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人在洪武,從天師到帝師

作者:東鴨西樓
人在洪武,從天師到帝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卷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下能屠龍者有二,裝瘋賣傻

第一卷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下能屠龍者有二,裝瘋賣傻

只是祖宗眷顧,賜下種痘法和《太上》一書,重新振作了龍虎山的香火,收拾了逐漸失去的民心……」
從認識孔訥的第一天起,他這個想法就隱約成型。
就如算學入科舉需要君子六藝作為招牌一樣,推行簡體字也需要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和一個能推動此事的人。
張異影響不到皇帝,他卻有機會影響孔家。
如果說張家的根是那些愚民的話,孔家的根就在於天下士子。
皇帝張異接觸不到,孔家是張異能找到的最好的選擇。
「我給老爺子催催眠,讓他好好睡一覺!」
知識的壟斷,已經形成了一種阻礙社會發展的東西。
如今張家雖然依然香火鼎盛,但道門卻早就不是原來的道門!
若是張異心中的想法能得到推廣,這件事的影響性絕不會比算學入科舉低。
失了天師位,所謂的天師傳承很大程度上成了笑話,張家人其實也屬於被皇帝趕回龍虎山,安心當個吉祥物。
這種影響是利於于華夏千秋萬代的,卻未必利益大明,更不會利益士大夫階層。
只有極少的一部分人,才會在閑暇之時,對某些東西進行改變。
百姓識字率上去,即使什麼都不用做,也會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想要說服孔希學,與說服孔訥有些許不同。
識字率上來之後,老百姓可不會那麼好忽悠了。
《太上說微觀世界妙法真經》的火熱程度,恐怕張異自己都無法想象。
孔希學想到張異關於簡化文字的論述,似乎明白張異想要表達的意思。
普及了知識之餘,張異也借這個動作消除了別人關於他使用巫蠱之術的謠言。
且,您也不是什麼有城府之人,剛才聽我們聊天您早就露餡了,我都不稀罕揭穿你……」
張異卻久久沒有動作。
他們不會記得如果沒有董仲舒,這孔家不知道在哪個犄角旮旯里的事情,孔希學只會覺得,孔家本應該會更好!
想要推動簡化文字,遠比算學入科舉更難。
「時局如此,我龍虎山也無可奈何,就算強調自己的道門正統,也沒有人鳥我們!
更有甚者……
如果只是的流傳,能突破「士」這個階層,在工農商里都有傳播,自然會有一些人因為知識而做出改變,發明出以更有意義的東西。
孔希學若有所思,他認同張異的道理。
這東西看似對儒教有利,但本質上,這玩意絕對是一門屠龍術。
他覺得所謂理想的世界,不是公知們吹噓大師輩出卻有和圖書著98%的人都是文盲的時代,而是大家人人都有獲得知識的權力,不再俯視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師,才是最好的。
張家有了一部分香火,卻也失去了很多民心!
他沒有孔克堅那樣和蒙古朝廷綁定極深,但也受過蒙古人的好處。
我去,小道的底褲都被老爺子看光了!」
張異想要傳播簡體字,是因為他知道文盲率的降低,對於一個社會的影響。
現在孔希學上鉤了,對他來說是再好不過的消息。
別人也許看不到百年之後的變化,卻能明白簡化文字會帶來儒家集團根基的動搖?
若此事有成,孔家欠小真人一個人情,以後孔家和張家,當世代交好!
見證過孔家的輝煌,孔希學一樣心有不甘。
要知道,就算朱元璋此時已經算是「原諒」了孔家,但皇帝漢奸二字,足以讓孔家釘在恥辱柱上,供後人觀瞻。
張異並不會小瞧天下人,儒教是這個時代的正統,也集中了天下最聰明的那批人。
他們明明掌握著知識,卻太過專註于玄學,權力。
文字簡化,知識傳播的效率變高,看似利益儒家,
所以他必須將自己的小心思藏好,千萬別被發現了。
可如果不做點什麼改變,這民心今日在張家,明日也會流轉于其他人那裡,說起來我張家也算運氣!
孔希學想到,這件事對於君王本人來說,未必沒有有益之處。
簡化文字,是能利益華夏千秋的良藥,但對於儒教來說,是一劑慢性毒藥。
挾著種痘法的餘威,這本書讓太上老君和張道陵的香火,直逼民間兩大菩薩,觀世音菩薩和准提菩薩。
不獨是讀書人,就算一個讀書不成,只要會認字寫字的人,他就能從事許多別人做不來的工作。
只不過小道資質愚鈍,在學習過程中確實有過類似的思索,所以才跟孔訥說了一遍!
人皆有立場,
「小真人?」
而天下的讀書人的數量是固定的。
在對外的時候,儒家是一個整體,可一旦涉及到利益糾紛。
作為儒教的精神圖騰,孔希學如果以減少教化成本這個理由說服皇帝,簡體字有那麼一絲可能得到推行。
孔家父子不疑有他,張異早就給他們演示過催眠術,繼微生物學之後,他第一次在這個時代為蕭九賢等人科普了心理疾病這個概念。
與其說靠自己去改變世界,不如給這個世界小小鬆綁。
等等,這孩子說的簡化文字?
孔家想要擴大和圖書自己的影響力,就必須繞開這些,與種痘法一般,施恩于天下人。
可是後邊出現了全真道,靈寶派等種種教派,其實也在分走孔家的香火。
他們也同樣分走原本屬於孔家的民心!」
救命之恩,沒齒難忘!」
教化的成本,在我看來有許多的改變方式,但最為一本萬利的方式,就是簡化文字,降低知識的入門門檻!
既然做不到,不如另行開闢路徑,
想開朝以來,張家被皇帝收拾的程度並不會比孔家小。
由此可見,孔希學確實被自己說動了。
「你老人家還要裝到什麼時候,其實您早就好了吧?」
如果是真心幫孔家,張異會笑納一千金,但他本意就是坑人,也沒臉要這些金子。
政權是屬於士大夫階層的,孔家染指不得。
張異想了一下,說:「大道理小道說不出來,就拿我們龍虎山做比喻吧!
「可怎麼說呢,我老祖宗第一次從道德經中悟出大道,傳下五斗名教之時,天下的道士,獨我張家一家!
他敢光明正大的忽悠孔希學,甚至敢忽悠皇帝,
人一旦掌握了學習知識的方法,思想就會不受控制的放飛。
一者孔家,二者君王!」
孔希學見他真的不要,更加佩服張異的胸懷。
他本來還有些羞惱,此時卻徹底放鬆下來。
叔叔和孔訥生在書香世家,自然不會理解像我,或者比我更差的那些人讀書識字的苦處,有時候並非我們不想學,而是學起來比別人吃力!」
「天師」這個名號,幾乎是龍虎山的根本。
張異曾經將儒教的權力分成政權和教權二種。
既然如此,讀書有什麼用呢?
張異此時看著一邊的孔克堅,道:
這手閑子他本以為至少要在未來很久之後,才有機會去施行。
和張家不同,孔家的香火來自於讀書人。
「嗯……」
簡化文字,似乎就是一條出路。
張異嘿嘿笑,他有些心虛。
孔家人享受的一切,都是這些士子抬起來的。
曲阜那些吉祥物,看著外邊的大儒指點江山,未必不會嫉妒。
我家本來就已經被全真道壓制得喘不過氣,只是他們自己不爭氣,白白將大好的局勢送給我們,可如今改朝換代,我張家的民心也有動蕩,
如果簡化文字能增加天下讀書人的數量,于整個儒教而言,越是一件好事。
可哪怕知道這些工作可以沖一定程度上擺脫辛苦的體力勞作,讀書認字的人依然很少。
孔希學的迷和-圖-書茫和孔訥本質上相同,卻有一些細微的區別。
叔叔您看,這點是不是也和儒教類似?
孔老爺子留下的教誨,從董仲舒開始,已經有了變化,而這數百年來,不用多久就有許多學說問世。
天下能推動此事者,除了孔家,只有皇帝。
這些民心,為龍虎山提供了大量的香火!
孔希學打斷了走神的張異,他回過神,趕緊拒絕:
大家都讀的是孔夫子的書,對於孔家的後人多少都有一分尊重,這些尊重造就了曲阜孔廟鼎盛的香火。
「這是一個方向,我回頭研究研究……」
推行簡體字,讓競爭對手變多,當權的人肯定不會去做這件事。
張異這番話如果傳出去,絕對是大逆不道,甚至是殺人誅心。
他對張家也許印象一般,對張異的好感是滿滿的。
孔家雖然看不上張家,可卻著實羡慕張家如今的情況。
這件事主要以背後推動為主,他該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只有交給時間和運氣。
而這一部分多出來的讀書人,就是獨屬於孔家的「民心」,孔家的影響力也會因為這件事而變得改善起來。
這件事從長遠來看,應該也是能改變天下,于君王有利吧?
張異是穿越者,可穿越者不等於什麼都懂。
影響力擴大,正符合孔聖人傳道天下的初心。
孔家現在的情況,比張家還要糟糕,他們能做點什麼?
可種痘法異軍突起,不但將張家民間日漸流失的民心收回。
可是由孔家人聽來,卻很符合他們心中所思所想。
張異呵呵笑,衍聖公越是熱情,他成事的希望越大。
誰知道楊憲和劉伯溫之間的鬧劇牽扯到自己,讓張異想要小小的推行一下自己的計劃。
我們龍虎山的威望,有許多因素造就,其中有朝廷的恩寵,世代承襲天師之位,有祖師和歷代正一道的同門的努力,但其實究其根本,龍虎山輝煌的根基來自於正一道這些年積累下來的民心。
孔希學恨不得現在就開始研究如何簡化文字,他有些迫不及待。
「天下能屠龍者,唯二!
孔克堅的老臉順便變得通紅,有些惱羞成怒,不過他最終還是嘆息一聲,站起來,朝著張異行了一個禮:
所以,張異也想在大明,見證一下前世那些人如喪考妣,說群星璀璨的時代不再有的模樣。
就如百官可以維護孔家,但也很默契的不想讓孔克堅他們這些人在新朝繼續獲得政權一般。
張異以張家為例子舉證,並不會刺|激孔hetubook•com•com希學,卻也將他的同理心激發起來。
孔希學聽完張異的分析,他變得更加焦慮了。
大明朝廷對人才的渴望,官員缺失的困境孔希學也有聽聞。
人總是會忽略掉自己對自己不利的因素,只記得自己損害的利益。
可是,小孩子才講抱負,成年人想要看到的是利益。
而所謂的教權,其實也沒有孔家什麼事,細細想來,除了當吉祥物,這些年孔家其實一文不值。
張家憑藉種痘法扳回一局,那孔家呢,他們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種痘法」嗎?
張異來自於一個充滿反骨的時代,人們尊重權威,但不迷信權威。
在張異看來,如今的知識分子階層是畸形的。
是因為他篤定了哪怕這些人再英明,他們也看不到後世數百年的變遷。
先不說因為讀書人增多導致士大夫這個階層價值會降低這件事,大量沒有上升空間的讀書人,會去反過來反思儒家的合理性。
它未必能砍死孔聖人流傳下來的道理,對於以儒教為根基的士大夫階層,卻能剝掉一層皮。
正一道代表道門,這點毋庸置疑1
「就一句閣下,我猜您在道觀里就醒了
一千兩金子,放到外邊就是一萬兩銀子。
張異曾經想要引導孔訥,是一招隨手落下的閑子。
不過要說服孔希學,只是強調心中抱負不同,對於孔希學這種成年人,你還要許以利益。
可隨著時間推移,這天下出現了太平道……又出現了全真道,出現了茅山之術……也出現了靈寶一脈……
畢竟孔聖人並不是所謂的神仙,並不能給他託夢。
甚至到現在,太上老君的信仰已經隱約壓下兩大菩薩的信仰,成為華夏神祇第一人。
張異無奈道:
孔克堅坐在那裡,等著張異催眠。
而孔家其實也有類似的情況,天下讀書人就是孔家的香火!」
當然,這種改變,對於士子階層和皇帝本人來說,未必是好事。
「孔家罪人孔克堅,見過閣下!
「叔叔,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一千金我就不要了!」
程朱理學,如今是儒教最大的道統,一樣沒有孔家人什麼事?
「孔叔叔,您說指點太過了,我哪有什麼資格在這方面指導孔家?
還有,若我曲阜孔家因為此策改變現狀,我就是販賣家產,也要給小真人送一千兩金子過來,當是謝過小真人的指點之恩!」
許多東西,就如朱元璋為子孫規定的許多「祖訓」一樣,初心確實是好的,可世事變化,絕不會隨著人和-圖-書的心意改變。
孔克堅的身軀劇烈震動,但還企圖掙扎一下。
其中固然有大多數人沒有資源去學習文字的原因,但其中未嘗沒有現在流行的文字太過於複雜的因素。
同時還重新獲得皇帝的恩寵。
接下來張異口風一轉,說:
不過在楊憲坑害他之前,他對推動這件事並不太著急,只是那件事之後,張異對朝堂的厭惡,導致了他對此事更加上心。
張異繼續說:
他們沒有動力去改變什麼,甚至會為改革提供阻力。
我一開始還沒注意,不過我多試幾次您還想騙人,就太欺負小道了!
簡化文字,似乎是一條不錯的道路。
而這一切,將從今天開始。
提議簡化文字,他可不是出於什麼好心。
消除孔家人的疑惑,也算是給自己洗乾淨嫌疑。
孔希學若有所思,張異說的話確實有那麼幾分意思。
這些學說寄生於孔聖人的理論之上,其實逐漸推行下來,早就偏離了孔聖當初所學許多!
越想,孔希學對這件事越是上心,他的神情也變得激動起來。
放在儒教之中,孔家和張家其實也是相通的,各種大儒和大儒創立的學派,一樣在分走屬於孔家的「教權」。
張異受著孔克堅的禮,卻笑起來:
張異天生就有跟人自來熟的本事,孔克堅被他插科打諢的模樣逗樂了。
「我在這裏,謝過小真人!此法對我孔家而言,十分重要,說是價值千金也不為過!
張異帶著孔克堅去他的寢室,催眠需要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蕭九賢給孔克堅服下調養的藥物之後,將空間留給他們兩個人。
儒教內部同樣暗流涌動。
但誰規定知識會等於【儒學】?
「一個裝瘋的人和一個真正的瘋子,面對催眠術的時候身體本能的反應是不一樣的!
讀書識字,對於孔家這種書香世家來說,本就是如呼吸一般自然的事,可是他也知道,識字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就是一種非常難得的技能。
孔希學也明白,想要如程朱二聖一般,開天闢地創造一門統治天下的學說,孔家人一個都做不到。
沒錯,這確實是一條可以讓孔家擴大影響力,而且找到出路的方法。
就如正一道曾經的困局一樣,張道陵創立了五斗米教,本為道門正統。
這些人,也大多數是在功名上不順的士子。
可孔希學想來想去,卻越發絕望。
這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也就是孔家家大業大,才敢誇下海口。
張異說到此處,孔家父子露出羡慕的表情。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