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退位讓賢
除了一些六國的遺老,內心還有造反的想法,尋常老百姓,都安安份份生活著。
扶蘇高聲說話了,「我手裡拿了兩個鐵球,一個三斤重,一個五斤重,同時扔下去,你們說,哪個會先落地?」
七年了,林庸的金甲百靈果長得枝繁葉茂。
而林庸又給他了一個思路,蒸汽機車。
張具欣喜異常。
扶蘇又做了兩次同樣的實驗。
甚至當有一次,燒熱的一壺開水,看著水蒸氣掀開了壺蓋,林庸引導著他說,是否可以用蒸汽作為動力,驅使很多工具呢?
底下民眾沸騰了,咸陽城沸騰了,所有人沸騰了。
竟然是齊頭並進,誰也不落後誰。
他們看到,兩個鐵球並列而行,似乎有什麼東西把它們牽扯在了一起。
林庸也非常喜歡這個學生。
「朕,嗯,老夫,對仙師那些物理,化學,還有什麼經濟學,很有興趣,想要學習一二。」
「老師告訴我,會同時落地,我不相信,今日,我要試試看,到底哪個先落地。」
說
hetubook.com.com著,扶蘇伸開手臂,拿著鐵球,數著數,然後同時丟下了鐵球。
始皇帝也在不遠處一座樓台上看著。
在大秦帝國留下科學的啟蒙。
根據他學習的化學方法,扶蘇改良了曬鹽的技術,讓曬鹽的產量提升了一倍。
始皇帝笑了,兒子越來越爭氣,發明創造的東西越來越多,在百姓中聲望比自己還高,他真的很高興。
當然,林庸也沒有吝嗇,住在他這裏的韓省,張具,紫晶米,紫玉豆子都是管夠,比始皇帝待遇還好。
「哎,你呆在咸陽宮不好么?咸陽宮那麼大,有那麼多人服侍你,還有人給你奏樂,烹煮食物,還有人給你說趣事,扶蘇也是一個孝順的……」
底下的那些民眾也喧囂了,誰都沒有想到,一個三斤重的鐵球,竟然和一個五斤重的鐵球,同時落地。
一個兵卒高喊道,「太子殿下,同時落地。同時落地。」
下來的一年,在始皇帝還有五年壽命的時候,始皇帝竟然宣布
和圖書
了一個非常驚人的決定。教一個是教,教兩個也是教,教三個也是教,林庸就帶起來了三個學生。
倒是韓省,張具,就住在了林庸這裏。
手裡拿著兩個鐵球。
林庸很期待,如果在這個時代,製造出來了蒸汽機車,會怎麼樣呢?
這兩人,私下裡和太子扶蘇關係也非常好。
轉眼過去了四年了,大秦的形勢一片大好。
這個學生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動手能力也很強。
他決定退位,讓位給扶蘇,讓扶蘇成為二世皇帝。
林庸偷偷拿出了地球時代,高中的《政治經濟學》課本,給張具看,讓他可以抄錄,但是不能告訴別人。
不過,靈田護罩也沒有撤,除了林庸,誰也進不去。
尤其是韓省,在林庸這裏,簡直如魚得水。
另外一個弟子,叫做張具,父親是史官,對林庸說的那些商賈之事,資本的運行方式,作用,非常感興趣。
就憑藉這個實驗,以後扶蘇會在自然科學史上,物理學史上留下濃重hetubook.com•com的一筆。
林庸不介意,培養他成為以後的財政大臣。
除了扶蘇,林庸還收了兩個弟子。
始皇帝在這裏,他們就沒有那麼自由了。
很快就研究,製造出來了蒸汽脫粒機,蒸汽紡織機……
還沒有到扶蘇拜訪林庸的日子,扶蘇問始皇帝要了黃金,急急匆匆帶著人,就來拜訪林庸了。
扶蘇眼睛就亮了,原來老師沒有說錯。
不僅林庸苦著臉,韓省,張具也苦著臉。
生活質量都提高了。
這個人,看過不少史書,對商賈之事也非常了解,國計民生也非常了解。
第四次,扶蘇沒有上鐘樓,讓太子府中的長史替代自己,做這個實驗,而他在下面看著,依舊,同時落地。
「咚,咚」。
記得老師說過,實驗至少要做三次。
依舊,同時落地。
新式的農具得到推廣,漚肥的方法,早就傳遍了大秦大地。
尤其是上面的金色紋理,看起來更加絢麗。
韓省廢寢忘食,開始研究。
不管是太子扶蘇,還是韓省,張具,https://m.hetubook.com.com對於金甲百靈果,都十分感興趣。
林庸也去觀禮了,看扶蘇加冕。
一看到林庸,扶蘇就跪倒在地上,「老師,兩個鐵球,真的同時落地了。為甚麼?為甚麼會這樣?」
畝產高了,農具使用好了,人們勞作沒有那麼辛苦了。
下來兩年多時間,扶蘇都在跟隨林庸學習物理,學習化學。
一套大禮下來,折騰了一個多月。
地上的青磚被砸開了。
一個叫做韓省,是墨家的傳人。
他就開始整日研究。
都想著,是不是能夠讓人長生不老的果子。
有這樣的太子,真的是大秦之幸。
林庸真想仰天長笑。
扶蘇要理政,每個月只能來一次。
到了林庸的屋子裡,始皇帝在席上坐下,「哈哈哈,快點,給老夫做些紫晶米飯吃,還有那茶,聽說仙師又製作出來了什麼花茶,老夫也要嘗嘗。」
就連《墨子》里說的光沿直線傳播,小孔成像的實驗,都被他做成了。
太子扶蘇上了鐘樓,在鐘樓的正面探出了身子。
林庸準備傳授https://m.hetubook•com.com扶蘇一些基本的物理學原理,化學原理。
對林庸的那些物理學理論,化學理論,非常感興趣。
扶蘇在鐘樓上,看不到鐵球下落,但是下面的人,能看到。
整日里,就是做東西,做實驗。
林庸說,那是能提升肉身強度的果子,他們一點也不信。
問了扶蘇做實驗的過程。知道,扶蘇是親自做了實驗。林庸頷首微笑。
林庸依舊苦著臉。
回來的時候,身邊就多了一隊儀仗車馬,不是始皇帝還是誰?
下面的兵卒驅趕了靠近鐘樓的人,免得鐵球下去砸傷了人。
始皇帝知道了,也是感慨,「以後我大秦帝國,再也不會有百姓無鹽可食了。」
張具也提出了一些有利商人的律令,被始皇帝採納了,商業也得到了發展。
對於物理學,化學非常喜歡。
扶蘇連忙說道,「都是老師傳授我的方法,老師提供了思路,我只是做了一些實驗。」
對於林庸改良的那些工具,尤其是水車,非常感興趣。
而造紙術,就是林庸提供了思路,方法,他帶人製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