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一百四十二章 蹭完龍虎山,你還想蹭朝廷
張異這傢伙是盯上大明的國號了?
「如果年後銷量大增的話,咱們那個廠子估計做不出來……
可是,有牽扯和皇帝承認這份報紙是官媒又是另外一回事。
來到書房,皇帝依然在雷打不動的辦公。
在張異的解釋之下,馬皇后也明白了。
世界是在發展的,關於皇室的人設打造,依然如此。
等報紙被他重視之後,他倒是求東求西?
張異相信,等過年之後,投廣告的人就多了。
「這本來就是一件簡單的事,咱們在大的州府定個點,然後跟當地的印刷廠談,其實咱們的人,等新一期出攤之後,咱們直接在本地印刷!
張異:……
「皇後娘娘,您有些身體上的不適,可以讓妙雲進宮幫你檢查檢查……她的醫術已經不錯!
不過,提起徐家丫頭,馬皇后馬上想起一個問題:
「對呀,說起廣告,真的開始有人來問老陳了!不過真人你定的價格,嚇退了許多人……」
她這句話的意思,也絲毫沒有把張異當外人。
所以他教出來的學生,速度自然比外邊快。
張異聞言一愣,旋即搖頭笑道:
「這些孫子,以後老子也漲價……」
張異在報紙問世之前,早就規劃好了許多廣告位。
如果他們沒錢,咱們可以投機器,投技術,培養一批供咱們可用的工坊!
這些人可是識字的精英階層,你做點啥不好,非要盯著報紙那點蠅頭小利?
揚州府、杭州、亳州……
張異一開始本想做日報,可考慮到古代的交通環境,他只能把東西做成周報。
而且指不定,栽贓嫁禍這件事,也要落到微臣頭上來!」
「陛下找微臣,可有什麼事?」
咱們一個月出四份,也就是一個月賣掉12萬份報紙!
而且等到明年,咱們也要考慮開分社了……」
「也好,只是朱棣明年大婚,我本想著來個雙喜臨門!」
就是紙張,也不好供應!」
自然也有了學習的動力。
張異老和-圖-書老實實入宮。
自己在這個陌生的時空,馬上就要有屬於自己的家了。
張異的速度,是不是太急了?
製作一個蒸汽機,其實並不難。
「讓張異進宮!」
如果不如預期,皇帝肯定會拿自己出氣的,可看老朱眉飛色舞的模樣,就知道效果很好。
因為報紙出來的時間還短,這件事估計發現的人少。
五十倍的利潤,他自己看著都沉默了。
「也是,這件事朕准了,回頭朕送些東西過去,讓你們好好過個年!
他自然不會玩藏私那一套。
「要不,叫《明報》?」
日月時報,張異對這個新名字十分滿意。
馬皇后聞言微微吃驚,張異的春秋學院開學不到一年,他就敢說出這樣的話?
這傢伙果然是渣男呀,報紙沒起來之時,他放牛。
內容的話,我們年後的第一期已經做好了……
對了,陛下,臣還想提一個過分的要求……」
「如果臣猜得沒錯,接下來,尤其是明年,關於龍虎報的舉報肯定會變多!
一切都在以非常良性的方向發展。
又是什麼玩意?
張異心頭溫暖,皇帝終歸還是記得他的。
咱們賣報紙的錢,能維持住報社的正常開支就夠了!
多謝陛下!
陳珂剛想漲價,張異直接否決了他的提議。
朱元璋確定進度之後,又同意了明年追加經費。
老朱讓人將張異找來。
朱元璋抬起頭,帶著笑意:
這樣算下來,不管學什麼,沒有十年苦功,那是下不來的。
「這麼快?」
可隨著咱們的銷量漲上去,市場會回歸一個合理的價格,這點不用擔心……
讓他們去幫咱們分銷,咱們才能培養市場……
「陛下,臣也是這麼覺得……」
紙張的價格沒事,貧道可以將降低成本的方法交給他們,讓其他人來開廠,給咱們供應……
「不漲!」
春秋學院存在最大的意義,教學只是其次,研究才是最主要的。
「完婚?」
「和*圖*書咱們的廣告價格,只會更高,不會更低……」
「等再過三五年,咱們大明的第一批女醫大概也能出來……」
張異呵呵笑:
日月,一樣是將大明的國號拆開。
一位窮書生正拿著報紙,十分興奮地給鄉親們讀著皇帝的採訪。
張異也告知了老朱目前的成果和未來的研究方向。
張異試探性詢問了一句,老朱勃然大怒:
張異謝過朱元璋朱元璋之後,又跟皇帝提了一個要求。
你也通知貧道了,貧道現在連汪廣洋都給惹急了……
但其實說白了,就是給師父打白工。
「那以日月為時,叫日月時報吧!」
「你辦的不錯!」
學醫哪是那麼容易的?
「朕聽說,你要辦一個活動?」
「所以咱們可以打造一下自己的小產業鏈了,跟其他的印刷工坊簽訂合同,壓低成本讓他們去做!
還請陛下成全貧道!」
「對了,馬上過年了,今年你來過年?」
「我有個朋友,剛好有批貨不知道怎麼出手,他想打打廣告!」
張異從一開始就讓錦衣衛和有錦衣衛背景的陳珂參与到報社中來,
「行,老陳現在就先去聯繫,趁著大家都還沒過年,將明年的方案給敲定了!
……
朱元璋批閱一本奏疏的時候,頭沒抬,只是誇了張異一句。
不過他也不好意思給馬皇后科普生長發育的知識,只是找個理由糊弄過去。
「陛下,今年微臣想在春秋學院,跟學生們一起過年!
老朱也知道張異腦海中的稀奇古怪的東西不少,他總是能想出別人想不到的玩意。
可張異在春秋學院的教學不一樣,他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更多的人才,丟到社會中去。
老朱感受著來自百姓的回饋,欣慰一笑。
「五十文錢,他們也太狠了……」
這些人,是為了潛移默化的推動社會發展。
張異也不得不佩服老朱的毅力。
他的聲音,確確實實通過報紙,傳遞到了千家萬戶。
一年下來m.hetubook.com.com,大家好好慶祝,而言有利於安撫人心!」
美其名曰是磨鍊心性,考察人品。
張異小小的試探,也不存在有失敗的可能。
經歷過全國數個州府的消息反饋,老朱才徹底相信張異給他畫的大餅。
老朱聞言點頭,道:
「太小了,貧道還想等兩年!」
新年新氣象,朱元璋決定先將張異那個晦氣的《龍虎報》的名字改了!
總社這邊,咱們負責出內容!
「報紙就是老百姓茶餘飯後的消費品,而不應該是貴重品,目前是因為新奇,所以消息傳遞出去還有市場!
張異例行給馬皇后檢查身體,並且說道:
春晚?
對於廣告的效果,張異並不擔心。
朱元璋聞言,想了許久,卻暫時沒有好的頭緒。
張異給陳珂說著他心裏的規劃。
但難就難在,合格的材料如何打造出來,還有能不能達到老朱想要的結果。
張異也是鬆了一口氣,讓朱元璋出來採訪,也算是下了一招險棋。
我估摸著,咱們每一期的報紙,大概能賣到穩定三萬份以上了!
雖然這個時代,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結婚很正常,但張異對此還是不太適應。
陳珂聽張異轉述江南那邊報紙銷量的情況,大吃一驚。
所以,當他出現在馬皇後面前的時候,馬皇后著實歡喜。
他不知道紙媒的含金量,張異可是清楚。
這些小金庫,本身也會以福利的方式,回饋給學生。
人群中,錦衣衛將這些情況,都反饋到京城。
「其實就是聚聚會,畢竟那些孩子在進入學院之前,都對未來充滿迷茫!
可以出師了!」
陳珂大吃一驚,《龍虎報》從開刊到現在,也就一個月過去。
「張異,你明年,也該和徐家丫頭完婚了吧?」
如今終於能賣出第一份廣告,他也很開心!
「陳掌柜的,你現在應該操心的是產能問題!
「你這孩子很好,不容易!」
大家都是異鄉客,湊到一起得了!」
和_圖_書在神秘和人性之間取捨,後世的許多皇室已經做出太多的試驗。
那些罪臣子弟,在他們學有所成,發現自己能夠就業之後。
「你有什麼主意?」
張異給老朱承諾的事情,就是蒸汽機。
「對,人多熱鬧,我想辦個春晚……」
他回答:
她道:
如果未來做大了,咱們再培養自己的記者,分別在全國各地給咱們搜集新聞,再反饋到總社……」
明乃是國號,老朱自然不肯張異的。
心裏雖然吐槽,可張異嘴巴上卻支持皇帝:
「咱們不玩藏虛的那一套,直接教導……所以效率會快一點!」
你現在應該做的,不是去琢磨漲價的事,而是聯繫印刷廠,加大產能!
陳珂心裏沒底,不過張異既然這麼說了,他也咬咬牙道:
油墨也是如此!
張異低聲詢問朱元璋,老朱猶豫了一下道:
張異不死心:
「不然呢,難道給他們定個白菜價?」
地方上的報社,就是印刷,拉業務和分銷……
而且師父教徒弟真東西,怎麼也要磨他三年。
洪武九年左右,才是張異完婚之時。
除了蒸汽機這條主要路線之外,在化學,物理方面。
她自己也和徐家人說過,雙方大致也同意。
可是你負責的產能,究竟能不能跟上?」
「還是你想去你老丈人家過年?」
陳珂回答:
廣告才是關鍵!」
這龍虎報的名字,鎮不住場子!
不過真人,明年你們春秋學院的東西,可以供應上?」
看起來,採訪稿符合皇帝的預期……
「好你個張異,蹭完龍虎山,蹭到朕身上是吧?」
市場是關鍵,有人哄抬報紙的價格,商人們就能看見其中的利潤!
老朱意味深長地看了張異一眼,張異道:
所謂猶抱琵琶半遮面,這才是老朱想要的結果。
張異腦海中浮現出徐家丫頭和孟瑤的身影,也是充滿期待。
他彙報了一下關於蒸汽機的進度。
陳珂聽完張異的規劃,終於明白了。
「這麼快?https://m•hetubook•com.com」
他也想著,雖然前期自己可以靠錦衣衛,但不能事事都靠著錦衣衛。
「陛下,現在外頭誰都在懷疑,這龍虎報說不是你在背後支持,別人都不信!
朝廷和這份報紙的關係就扯不幹凈。
他本來不想過多插手《龍虎報》,可是隨著龍虎報走紅,尤其在採訪成功后,老朱就嫌棄了。
江南,蘇州府。
類似的事情,在大明的州府里,時有發生。
一眾百姓,聽著聖上袒露心聲,一時間覺得十分親切。
陳胖子白嫖了三期廣告,他的潤玉堂生意,遠勝同行。
紙媒這個行業,並不是一個間諜機構的附庸。
這無形中,就降低了商人囤貨的事情,也更方便將報紙的影響力擴大!
不過進宮過年這件事,還是算了,畢竟皇家人一年也就聚一次,自己一個外人插在裡邊算什麼事?
張異給馬皇后解釋,如今外邊想要學習技能,少不得需要跟著一個老師傅當學徒。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就如洪武七年的新年一般。
「好,年後給他安排!」
「你這報紙,名字不好聽……」
他們的話題,自然而然轉到公事,張異彙報了吳葆和他們的情況。
廣告價格這東西,一開始把標準定的太低了,後邊會不好做!
張異知道是來講價的,趕緊把他的想法掐死。
馬上就要過年了,他也該去拜見一下長輩。
「請陛下賜名?」
這些報紙至少能影響到十萬人……
「那是自然!」
騙到經費的張異,告別皇帝,卻沒有直接出宮。
三年,五年之後,師父會一點一點擠東西教。
春秋學院的學生,還有吳葆和他們搞出來的東西,張異請示過皇帝之後,就將這些錢留下來了。
老朱面有難色,但最終還是答應下來
宮裡的人,已經開始在準備過年的事,張異也逐漸感受到過年的年味。
也應該很好!
老朱低頭沉思,他和報紙之間的關係,看似獨立,其實又沒有獨立。
「那就聽你的,就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