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三十九章 人性考驗,另一場靖難
雖然如今已經沒了造反的想法,可朱棣的表現,姚廣孝依然開心,這證明他沒有看錯人。
胡惟庸笑了笑,他也不賣關子,將當初給藍玉說的話,全部給藍氏說了。
可這些傢伙,連個朱棣都打不過?
未來的新朝,不但她丈夫常遇春會延續富貴,她的弟弟,也會成為家族的守護者。
朱元璋將百姓定義為民,和士大夫階層的認知是有差異的。
胡惟庸自然不會束手就擒,從決定造反開始,他早就收攏了好幾個軍中之人。
在這之前,本相有件事,想要麻煩夫人……」
「費聚呢?」
他走出御書房,卻遇見凌說急忙趕來。
張異聞言道:
當初若不是張異,他大概就投靠那位前燕王殿下了。
關於皇帝遇刺的流言,早就傳得滿天飛,在官府的壓制之下,再無人敢去談論這個話題。
對於這些人,胡惟庸也有自己的策略,只是目前顧不上。
我們常家究竟是造了什麼孽,攤上這麼一個主子……」
胡惟庸的臉色變了變,陸仲亨是他手中一張重要的牌,是他未來控制軍方的棋子。
如今別說其他地方,就是京城連御史台的御史都沒幾個出來說話。
「夫人就等著好消息吧!」
胡惟庸冷冷看了凌說一眼。
說出來,也是無妨!」
「以後,要在陛下手底下辦事,估計會更加麻煩!」
如果朱棣入京,她和常府的富貴,將會隨著新皇帝的到來而煙消雲散。
行了,你等一等,朕想要看到的東西,目前還看不到……」
士大夫們對報紙的痛恨,可想而知?
凌說提起藍玉,胡惟庸的臉色也扁的驚疑不定起來。
陸仲亨和費聚等人,就是胡惟庸的籌碼。
「可是父皇,您為了看一眼這天下,可是要因為您的決定,生靈塗炭呀……」
這件事,是關於令郎失蹤的事……」
其實胡相你莫擔心,朱棣那幾萬人翻不出化來!
那位曾經是朱檀偶像的哥哥,真的會來殺了自己?
他心中的依仗,一來就是藍玉,二來就是陸仲亨。
在張異失神的功夫,姚廣孝落下一子。
胡惟庸造反的傳言,早就流傳京城。
後來跟藍將軍說過,本相也是千叮嚀萬囑咐,
文官他能說服,可是武將,這些人並不聽自己的。
「大人,我覺得夠嗆。
關於靖難的事,朱元璋和朱標都知道。
咱們如今能依仗的力量,也就是京城中的守軍。
「陛下,你的四哥,可是想讓你死呀!」
士大夫定義的【民】,指的就是他們這些讀書人和士紳的階層。
「國公夫人,本相有禮了!」
尤其是曾經和龍虎山與春秋學院相關的人,被抓了不少。
張異聽聞姚廣孝的話,卻哭笑不得。
「您是說,是張異那個小畜生害死我兒?
胡惟庸前來,藍氏帶著恐懼和複雜的心情接待了他。
藍氏的眼睛,逐漸通紅。
「請!」
「胡相您請稍後,我這就去給我弟弟去信一封!」
常遇春的鎮國公和_圖_書府,尤其如此。
他未來的路,會比靖難容易許多。
「胡相,那些衛所軍,還有其他軍隊,都是作壁上觀,擺明了不想摻和進來!
而消息傳到張異耳里的時候,坐在他對面的姚廣孝也不由發出讚歎。
……
他們才明白洪武皇帝的可貴。
「也不是不行……
大多數人,是經不起人性的考驗的。
反倒是姚廣孝,朱元璋對他越發信任。
「朱棣殿下,很厲害呀!」
這幾日,朝廷做過最多的事,就是錦衣衛帶著兵馬司的人,四處抓人。
姚廣孝將棋子收回,重新布局。
張異這陣子追隨皇帝躲藏著,但他並不過多去過問皇帝的事。
哪怕他曾經跟大多數淮西武將有過交往,可隨著朱元璋一死,真正會站在他這邊的人不多。
如今京城之中,人心惶惶。
他這些日子,日夜陪同朱檀,大明的政務,自然也落在他身上。
胡惟庸靜靜地看著藍氏撒潑,笑而不語。
姚廣孝手執白子,剛要落子,發現自己早就輸了。
而四成官員,或咒罵胡惟庸謀反,或辭官而去!
他發現,自己終歸還是小看了外邊的局勢,也小看了老朱家的孩子。
陸仲亨敗了,他只能指望費聚。
難道非要看著天下所有人都背叛他,接受新的皇帝,他才會真的滿意。
可如今老朱都不在了,藍氏自然而然哭出聲:「兒呀,你死得好冤枉呀!
當年為了保住陛下的顏面,知道這件事,本相爺不敢對外說。
寧王朱棣作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很快震驚了所有人。
民間,也瀰漫著一股悲傷的情緒。
「所以,小陛下,你能依仗的,只有老臣了!
這次造反,對朱元璋身體傷害不大,可對於老朱的精神打擊,卻足以改變很多事情。
當然,也有更多的人沒有表態,等著四殿下這五萬大軍南下!
作為曾經皇帝的喉舌,也是文臣士大夫們最恨的渠道,
這些人的機動性,誰去了都白搭……
這位洪武皇帝的第四子,交出了自己最完美的戰場首秀。
這麼多天了,他到底還想看見什麼?
但也有不少人自發地祭奠皇帝。
如今我常府沒有男人在,我一個婦道人家,好像並不值得胡相登門拜訪!」
「如果沒有師父救下陛下,這次寧王回來,就順其自然奪下天下了!
只是命運弄人,老朱還活著,他的皇帝之夢,終歸是鏡花水月。
不多時,她哇地哭出聲:
「你讓李存義那邊,多使一把勁!」
他沒有選擇直接前往京城,而是企圖去收攏附近的明軍。
胡惟庸心裏早就有了主意,他吩咐凌說:
作為跟著老朱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之一,陸仲亨的雖然沒有其他六公表現耀眼。
「多謝胡相告知我真相!」
她同時升起了對朱元璋的仇恨,對朱元璋配合張異隱瞞常茂死因的做法,十分痛恨。
「老爺,既然你護不住常家,也護不住兒子,今日我一個婦道人家,少不得
www.hetubook.com.com要替你做主了!」
姚廣孝和張異正在聊著朱元璋的時候,朱元璋和朱標父子二人,也在進行一場對話。
如果他那天沒有救下老朱,朱棣這次回來,大概就是一場新的靖難。
這一次,她一定能壓過徐家那個賤婦,徹底站穩腳跟。
她十分為難。
可是過了一會,她眼神中又露出瘋狂的妒忌之色。
也就是短短几日的功夫,
他們雖然沒有打著旗號推翻你,卻也不願意摻和這些事!
朱標上前一步,哀求朱元璋。
但如果自己和皇帝真的不在了,朱棣這次奪位成功。
藍氏想起常茂的死,又是咬牙切齒。
「你看吧,你那些叔叔伯伯們,都不支持你!
已經沒有父母的朱檀,差點哭出聲來。
尤其是,很多人並不需要別人代讀,就能看懂官府的公告,已經表明了他們的不同。
「胡相,不知您今日前來,有何貴幹?
皇帝和士大夫之間的利益糾葛說起來複雜,但其中有一件事是十分明確的。
藍氏聞言,瞬間臉色大變。
朱棣南下,胡惟庸並不擔心。
「常夫人,您也不用太傷心,畢竟常茂的仇,也算報了不是?」
胡惟庸走到藍氏面前,態度十分謙和。
朱檀低著個腦袋,不敢看胡惟庸。
胡惟庸得到他想得到的東西,笑呵呵。
哪怕是他的那些老兄弟,他的孩子,也是如此。
身為太子的姻親,在這個改天換地的時候,
姚廣孝聞言,沉默了一會。
「老四已經南下了,他是為我們復讎而來。
而且費大人,還拖著藍玉的隊伍呢……」
小陛下,
徐達那個老小子,給了朱棣一千槍騎兵!
胡惟庸很享受這種批閱奏疏的感覺,
「是呀,沒了報紙,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這個婦人越是如此,他就越是開心。
考驗人性,就如當初與朱元璋談到大明官員俸祿問題的時候,也跟他說過。
藍夫人悲戚之色:
姚廣孝很不理解,在他們等待的日子里,朱元璋一直沒有動作。
「如果朕和你死在武英殿,你才會見識到,什麼叫做生靈塗炭……
這樣的皇帝,張異並不喜歡。
「天下各州府的官員,有六成已經被說服,擁立新皇。
他最為依仗的錦衣衛,卻成為差點造反成功的一環。
「父皇!您還想看到什麼?」
咱們守好京城,拖都能拖死他們……」
常府的地位,比起其他人更加危險。
可想而知,這位胡相的行為,是真的得【民心】!」
不過在文官集體抱團,
只是陛下卻依然不忘考驗他,這考驗不好過!」
按照過去造反的慣例,胡惟庸這種權臣奪位,不說邊軍的武將,就是文官內部,也要對他口誅筆伐!
其他官員,莫不如是。
交代完后,他徑自出宮,僕人問他去哪,胡惟庸留下常府兩個字,便讓人駕駛馬車,往常府去。
他已經去規勸過藍玉,也相信他遲早都是自己的人。
師徒二人又是一陣沉hetubook.com.com默。張異心裏也不贊成老朱的做法。
等天下太平之後,本相倒是可以做主,為夫人報了這個仇,不過……
「殿下的運動戰能力是超群的,加上有火槍的加持,陸仲亨和費聚打不過正常……」
胡惟庸知道她的顧慮,不輕不重威脅了一句。
「其實這件事,本相跟你弟弟說過,想來他沒有告訴過你,或者……
說起朱棣南下的消息,百姓們露出幾分期許。
老朱的性子本來就多疑,經歷過這場變化之後,他最近越發朝著張異印象中萬年的洪武皇帝靠近。
幾日後,關於前方的戰報,同樣傳到京城。
「胡相,不知道你想說什麼?」
「我這可憐的兒呀!」
胡惟庸一笑:
你爹為朱家人賣命一生,卻換不來你的平安。
可是藍玉和朱棣南下,他本身並沒有任何異動。
胡惟庸氣急敗壞,他不懂軍事,但一千人將他交給陸仲亨的人輕鬆擊潰,那也太誇張了。
她問道:
「那其他人呢?」
儘管事情沒有發生,但朱標對朱棣的情感,多少總是有些複雜。
也是因為知道那場變故,朱標失去了一個本應該是他的妻子的女子和一個未出生的兒子。
「陸仲亨敗了……」
「一千人能做什麼?」
如今,京城內的權力更迭如此平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也是老朱不得民心。
「國公夫人,要不進去說?」
他們才能感受到原來洪武皇帝做下這麼多事?
朱棣帶著國讎家恨而來,第一次真正出場,就表現出了不符合他年齡的天才領兵手段。
歷史的慣性,似乎總會將命運拉回到原來的起點。
他隨口分享最近的情報,張異一陣無語。
朝廷的聖旨飛速發放各地。
「還燕王殿下呢,是寧王殿下……」
朱檀被胡惟庸嚇得瑟瑟發抖,四哥朱棣,乃是皇后嫡出。
京城,皇帝的國喪還在繼續。
等過了一會,藍氏將一封親筆信,送給胡惟庸。
凌說將一份戰報交給胡惟庸,胡惟庸一看,臉色微微發青。
「張異總說老四的天賦不錯,朕這次就好好看看……」
這位她見過幾次的宰相,如今意氣風發,也微微有了幾分以前不曾見的傲氣。
「那其他人如何?」
……
胡惟庸給小皇帝安排的御書房,暫時坐落於華蓋殿中。
自從他控制京城之後,藍氏就陷入了恐慌之中。
你害怕嗎?」
胡惟庸笑道:
武英殿燒了,連帶著曾經的御書房也燒了。
朱檀默然,胡惟庸十分滿意他的聽話。
邊軍中,朱元璋唯一沒有考驗的人,就是他的老丈人徐達。
他放下一本奏疏,朝著小皇帝笑:
如果她今日拒絕胡惟庸,也不知道整個常府上下,還能不能見到明天的太陽。
難道他還真想等著殿下攻入北京,將百姓置於水火之中?」
胡惟庸造反之所以如此順利,他能快速獲得文官的支持,也是和此事有關!
憑什麼她女兒得不到的富貴,要便宜朱家的老和-圖-書四?
「也許,他就是想看看,有哪些人能經得起他的考驗……」
胡惟庸臉上的笑容僵住,整個人都變狂躁起來。
朱元璋沉默了許久,終於回答朱標的問題。
「報紙也沒了……」
如果是老朱在世的時候,她大概會講這份仇恨埋在心底。
這十年的日子過得不錯,他們總覺得,是不是那位殿下回來,會變回以前的樣子?
畢竟,老四殺了他的兒子,然後奪去了皇帝之位。
百姓們眼見許多皇帝定下來的政策,被毫不猶豫的廢除。
年輕的朱棣,自然沒有靖難之時的燕王那麼多的的班底,他甚至在軍中,也只是個小將而已。
關於常茂的死,哪怕她已經接受了現實,再聽一次,也是難過萬分。
一來是他相信徐達,二來是,他也承受不起徐達叛變的風險。
「貧道倒是有過猜想,也許陛下想等的,是一個人。」
「陛下明明已經控制住了局面,卻遲遲不肯現身,他除了徐將軍,幾乎沒有知會任何人。
「藍玉這邊,看來還是要加一把火……」
臣一定會幫你擋下所有……」
她趕緊將身邊的僕人全部趕出會客廳。
朱元璋已經死了,她也不用去忌憚會不會得罪那位並不好相處的皇帝。
陛下這些年的改革太過激進,導致天怒人怨。
「你敢保證,徐達不會南下?」
您明明已經控制住了京城的局勢,可為什麼還要任由他們鬧騰?
朱元璋已經死了,閨女的死也成了定局。
張異對於朱棣的軍事能力,沒有絲毫懷疑。
藍氏哭了許久,才想起胡惟庸一直在旁邊。
這件事,本相還以為會藏著一輩子,當如今陛下駕崩,
續陸仲亨之後,朱棣又在華北的平原上,擊潰了費聚的軍隊。
過了一會,他才說:
民間百姓,人人自危。
難道他就不怕,這大明江山,因為他的假死,而陷入混亂之中?」
胡惟庸的劍已經遞到跟前了。
他們這些人,都在等著你四哥過來,割下你的腦袋。
兒子,老兄弟,還有其他人,都成為他的棋子。
「不,是寧王殿下帶著一千人,破了吉安侯的大軍……」
武將觀望的局勢下,沒有人願意加入這場老朱家的內戰。
……
很多事情,都經過姚廣孝的手。
但他確定了局勢之後,果斷朝著京城殺過來。
胡惟庸終於說出了他此行的目的,藍氏聞言也沉默下來。
難道,您真打算讓老四發動一場靖難?」
她想到這裏,心情又好受了些。
最讓大家悵然若失的,就是《日月時報》從生活中消失了。
「朱棣和藍玉挾五萬大軍回京……」
不過,朱元璋心意已決的時候,他知道事情已經沒有挽回的餘地。
張異想了一下,笑道:
或者,他等待的契機,一直沒有來?
「不知道胡相前來,究竟有何事?」
胡惟庸在奪取權力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廢除日月時報
姚廣孝的話語中,帶著一絲諷刺的意味。
鄭國公府。
藍氏摸不準胡惟https://m.hetubook.com.com庸的來意,出言試探。
藍氏將胡惟庸迎入會客廳,僕人奉茶之後。
如今的朱元璋,就是想要看著天下諸侯的反應。
……
「只是貧道不明白,都這樣了,陛下還在等什麼?
張異望向某個方向,嘆氣。
胡惟庸趕緊打聽另外一個人消息。平涼侯費聚是他手中的另外一個棋子,
「師父,貧道聽你說過一句話,人性,經不起考驗!」
胡惟庸笑而不語,無聲點頭。
他說得風輕雲淡,可是藍氏卻陷入了深深的懊惱和悔恨之中。
「不夠,我恨不得讓他們全家人,都給我兒子陪葬……」
「是藍玉幫了他?」
她起身,朝著胡惟庸盈盈拜下:
從皇帝身上得到答案,朱標臉上滿是失望之色。
李文忠如此,馮勝如此……
順天府,張異和姚廣孝師徒二人,對視而坐。
一時間,朱家這場內戰,很快點燃了大明。
藍氏一想到皇帝和張異走葬身火海,心情就莫名舒爽。
幾日後,新皇登基。
而陛下一直知道我兒子在哪,是他處理的屍體?」
看著自己的弟弟為自己報仇,朱標總感覺有些不真實。
從她今天送出這封信開始,意味著她已經做出選擇。
張異倒是很想勸說老朱,可宮中的叛變,對於老朱而言,是個不小的打擊。
常遇春乃是朱元璋的心腹,他如果知道老朱被殺,肯定會為皇帝報仇的。
但他也絕對算得上是元末明初的一個猛將之一,但他卻輸給朱棣這個新兵蛋子?
「常夫人,您今日所做的,也是為常將軍未來尋找出路!」
可如今他遠在日本,
可他也不能勸人大度,畢竟那是天打雷劈的事。
但朱棣打出為父報仇的名義,也針對胡惟庸本人。
如今朱棣的戰果,已經威脅到了京城的那些官員。
他能搞定文官集團,佔據天下大義的名分。
「聽說燕王殿下帶著大軍南下,怎麼還沒到?」
與其去給那個心性涼薄的皇帝盡忠,為什麼不用一封信,換取常府未來的榮華富貴。
她知道胡惟庸的想法,乾脆利索起身,去後邊給弟弟寫信去了。
他此行來的目的,自然不會是好心告訴藍氏真相。
確定了常茂的死因,藍氏多年積累的悲傷,也重新湧上心頭。
皇宮,胡惟庸坐在年輕的朱檀面前,笑語晏晏。
「相信藍將軍當年已經驗證過了,夫人可自去求證。
所有人都在等,等胡惟庸和寧王殿下決議生死!
這些百姓,大多數是從南方被遷徙過來的人,他們見證過十年天下的改變,也在送別他們心中的皇帝。
他用幾場張異,打得京城的軍隊人心惶惶,陸仲亨和費聚兩位老將,也被打得逃回京城。
常家姑娘是太子妃,當日也在皇宮之中,大概已經隨著動亂葬身火海。
智者不會去考驗人性,甚至不會讓這道選擇題出現。
藍氏目送胡惟庸離開,心裏空落落的。
藍氏眼神中流露著複雜之色,眼前這個人,是殺了她女兒的兇手,但她卻只能對他恭敬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