政策,畢竟自古以來,就發生很多這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事情。
空氣中飄散著點點的魚腥味。
村莊在一個斜坡的下面,不過村中的水平面又高於外面的鄱陽湖,不怕湖水倒灌進來。
這樣就最大程度地打消了百姓背井離鄉產生的怨氣,至於想辦法在不隨意擴散傳送門的神奇,讓治下的百姓來傳送門https://www.hetubook.com.com轉一圈,也是當初他下達的政策。
韓信盡量往少了說,當初定下的政策是每家每戶按照人頭分發五畝良田,良田不夠的就補足其他。
韓信還記得對方有一個哥哥叫蒯良,兩兄弟都很有才,不過哥哥死得比較早,在曹操南下荊州的時候,已經英年早逝了,所以歷史上對哥哥蒯良的評價就比較少。
抬頭望望朗朗的青天,天空遼闊,白雲悠悠。
對於自己麾下又出現了歷史名人級的人才,韓信當然很高興,想著回去的時候,就徵辟兩人,給兩人提供更大的舞台,讓他們發揮能量,畢竟現在他這一邊的人才實在是太少了。
「唉,這就好。」船夫頓了頓又開口道:「小官人,那你知道不知道,上面說給大家分幾畝地。」
恰好,傳送門能夠讓經過的人祛除疾病,更能讓人減齡十歲,等於變向地延長了治下百姓的壽命。
歷史上評價蒯越就是深中足智,魁傑有雄姿。
韓信突然感到一種沉重的使命感,讓他原先的一些想法和圖書有了升華。
「額,此事是真的,南陽確實有神醫坐診,任何疑難雜症都藥到病除。」可不是,傳送門包治百病,不就是當世神醫嗎。
村子中央一道小溪穿越村落,往下再走,沿著小溪往村裡進去,小溪的兩旁栽種著楊柳,楊柳樹之間拉著麻繩,麻繩上晾曬著一尾尾草魚。
中國自古的老百姓總是這麼容易滿足,能夠有一口吃的活下去,就不會出來造反,如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只希望孝敬父母,贍養小一輩。
「蒯越,蒯異度嗎?他不是荊州人嗎,怎麼來揚州當太守了?」韓信想到對方在歷史上的所作所為,下意識地點頭道,「不過如果是他,那麼就不奇怪了。」
畢竟,東漢末年,天災人禍,戰亂綿綿,一定也會造成很多人才還沒有成長起來,就死了。
如果有陽奉陰違的人出現,他自然不會姑息,回去之後也會讓人處理,不過在面對百姓的時候,他自然會把期望值放低。
何進不聽,蒯越可能感到何進不是一個好的輔佐對象,就找和_圖_書借口外調了,果然,後來何進反被十常侍騙進宮內殺害,開啟了三國亂世。
這也是他這次微服私訪的主要目的,他想親自看看,他這個皇帝的命令,底下的人到底是怎麼執行的,是貫徹到底,還是陽奉陰違,大打折扣。
所以這段時間,韓信也不只一次聽下面的人抱怨,說就是忽悠不來那些百姓,讓他們心甘情願地離開家鄉,千里迢迢地趕路前來宛城。
可見對方是有真材實料的。
就這樣,一路磕著家長里短,一路往船夫說的村子行去,大約走了一刻多鍾,韓信等人終於在對方的帶路下來到了小村。
一路走來,有村裡人好奇地向船夫打聽韓信等人,小孩子咬著手指,睜著烏黑的眼睛,站在外面直瞅他們一伙人。
韓信也跟著停住腳步,迎上船夫期待的目光,重重地點了點頭。
等到他們靠近,也不知道是攝於自己的威嚴,還是攝於典韋的兇惡,反正大多數小孩子都是如鳥獸,一鬨而散。
後來,劉表來荊州當州牧的時候,也是蒯越獻策,讓劉表輕鬆平定了荊襄八郡,劉表和_圖_書去世,荊州歸曹操。曹操來到荊州首先說的就是:「不喜得荊州,喜得蒯異度耳。」
「漂亮。」韓信也不得不為對方的主義叫絕。
不過史書中記載,基本上都是把兩兄弟連在一起提到的,所以想來也是很有才華的。
瞬間,韓信對這個另闢蹊徑,想出如此絕妙辦法的太守有了好奇心,他敢肯定,對方一定是他熟悉的歷史名人,當然也不排除是被三國時代埋沒了的人才。
韓信遲疑了一下,回答道:「大叔,這個各地情況不同,有些地方多良田,有些地方多下田,自然,良田分到的就少,下田分到的就多,不過原則上來說,每個人頭不會少於三畝地。」
好在船夫回答說:「那這樣,那些衙役倒是沒有亂說,說太守大人為我們向上面多討要了兩畝土地,只是要先去一趟南陽,然後才給多發兩畝土地,還說那裡有神醫坐診,替老百姓免費看病,小官人不是說打南陽來的嗎?可有此事。」
「也許我應該早點結束這個亂世,不為長生,不為功名,不為美人,只為天下這些飽受磨難的百姓。」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