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退避三舍
本來呢,曹丕這次出征,至少從紙面陣容上來看,文臣武將是真的不少。
但謀士這邊,曹丕發現自己身邊除了一個劉曄勉強還能出主意外,剩下的都是玩政治的。
尤其是關中方面。
很顯然,曹丕好歹也是一個文學家,還是個文學批評家,退避三舍的典故,曹丕不可能不知道。
賈詡一聽這話,頓時瞭然,微微一笑,說道,「天子可知,春秋時期,晉文公退避三舍之典故?!」
而賈詡一邊皺眉,一邊詢問天子,對如今的局面,天子可有決斷。
「此臣所謂『退避三舍』之計,還請天子詳查。」
「昔日天子下詔,征討江東,今日若輕而退兵,任由江東鼠輩據有青徐,必為天下所笑,故此,青徐之地,天子當命諸軍奮起以退江東。南陽之地,乃中原腹心門戶,此地亦不可丟,故此天子當速派大將援軍前往駐守,且不可大意。唯有關中之地……昔日關中為馬韓二賊所據,太祖武皇帝依然舉全國之兵南征荊楚,可見此地雖重,卻非不可丟失之地。天子只需遣一員大將鎮守潼關,待退南陽之敵後,天子可閉關以自守,休養生息,帶天下有變之時,關中可復奪也。」
看看吧,這就是你們這幫世家嘴裏的「無德之輩」……大敵當前,「無德之輩」想著為國出力,你們這幫「有德」的世家大族們,就惦記著挖我的那點
和圖書
屯田民。曹丕看著已經七十多歲,一臉風塵僕僕,但依然趕到洛陽聽命的賈詡,心裏更是說不出的感動。
難道是讓自己選擇劉曄的策略,承認孫權小兒的帝位,然後用青徐和淮南剩餘的城池,換取孫權再次背刺荊州?!
這個典故不需要別人來提醒自己,曹丕需要考慮的,是賈詡提到這個典故的背後意義。
因此,曹丕微微抬頭,小心的問賈詡,說道,「太尉之意,可是要我用子揚之計,誘孫權反攻荊州?!」
「退避三舍?!」曹丕聞言一愣,然後默默的琢磨了起來。
這才在這個關鍵時刻,來到了曹丕的面前。
賈詡這話說的,又一次把曹丕給感動到了。
軍略這個東西,跟政治是真的不一樣,孫資,劉放兩人雖然政務嫻熟,但終究對軍略的理解相當的淺薄,指望他們出主意給自己,那曹丕還不如問劉曄呢。
但這個打仗吧,就是這樣,打著打著,曹丕把能派的人都派出去了,這才發現,好像自己身邊,連個像樣的謀士都沒有了。
總不能是向蜀賊退讓吧?!
這事兒,還得從滿寵離開洛陽,前往長安督軍開始說起。
「太尉有話,不妨直說,我自有判斷。」曹丕趕緊的許諾催促著,說道。
而賈詡嘛……賈詡心說我就是客氣客氣,這麼說不顯得我一心為國嘛……還真的就直接https://m.hetubook.com.com商議軍情啊?!
「老臣倒是有一計,只是……有些……欸……」
賈詡是真的不理解,三線戰事,除了南陽張遼那邊是自家主君瞎指揮造成的後果,另外兩線的將軍們,對這樣的戰況,肯定是要負主要責任的。
如果曹丕有決斷了,那賈詡就不會越殂代皰,只會在曹丕決斷的基礎上,做出一些建議和修改,絕對不會去反對曹丕的決斷。
武將倒還好說,畢竟這些將軍基本都是駐紮一地,而且明顯還都夠用,暫時不用著急。
「方今天下,三足鼎立之勢已成,縱使我等不願,頃刻間,亦滅不得蜀,平不得吳。然江東之地,多為守成之輩,本不足為慮,今日所仗者,不過周瑜等輩一時之氣爾。西蜀之地,雖有勇略,然劉備終究是外人入主,且又年老,若其亡故,蜀地必然不穩,其勢必不久也。今我大魏,雄踞天下精華之地,只需保證中原,河北腹心不丟,養精蓄銳,待時日長久,蜀吳皆非我等對手也。」
實話實說,這主意,看著還行,但……孫權小兒,會這麼容易上鉤么?!
再一個,從內心上來說……曹丕覺得膈應啊。
這就是老狐狸的生存之道。
但你對劉備退讓……讓劉備佔領了關中,再想要打回來,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怪不得天子都不跟自己玩客套了呢,如今的戰事,www.hetubook.com.com確實已經到了非常緊急的關頭了。
不是,先不說江東那邊是不是這麼不堪……您老這意思,是讓我跟劉備退讓?!
這是……讓自己選擇一時的退讓,來換取更大的戰略活動空間?!
戰況發展到現在的這個地步,確實是不能再久等的,耽誤一天的功夫,都有可能會出大事兒。
賈詡這個吞吞吐吐的勁,給曹丕憋夠嗆。
因此,賈詡對著目前的形勢,各種情報分析文稿,認真的閱讀思考了好一會兒,這才開始琢磨用詞。
曹丕心裏一陣扭曲,怎麼想都覺得這麼做憋屈。
賈詡一聽這話,也是一愣,隨即嗤笑一聲,不屑的說道,「子揚之計雖好,卻也要對人用……孫仲謀陰而無信,若用此計,不過是徒失土地城池爾。再者,江東鼠輩,徒仗酷烈橫行於世,我大魏堂堂之國,何須對其退讓,若如此作為,豈不為天下所恥笑?!」
兩家可是不死不休的仇敵,一個號稱是禪讓代漢,一個是號稱延續漢室……兩家的立國基礎就是互相矛盾的,根本不存在退讓的可能。
因此,曹丕發現自己謀士不足后,立刻給身在鄴城的賈詡寫了一封信,希望他能擇日南下,來洛陽這裏給自己參謀軍務。
曹丕真的不解了。
深陷困境不思快速突圍,居然還幻想著反攻眉縣……你們這幫人就沒想過萬一反攻失敗后,整個關中和三輔要hetubook.com.com承受什麼樣的損失么?!
因此,當曹丕說了劉曄的上中下三策,以及自己的想法后,賈詡只是簡單的瞄了一眼劉曄,對劉曄的上中下三策,卻沒有做出任何評價。
「陛下,老夫來時,聞聽前方戰事頗緊,還請陛下細言之,軍情緊急,不可耽擱。」
固然,關中戰事失利的主要責任,是夏侯楙的不戰而逃,但這也僅僅是一個開始,後面的戰事之中,郭淮,曹真,張郃三個人,拖拖拉拉,猶猶豫豫,決斷瞻前顧後,這才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但有一點,賈詡是真的很好奇——前線的那幫將軍們,到底是怎麼了?!集體降智了?!怎麼能打成這個樣子的?!
劉備當世英雄,如果不從他繼承漢室的行為來看,他稱帝倒也夠資格……孫十萬,他憑什麼?!
賈詡見曹丕不解,卻也只是微微一笑,然後開始講述自己的理由。
對江東退讓吧,多少還能落點好處,而且江東勢弱,尤其在平原之地,就算割給江東青徐之地,只要等長安這邊擊退了劉備,騰出手來了,轉頭收拾那幫陸戰弱雞的江東鼠輩,輕而易舉。
實話實說啊,雖然劉曄的策略里包含了太多的彎彎繞繞,但賈詡一眼就能看出,劉曄的策略中,所謂的下策才是真正的上策,曹丕如果執行這個策略,雖然有些風險,但也是一個不錯的應對方法……但很顯然,曹丕對這三個策略都和圖書不滿意。
可問題是,向誰退讓呢?!
特么誰才是真正的「無德之輩」?!
而賈詡呢……賈詡確實是個老狐狸,非常擅長渾水摸魚。
所以……太尉的意思,是讓我對江東小兒退讓?!
文臣方面,有蔣濟,劉曄,滿寵,賈逵,孫資,劉放等,武將方面,有曹真,張郃,郭淮,張遼,徐晃,曹休,司馬懿等,可以說是濟濟一堂。
可聽著聽著吧,賈詡臉色也凝重了。
可也正因此,賈詡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摸魚,天子會覺得高興,什麼時候摸魚,會讓天子覺得難受……因此,賈詡在接到曹丕的私人信件后,根本沒有多做準備,當天就直接坐車架離開鄴城,南下直奔洛陽。
老狐狸賈詡,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賈詡可不是自己來的洛陽,他是被曹丕一封私人書信,給招到洛陽的。
曹丕感動之下,也不想駁了賈詡的面子……當下,拉著賈詡,趕緊說起了如今的前線戰況。
天子問自己的,是自己有沒有什麼謀略,可以解決目前的困境,而不是讓自己來幫天子在這三個策略中做出選擇。
本來曹丕的意思,是讓賈詡先好好休息一下,恢復一下體力,明天再議事,但賈詡拒絕了。
既然天子對這三個策略都有所不滿,那賈詡幹嘛還要去評價,這三個策略,到底哪個更好呢?!
如果曹丕沒有決斷,這時候賈詡才會選擇說出自己的決斷,給曹丕提供參考。